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27864500000031

第31章 私奔的乔治·艾略特(6)

(1)

让我们回到《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在小说中,乔治·艾略特塑造了一个“她自己做不到的、高尚的、富于自我牺牲的角色”。女主人公玛吉是一个热情奔放、真诚善良的姑娘,她不顾家庭的反对,先是爱上了仇人家的儿子菲力普,这是她第一次对家庭的叛逆;后来,又爱上了表妹露西的未婚夫斯蒂芬。但无论是菲力普还是斯蒂芬,对玛吉来说都不是理性的恋爱对象。她决定在爱情上遵守自己的道德原则,放弃与斯蒂芬的爱情。但无意中的一次划船变成了两人的私奔,就像斯蒂芬所说的,命运安排他们如此。但玛吉还是决定与斯蒂芬分手,回到自己的家庭,回到哥哥身边。

这是玛丽安·伊文斯,即乔治·艾略特的理想。

(2)

玛丽安·伊文斯和夏洛蒂·勃朗特最后都嫁人了——玛丽安那时60岁,夏洛蒂·勃朗特38岁。这标志着她们作为小说家创作的终结。二人也同样是在结婚的几个月之后离开了人世。这多少表明了她们意识到,对她们来说——也许是对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女人来说,婚姻和写作是不能相容的。

另外一种可能是,一旦她们满足于婚姻生活了,也就不再觉得写作仍旧是一种必要的工作。

她们结婚都很晚,而且都是在自己作为小说家已经功成名就之后,这就保证了她们能以一种经济上独立的姿态进入婚姻生活。玛丽安强调,她的婚姻不会对刘易斯的家庭产生什么影响,而她的丈夫,约翰·克罗斯,也不需要她的财产。夏洛蒂更进一步,她的做法在那个时代是极其罕见的:她坚持她作为小说家的收入不记入夫妻的共同财产。

(3)

1879年,刘易斯去世了,玛丽安·伊文斯陷入了孤独与悲痛之中,她有一段时间不见任何人。

1880年5月,她突然宣布结婚,这个消息引起了同当年她和刘易斯私奔一样的喧哗,她打破了与读者、崇拜者之间无形的约定:她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声名狼藉的女人,她是乔治·艾略特。

我们可以把玛丽安的婚姻看做是她与世俗社会的最终和解。的确,她的哥哥埃塞克就是这么看的。正是这个婚姻才使埃塞克和妹妹——现在叫玛丽安·克罗斯——言归于好。她已经不再需要用文学创作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了;嫁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玛丽安的婚姻还是让朋友们又大吃一惊:

她秘密地结婚,秘密地出行,这都让她觉得兴奋,也许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犯罪感会引发性爱的冲动。她犯罪似的和刘易斯一起生活了24年,如今又体会到另外一种带有犯罪感的快感了。尽管克罗斯是位老朋友,富有,也很适合她——从各方面看都是她最佳的婚姻伴侣——但他比她要小上20岁,她又一次找到了一位无法让世俗社会顺利接受的爱情对象。

后来,在她的威尼斯蜜月之行中发生了奇怪的一幕——她的丈夫从他们所住宾馆的房间径直跳进了大运河,后来被一位船夫捞了起来。这是一次自杀未遂吗?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毫无疑问,传统社会是不会把它当做好事情的。

现在,她的名字又成了玛丽安·克罗斯。综观她的一生,没有逃脱玛吉的模式:争取——放弃——被惩罚。没有人知道这段短暂的婚姻给她的感受是怎样,因为实在是太短。不到八个月,她便突然去世,就像故事情节在到达又一个高潮后作者遽然收笔,这是她最后一件又让人大吃一惊的事情。

但不管怎样,她的家里人还是很高兴她最后终于结婚了,她的哥哥参加了她的葬礼。她的姐姐说:“谢天谢地,她最后还是嫁了一个好丈夫,有了夫姓。让我欣慰的是,在她这么多年一直跟着刘易斯之后,死后棺材上刻下的名字不是玛丽安·伊文斯……”

这是世人给她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