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维基解密
2812600000040

第40章 附件 (8)

科威特势单力孤,约2万人的科军,只有5000余人撤到了沙特阿拉伯,其余部队溃散或投降。海湾地区之所以牵动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神经,主要是该地区拥有极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所致。中东的五大产油国(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联酋)均在海湾地区。世界20个特大的油田,有11个在海湾地区。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实施“沙漠盾牌”行动,分别于1990年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署。是时,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连同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60余万人。并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

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一场当代军人从没目睹过的战争。伊拉克军队经过扩充,总兵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在科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2个师,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作战飞机760架。经过5个月的全面封锁,38天的空中突袭,100小时地面战斗,顷刻土崩瓦解。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又如此迅速地崩溃,战争双方都没有想到。

战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称要让海湾变成越南,让美国人在这里血流成河。美国总统布什也为自己军队的伤亡做了充分的准备:美国在海湾战区的战地医院准备了18530张床位,在欧洲准备了5500张床位,在美国本土也留了22000张床位,共计46000张床位。在美国颇受尊重的思想库——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预测美军的伤亡将达1.5万人。美国国防部后勤局的计算机也得出了同样的数字。1.5万个装尸袋悄悄准备好了以后,战场指挥官,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将军提出了一个较乐观的估计:阵亡5000人,美军参联会主席鲍威尔上将提出的数字最低,也在3000人左右。

预想的伤亡人数并没有出现。美军以146人阵亡467人受伤的代价轻易取得了海湾战争的胜利。阵亡的146人当中还有35人死于友军火力误伤,28人丧命于一枚来袭的飞毛腿导弹。真正面对伊拉克近距离火力战死疆场的仅83人。

时任美国防部部长的切尼在报告中列举了美军致胜的数个“得益于”:得益于对方孤立,得益于盟国支援,得益于独特的沙漠环境,得益于战争发生的时间,得益于长时间的战前的准备。

结局

据战后统计,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部署在科威特战区的43个陆军师中,36-38个师丧失战斗力,伤亡8.5-10万人,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3874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324架(包括被伊朗扣留的109架),87%的海军作战舰艇遭重创或被击毁。科威特直接战争损失600亿美元;伊拉克损失达2000余亿美元,美国耗资600亿美元。

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后。美国赢得冷战的胜利,举国上下欢欣鼓舞,享受“和平红利”的呼声不绝于耳。

【科索沃战争】

时间

1999年3月24日-6月20日

双方人物

地形

南联盟国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为前南斯拉夫面积的39.94%。据1991年人口普查,人口约为1040万人。自1991年内战开始,原南斯拉夫联邦一分为五,随着临海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波黑等共和国先后脱离,南联盟只剩下黑山共和国不足200公里宽的出海口。而巴尔干半岛大部为山地(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七),其与欧洲大陆相接处十分宽阔,没有高山阻隔。

场景

南斯拉夫位于巴尔干地区,是地中海的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所谓南斯拉夫,也就是南部斯拉夫民族的意思。斯拉夫民族最早起源于今天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等东欧地区。公元五至六世纪,部分斯拉夫人开始迁徙到今天的巴尔干半岛,成为今天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马其顿等斯拉夫民族的祖先。到公元九世纪开始形成一些斯拉夫民族国家,如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受拜占庭文化影响较大,除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外,大都信奉东正教。

南斯拉夫历史上是西欧(先是奥匈帝国,后来是德、英)、俄罗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三方争夺的焦点,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各族关系。南斯拉夫各族的状况是,说着非常近似的语言,却使用不同的文字;有着基本一致的族源,却信仰不同的宗教。

南斯拉夫在二战后四十多年时间里,巴尔干地区一直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作为东欧剧变的组成部分,1945年成立的南斯拉夫联邦于1991年迅速解体,分裂成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和南联盟(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组成)五个独立的国家。原南斯拉夫本来就是个多民族国家,同属一个国家时,民族矛盾尚可缓和。但一旦国家分裂,各民族矛盾就如火山一样爆发。分裂成这么多国家,必然会有很多领土纠纷和其他利益冲突。国家间谁都不服谁,经常大打出手。更为严重的是,每个分裂后的小国并非是单一民族,仍然是多民族国家,某些民族仍然谋求进一步分裂,进一步独立出去。起初最为严重的是1992年波黑境内的波黑穆斯林、克罗地亚族和塞尔维亚族三个民族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愈演愈烈,终于酿成波黑境内长达三年的全面内战,死亡人数超过25万。在各方打得精疲力竭之后,终于在1995年签订代顿协议,实行停火。

科索沃是南联盟所辖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90%以上是阿尔巴尼族,其余是塞尔维亚族、黑山族等。由于历史原因,科索沃的塞、阿两族长期不和,阿族要求建立“科索沃共和国”,并谋求从南联盟分离出去。而塞族则将科索沃视为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摇篮,不愿放弃那里的一寸土地。阿塞两族针锋相对,互不让步。

1999年1月,美国以武力强迫科索沃冲突双方依美国的方案到法国的朗布依埃进行谈判。谈判中,南联盟表示其他条款均可接受,只有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这一涉及南领土主权的条款不能接受。谈判最终破裂,北约于是迫不及待地对南联盟动武。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将南联盟拖入战争的深渊。

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使用了包括B-1和B-2战略轰炸机在内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据统计,北约在这次战争中共派遣飞机1000多架,舰艇40多艘(其中美国约730架飞机、24艘舰艇,北约其他国家约325架)。飞机共出动3万多架次,投弹1万多吨,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

结局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了长达70多天的狂轰滥炸,其轰炸目标也步步升级,不仅由军事目标发展到非军事目标,造成南联盟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南斯拉夫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损失。

【阿富汗战争】

时间

2001年10月7日-

双方人物

地形

阿富汗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人口2900万(2007年1月),北部是兴都库什山脉山麓的倾斜平原、阿姆河平原以及巴达赫尚和瓦罕平原,地形利于大军征战,自蒙古以至苏联的铁骑雄师,无不从此经过,因此美军的作战计划选择从北方开始进攻;中部的兴都库什山地,有着许多易守难攻的地形,但同时,这里有十多个可以贯通山脉的大山口,经过这些山口往东到帕米尔和中国新疆,往北入中亚草原,往南更是肥沃膏腴之地印度河和恒河平原,自亚历山大大帝到苏联,无不对此要冲之地在所必争,当然,这里的地形也摧残了一支支常胜于平原的大军。美军的作战计划选择从北方开始,是吸取了历史教训的。

“阿富汗就是一杯亚洲的鸡尾酒,它的战略地理位置让全球帝国、区域强国和众多邻国都要来搅和一把。”这是19世纪英属印度总督寇松勋爵最广为人知的名言。翻开阿富汗的历史资料,人们可以发现,这个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被视为“最穷、最乱”的国家,因为其东接中国,南接南亚印度洋,西接产油区,北接中亚、俄罗斯的重要战略位置,一直是英国和沙俄,苏联和美国等大国激烈争夺的角斗场。

阿富汗境内多山,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4/5。其地理环境只能用穷山恶水形容,全境85%不是崎岖的岩石就是山谷,作战运补时候,一匹驴子可媲美一辆坦克,现代战争的科技派不上用场。

此前,阿富汗还有一个令人惊悚的称号——“帝国坟场”,历史上无数的大帝国在此鏖战、兴起与衰败,阿富汗南部和西部则分布着大片的荒原和沙漠,东南靠巴基斯坦边境则是平均海拔3000米的苏莱曼山脉,虽不及兴都库什山脉雄峻,但在制造凶险战场方面毫不逊色。近代以来,“日不落帝国”在世界其他地方享尽了胜利的荣光,但三次侵阿战争均告失败,当年英国远征大军从位于中部的首都喀布尔往南面边境撤退途中,一路遭到不断的游击,最终全军覆灭。盛极一时的苏联更在侵阿战争中损失惨重,先后有150多万官兵在阿富汗作战,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

场景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

“9·11”事件之后,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已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阿富汗塔利班形成了军事包围态势。

战争打响前,美军在阿周边地区部署了各型飞机约260架,包括4艘航母在内的各型舰艇共88艘,特种部队和陆军数千人,总兵力达34000人。之所以如此,一则是美国此前在此部署薄弱,调动不及,再则美国要调动相当大规模的兵力有很大困难:阿富汗西面的伊朗根本不可能允许美国人靠近;东南面的巴基斯坦虽然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但和塔利班政权关系非同一般,巴有关人士曾评价塔利班是“巴基斯坦情报部门和内政部长供养的孩子”,塔利班之所以能在阿富汗内战中越战越勇最终扫荡群雄,离不开巴基斯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