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博物馆既设计出高水平的半坡出土文物陈列,还组织了二三十个同半坡文化相关的临时展览,以丰富博物馆的展示内容,诠释半坡文化内涵,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择要介绍如下:
(1)《半坡遗址出土文物陈列》(1988年),从半坡遗址出土文物中精选了约300件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文化艺术品,展示半坡人以农业为主兼有渔猎、制陶、纺织编织和采集的经济生活,以及他们在生活中创造的绘画、雕塑、装饰品等精美艺术品。陈列设计古朴典雅,新颖别致,背板采用仿石质浮雕画面,阐释前台文物的用途与含义,使观众清晰地了解6000年前的半坡人非凡的创造才能。
(2)《人类起源展》(1971年),通过丰富的生物化石标本和模型,展现生物由简单到复杂、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的发展过程,而人类是由古猿发展演变而来的,科学地展现了人类诞生的全过程。
(3)《贵州节日民族文化展》(1988年),通过苗、彝、布依等少数民族的有关节日的物品展示,加以身着民族服饰的青年男女精彩的芦笙吹奏、舞蹈表演,配以风味小吃品尝活动,展现这些少数民族丰富的节日风俗和精神文化生活,展览以动静结合的新颖性和观众的参与性引起极大轰动。
(4)《陕西史前艺术展》(1990年),精选250件珍贵史前文物,从绘画、雕塑、纹饰、器物造型、刻符、建筑的艺术特点和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展示,使观众了解陕西史前艺术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展览内容科学、形式新颖,得到各界好评。
(5)《动态恐龙展》(1992年),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使仿真的恐龙作简单的动态活动,配以恐龙的吼叫声、瑟瑟的风声、滚滚的海涛声,模拟恐龙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仿佛把现代人带到侏罗纪时代的氛围中。展览以其独特的构想引起了轰动。
(6)《世界原始部落风情展》(1993年),精选300多幅照片展示世界各地土著居民的生产生活场景、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真实、全面、生动地再现当代原始部落的生产、生活及风俗习惯场景,较好地起到了诠释半坡史前文化的作用,深得各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