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机关
2830200000034

第34章 匿名信万岁

上次那匿名信所举报的中干——人事处处长,经过监察室调查下来,所举报的情况属实。处理结果全管理局通报:该吐出的贿给吐了,该撤下的职给撤了,该开除的籍给开了,该留察的留了。反正,后果相当严重了。几乎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众人眼看着他落马不起——如同一桩事先张扬的杀人案。一时间机关里有些风声鹤唳、气氛肃穆了,各位处长副处长们私下里亦有兔死狐悲之感。其实,机关里,谁不知道,任何一个权力的位置,私下里都自有些或大或小的金钱交换,那是难免的,用句老百姓的话说,这叫“不查,谁都没问题;查谁,谁就有问题”。可是,想想吧,这也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必要成本之一,也是最为中国化的人情世故,只要不过分,真没什么的。

否则,谁还拚死了去做官去谋事?没有好处便没有动力,没有动力便没有进步……但有一条,这一切的一切,必须摆在暗处,必须心照不宣,一旦有人把你给挑到明处了,得,哪怕你就是只沾了粒芝麻,处理起来的结果却是好比西瓜的,你只有自认倒霉……可想到事情的原委,竟是起于一封匿名信!故各方面的人们,对于这桩匿名信事件,尤其是这神龙见尾不见首的作者,不免怀着非常复杂的心情了。两手光光的小科员小办事员们,是隔岸观火的佩服,带着起哄劲儿:该!早该有人写了!才好呢,把那些家伙全脱光了才好呢!叫他们鱼肉百姓去!有点小权力的处长们呢,则是有恨意与惧意的,这不是小人行径么,这等投机告密的下三滥手段!可同时,又有些难以启齿的庆幸,好在挑在刀尖儿上的不是我!有了这件事出来,说不定我等倒安全了,如果必须牺牲一个人,这样一来,反倒是活了大家么。

至于高层,表面上当然是表扬与鼓励的,可真正关起门来一想吧,其实还是觉得这写信的家伙很犯嫌啊,他为什么非要往平静的湖面上“咚”地扔进颗石子呢,那一圈圈散开来的涟漪,其实就是各种不安定因素啊、就是不和谐音啊?要知道,稳定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需要,于机关,也同样啊,只有稳定才能团结,才能有发展,才能有绩效……唉,可是碰到这号人,还不能跟他狠,他已经是不按规则出牌了,这叫穿了草鞋不怕戳脚,所以还是得哄着捧着让着,不能真的惹恼了……于是乎,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局机关党委办公会研究决定,小车班车改一事,顺延至春节之后。具体时间,研究后再说。对下以什么理由公布?这还不简单,理由多着呢:岁末年初,办公室事务繁冗,出车任务集中,各局长车技欠佳,等等,一切以工作需求为重!这样一来,车改其实就是搁浅了嘛。叶春春拍着腿笑起来,真恨不能高呼“匿名信万岁”了:“开强啊,这个浅,搁得好呀,长远的不说,眼前利益,咱可就多出一小块肉呢!”叶春春指的是春节前的“送礼”高潮,原先,叶春春一直担心,会赶不上这个大趟儿呢。

要知道,每到春节前半个月,所有的饭局与招待,其附带的礼品,比之平常,那绝对是更上层楼,因是有着“年礼”的意思在里面,中国人多讲究春节、多讲究往来呀,局长们一个节下来,是大肥;司机跟在后面,也算是小肥——这大与小、多与少,可能差距很大,但心理上的成就感却是同样的,咱不就一小司机么!能沾这么多光,太知足了!所以,不能怪叶春春乐啊,这不是皆大欢喜么,估计所有的司机都侥幸万分,都在暗中谢谢那个伟大的匿名信作者吧……但有一个人不乐:姚主任。她很委屈。这封信,不仅使她的减员计划被平白地叫了停,平白地没了功绩,甚至还平白地得罪了一大帮人,好像正是因为她的这个“歪点子”才导致机关里有了这么个出丑的事情!你说说,这算什么理?好吧,就算局长们没有怪罪,可她另外还有压力呢——“悄悄的,查一查,看看到底是谁?”这是她从靳总处暗中得到的最高指示。

这桩无头公案,她能怎么的?发动群众斗群众啊?还是挨个儿谈心啊?还是做指纹采集啊?嘁,还要“悄悄的”查,不惊动所有的人,她能怎么个悄悄法呢?姚主任把小车班的名录拿在手上看,七个司机、一个班长,怎么看,哪个都不像,这些人,真的是她一个个从四处亲手挑选上来的,要么是部队的,要么是老党员,要么是老先进,可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特别“守”得住,嘴紧、有数、懂事。想当初,选小车班司机时,这个“守”字就是头一条标准,无法诉诸条文、只能凭感觉来自行把握——说难听点儿,这就跟看一个女人是否水性扬花似的,轻还是重,贱还是贵,不会错的!可出门办个事、转上一圈,回来坐下,重新再看那同一张名单,姚主任又犯糊涂了:不对,这个司机有可能,那个司机也有可能。

比如老左,他是班长,对小车班有感情,而且,他总惦记着他的一百万安全行车里程,说不定,他就昏头了第一个跳出来!再如小李子,他年轻气盛、他还懂得电脑打字,那整整齐齐漂漂亮亮一页A4的匿名信,没准就是他的杰作;再比如刘开强,哼,他那个老婆,姚主任是接触过的,一肚子小精小明的,为了这份差事,最能挖空心思的,说不定,就是她,她瞒着刘开强都能把事情给做下……姚主任想了许久,又另想出个突破口。她知道老左每天都写日记的,就这日记,老左还曾经跟她显摆过呢。于是她决定让小田出面:“你去把老左的小车班日记拿来,嗯,你就……就跟他说,写年终总结要用。”这理由其实是经不得推敲的,哪年不写年终总结啊,可哪年需要参照过老左的日记啊,人家老左又不是新人,哪会那么呆?但姚主任本来就不想太周密,她就想露点风声儿给老左或小车班听听呢。

老猫要出洞,哪个跑得最快,哪个就是小老鼠!果然,老左这老家伙,他不肯把日记直接给小田,而是径直地就跑来见姚主任了,脸上要笑不笑的:“姚主任啊,这日记,可不属于咱机关办公室小车班班长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这纯粹是个人爱好,是咱们小车班的集体隐私……但您是我头儿,我们都是您的人,您要看,您直接跟我说不就成了?还让小田秘书说那些虚话儿干什么?不过,我跟您说,真要看出什么,先跟我通个气!省得我事后知道啊,给吓着了!”姚主任于是也不扭捏:“行,那自然,头一个先跟你通气。

”可是,唉呀,这个老左,这个老东西啊,他这日记啊,记得可真圆滑着呢,但凡提到具体的人,比如哪个司机,那语气便是一本正经,十分的主旋律,十分的“工作报告腔”,跟小田秘书的口气似的,句句可以拿到台上去念,好像每个司机都是先进人物,真要从这里面找个人的破绽、找思想的苗头——没门;可但凡提到车,老左这下就翻天了、就露出本性了,那语气是特别的活跃逗趣,七辆车,到他日记里,像写七个牲口、七个宠物似的:老别克今天喝了多少油,大奥迪今天差点被人家“亲”了个屁股,白广本又添了套什么漂亮皮饰等等,那份打情骂俏、那份亲昵劲儿,倒把个姚主任看得又好气又好笑。

可到了后面——也就是车改之说尘嚣日上、言词凿凿的时候,老左的行文突又变得忧伤起来,提到诸位司机,提到大家日日盘弄的小车、提到汽油、提到里程,每天都像是最后一天,那种一步三回头、那种心断肠连、那种生死别离……这里面,的确有种什么东西让人大为触动,竟令心肠甚硬的姚主任也若有所感,想到她自己的退休与前景来!人同此心啊,这些开了半辈子车的老司机,真要离开了小车班,还恐怕真是再也摸不到方向盘了……将心比心,姚主任也真有些心酸了,唉,这小车班,甭说老左舍不得,她姚主任也不是个无情人啊——现在,她是真有些后悔了,当初不该真听信了高岭的,倒腾什么车改呢,就让这些老司机一天天开下去,开到好好的退休,多好的事儿呢……顺路儿想到高岭,姚主任倒计上心来,“啪”地合了老左的日记。好吧,那小子不是聪明吗?这事儿给他办得了,他起的头正好由他来收拾,真要能查出个水落石出,我姚某人认他!服他!姚主任自欺欺人地如释重负——这样,就算高岭最后真能揪出哪个写信的司机来,也不是她直接下的手,这心里呀,就会好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