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高血压饮食参照书
28069700000013

第13章 高血压的医疗常识(三)(5)

病人有时服药,有时停药,不能持之以恒地治疗,导致血压不稳定。这可能导致一个时期使血压处在较高的水平,而持续高血压的存在,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正确的做法是: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和恒心,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血压一下降,立即停药

即服药——停药——服药,结果导致血压出现升高——降低——升高。这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等。

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可以增减药物品种或服药剂量,而不应断然停药。

长时间服药而不定期复查血压

病人由于种种原因,如怕麻烦、出差等,不定期测量血压,却一味“坚持”服药,此即为“盲目治疗”。这可造成血压忽高忽低,或者根本没能控制高血压。此即为另一种现象——“无效治疗”,可能使患者出现不适感,并且易产生药物副作用或耐药性。

正确的做法是:定期测量血压,按血压的高低与周身情况,决定用药种类和用药剂量,并随病情加以调整。

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疗

高血压的病因多属诸多因素造成的,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等。

忽视降血药的作用

有些患者认为降压药属于“顶药”,服不服药没多大差别。有8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因不明的高血压)。长期血压增高本身即可引起心、脑、肾的损害。

正确的做法是:认清降低血压的意义,积极控制高血压。

过分迷恋一种药

盲目长期迷恋于一类降压药是不对的。这类病人过于信赖某种药物,不愿更改,不讲究实效。

正确的做法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程、年龄、个体差异、脏器功能等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

不求医,自行购药治疗

目前,治疗高血压药物多达几十种,各有适应证和一定的副作用,自行购药服用,采取“对号入座”的方式治疗高血压,是极为不安全的。

正确的做法是:先经医生诊断,做必要的检查,包括心、肝、肾等脏器的功能测定,然后进行治疗。

忽视血压偏高

有些病人觉得自己血压只是偏高,自认为不值得治疗。事实是轻度高血压同样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正确的做法是: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给予包括药物在内的综合性预防和治疗。

一味追求正常血压

有些患者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老年人(指60岁以上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内在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不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过去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等症的常用解热镇痛药。有人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还能阻止血小板凝集,从而有效地预防血栓致脑梗塞、心肌梗死。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阿司匹林的危害是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导致原来患有出血性疾病者出血不止,还有可能刺激胃黏膜而导致溃疡病。

同时,女性高血压病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而阿司匹林会严重影响肾血流量,极有可能导致并加重肾功能损害,还可能导致出血倾向的加重。所以,凡血压高于170/110毫米汞柱,患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女性高血压患者,一般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而近期发生过由高血压引起脑出血的女性患者,也不应该使用阿司匹林,以免诱发或加重脑出血。

另外,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有肝病、胃病、糖尿病、哮喘病等,也不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高血压病的死亡原因

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高血压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有人称之为“无声杀手”。因为高血压病发生死亡者,皆因其并发症,急诊死亡病例多见于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如脑出血、脑梗死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高血压引起肾脏损伤者,可能因尿毒症而死亡,高血压病病人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高血压病病人因为冠心病而死亡者,除心源性猝死外,尚有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而死亡。有学者专门统计140例高血压病人的死亡原因,74%死于脑血管病,22%死于心力衰竭,4%死于尿毒症。因此,应该重视高血压病的早期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从而可降低高血压病的死亡率。及时救治急性脑血管病,如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脑病等,正确治疗高血压病引发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也是降低高血压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老年高血压治疗五不宜

高血压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多,65岁以上的患者约占高血压病人的35%。老年人血压增高的特点是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往往不高或相对偏低,随年龄增长收缩压逐步升高,而脉压差增宽,血压波动性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等。加之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因此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时应注意:

不宜降压过猛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有全身动脉硬化,过猛、过速、过低降压,会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出现心、脑、肾等缺血而诱发肾功能不全、心绞痛或脑血管意外。因此,治疗时应注意在数天内使血压逐渐下降。

不宜用药过滥

老年人对不同的药物可能都有效,目前尚不能肯定哪种药物最为有效,因此应尽量使用单一种类药物治疗,先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根据血压及治疗反应再决定增减剂量,并经常测量立位血压,警惕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总之,用药不宜过滥,应尽量简单,投药方便,以便长期治疗。

不宜剂量过大

老年人体内水分减少,而脂肪含量相对增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就有所改变。老年人血浆蛋白的降低,药物与蛋白对合减少,使具有活性的游离药物浓度增加,同时肝脏对药物的灭活能力降低,而且随年龄增长,肾脏的排泄功能减退,以上改变均导致同剂量的药物在老年人中血药浓度偏高,不良反应率增加。因此用药剂量应控制在常规用量的1/2~2/3左右。

不宜忽视药物副作用

老年人心肌收缩力和窦房结功能已减弱,应避免单独使用具有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的降压药。有些老年人对利尿剂的失钾作用较敏感,通常主张常规补钾,与保钾利尿剂联用,以免造成水电解质紊乱。

不宜仅仅依赖药物

中度限盐对降压有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摄盐量以3~5克为宜,而对高血压病人则应限制钠盐在每日2克以下,研究发现体重与血压呈正相关,故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同时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也有助于血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