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董明珠的资本
27983300000016

第16章 严则生威,眼里揉不得沙子(1)

1.水清才能发现生病的鱼

2014年8月25日,在《与卓越同行——变革时代下的管理模式创新》的论坛现场,董明珠分享了自己的管理之道,她说:“有人说我太严苛了,但我认为企业管理就应该这样。因为没有管理,就谈不上人才和技术。”

在论坛的现场,董明珠讲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故事,让听众见识到了她“无情”的一面。董明珠说:“在我们格力有车行道和人行道,规定必须分开行走,但是有一天,一位员工走了车行道,公司决定对他进行处罚。当时很多人来求情,说实话,我也想网开一面,但是后来想如果这次放过了,是不是说我们格力两万人每人都有一次犯错的机会?这是不允许的,所以这位员工按照规定被开除了。”

董明珠认为在企业管理中,“水至清亦有鱼”,必须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公正地执行。不管是谁,只要违反规定,就应该受到惩罚。“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池子水,当池水浑浊的时候,会滋生腐败的杂质,这些杂质能把一部分池鱼养得又肥又大,却最终逼死了其他的鱼,破坏了健康的生态。浑水摸鱼,永远不可能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机制。我们说的水清有鱼,只有水清了才能看到哪条鱼是健康的,哪条是生病的。”

不仅仅对别人严苛,董明珠对自己和亲友的要求也非常高。1995年,正值全国空调销售旺季,董明珠的哥哥兴冲冲地从南京来到珠海。一个经销商想通过他找董明珠拿3000万元的货,承诺给他提成。这本是两全其美的事情,董明珠却断然拒绝了。

她打电话给那个供货商,斩钉截铁地告诉对方:“我不会给你空调。”因为董明珠的心里横着一条红线:如果答应了帮哥哥拿货,开了这个先例,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其他经销商依葫芦画瓢,破坏了原有的秩序。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有效地管理企业,就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使企业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员工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那不是严格管理。一个企业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如果不加以严格执行的话,这些制度充其量只是一种摆设,势必达不到管理的效果,也一样不是严格管理。反之,缺少制度或者制度不完善的企业,必然管理混乱甚至导致失败。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开会偶尔迟到一两分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联想,却是不可原谅的事情。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认为,立下的规矩是要严格遵守的,如果每次开会都有人迟到的话,所有的事情就都议不成了。所以柳传志定下规矩:只要没请假,不管多重要的事情,都不能迟到。迟到了就要罚站,罚站就一定要站一分钟。而且,罚站的方式是大家先把会议停下来,看着迟到的人站一分钟,让迟到的人感觉自己非常难看。二十多年来,联想的开会迟到罚站制度一直延续下来,无一人例外。

柳传志刚开始制定迟到罚站这个规矩时,原计算所科技处的一个老处长,也是柳传志以前的老领导,就成了第一个“始作俑者”。柳传志回忆说:“罚他站的时候,他站了一身汗,我在这儿坐着也是一身汗,后来我跟他说,老吴今天晚上我到你们家去,给你站一分钟。但是今天,你非得在这儿站一分钟不可。当时真的是很尴尬,但是也就这么硬做下来了。”

联想的创始人之一,联想最早的副总经理、副总裁张祖祥也因为开会迟到被罚站过。

就连柳传志本人也曾被罚站过三次。

除了罚站制度之外,柳传志在联想创立之初,还为联想设立了若干“天条”,这些“天条”成为联想不可触摸的雷区。天条的意思就是谁违反了绝对不行。联想“天条”的内容包括:不许谋取第二职业,不许吃回扣,不许收红包,不许利用工作关系牟取私利等。

这些条条框框的“天条”制度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只是形同虚设,但在联想,对于触犯“天条”的员工,一定会受到类似于军法处置的严厉惩罚。柳传志表示,公司对表现优秀、贡献突出的职工给予提高奖金、提升职务职称、出国学习工作等方式的奖励,对犯错误或违反“天条”的职工给予批评、扣发奖金、退交人事部甚至开除等处罚。

在公司的正气引导和纪律约束下,联想逐步锻炼并造就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团结协作、朝气蓬勃的职工队伍,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柳传志当初制定的“罚站”制度。

对于企业而言,没有企业制度约束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企业制度得不到有效履行是无效的管理。企业管理制度、规范就是企业的法,不“残酷无情”而由“人情化”管理,法规及法制管理要求就会受到人情的践踏。

其实企业对员工严格管理,出发点是为企业员工着想,只有企业发展了,员工才能得到实惠。如果企业得不到发展,员工们的利益也无法得到保障。企业员工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能够和企业想到一块去,就能够很好地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就能够很好地得到实施。

2.严格要求,是给下属真正的关爱

如今,人们越来越推崇柔性管理,对此,管理大师杜拉克说:“这种时代的转变,正好符合女性的特质。”很多人因此认为,权力女性的黄金时代已经来到。但董明珠却反其道而行,她表示:“工作中没有任何柔情可言,不可能既能把工作做好,又不苛刻、咄咄逼人。”

董明珠对下属的严苛是出了名的,她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警示才能引起员工足够的重视,这是一种帮助员工改正错误的有效方法。只要她发现问题,她会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很直率地提出来。以致她的很多下属,对她既崇拜又畏惧。

董明珠对管理干部的要求更加严格,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她要求格力1000多名党员,全部要佩戴党徽上班。她说:“要重塑党员形象,更重要的是要让员工监督你。干部不好,员工才不好。好的干部,往往是敢于做‘坏人’,一个事事对你点头的干部,可能正在伤害大多数人的利益。”

而对于给机会仍然无法达到要求者,她会给予就地免职处理,这使得不少人一想到给董明珠汇报工作就害怕。对此,董明珠的看法是:“害怕是因为自己没本事,是能力还达不到要求,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并且做好的人是没有这个问题的。”

虽然下属们都害怕董明珠,但同时也都愿意追随她。严苛恰恰也是一种个性,一种魅力。

乔布斯的脾气火暴、真性情也是闻名业界的。乔布斯的员工都非常害怕他:“因为他动不动就会发怒,而且他喜欢把心中所想毫无顾忌地说出来,通常都是很难听的话。”

乔布斯手下的员工曾经说:“你告诉他一个新想法,他会立刻攻击这个想法,说它是毫无价值的甚至是愚蠢的,并且告诉你研究它就是在浪费时间。但如果他听到的是一个好点子,他很快就会到处宣传,就好像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一样……他喜欢打断别人的讲话,从不耐心倾听。”

乔布斯面对别人说自己苛刻,他说:“我不认为我对别人很苛刻,但如果谁把什么事情搞砸了,我会当面跟他说。诚实是我的责任,那是我试图创建的文化。我们相互间诚实到残酷的地步,任何人都可以跟我说,他们认为我就是一堆****,我也可以这样说他们。我有时候对别人很严厉,但是必须有人去做这样的事。我认为确保团队的优秀始终是我的责任,如果我不去做这件事,没有人会去做。”

乔布斯去世之后,记者采访了很多苹果公司的员工,他们都表示乔布斯说话咄咄逼人,但是当记者问道:“如果能够选择,你们还会做乔布斯的员工吗?”这些员工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愿意:“因为这是难得的机遇。”

正像乔布斯所说的那样:“诚实到残酷的地步。”真诚地与对方沟通,即便是说出的话有些难听,也总比虚伪的话语要好,对方也会因为我们的真诚而原谅我们话语上的不中听。

尽管冷面掌权似乎并不是一种领导愿意选择的立威途径,因为它太严肃呆板,很容易在领导和下属之间产生隔阂,让人感到做领导的冷若冰霜和不近人情。但不难看出,如果铁腕政策使用得当,的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武器。

比如,说话强势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对方直截了当地感受到我们对此的重视程度。乔布斯的咄咄逼人让每一个下属都不敢放松,拼尽全力把自己最好的创意拿出来,让他满意。

话说回来,说话强势,甚至有些“得理不饶人”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处于一个好的目的而且毫无私心,不要利用咄咄逼人的说话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要知道董明珠的严苛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是为了整个格力公司。

所谓“严”,就是做事很有规矩、很有戒律,不会放纵、放肆。这个严也是持戒的态度。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不管不问祸三代。”是说教育子女要讲方法,不能溺爱,否则有百害而无一利。对于员工管理而言,道理亦然。

一个因违反党纪国法坐牢服刑的干部在悔过书中写道:“如果当时领导对我严格一点,自己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现在我才体会到,其实严格是最大的关爱。”没错,严格管理,才是对员工真正的关爱。因为以严格的管理换取良好的发展态势,是对员工个人幸福和职业生涯的最大负责。反倒是一些所谓的“宽”,所谓的“人情”“面子”,既有害员工本人,也不利于管理者自己的进步,更有损企业发展。

古人说,严师出高徒。正是因为董明珠对下属的严格管理,才成就了优秀的团队,也才成就了今天的格力。

一个因严厉、易怒及敏感而出了名的领导者通常能够在组织中形成一种必须服从的气氛,让领导者的各种指令毫无困难地被落实和执行,也能让领导者的权威在短期内急剧上升。

3.带一个放大镜每天找问题

在金融危机的严峻环境下,格力集团的利润不降反升,除了营销策略调整外,董明珠认为管理创新也同样至关重要。用董明珠的话说,就是“一张纸和一滴水的管理”,一张纸和一滴水都不能浪费。董明珠说:“作为一个老总,没有什么大事做,每天就是带着放大镜去找小问题。找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我就管小事,没有大事,在细节中不让问题发生,让问题在小事时就解决了。”

董明珠平时在公司里喜欢天天带个“放大镜”寻找问题,她对于一些员工在办公室里打打闹闹、吃零食的行为很是不满,在她担任经营部长时特地制定了一条“不能在办公场合吃东西”的纪律。她的理由是:“如果这个时候一个客户走进来,看到一群正在吃东西的嘻嘻哈哈的人,他会对这个企业有信心吗?他会放心把几百万上千万的货款交给我们吗?”甚至有一次,董明珠说服一个中层干部不要继续戴一枚很大的金戒指。

“细节决定成败,老总是用来管小事的,小事没有了,就没什么大事了。空调有1000多个零部件,每个零部件看起来是小事,实际则是大事。”董明珠解释自己过于“完美主义”的原因是:“即使每一件都成功,但哪怕出现一件错误,美誉就等于零。经过近20年的营销生涯,我对‘100-1=0’这个等式体味更深。”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个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它在自有机制的框架下,各个系统的细节管理方面,必定是高效率的配合。

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早已被预见,并已将它们转化为例行作业了。

对企业来说,没有激动人心的事发生,说明企业的运行时时都处于正常态势。而这只有通过每天、每个瞬间严格地对细节加以控制才有可能实现。不少国际知名企业就是在日积月累的精细努力中,最大化地实现了企业的价值,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时下,我们的一些企业虽然目标远大,但到具体实施时,由于缺乏对细节的执着追求,加上执行上的偏差,从而导致许多美好的计划到最后一个环节早就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可见没有细节管理是很难会有成功机会的。

那么,什么是细节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细节管理强调的是一个系统,是说每个岗位每位员工都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想方设法去完成任务。现代企业强调分工合作,强调团队合作,一个人在团队中如果不把自己的小事做好,对工作流程、对团队的损害可能就非常大。

细节管理的成功与失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命运。因为很多的企业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对于竞争异常激烈的传统零售企业来说,只有注重细节,抓好细节管理,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作为中国境内的大型外资超市,大润发与沃尔玛、家乐福等综合型大卖场相比,大润发与它们在业态构成、商品品类、经营模式上并无区别。而它在近几年如同黑马般杀出,赢得业界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专注细节管理。

常去大润发和家乐福这两家大卖场的顾客不难发现,在同一座城市相距不远的两家超市里,大润发的大多数商品价格要比家乐福低10%到20%,鸡蛋和大米的价格不仅低于家乐福,甚至“比附近的农贸市场还便宜一到两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