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28059100000012

第12章 文学课:我在大学讲中文(11)

看,这是奴隶!

当年的中国,无论诗人、小说家,还是画家、戏剧家,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自觉地运用自己所擅长的文艺形式,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鼓与呼……

而相对于文艺的凝聚力,文艺还具有另一种不容忽视的反作用力,即文艺的解构力。我们可以依据充分的事实这样说,18世纪的欧洲无产阶级革命也罢,19世纪的无产阶级革命也罢,最初都是由文艺对****统治的解构开始的。比如卢梭的政论散文,雨果的《悲惨世界》,契诃夫的《第六病室》;比如拜伦、雪莱、莱蒙托夫、海涅等诗人的诗。即使在绘画方面也是如此,比如莱尔米特的《收割的报酬》,巴斯蒂昂·勒帕热的《垛草》,都充满同情地画出了终年辛劳却一无所获的农民的迷茫与无奈。而在珂勒惠支的画笔之下,那一种迷茫与无奈显然变成了几欲爆发的愤恨。简直可以说,那幅题目是《磨镰刀》的速写画,其实画的是一个在磨武器,准备参加起义的农民。还有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中那些列成长队,深弯下腰,低垂着头因而不见面孔的纤夫,是底层民众被压迫被剥削之命运的悲苦呈现……

文艺的解构力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艺的社会批判功能,人类的社会之进步和文明,既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借助于文艺的批判功能。但是,只有当社会的腐败不堪已经到了普遍的人们再难忍受的程度,文艺的批判力才足以体现为解构力。否则,只不过体现为正常的批判力而已。对社会阴暗现象丧失了正常的批判力的文艺,已经是不正常的文艺。而不正常的文艺,便对社会没有了多少自觉性可言,折射出的是社会本身的不正常……

文艺最可悲的情况是其丧失了自觉性,仅剩下了娱乐的原属性,另外还要加上附庸性。

变成了权力附庸产物的文艺,是没有了任何出息的文艺。文艺家若不幸生逢此等时代,想不平庸是需要勇气的,也是很难的。甚至,有勇气也白有勇气,因为他们的勇气面对强大的文化****权力往往等于零。

文艺一旦变成了权力的附庸产物,那样的文艺便是伪文艺。

伪文艺不可能不是令人嫌恶和鄙视的。

伪文艺有时还是无耻的,因为它篡改历史。

“****”后期有一首歌,只一句话——“‘无产阶级**********’就是好。”处处都会听到此歌。一句话反复唱,最后成为异口同声的口号。

当文艺沦落到了如此可悲的地步,也就同时意味着一个时代途穷路末了……

当那样的时代注定结束,文艺首先恢复的往往倒并非是它的原属性,而是它的自觉性。

此时的文艺的自觉性,通常体现为它的修正力,即不但修正时代的荒谬,也将修正文艺自身的荒谬。

于是文艺肩负起了恢复历史真相,重建社会正面价值体系,弘扬公平、正义和良知原则的使命。同时,也必然会积极发挥它的凝聚力……

同学诸位,我只不过简略地谈了谈我个人对文艺的理性认识,并没有展开来举出多少感性例子。

我们要达到之目的乃是——希望大家以后面对文艺作品时,习惯于从时代、技巧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三方面看待之,理解之,评论之。任何一件文艺作品,无论对于文艺家而言,还是对于一个时代而言,都必然也是某种因果关系的产物。看清其因果关系,理解才会全面一些,客观一些,深刻一些;评论才会有意义一些,具有说服力一些,值得别人另眼相看一些。

也只有这样,才不枉学了四年中文……

16 文艺三元素

文艺三元素:娱乐,审美,精神(情怀)影响力。人类的文艺的最古老的关系是娱乐的。先祖们在狩猎成功后手舞足蹈,亦吼亦叫,可视为初始的文艺;那是一种欢乐流露。从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身上,仍能看到这一现象。到了后来,最擅长者,于是演变为表演者,亦即娱乐提供者。而大多数人,成为娱乐观看者,即受众。

但一个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乃是——如果人类的精神意识状态一直停止在对娱乐的需要,那么人类的社会中便断不会有后来的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人类的精神也不会受文艺的影响而提升,那么,人类其实文明不起来。

所以我们说,人类的文明,它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所推动的,还是人类文艺所熏陶的。地球上只有人类的审美需要;而正是审美需求,使文艺得以在人类社会中渐渐形成,也使人类在精神状态上产生飞跃。审美的基本内容,最初是形式的;体现为对色彩、线条、形状(态)、节律与场景的敏感。动物眼中的世界比我们少色彩。动物会对气味显示出强烈敏感的反应,但对世界上千般百种的线条现象、形状(态)现象、节律和场景却表现迟钝,或基本无动于衷。

动物对气味的敏感是生存层面的,实际上是对领地安全与饥渴直接相关的反应而已,而人对以上诸现象的反应,则体现为超生存层面的敏感。一种精神的而非物质的需要。初始这种需要是在解决了生存困扰之后的需要,后来即使在生存困扰之时也需要,因为发觉这种需要能减轻压力。男愁唱,女愁哭。

人类对色彩的敏感起源于对自然界的色彩的欣赏;人类对线条的敏感起源于对同类首先是女性身体类的欣赏,进而是对动物如鱼、牛、鹿、狮、虎、豹……

人类对形状(态)的敏感起源于对对称及圆、三角的欣赏,许多人类所创造的物体形状都是由对称原理及圆演化的。有了对对称的敏感,才有对不对称美的发现;有了对圆的欣赏才有对半圆、多角形状之美的发现。

滴水的声音,鸟叫的声音,日出,日落,这种种有节律的现象和自然景观,只有人类才能欣赏,从古至今,乐此不疲,也成为文艺的永恒内容。

但人类对文艺的要求还是没有满足,于是文艺又具有了最后一项元素,即对文艺之精神影响力的需求,或曰教化功能。

中国当今之人一听教化往往逆反,以为对文艺的教化功能一旦表示认可,似乎便等于承认自己的精神、心灵低于他者,使他者认为自己是需要被教化的,从而凸显了他者的优越似的。于是反而拒绝,一味只求娱乐。

其实这种思想问题是不对的,也肯定不能成为一个有起码水平的文艺受众。

我个人是这样看待这一问题的——我,人也;他者,亦人也。都是地球上的高等动物。

我们高级就高级在我们创造并享受文艺,而别类动物不能。我们的一个同类,运用文艺的形式载负了精神之影响力,代表了全人类对文艺自觉性的提升能力。而我,理解了,接受了,并且持鼓励和赞成的态度,所以我也代表了全人类对文艺的高级欣赏水平。提供此种文艺的他者,需要我这样的受众。而我这样的受众的存在,决定了他者们的存在的意义。尤其是,当大多数人类都更乐于接受娱乐文艺的时期,他者存在的意义和我存在的意义,成为多么不寻常的意义啊!

在我对他者表现出艺术创作力的敬意时,他者将会多么感谢我啊!

具体说,当《卢旺达饭店》的编导演以及投资方知道我们在中国一所大学的课堂上讨论分析他们的影片时,他们一定会觉得一切努力都是那么的值得,他们不但会感激于我们,还会对我们这样的受众回报以敬意。

如果我们如此看待问题,我们是不是就不会对“教化”二字逆反了呢?进言之,没有教化的真诚,他者又非拍这样一部影片干什么呢?而如果所有的他者都不拍这一类影片了,都去争拍既娱乐(取悦)又赚钱的影片,那么人类的文艺之功能,不是又回到了先祖们初始时候的品相了吗?

关键在于,为什么精神、情怀或思想品德会影响我们,其主观愿望与艺术水准是否一致?而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分析这一点。我曾说过两种评论之法:

一、比较。比较首先是和我们所看过的比较,其次才是和同类比较。倘我们看过的少,其中没有同类,只有他类——这种情况之下,还怎么比较呢?换言之,还能不能进行比较呢?

我的回答是,那也肯定会进行比较,而且能够进行比较。

因为当谁想要对某一艺术(作品)发表评论之言时,比较是他头脑中的第一反应。事实上,即使在当时,大家在看《卢旺达饭店》这一部影片时,也许某些同学的头脑中已经在下意识对比了。

明明是两类不同的影片,又怎么进行比较呢?比较主观感觉之不同。不同是肯定的。思考那不同的原因,这一思考,实际上便是在对人与文艺之根本关系,即文艺对象与接受心理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了。于是思想到了文艺三元素与我前边所谈的,与我们人类精神的提升自觉性的关系,思想到了“教化”……

二、比较之后,可进行解构。我们觉得,起码我个人觉得,《卢旺达饭店》是无法解构的。关于解构,我曾做过芭比娃娃与老罗马表、一艘崭新的豪华游轮与弹痕累累的旧战舰的比喻。芭比娃娃解构之后一地鸡毛,豪华游轮解构之后是钢铁;战舰解构之后也是钢铁,但钢铁上那些弹痕,却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后点的不寻常意义解构不了。《列宁在十月》也如此,你可能不赞成革命,但无法否定,它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历史。而人类永远需要对历史的再现与思考,不管是哪一种历史。

于是我们会觉得,《卢旺达饭店》好比是我们面对老罗马表、弹痕累累的战舰,其对人道主义的正面颂扬,使我们肃然,根本无法解构。

当然,对于文艺,最好还是同类相比;那么,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甚至想到《圣经》中的……

17 关于评论

评论之能力,乃是中文学子最起码的能力。若在大学中文系学了四年,到头来还是并不具备此种能力,那么即使不能说是白上大学了,却基本上可以说入错了师门,白学了中文。最体面的做法应该是——考研,脱胎换骨;或者毕业以后,隐瞒学历出身,千万别说自己是学中文的,免得被人耻笑。

我曾听人不屑而言,评论家算是一种什么职业?

这种不屑是不对的。

事实上,西方各大报、有影响的刊物、电台、电视台、大学中,都有着一些关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的职业评论家存在。他们之评论的影响,在以上等等方面,对于西方社会的成熟、理性、进步,曾经起到过并且仍在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但我们这里所议的评论之事,非以上那种水平的评论者们的评论。那需要具有极丰富又极厚实的评论资讯的积累,也需要有极优的才情——我没有资格言说怎样写好那样的评论。

我们这里所探讨的评论,乃是比中学生高中生们的一般观后感作文水平高一个层面的评论。这么一种水平的评论,是一般报纸和刊物的文化艺术评论栏目、板块,对记者的从业能力的起码要求。通常,那些记者们笔下所写,往往还不能算是评论,仅仅是报道;或具有个人看法的报道而已。报刊对记者们并不高的要求,以及记者们对自己从业能力的并不高的满足,又往往导致如下现象,即有些记者从业多年,其水平仍仅仅停留在写报道的层面,难以更上一层楼。老师希望,你们中若有同学以后成为记者,为从业能力之可持续性提高,听了我讲的这些体会,或许会有些益处。

请同学们注意,我们这里所谈的是怎样写好评论,而非怎样写好一篇评论。前者谈的是共性问题,而后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诸位上学期就《西蒙妮》和《楚门的世界》所交的评论文章,除了修辞方面不够精练,总体上都是不错的。言归正传——怎样写好评论呢?让我们从人和文学艺术现象的关系谈起——我以为,人和文学艺术现象的关系,有下面几个阶段:一、视听需要;二、欣赏意识;三、评论的一般冲动;四、评论的专业或职业水平之体现。视听需要与欣赏意识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视听需要纯粹是官能需要。有眼要看,有耳要听,自然现象。欣赏意识,意味着视听需要提高了。此时,眼能见别人所未见之细微,耳能听别人所未闻之精妙;于是头脑浮想联翩也。这是由于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所见有限,所闻有限,视听需要则大抵不能上升为欣赏意识。具有了欣赏意识,也大抵不能于是就下笔如有神。欣赏意识中还要有评论的冲动产生。主动的也罢,被动的职业要求也罢,总之那冲动,需要有一种推力。

一个很少看电影的妇女,看了《金刚》,逢女人便说:“去看看吧,看了准让你哭!看了你就更明白,现在的男人还不如一只大猩猩……”

这也是评论的冲动,很原始的一种。

而一个具有了欣赏意识并达到了一定的欣赏水平的人,他或她也许就将自己的观感记在日记里了。如果发表在博客里,那冲动就不一般,不原始了。此时人具有了一种表达的欲望。这是一种良好的欲望,基于两种心理——获得共识和与人分享个性见解的愉快。若他或她的见解既不但是个性化的,而且又是高明于别人的,那么对别人由官能的需要转化为欣赏意识的培养,便确有帮助。这是评论的一般意义所在。倘人还要将自己的见解发表在报刊上,这就必须对自己的评论文章下点功夫,认认真真地来写了,因为报刊非是博客。报刊的版面是有限的,也是值钱的;它还要顾及自己的品质,故对评论便有了较专业的或职业的要求。那么写好评论,以下五点,便对大家具有启发性的意义了。

一、归类(摆放)。

二、比较(横向的、纵向的)。比较乃是为了使归类更稳定。

三、解构。

四、再归类,即确定解构后的价值。

五、评说那价值和文学艺术之另外元素和谐与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