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创新思维的来源
28067400000029

第29章 管理并发展自己的创意

创意是思想的果实,但是只有在适当的管理彻底实行之后才有价值。

一般的创意都很脆弱,如果不好好维护,就会破坏殆尽。从创意萌芽,直到成大事的实用方法,要经过特殊处理。请你利用下面的方法来适当管理和发展自己的创意:

不要轻易放过偶然的现象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有时会得到一些偶然的发现。说是偶然,其实并不神秘,当人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还认识不清而又不断和它打交道,就可能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新东西。

对待偶然发现,一是不要轻易放过,二是要弄清它的原因。

有些偶然发现,正因为它不在预料之中,正因为它不属于旧的思想体系,正因为它独树一帜,所以往往可以成为研究的新起点,为科学宝库增光添彩。

1820年哥本哈根的奥斯特偶然发现:通有电流的导线周围的磁针,会受到力的作用而偏转。这一发现说明电流会产生磁场;电学和磁从此结合起来了。

为了研究胰的消化功能,明可夫斯基给狗作了胰切除术。这只狗的尿引来了许多苍蝇,对尿进行分析后,发现尿中有糖,于是领悟到胰和糖尿病有密切关系。

20世纪初,美国墨西哥湾的海面上忽然出现一种稀奇的现象:海水上漂着一层油花,在太阳光下闪闪发光。原来在海底下储藏着丰富的石油。不久就在墨西哥湾建立起世界第一口海上油井,成了海底采油的先行者。

青霉素的发现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英国圣玛利学院的细菌学讲师弗来明早就希望发明一种有效的杀菌药物。1928年,当他正研究毒性很大的葡萄球菌时,忽然发现原来生长得很好的葡萄球菌全都消失了。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有些青霉菌掉到那里去了。显然消灭这些葡萄球菌的,不是别的,正是青霉菌。

这一偶然事件,导致药物青霉素以及一系列其他抗菌素的发明,后者是现代医药学中最大成就之一。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其实功夫是花了,而且花得很大,全花在“觅”字上,那证据就是“踏破铁鞋”,如果弗来明不是存心在“觅”,那么再伟大的奇迹也会视而不见的。

科学工作者不仅要善于发现,而且要善于从已有的发现中找出与之相关的东西。只有那些辛勤劳动,对问题有过长期的苦心钻研,下过大功夫的人,才会有高度的敏感性,才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要随时记下来无意中的创意

我们每天都有许多新点于,却因为没有立刻写下来而消失了。所以一旦想到什么,就要马上写下来。

有一个经常旅行的人就是这样,他随身带一块笔记板,创意一来,立刻记下来。有丰富的创造心灵的人都知道:创意可随时随地翩然而至。不要让它无缘无故地飞走,错失了你的思想结晶。

定期复习你的创意

把创意装进档案中。这种档案可能是个柜子,是个抽屉,甚至鞋盒也可以用。从此定期检查自己的档案。其中有些可能没有价值,就干脆扔掉,有意义的才留下来。

千万别小看无意中的创意

可以肯定,几乎所有成大事者都是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看准时机,及时捕捉,借此冲向目标。

安全刀片大王吉利,未发明刀片以前是一家瓶盖公司的推销员。他从20多岁时就开始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全用在发明研究中。过了近20年,他仍旧一事无成。

1985年夏天,吉利到保斯顿市去出差。在返回的前一天买了火车票。翌晨,他起床迟了一点,正匆忙地用刀刮胡子,旅馆的服务员急匆匆地走进来喊道:“再有5分钟,火车就要开了!”吉利听到后,一紧张,不小心把嘴巴刮伤了。

吉利一边用纸擦血一边想:“如果能发明一种不容易伤皮肤的刀子,一定会大受欢迎。”

于是,他就埋头钻研。经过千辛万苦之后,吉利终于发明了现在我们每天所用的安全刀片。他也因此成为世界安全刀片大王。

有许许多多成大事者的范例,都是由现实生活中小事所触发的灵感引起的。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位穷画家,名叫律薄曼。他当时只有一点点画具,仅有的一只铅笔也是削得短短的。

有一天,律薄曼正在绘图时,找不到橡皮擦。费了很大劲才找到时,铅笔又不见了。铅笔找到后,为了防止再丢,他索性将橡皮用丝线扎到铅笔的尾端。但用了一会,橡皮又掉了。

“真该死!”他气恼地骂着。

律薄曼为此事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主意来了:他剪下一小块薄铁片,把橡皮和铅笔绕着包了起来。果然,用一点小功夫做起来的这个玩意相当管用。

后来,他申请了专利,并把这专利卖给了一家铅笔公司,从而赚得5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