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索恐龙时代(科学探索的真相)
28066000000012

第12章 恐龙灭绝与性比例失调

提出这一新奇学说的是英国的弗格逊博士等人。他们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孵化出的后代均是雄性或者均是雌性,而使后代失去生殖能力,以致整个家族绝灭。

提出这一理论的依据,是根据鳄鱼卵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孵化显现的结果而得出的,弗格逊在实验室中用500只鳄鱼卵进行孵化实验,在26℃~30℃的温度下孵化出来的小鳄鱼都是雌性;在34℃~36℃的温度下孵化出来的小鳄都是雄性。这个试验说明,鳄鱼的性别并不是卵在受精时所决定的,而是由受精卵在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温度高的条件下形成雄性;温度低时,则形成雌性。这个实验结果并不是只适合于鳄鱼,与鳄鱼同属于爬行动物的蜥蜴、龟等,它们的性别也是在同样的情况下决定的。如此类推,与鳄鱼有亲缘关系的恐龙,性别也可能是根据卵在孵化时温度的高低而决定的。因此,恐龙卵在孵化时由于温度的高低,全部孵化出的雄性或雌性的后代,使得恐龙的子孙们在性别的困扰中遗憾别世。

无独有偶,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克·皮奥博士用龟也做过同样的试验。试验证明:淡水龟孵化时性别区分的临界温度为28.5℃,超过此温度,孵化的主要是雌性;低于此温度的则以雄性为多。

同样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学说也不尽人意。在26℃~30℃温度下孵化出来的小鳄鱼都是雌性,而这一温度恰好同我们现在所处的温度差不多,但为什么现在鳄不绝灭呢?另一方面,并不一定是所有爬行类的性别都取决于孵化时的环境温度,而且也无法证明地球上最后的一批恐龙究竟全部是雄性的还是雌性的。

恐龙灭绝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在关于恐龙问题的探讨中,许多学者强调的是单一的因素;而又各有各的理由,然而有的人则却认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地质及化石提供的线索表明,白垩纪的地球上,发生了许多对恐龙来说十分不利的变化。

白垩纪中晚期大陆加速分裂漂移,海洋环境变得比先前复杂了;白垩纪后期地壳运动及火山活动加剧。往昔温暖的浅海向后退去,陆地的面积扩大,地势不如以前平坦了。非洲大陆与欧洲相撞。太平洋周围升起了许多大山脉。这一切都有可能使地球的气候转冷。

植物界的变化更大,白垩纪早期和晚期迥然不同。早期是以裸子植物为主;而到晚期时,有花的被子植物则占据了统治地位。这变化对恐龙是一个死亡性的灾难。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互相联系的。气候与环境的变化都深深地影响着恐龙。侏罗纪时盛极一时的蜥脚类恐龙,到了白垩纪却成了少数民族,而且种类也已更新。我们熟悉的马门溪龙、梁龙、雷龙等均已退出舞台,新演化出来的蜥脚类也成了稀有品种。

白垩纪前期出现的禽龙,也被后期的鸭嘴龙所淘汰。

似鸟龙、甲龙、角龙、霸王龙等在白垩后期也纷纷出台亮相。其实,这时候恐龙已到了接近绝灭的时候了。

恐龙灭绝其他假说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假说不下百种。其中堪称主流的学说也有十余种。其中包括——

“气候大变动论”。持这种说法的科学家们认为白垩纪晚期的造山运动引起气候的剧烈变化,许多植物枯死,食用植物的恐龙因此死去,从而影响到食肉恐龙的生存。

“疾病论”。持这种观点的多是美国权威的病理学家,他们认为在地球上恐龙这一物种发展到最鼎盛的时候,一场类似于人类目前面临的艾滋病一样的神秘病毒或者瘟疫,突然袭击地球,使称霸地球长达1.4亿年的物种彻底灭绝。

“地磁移动论”。以美国肯涅学院的查尔斯·霍普吉斯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在过去的时代,地球磁极的极圈曾多次发生移动,而每一次移动都导致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如洪水、海啸、物种灭绝等,最严重的可能导致过文明的彻底终结,所以身体庞大的恐龙逃不过此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便秘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食草类恐龙的食物以苏铁、羊齿等植物为主,后来这类植物灭绝,所以恐龙们不得不改食桑树等植物,造成便秘,食而不化而死亡。

“种族老化论和哺乳类竞争论”。持这两种观点的人认为,在生存竞争中,“后来者”哺乳类不但与恐龙争食,而且把恐龙蛋吃光了,使恐龙绝了后。

“超新星爆发论”。前苏联天文学家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是太阳附近的超新星爆发使恐龙灭绝,超新星爆发时,强宇宙线的照射对生物是致命的,前苏联和巴西科学家对恐龙化石的分析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还有“氧化过量论”、“火山喷发论”等等。

世界上有活恐龙之说

现实生活中的恐龙形象,都是我们在化石的基础上想像出来的。人们对恐龙如此的关注,显然是想再一睹它的风采。我们多么希望世界还有残留下来的恐龙啊。地球上的古生物,尽管事过境迁,但也有一些幸存者。例如:水杉。那么,世界上还有活恐龙吗?

中生代时的古老动物至今仍然有子孙后代的,而且形态没有什么变化的,虽说数量不多,并不是没有。

鳄类、龟鳖类、蜥蜴类、蛇类及喙头蜥类自然不必说,就连人们认为早在恐龙消失前就已绝种的腔棘鱼(两栖类的祖先类型),也于1983年在靠近非洲东海岸的较深的海里被发现。

据此推理,也许有个别的恐龙至今仍生活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里,只是没有被人发现罢了。

那么,恐龙最可能藏匿在什么地方呢?

动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环境不变动物不变;环境变了,动物不是为适应新环境而发生变异,就是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淘汰。主要取决于动物本身的进化潜力。

新生代的环境和中生代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中生代终年炎热、潮湿的气候被新生代季节分明而干旱的气候所代替。

为适应气候的这种巨大变革,地球上的动、植物都在变。当然,能变得适应环境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被淘汰了。地球从中生代进入新生代后,动、植物的面貌已是焕然一新了。动物界最大的变化就是,神气活现的恐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哺乳动物,它们占据了原先由恐龙控制的地盘。

但在地球的环境大变革的同时,在某些小区域里,仍然有类似中生代那样的环境存在。例如热带或亚热带,终年炎热多雨,自中生代以来,可以说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如果恐龙生活在这类地方,是有可能繁衍到现在的。此外,恐龙生存的地方必须远离人烟和与世隔绝。对恐龙来说,这是它们得以幸存没有被别的动物所侵害到的世外桃源。

恐龙与自然界发展

物种灭绝是进化的一部分。自然界必须保持一种生态平衡关系。恐龙绝灭之谜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

生生灭灭,反反复复。这是发展的规律。

于是人们对于三叠纪晚期的许多生物,包括恐龙、龟、蛇颈龙、鳄鱼、飞行和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在同一时期绝灭,不再怀有深深的恐惧和后顾之忧,人们只要了解与掌握这其中的奥秘,即:旧物种是如何突然绝灭,新物种又是怎样突然出现,以及它们的过渡过程,或是进化“空白”,是否因恐龙出现和如此之多的新的陆生动物造成了大陆上更古老居民的灭亡等等。

正如我国生态学家尚玉昌教授所分析的那样: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岁月中,旧物种陆续绝灭,新物种不断出现,旧物种绝灭而空出生态位,总是被新物种所填补和占有。当这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和整个大类群之间发生的时候,就会引起全球动物区系的变化,犹如发生了一场“改朝换代”的革命一样,使生物界的面貌焕然一新。因此,进化、绝灭和物种替代就成了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常见的现象。

因此,自然界生物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总会导致一些物种的绝灭和另一些物种的崛起。因为物种的适应性和进化潜力各不相同。物种的绝灭似乎是有选择性的。兽原类爬行动物的绝灭,意味着恐龙的新生;恐龙的绝灭,则意味着鸟类和有胎盘哺乳类的新生。就是在同一亲缘类群中也是如此,常常是一些物种绝灭了,而另一些物种则能继续存活下去。

这种现象,爬行动物的龟鳖类颇具代表性。从现有资料看。龟鳖类至少已有两亿多年的生活,可以称为爬行动物中的“元老”。它们与恐龙同时代出现在地球上,并“亲眼目睹”恐龙家族大绝灭的惨景,而它们却闯过此关延续至今。在哺乳动物中,虽然没有爬行动物那样典型,但哪些物种易遭绝灭,哪些物种容易存活,好像也是“命里”注定的。比如长鼻类中长牙卷曲的猛犸象,在更新世纪末期就已经绝灭,而它的同类——非洲象和亚洲象至今仍然存活着。

从大量的生物绝灭事件中看,在同一类新物种内,越是大型的和特化的物种,越容易遭受绝灭。比如动物体越大越特化,一旦环境改变,就会使它们陷入困境。相反,那些小型种类常常具有大的进化潜力,能较好的适应新环境。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原始的种类有时反而可以存活更长时间的原因。

总之,恐龙离我们远去了,它已经离我们有7000万年的时间了。尽管它们绝灭得有些突然,有些莫名其妙,但它们毕竟已经绝灭了。也许它们还在7000万年前的坚硬蛋壳里暗自啜泣,抑或黯然伤神昔日辉煌的不可珍惜;也许它们能欣慰地看到人类——这个比它们更为伟大的地球之主,正引它们为自戒,苦苦探索大自然的奇观奥秘,关注自身的未来与现实。如果是这样,那么7000万年前绝灭的恐龙们,可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