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舌尖上的力量:口才制胜的艺术与技巧
27992300000016

第16章 把握尺度,应酬达人能够拿捏说话的分寸(3)

不小心说错了话如何补救呢?在领导面前说错了话,一旦反应过来,要立即就此打住,马上道歉。不要因害怕而回避,应面对事实,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人格和面子,必要时可以再进行说明,而不必要的辩解只会越描越黑。

不经意地说:“太晚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嫌领导动作太慢,以致于快要误事了。在领导听来,其中带有“干吗不早点”的责备意味,你看这话能说吗?

“这事不好办!”领导分配工作任务下来,而下级却说“不好办”,这样直接让领导下不了台,一方面说明自己在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也显得领导没远见,让领导没有面子。

在领导面前说话还真的有些不容易,职场中的朋友一定要小心为上,三思而后说。只要我们把握好了与上司说话的火候,前程与事业上的一些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不仅在职场中说话要小心斟酌,在商场更应该把握说话的分寸。如今是一个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商业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和真正的战争一样,也有险恶、诡秘、尔虞我诈等特点。在这场战争中如果不讲究说话的分寸,一味地追求直率与坦诚,抱着一种毫无保留地与对方心心相印的态度,其结果可想而知,一定会造成重大失误而追悔莫及。

李四是一个性情率真的人,现在他已经是商界某一行业的著名经纪人了。五年前,当商品经济的浪潮一阵接一阵地拍击中国海岸的时候,他在一位朋友的鼓动下步入了商场。由于他一直以来心直口快,他总以为“诚信”为商业之本。所谓诚信,就是真诚待人;所谓真诚,便是有话就说。结果,第一笔生意就因为这样让他给搞砸了。

有一天,经朋友介绍,由他直接与某公司主管洽谈一笔汽油生意。与主管见面后,对方并不急于切入正题,而是漫无边际地与李四聊起题外话来。从交通问题谈起,接着谈到乘车难,再由乘车难谈到了乘车难的若干原因,转了几个弯后,对方又好像很随意地问了一句:“本地汽油行情看涨,不知贵地情况如何?”李四也不留心眼,便以实相告。这下可好了,待到正式洽谈到汽油的话题时,对方知道李四要货心切,便摆出一大堆汽油如何如何紧俏、如何如何难弄、弄到了又如何如何可捞上一笔之类的托辞。言下之意,我之所以愿意与你做这笔生意,主要是看在朋友的面子上,我也很讲信誉,但是价格上,却坚决不退让半步。结果那笔生意以李四的让步而成交,李四虽然也赚了一笔钱,但与原来预定好的差价相比,却不痛不痒地吃了一个大亏,白白地让对方多赚去二十多万元。

由此可见,说话一定要有度。

言之有度的反面就是言谈失度,什么叫“失度”呢?一般说来,对人出言不逊,或当着众人面揭人短处,或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却都说了等,这些都是“失度”的表现。要成为成功的商业精英,就应该掌握说话的分寸,切忌言谈失度。以下这些内容在社会交往中是切忌谈到的:

(1)健康状况。如果是和十分亲密的人交谈,这种情况不在此列。

(2)有争议性的话题。除非很清楚对方立场,否则应避免谈到具有争议性的敏感话题,如宗教、政治、党派等易引起双方抬杠或对立僵持的话题。

(3)他人的隐私。包括年龄、东西的价钱、薪酬等涉及隐私的话题不要接触,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4)个人的不幸。不要和同事提起他所遭受的伤害,例如他离婚了或是家人去世等。当然,若是对方主动提起,则要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问不休。

(5)老生常谈或过时的话题。那些过时了的话题犹如“明日黄花”丝毫引不起听者的兴趣。

(6)还包括一些不同品味的故事。一些庸俗的笑话,在房间内说可能很有趣,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效果就不好了,容易引起他人的尴尬和反感。

(7)害人的谣言。工作、生活当中有很多散布对他人前途不利的谣言的机会,当你要开始说这些害人的话之前请慎重地思考一下,无论是无中生有的,还是这些内容可能都是事实的,一旦说出口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总之,在人际交往中,要认清自己的身份,把握谈话的分寸。适当考虑措辞,认真斟酌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应该怎样说,才能获得更好的交谈效果。

把握分寸,言谈得体

通常情况下,两个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在初次交谈时说话一定要保持谨慎,否则就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导致交际的失败。所以,在与他人的初次交谈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做到言语得体。

一天,刚参加工作的朱华被派到外地出差。在车厢内,她遇见了一位来华旅游的美国姑娘。由于对方首先向朱华打了一个招呼,朱华觉得不与人家寒暄几句实在显得不够友善,于是便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大大方方地随口与对方聊了起来。

在交谈之中,朱华有点没话找话地询问对方:“你今年多大岁数呢?”不料那位美国姑娘答非所问地予以搪塞:“你猜猜看。”朱华觉得没趣,转而又问:“到了你这个岁数,你一定结婚了吧?”这一回,那位美国姑娘的反应更令朱华出乎意料:对方居然转过头去,再也不搭理她了。一直到下车,她们两个人再也没有说上一句话。

朱华与那位美国姑娘话不投机、不欢而散,主要是因为她在交谈中向对方所提出的问题,是国外纯属不宜向人打探的个人隐私。按照常规,对方是不愿意回答的。

要想在初次交谈中做到言语得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态度诚恳、亲切。说话本身是用来向人传递思想感情的,所以,说话时的神态、表情都很重要。例如,当我们向别人表示祝贺时,如果嘴上说得十分动听,而表情却是冷冰冰的,那对方一定认为我们只是在敷衍而已。所以,说话必须做到态度诚恳和亲切,才能使对方对自己所说的话产生表里一致的印象。

第二,用语谦逊、文雅。如称呼对方为“您”、“先生”、“小姐”等;用“贵姓”代替“你姓什么”,用“不新鲜”、“有异味”代替“发霉”、“发臭”;如我们在一位陌生人家里做客需要用厕所时,则应说:“我可以使用这里的洗手间吗?”或者说:“请问,哪里可以方便?”等。多用敬语、谦语和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

第三,声音大小要适当,语调应平和沉稳。无论是普通话、外语还是方言,都要咬字清晰、音量适度,以对方听清楚为准,切忌大声说话;语调要平稳,尽量不用或少用语气词,使听者感到亲切自然。

第四,语言要简洁、精练、准确,使听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用信息,切忌空话连篇、空洞无物。

第五,语言要考虑对方的接受能力,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切忌卖弄文采、说艰涩难懂的语言。

言谈得体就是在与人交谈中要使人愉悦,不做言谈中令人讨厌的角色。那么,言谈中要注意避免下列几种情况:

(1)滔滔不绝

说起话来,不管别人感不感兴趣、爱不爱听,自顾自地在那里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使对方一句话都插不上,让听话的人觉得索然无味。

(2)爱嚼舌头

有些人最关心的就是张家短、李家长,一到某些场合不是打听对方就是编排对方,加上自己的非凡想象力,事情经过其嘴就变得有情有节,类似电视剧本。

(3)不要太沉默

还有些人,无论别人说什么,总是在一边不吭声。也许是内向、自卑,也许是话不投机,但是过于沉默会使与其交往的人感到压抑,致使正常的社交气氛被破坏,自己也找不到朋友。

(4)不要自夸

交谈中需要自信、自强,但在谈话中老是夸耀自己能干、成功,会使别人感到自卑、难受。太爱表现自己的人,往往使人讨厌。

(5)不要抢白

人们在讲话时都希望别人能认真听,在讲到兴致颇高时,被人抢白、打断肯定很不乐意。老是喜欢打断、抢白别人的人一定是社交圈中不受欢迎的人,因为他不识时务。

(6)不要多用“我”字

说话中老是“我”字不离口的人,一定是个表现欲很强而且挺自负的人。他不关心别人的事,不爱倾听别人的话,只关心自己内心的想法。这类人也一定不是个谦虚平和的人。

总之,在与陌生人的交谈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言语得体,这样才能成为别人眼中讨人喜欢的交谈者,才能博得对方的好感,激发对方与你进一步交往的愿望。

不能开过头的玩笑

现实生活中,几个好朋友聚在一起时,大家开开玩笑,相互取乐,说话时往往不受拘束,这原本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乐极生悲,因开玩笑而使朋友不快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因此,有的人竟认为谈话时开玩笑应该避免。这大可不必,如果好朋友见面连开玩笑的话也不许说,那么生活也未免太乏味了。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开玩笑的分寸,即不开过头的玩笑。

首先,开玩笑前,我们要先注意对方是否能受得起自己的玩笑。一般来讲,人可分为三类:第一种,狡黠聪明;第二种,敦厚诚实;第三种,介乎两者之间。对第一种人,即狡黠聪明的人开玩笑,你不会占很大的便宜,结果是旗鼓相当、不分高下。第二种,敦厚诚实者,则无还击之计,亦无抵抗之力,这种人喜欢和大家一齐笑,任你如何取笑他,他脾气好,绝不会动怒。对第一种、第二种人,你可以看看对方的情形,而知道能否开玩笑。唯有介乎两者之间的那种人,最应认真对待。这种人大概也爱和别人笑在一起,但一经别人取笑时,既无立刻还击的聪明机智,又无接纳别人玩笑的度量,如果是男的则可能变为恼羞成怒、反目不悦,如果是女的就可能独自痛哭一场,说是受人欺侮。所以开玩笑之前,要先认识对方,最为安全。其次,要适可而止。开玩笑,一两句说过便完了,不要老是开一个人的玩笑,也不要连续开好几个人的玩笑,不然你必会招来非议。

开玩笑原本是一种调解谈话气氛的良好方式,但使对方难堪,亦非开玩笑之道。你笑你的同学考试不及格,你笑你的朋友怕老婆,你笑你的亲戚做生意上了当、赔了本,你笑你的同伴在走路时跌了跤……这些都是需要同情的事件,你却拿来取笑,不仅使对方难于下台,也表现出了你的冷酷。同样的,不可拿别人生理上的缺陷来当你开玩笑的素材,如斜眼、麻面、跛足、驼背,等等。别人不幸,你应该给予同情才是。如果在谈话的人中,有一位在生理上有缺陷,那么在谈话中,最好避免易使人联想到缺陷方面的笑话。

例如:有一天,几个同事在办公室聊天,其中有一位马小姐提起她昨天配了一副眼镜,于是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她戴眼镜好看不好看。大家不愿扫她的兴都说很不错。这时,同事老张因此事想起一个笑话,便立刻说了出来:“有一个老小姐走进皮鞋店,试穿了好几双鞋子,当鞋店老板蹲下来替她量脚的尺寸时,这位老小姐是个近视眼,看到店老板光秃的头,以为是她自己的膝盖露出来了,连忙用裙子将它盖住,随后就听到了一声闷叫。‘混蛋!’店老板叫道,‘保险丝又断了?’”

接着是一片哄笑声。谁知,事后竟从未见到马小姐戴过眼镜,而且碰到老张再也不和他打一声招呼。

其中的原因不说自明。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老张看来,他只是联想到了一则近视眼的笑话。然而,马小姐却可能会这样想:别人笑我戴眼镜不要紧,竟然还影射我是个老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