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民大澡堂
27993100000032

第32章 “欺”不如“窃”,窃听风云挑动谁的神经?

要说现在世界上拥有最多秘密的人是谁?肯定是斯诺登。他揭秘的“棱镜”计划在过去6年间为NSA服务,通过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互联网巨头的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所谓“棱镜”,专门运用于望远镜、显微镜和枪械瞄准镜。说起NSA,它本来监视外国民众是有授权的,如今之所以引爆舆论炸弹,就是因为他们还监听了美国自己人。

“窃听”前辈

早在2010年,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公布了数以万计的美国国防部机密档案,使得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的“非人道暴行”被公之于众。面对美军的追捕,阿桑奇逃到了瑞典,因为他听说瑞典最擅长保护言论自由。到了瑞典,阿桑奇就放松了,一放松就放纵,立马中了美人计。瑞典发布**********,罪名是阿桑奇性侵了两个姑娘。面对指控,阿桑奇矢口否认:“我们都是自愿的。”结果,阿桑奇躲进了伦敦的厄瓜多尔大使馆,常年驻扎地下室。

美国总统的手机是大手笔改装,也请不要小看我们的技术,中关村海龙数码城也是卧虎藏龙:别看用的是iPhone的壳,其实是小米的机芯,步步高的电池,联想的播放器,华为的照相机,北斗的导航仪,别说美方特工监听不到,您自己打电话都听不太清啊!

全球最大窃听组织

经常看美国大片的朋友或许对一只鹰并不陌生,那就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标志,NationalSecurityAgency。也有人把NSA翻译成NOSUCHAGENCY,没有这个单位,这就是美国的“有关部门”,就是美国的“根据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下结果”不怎么给你显示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着全球最为顶尖的窃听技术,更操控着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法国的《世界报》就曾报道说,每年全球约有1/10的电话曾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的3万多名特工监听过,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在窃听范围之内。在美国本土,只要你的电话中出现了“爆炸”“中东”“****”“圣战”等关键词,那么你的电话就会被马上录音。

这样一个如此严密的组织在窃听活动最为激烈的冷战时期,也曾经遭遇过重创。罗伯特?汉森,前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被派往前苏联进行间谍活动,结果英雄难过票子关,成了美苏双重间谍。1985年,事件败露的时候,汉森向美国联邦调查局承认了自己曾向苏联透露情报,并且还出卖了一项“涉及巨大投资、花费和价值的技术工程”,这就是美苏“秘密地道”的修建计划。这条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暗道是美国FBI和NSA在苏联驻美大使馆地下挖建的,里面装置着各种高科技,足以让楼上的苏联大使馆高透明,这种窃听技术在战术上属于地道战。

美苏窃听大战

来而不往非礼也,苏联在美国大使馆的地下也修了一条布满了各种仪器的地道,1978年被美国海军陆战队发现。美国人痛定思痛,决定换个房子。1985年,就在新大使馆盖得差不多的时候,美国人惊喜地发现,这个未完工的建筑里已经安装的窃听器数量比窗户都多!气得美帝直跺脚:“哼,不盖了!给你们省点钱,这房子我们不住了!”不住不要紧,其实苏联早就在美国大使馆的打印机上安了个小玩意儿,你打A,我这出个A,你打P,我这儿出个P。您看冷战那会儿,美苏两个大国势均力敌,谁也不敢欺负谁,只能互窃情报以策安全,“欺”不过就“窃”,果然是“欺”不如“窃”啊。

中国古代“地道偷听”

“窃听”是贯穿古今中外的。中国古时秦惠王的弟弟樗里疾,秦国战将,立下赫赫战功,足智多谋,被视为智囊。但樗里疾没想到社会发展这么快,长江后浪推前浪,秦王从猎头那儿新调来个叫公孙衍的很有才,秦惠王非常赏识。樗里疾知道了,羡慕嫉妒恨,一着急一跺脚,哎,有了,挖条地道直通秦王议事厅。于是他天天没事儿就钻地道,偷听秦王和公孙衍的谈话。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偷听到两人密谋攻打韩国的消息,秦王最后还叮嘱公孙衍,此事你知我知,不可外传!嘿嘿,这大好机会怎能错过,樗里疾暗地里把消息散播出去,秦王大怒,公孙衍从此被打入冷宫,最后悄悄离开了秦国。姜还是老的辣,樗里疾虽然手段比较下作,但是恐怕他自己都想不到自己成了窃听界的老祖宗,更加想不到后世有成千上万的人都在靠窃听讨生活。

世界是透明的

有人说世界是平的,我说世界应该是透明的。在科技时代,计算机本身就是不安全的,通讯工具就更不安全了,手机关机了都能被定位。据说斯诺登和香港立法会议员谈判时,就要求相关人员把手机关机、放进冰箱,他还解释了:“这是确保不被窃听的最佳方法!”又有专家说了,只要有玻璃的屋子,玻璃就能收集声波,然后用仪器还原,你的每一句话都能被记录,甚至连你穿的衣服也随时可能变身窃听器或者定位仪。所以,最安全的通话方式就是裸奔进冰箱打电话。

偷听这事儿,不只是在情报机构或者媒体中存在,我们身边其实一直都有。比方说一桌人吃饭,扯着嗓子高谈阔论的不一定有人听,反而两个人窃窃私语的时候,旁边肯定有人竖着耳朵。再比如,已经做过实验证实的,你要是一直朝着一个地方看,旁边肯定有跟着看的。“大哥看什么呢?”“我鼻子流血了。”人就是有这种好奇心。

谁都不愿意被窃听偷窥,可大多数人都喜欢享受和分享窃听偷窥来的东西。在很多影视作品里面,我们更是常常看到这样的段落:屋子里两个人在进行一场重要的谈话,镜头拉到门外或窗外,一个偷听的人露出惊讶或恐惧的表情,他不是打翻手上的茶具,就是迅速离开现场,但是故事从此更加扑朔迷离。借用李安的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窃听器。借用世博会的口号就是:窃听,让世界更复杂。今天你偷听别人说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