半坡人使用的工具有石、骨、蚌、角、陶等多种质地,由于不同质地原料的软硬柔韧程度不同及各种工具的使用功能不同,聪明的半坡人用骨质材料多制成锥、镞、鱼镖(叉)、刀、匕等工具,用蚌质材料多制作成刀、镞等工具,角质材料多制成锥、铲等工具,陶质材料多制成刀、纺轮、刮削器等工具。半坡人利用丰富的岩石矿物学知识,从河里选取坚硬的岩石制成斧、锛、凿、铲、网坠、磨石等石质工具。
工具制作的技术性很强,据佟柱臣先生研究,半坡人的石器制作工艺已达到较高水平。工具的制造过程包括选料、截断、打击、琢、磨等工序,部分工具还包括作孔、刻划和装柄等工序。
石材选择是重要的一环。选得适当,可减少工序,减少劳动,缩短制作时间。选形一般以工具的适手情况按形状、大小、长短、厚薄去选择砾石。石斧选用厚度合适的砾石制作,部分利用原砾石面,其余略加打制。
石铲多选用条状砾石,宽的只打两侧。石网坠选用大小相近、表面光滑的椭圆形扁砾石,两侧打出缺口。敲砸器多选扁圆形砾石,只加工一面或两面。
截断,半坡人采用砥断和划断的方法截断石材。砥断是选择厚薄不等的砥石板从两面对砥,槽口平直,两端深度一致。划断是用带尖或刃的工具刻划,形成中间深两端浅的槽口。
当砥、划的部位很薄时,便把石材敲断或掰断。
打击,可使砾石变为毛坯或成为需要的工具。可采用直接或间接打击法。通过裂片大小,酥点轻重,分为粗打和精打,粗打多在开始阶段,精打多在临近工具做好时。
琢,石材因打击而成形,因修琢而成器。琢法有直琢法、分层琢法、保棱琢法等,通过琢制可以成圆、成槽、成孔、成肩、成腰。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五分之四经过修琢。
磨,须细致和耐心,切不可操之过急。磨制分纵向砥磨和横向砥磨两种。石锛的侧面、石铲两面、石镞刃多用纵砥法;石刀、石镰刃部多用横砥法。半坡遗址出土的带刃石器,有的只磨刃部,有的只磨两面而不磨两侧,有的石器通体磨光。磨制工艺既可增强刃部锋利度,又可使工具光滑,减少阻力。磨制使工具更加规整,有利于器形的固定和标准化,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作孔,分钻孔、划孔、挖孔、琢孔、凿孔、管钻等方法。半坡有孔石器仅见少量石斧和石铲。
石器制成后,有些可直接使用,有些还需装上木柄后才能使用。据考古学和民族学资料可知,斧类装柄有以下方法,一种是在木柄一端凿出卯槽,然后嵌入石斧,再用皮条或绳索捆绑固定即可;带孔石斧则是将兽皮或绳索穿过孔眼固定在木柄上。一种是把木柄一端凿通,再将石斧加垫麻布或兽皮后垂直插入凿孔中,还可再捆绑结实。另一种是把斧柄一端的卯槽凿通,把有孔石斧装入槽中,在与斧孔相对的卯槽两侧凿出孔眼,将木楔横插入孔眼和斧孔中,加以固定。石铲装柄与石斧相似。
骨器加工,多选用动物长骨或鸟类骨骼,根据工具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骨料。有些通体磨光,有些仅磨刃部,骨匕、刀、铲类多磨刃部。骨锥选用细长形的骨料,有些通体磨光,有些仅使尖部锋利。鱼钩、鱼叉、骨针磨制最为精细复杂。鱼钩和鱼叉的做法大体相同,先在长条状骨料上刻出鱼钩或鱼叉的大概形状,然后用细小的磨石仔细地磨制。骨针制作选用小型细条骨料,先用小磨石仔细地磨出针体,在一端磨出针尖,在另一端轻轻磨出两个对应的小平台,然后再用非常细小的雕刻器仔细地刻出针孔。
半坡人制作骨、石器时工序繁多、技术复杂,做好的工具适手耐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工具制作技术无疑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