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机关
2830200000036

第36章 把水搅浑

高岭听了姚主任关于追查匿名信的难题,半晌没说话,这表明他是接下这棘手的活儿了。此前,姚主任是给他戴了高帽也灌了黄汤,反正,大家心知肚明,这车改的主意,始作俑者,不就是高岭本人嘛。高岭倒是认这个帐的,再说,他喜欢挑战,喜欢把别人搞不定的事情给轻松拿下,何况,这别人,还是姚主任,就算是给自己再加一条路子嘛,这姚主任,也是棵不大不小的树,将来,说不定会靠得上的。他一边用三个指头飞快地转着支笔,一边在脑子里盘算——要在平时,姚主任最讨厌看到别人转笔,现在许多年轻人,一坐下开会或学习,第二件事没有,就在手里拚命地玩转笔,看得她特别地反感。可这次她忍住了,她几乎是专注地盯着高岭瞧,她也好奇啊:这小子,真的转转笔就能把那“匿名信”的事给搞定了?高岭突然把笔一扔,那笔在桌子上骨碌碌打了几个转:“我知道了!姚主任,这匿名信啊,其实不是咱小车班的人写的!”“什么?”姚主任以为自己听错了。

哼,听他说的这是什么昏话!那封匿名信,都不知被多少双眼睛研究过,上面的白纸黑字、标宋四号,明明白白打着落款:小车班一司机。同时,那匿名信中所涉及到的场合、地点、人物、细节,不是小车司机,别人是没有机会知道的;再说,这信的背景就是车改啊,只有自身利益受到胁迫的司机才会跳出来写信……要这样红口白牙地赖,恐怕是赖不过去的。“我认为、并认定:那封信不是小车班所写;而是另有出处。”高岭坐着不动,语调子慢慢的,十分的肯定,几乎傲慢了,他看着姚主任,那样用力地看着。姚主任突然明白了,又惊又惧,要笑不笑的,脸上的肉都要跳了。

这是个好主意、狠主意!但也是恶毒的主意、有高难度的主意!这小子,真可怕,聪明得这么阴……但不知,他铁了心的,要把这盆脏水往哪里泼?他如何泼?“那么,你认为……”“姚主任,你得这样想,并且,得让所有的人都这样想,都进入这个思路:匿名信这玩意儿,这是高级文书啊,是高智商活动啊,是谁想写就写的?这就跟当婊子似的,想当就能当上的?咱们的司机,个个都是大老粗,除了会打方向盘,哪个能有这么好的才情?这种出牌方式,根本就是文化人的思路嘛!所以,根据我的推断,真正的匿名信,其作者只有一个可能的来源:来自某个处级干部,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甚至偏文科教育的中层干部,并且,他必定是那人事处处长的对手面,是竞争对手,最起码,是有个人恩怨的,否则,为什么无缘无故就选了人事处处长?同时,根据我的判断、根据这种事情的通常规律,写信人背后,必定有更高的指使者,因为,这种信一发出,必定会引发纪委监察部门介入调查,一调查,就会拨出萝卜带出泥!所以,我可以明确地判定,这封匿名信,真正的指向,也不是人事处处长,其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把事情扯得更大,一直往上去……”

“你……你说明白一点?”姚主任顾不得她应有的架子,而像听老师讲难题的差学生似的,求知若渴。

“你想想嘛,人事处,上面是谁分管?人事处长都出了问题,不就直指咱一把手么?直指最近以来人事任命上的黑洞呀,你知不知道,前一轮的科级干部调整,是有若干问题、并留下诸多后遗症的?你还知不知道,现在二级单位有人到处反映,说我们机关这里,有某个局长,借用公权,在下面安插自家亲戚等等……所以,你想想,这匿名信,怎么可能仅仅是一个小司机指向人事处处长?肯定是另外一群人、是大矛盾的其中一方想出来的,是他们的计划之一、动作之一……”高岭的手指在桌子上直打鼓点,像在给自己伴奏——太妙了,他也很佩服自己啊:太有才了。

“当真……当真是这么回事儿?”说实话,姚主任很害怕了,以她的初衷,她可没想把事情弄得这么大,这样子,是收不了场的,目标一下子这么庞然,矛盾一下子这么高级……而且,瞧高岭这说话的神气,是确有其事呢?还是他无中生有?

“唉呀姚主任,当真不当真,我不知道的!我又不是那个写信的人。但是,姚主任,我们必须让它成真!你知道吗,这也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乱麻更乱,让浑水更浑。这样,事情立刻就会神奇地解决了!不信,你按我这方子,去试一试。只要有人打听,你就露点风,或者大大地放风……并且,不论是靳局长问你,还是别的副局长,还是纪委监察室,私下里问、堂皇地问,你都这么说,就用我的说法,重点说前半部分,至于推理的那部分,后半段的结论,你要说得闪烁一点,然后让他们自去寻思吧……”

姚主任缓慢而迟钝地点头。她有些恨自己,为什么要听这个小家伙的呢,为什么就想不出更好的呢。可是,她又不得不承认,虽则铤而走险,可这难道不是个最好的办法吗?

姚主任果真依高岭之言行事了。放风传言的事,她自不陌生,这次做得尤其的出色……

不到一个星期,关于匿名信作者的最新版本,已经成为大道消息,每个闻听者、言说者都聪明地大摇其头、大发感叹:原来是假借人家小车司机的名份搞的名堂啊?是啊,早怎么没想到,小车司机哪有写匿名信的手腕!这下不得了,看来真要出大事了,太可怕了!太缺德了!有本事就查呀,查个底朝天,看看都是些什么人在后面捣鬼。

有更聪明的人,则把舆论焦点直指诸位副局长的统一战线,认为这是他们通过人事处长来“扳掉”靳局长的绝密行动,他们放眼四顾,遍寻那可能的嫌疑人与小刀笔……事情传到各个副局长们的耳里,又是另一番苦涩、辛辣与甘甜相杂的古怪之情。先是怒,到底谁出此恶招,竟把屎盘子一直扣到他们头上,却还辩不得解不得,一说就破,就等于是承认他们果真有个什么“统一战线”、有个什么“绝密行动”……但愤怒过后,他们又有些惴惴,莫非,他们几个人当中,果真有个特别胆大艺高的,冷不丁着人去使了这一怪招?短暂的猜忌过后,他们又互相劝慰着,拿兵家之道与哲学的圆通来解说,试图借力,转劣势为优势:可不是嘛!就给那家伙一点颜色看看也好,让他感到点风浪也好,反正这事情他也不可能拿到桌面上来往死里追究,既是众犯,就相当于无犯,他除了感到背后有人放冷箭外,还能怎么的?

没错,靳局长现在感到背后凉嗖嗖的了,不仅是背后,正面都凉了,周遭每个方位都凉了。

对于匿名信的最新解释,他虽不敢真信,却又不敢不信,但有一条,无论是真是假,这事儿,都要到此为止了,不能再追究下去,否则,不管于人于己,都将会是个特别难看的结局。其实,自进入这个管理局以来,一股子带有敌意的凉风就一直不怀好意地如影随形,这是对外来者和少壮派的正常反击,他可以理解,并且,他一向自认为足够自信、足够强大,故也就不管不顾、仍旧阔步向前,他认为,只要假以时日,自己是有能力打破这一切的,最终会收拾了众小山头、众小势力,真正南面称王……但这封莫名其妙的匿名信,却如同一支上了麻药的暗箭,不知怎的,突然让他感到无力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巨大疲惫从内而外,竟让他萌生了些许的内敛与让步之意。算了,大丈夫也要能屈能伸,有取有舍。这件事,就先放下罢!犯不着,真要斗狠,反倒是遂了那股子凉风的心意了……就这么的。再也没人要求姚主任追查匿名信了。匿名信这桩无头公案竟然也就真的这样不了了之,成为机关人心目中一大片神秘疑云,越飘越远了。

姚主任胜利了,在这件事慢慢平息之后,她终于恢复到她最初的常识与经验中去,带着一种震惊与后怕,她却又玩味出另一个略有些朦胧的结论:高岭这样的心智,的确是个宝,但也是高危品。不过,她有个预感,关于高岭,倒用不着等她姚主任去提防,提防他的必定有更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