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工资翻倍计划
2811600000007

第7章 牛人:你最牛也只是牛,而老板是老虎 (2)

其实,虽然乔布斯的年薪自1998年以来一直保持1美元不变,他的实际酬劳却一直很高,除了持续升值的股票,苹果董事会还会赠给他一些特别的礼物,比如,1999年,他就任苹果CEO的第三年,董事会奖励给他一架私人喷气式飞机Gulfstream V,价值9000万美元。

从股票来说,乔布斯持有的550万股苹果公司股票,在2010财年升值了60%左右,使得股票总价值达到了18.4亿美元。

这就是牛人的薪酬。

那么,何谓职场牛人?如果我们再从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来分析,那么,牛人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专业牛人,即具有高度专业技能的员工。这类员工拥有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做着合适的事。

第二类,管理牛人。企业里除了专业人才,还需要各级管理人才,才能维持正常运转。这种管理人才,既要负责各个部门,又要在部门间、专业间进行协调。而且企业越大,对管理的要求就越高,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就越大。具有管理技能的员工,能够使企业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绩效。

第三类,外联牛人。管理牛人是对内的,外联牛人则是对外的。企业在内部整合好的同时,也要整合好各种外部关系,无论是与客户、与政府各级主管部门、与消费者,都要搞好关系。外交方面牛的员工,可以为公司带来无可估量的发展可能。

作为苹果公司前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Paul Jobs)是全球薪酬最高的员工之一,也是全球最牛的员工之一。他被视为麦金塔计算机、ipad、iPod、iTunes Store、iPhone等知名数字产品的缔造者。

1976年,才21岁的乔布斯和26岁的沃兹尼艾克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之后,他们共同使个人计算机在全球流行,乔布斯也使鼠标得到普及。1985年,由于苹果高层的权力斗争,乔布斯离开苹果并成立了NeXT公司,瞄准专业市场。1997年,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回到苹果接任首席执行官(CEO),他在这个职位上一直呆到2011年8月24日——那天,乔布斯提出辞职,但留任苹果董事局主席一职。

在此期间,乔布斯一方面以公司的辉煌业绩影响了硅谷风险创业的传奇,另一方面,他以独具创造精神的IT产品缔造了科技神话——他将美学至上的设计理念在全世界推广开来,他对简约及便利设计的推崇影响了科技产品的当代形式。

作为一个牛人,乔布斯所获得的荣誉主要有:1985年,他获得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1997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同年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2007年被《财富》杂志评为了年度最伟大商人。2009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这十年美国最佳CEO,同年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之一。

作为公司牛人,他介乎于专业牛人与管理牛人之间,是一个从专业人才过渡而来的CEO。

是什么成就了这个全球职场最牛的牛人?这可以从史蒂夫·乔布斯牛气冲天的职业历程中看出端倪。

史蒂夫·乔布斯,出生于1955年。1972年高中毕业后,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里德学院中只念了一学期的书。19岁那年,1974年,刚念大学一年级,乔布斯就觉得大学不能再束缚他,毫不犹豫地辍了学,进入雅达利电视游戏机公司,当了一名普通职员。但游戏公司职员没能满足他骚动的心,他开始对东方宗教,特别是印度教,产生了兴趣,抛弃工作跑到印度,追随一个印度法师修炼,意图得道。但是,修道者需要一颗真正出世的心,这是年轻的乔布斯不可能有的,最后他学不下去了,只好返回美国,并回到雅达利公司,做了一名电脑工程师。

得道的心暂时休眠了,不安定的心依然在寻找。他与朋友沃兹一起在自己家的小车库里摆弄电脑,梦想着从中产生奇迹。他们很希望有一台自己的电脑,但当时全世界都买不到一台可以个人使用的小体积的电脑,只有商用的体积庞大又非常昂贵的大型计算机群。

“难道,电脑不可以缩小?”

当时的电脑,至少也有一间屋子那么大,乔布斯和沃兹的想法是,创造一台只有电视机那么大的电脑。

眼看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电脑,他们想:只好自己来开发了。

“如果能造出一台电视机那么大的电脑,世界将会怎么样?”

这真是一个伟大的问号。

结果,这个伟大的问号很快地被两个年轻人用句号替换掉了。他们利用仅值20美元的摩托罗拉公司出品的6502芯片和一个自己设计的电路板,通过将6502微处理器、接口及其他部件安装在电路板上,只化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装好了一台小型电脑。

关于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究竟来自英特尔、IBM,还是别的公司,目前有不同的说法,但至少,苹果公司的这台小小电脑,可以算作“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之一。作为之一,它将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乔布斯在专业上的“牛气”,很快,他又显示了他在商业上的“牛气”。

望着自己研制出的这台小型电脑,乔布斯的眼前闪现出成千上万的人在使用这种电脑的场景。“让成千上万的人使用,那不是可以卖出成千上万台吗?”乔布斯的心狂跳起来。

想到就做,他立即行动,开始为批量生产这种电脑而奔忙。他先是卖掉了自己的大众牌小汽车,然后竭力说服沃兹卖掉他心爱的惠普65型计算器,凑到了1300美元,然后,再叫上另一个朋友容·韦恩,在1976年愚人节那天,联合成立了他们的电脑公司。公司的名字由乔布斯来起,叫做“苹果”,而那台自制的小型电脑,就被他们命名为“苹果I号”。

公司成立后,他们马上改进苹果I号,制造出4K内存的苹果II号,并且可以用电视机作为显示器。

苹果II号,就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台在市场上销售的个人电脑。

但由于这个产品太新了,人们并不理解。伟大的产品,总有需要等待的时间。在艰难的时刻,乔布斯又显示了他的另一种牛气——耐心。

经过漫长的等待,转机终于出现。零售商保罗·特雷尔听说了乔布斯他们生产的小型电脑,大感好奇,特意来到车库参观。乔布斯岂肯放过这个机会,立即为他演示电脑,并设法让他相信,这款产品,必然引领世界。

保罗·特雷尔被打动了,他决定一试,一口气订购了50台整机,并要求一个月内交货。乔布斯大喜,毫不犹豫地拍板成交,正式开始了苹果公司的第一笔生意。这是1976年7月的一天。

一个月制作完成50台整机,任务是繁重的,但乔布斯和沃兹的心中却充满了成功前的喜悦。他们在火热的夏天,加班加点,没日没夜,挥汗如雨,每周工作66小时,最后在第29天时,制作完成50台苹果电脑。

商人特雷尔刚把这50台整机抛到市场上,由于当时大多数的电脑没有显示器,Apple I却以电视作为显示器,大大便利了使用。它们迅速地被抢购一空,并使“苹果”一举成名。

之后,电脑订购量越来越大,他们的生产速度再也赶不上订购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乔布斯和沃兹决定扩大规模,寻求投资,并很快吸引到当时的百万富翁马尔库拉69万美元的贷款。马尔库拉还以商业行家的眼光重新给他们制定了商业计划。之后,“苹果”公司更加加快了发展的速度。

1977年4月,美国在西海岸召开了第一次计算机展览会。乔布斯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为参加这次展览,他更新了苹果II号样机。Apple II重新设计了显示界面,把显示处理核心整合到记忆体中,这不仅有助于显示简单的文字,还包括图像,甚至有彩色显示。除此之外,它还改良了外壳和键盘。总体上,Apple II显得更小巧轻便而且操作简便。那12磅的重量和仅用10只螺钉组装的简捷方式,以及美观好看的塑胶外壳,牢牢吸引了人们的视线。

“苹果II号”一鸣惊人,吸引大笔订单,又震动了美国和世界。苹果公司获得迅猛发展。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公开上市,不到一个小时,460万股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乔布斯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

苹果公司在上市后,继续保持上升势头,新的机型和新的产品不断地推出。1983年发布的Lisa数据库和Apple Iie的售价分别达到9998美元和1395美元,取得了极佳的销售业绩。作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还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

成功者总是容易被人当做目标追赶,这次,以苹果为目标的是蓝色巨人IBM公司。IBM见个人电脑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立即也拨出大量资金投入生产,并和微软公司合作,使用WINDOWS系统。由于它成熟的营销力量和品牌吸引力,再加上WINDOWS系统在使用上的便利性,IBM电脑很快地抢占了大片市场,使得苹果电脑的市场相应萎缩。由于乔布斯注重技术上的创新和独特,他在管理上和公司董事会矛盾不断。最终,1985年4月,他这个董事长竟然被董事会撤掉了经营权,并被迫于9月份辞去董事长职务,离开公司。

年轻的董事长离开他辛苦创办起来的公司,这也算是牛气的一种。正如中国一个知名保健药品商人史玉柱引用一个知名地产商人冯仑所说的话:你想做啥,就能做,这不叫牛;你不想做啥,就不做,那才叫牛。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要请你吃饭,你回答:“对不起,明天我要去钓鱼,没空!”

乔布斯离开苹果的这段时间里,他的接班人继续他的政策,坚持操作系统的前卫性,坚持软件与硬件捆绑销售。这样做的结果是苹果电脑一直不能走向大众化,越来越落在了IBM、微软等公司的后面。整个1990年代,微软所获得的新电脑用户都超过苹果,使苹果的市场占有率从20%滑落到5%。1997年8月6日,微软用1.5亿美元购买苹果公司股票以换取苹果放弃控告微软侵犯版权的官司和以后每一部Macintosh上内置Internet Explorer。在目标达成之后,微软又全部售出了所持有的苹果股票。

有意思的是,就在苹果公司日益衰落的时候,乔布斯的新事业却蒸蒸日上。乔布斯早年买下的数字动画公司Pixar,因为成功制作畅销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和《虫虫危机》而名声大振,市值上涨,成为乔布斯事业生涯中的第二个高峰,个人身价暴涨到超过10亿美元。

1996年,苹果公司走到了濒临绝境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决定重新雇佣乔布斯,作为其兼职顾问,一年后,更力邀乔布斯重返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前CEO阿梅利奥也在迎接乔布斯的欢迎词中说:“我们以最隆重的仪式欢迎我们最伟大的天才归来,我们相信,他会让世人相信苹果电脑是信息业中永远的创新者。”

这次重回苹果,乔布斯发誓要再掀狂涛,像当初第一台苹果电脑那样地改变世界。为了使自己的理想得以实现,他以CEO的身份,发起一轮接一轮的内部变革,并与微软建立战略合作联盟,进行产品上的全面交叉授权。此次合作,使得乔布斯再度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在内部得到整顿、外部建立同盟以后,乔布斯推动公司研制出了全新的苹果电脑iMac,并于1998年顺利上市。iMac苹果半透明的外装、发光的鼠标和1299美元的价格,令人耳目一新。比较起IBM等公司的个人电脑,iMac可以说是标新立异,非同凡响。在接下去的几年里,iMac伴随着由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而来的广告文案I think、 therefore iMac,走遍全世界。iMac成为时尚、个性、创造性的象征,受到全球青年的狂热拥戴。1998年12月,iMac获得《时代》杂志“1998最佳电脑”称号,并名列“1998年度全球十大工业设计”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