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立性虚脱(体位性低血压)的处理
有些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引起直乏性虚脱,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喹硫平等。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时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平卧,头低足高位;②预防直立性虚脱的发生,增加剂量要缓慢,注射药物后要让患者卧床休息,告诉病人在改变体位有眼睛发黑现象时,应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
2.锥体外系综合征(震颤麻痹综合征、静坐不能和急性肌张力障碍)的处理
①出现锥体外系综合征时可服用安坦片2mg,每日2~3次;
②严重时可减少药量或暂时停药;
③在肌肉痉挛发作时立即注射东莨菪碱0.3mg即可缓解,静坐不能时可服用阿普唑伦或安定等。
3.过敏反应的处理
严重时应停药。开始出现皮疹时除停药外,还需应用大量维生素C(每日1000mg)、苯海拉明或非那根等。
4.颗粒白细胞减少或缺乏的处理
氯丙嗪、氯氮平等均可引起颗粒白细胞减少,尤其氯氮平可引起粒细胞缺乏。为预防颗粒白细胞减少或缺乏,不首选氯氮平,其他药物要定期检查血常规,如有白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同时给予升白细胞药物,协同血液科积极治疗。
5.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处理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应着重预防。预防方法:①尽量避免长时间应用大量抗精神病药物。②不要突然停药。③如出现早期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如出现口、面、颊综合征或舌在口中不自主滚动等),先停用抗震颤麻痹药物,同时减少(或换用)抗精神病药物,并口服异丙嗪25~50mg,每日3次。
6.恶性症候群的处理
出现此症状时,必须立即停药,并给予维持呼吸、循环功能,退热等对症处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
7.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精神障碍的处理
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期间,应当仔细观察,增加药物剂量不宜过快,一旦发现精神障碍应立即减量或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对有抑郁反应的患者应及时换药并加用合适的抗抑郁剂,如氟伏沙明、舍曲林等。对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应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速药物排泄。对有焦虑、紧张、情绪不稳和睡眠障碍的患者加用苯二氮类抗焦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