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茅台故事365天
2831700000114

第114章 戌卷 酒趣之四 (6)

墙壁上挂满了老马的作品,笔墨纸砚,堆放在案头,可见他的勤奋与执着。老马问我最近怎么样?我说读书写作,一天也不敢懈怠。

“这就对了,”他说:“天道酬勤,一定要坚持。”

寅夜时分,老马送我到路口,再一次握住我的手说,好好干,过些日子,我请你喝茅台酒。见我极为诧异,老马呵呵笑着说,卧薪尝胆,就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有两幅画被人看上了,是家画廊的老板,明后天就来取,准备跟我签合同呢,要长期合作……

我信心满满,踏上了归途。布谷鸟在远处欢唱,有风阵阵吹过,精神为之一振。是啊,好好干,老马的话言犹在耳,此行不虚。

茅台美酒化干戈

申平

茅台美酒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我这里要讲的,是它如何帮我消除朋友隔阂,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2008年7月。

那些天,我简直忙得不可开交。省作协和市委宣传部准备为我个人召开小小说作品研讨会,作为当事人,我每天都在忙着筹备会议。为了提高会议档次和发言质量,我们决定邀请本地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昭先生参加会议,昭先生的学历是博士后,最主要的人家是国内较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我和他的个人关系一向很好。当时昭先生也正在忙着,但碍于朋友的面子,他还是答应了我,并且做了精心准备。

会议终于如期举行了。

但是忙中出错。因为会议主持人是省作协的领导,他对我市参加会议人员的情况不够了解,所以在介绍与会人员时,竟然没有介绍昭先生。这也倒罢了。最要命的是,在会议时间紧的情况下,他也把昭先生的发言删除了。昭先生手拿精彩的讲稿,就那么傻呆呆地从头坐到尾。

当主持人宣布我做感谢性发言的时候,昭先生终于忍无可忍地站起来,他悄悄地退出了会场。

会议随后就散了,大家都在忙着拍照留念,这时我已经注意到昭先生离开了。我暗叫不好。因为同样作为知识分子,我深深理解知识分子的自尊心最强,最容不得别人的轻蔑、冷落。我知道,他肯定生气了。

我赶快给他打电话,发信息,请他过来吃会议大餐,但他只回了一条怒气冲冲的短信,然后就不再理睬我。这让我的心中更加充满愧疚。

等到陆续送走客人、忙完所有事情以后,我再次联络昭先生,想向他当面解释和道歉,但是他仍然不肯接我的电话。看起来,他此次遭受的伤害实在太大了。

万般无奈,我只得求助于另一位德高望重的李教授,求他出面调停。李教授早已知道此事,他开口猛批了我一通,然后他问我:“你想怎样向人家道歉?”我说:“我请他喝好酒,行吗?”李教授问:“你有什么好酒?”我说:“我有一瓶茅台啊!”李教授又问:“你那茅台是真是假啊?”我说:“绝对是真的,到时候您就知道了。”李教授说:“那好吧,我答应替你请他。但如果茅台是假的,不但他走,我也会走的。那样你就麻烦了。”我说:“您就放心好了。”

在李教授的斡旋下,昭教授终于答应出席我的赔情晚宴。我小心地带着那瓶茅台,提前到酒店去恭候。我之所以敢那么肯定自己这瓶茅台是真的,那是因为这瓶酒来历不凡。去年,我参加了一家杂志社举办的征文活动,征文的主题也和茅台有关。结果我的文章入选了。不久,我收到了一份寄自贵州茅台酒厂总经理办公室的邮包,打开一看,竟然是一瓶茅台酒,落款和邮戳都赫然在目。你说,这瓶酒还能假得了吗!本来,我是想把这瓶酒永远珍藏下去的,但是今天为了挽回与朋友的友谊,求得人家的谅解,我还是忍痛割爱把它拿出来了。

一会,李教授和昭教授都到了。为了打破尴尬气氛,我首先把话题引到这瓶茅台酒上。我讲述它的来历,请他们查看我特意留下的邮单,我的诚意和这瓶特殊的茅台显然很快发生了作用,我看见昭教授的脸上有了笑意。

菜上来了,我叫服务员打开茅台,立刻,一股清香弥漫房间。我举起酒杯,对两位教授说:“来吧,今天我以最真实的茅台酒,再加上我最真实的歉意,特向昭教授赔情,希望你能原谅我,愿我们的友谊也像这茅台酒一样,醇香永远!”

我们一饮而尽。

无比芳香的美酒在我们的身体里慢慢散漫开来,使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到飘飘欲仙。几杯下肚,话匣子都打开了,该说的话也都说出来了。等到我们三人把那瓶茅台喝完的时候,横亘在我和昭先生之间的隔阂早已烟消云散了。我们先是握手言和,后来索性拥抱在一起。我们一起高喊:“友谊万岁!茅台万岁!”

从那以后,我和昭教授又恢复了昔日的交往,而且我们的友谊似乎更深了。每当我们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探讨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瓶立了功的茅台。

融进岁月的酒香

陈雄

父亲是个嗜酒之人,而且酒量大。

从有记忆开始,父亲一日三餐总要喝上个一二两,来了知己好友,遇到开心事,父亲喝的酒就成倍地增加,但我似乎没见父亲喝醉过。

用父亲的话来说,不喝点酒浑身没劲,酒就是他的精神,就是他的力气。父亲说这话的时候,总是一脸陶醉。

酒被父亲喝得有滋有味,说得神奇无比,难免会勾起我的躁动的好奇心。我每次帮父亲买酒,回家的路上,我都会反反复复地观察玻璃瓶内那开水一般的液体,我一边走一边摇动酒瓶子,小小的脑袋怎么也弄不清楚,这东西为什么会令父亲如此着迷。

午饭的时候,父亲照例要给自己先斟上一杯,父亲启开瓶盖,酒在咕咕声中冲入玻璃杯,酒的醇香很快就在客厅弥漫开来,那种香气扑鼻的感觉,至今仍不能忘怀。往往酒香四溢的时候,也正是我的好奇心最高涨的时候,这一次,我再也忍不住了,我凑到父亲的跟前,眼睛馋馋地盯着父亲手中的酒,小声地问,爸,酒真的那么好喝吗?声音里掩饰不住对酒的好奇和渴望。

父亲显然是看穿了我的心思,换作是现在的我,也一定可以一眼看出当年的我那点小心思。父亲并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拿起酒杯,一脸怂恿的神情,问我:来一口?父亲的试探正中我的下怀,我惊喜万分,赶紧点头,重重地嗯了一声,迫不及待地接过父亲递来的酒杯,我当时激动得手都有些颤动,还差点把酒洒了出来。

从父亲的眼神中得到肯定的信息之后,我端起酒杯喝下了不小的一口,父亲要的答案很快就出来了,酒入口之后,似乎化作了一丛火焰,从喉咙燎过,浓重的辛辣直冲鼻腔,呛得我眼泪直流,我立时哇地大叫了一声,然后不住的咳嗽。父亲则在一旁恶作剧般哈哈大笑,从厨上端菜过来的母亲很快就明白原由,狠狠地剜了父亲一眼,嗔怪父亲玩得太过分,孩子这么小,要是烧坏头脑伤了肠胃可怎么办。父亲仍然大笑不止,就这样,我对白酒的初次感觉就和着父亲豪迈的笑声定格在了童年的某个中午。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对酒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世上的酒还有许多的等级,认识了许多中国的、外国的好酒品牌。虽然父亲的酒也在随着时间升级,但也是升到了一定的价位之后就停滞不前了,我所了解的那些好酒即便是过年,也没有上过父亲的酒桌。

现在回忆起小时候帮父亲跑腿买回来的“莲花”牌白酒,其实是最差劲的白酒了,直到今天,它的价格也没有超过十元。正是这种劣质白酒,像润滑剂一样,滋润着父亲这台高负荷的机器为全家的生计操持、奔波。

父亲是个乐观的人,他从不把生活的压力和无奈写在自己的脸上,他用酒精麻木自己的辛劳,给我们的都是小饮过后的红润舒坦。小的时候不谙世事,还以为父亲没有一点烦心事,而长大了之后,才读懂父亲喝完小酒后的满足神情之下,隐匿着的烦忧。而今,每每联想到父亲多年来不停不歇的操劳,心中总会涌起阵阵心疼和感动。

我在长大,父亲在变老,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喝白酒,喜欢把他的辛劳经历化成趣事和我们分享。

大学放假回到家,仍然会去帮父亲买酒,有时还会陪父亲喝上一小杯。大二的寒假,吃晚饭的时候,父亲拿出酒,给自己倒好之后,冲着我晃了晃,问我,来点?我说好,陪您喝点。而此时电视出现了一条广告,茅台酒的。被称“国酒”的茅台应该是中国最好的白酒了,电视屏幕上茅台酒的白瓷瓶红标签,让我的心猛地一动,我什么时候能让父亲喝上茅台?

我拿起酒杯和父亲手中的杯子碰了碰,动情地对父亲说,老爸,我毕业后拿的第一个月工资就给你买茅台喝!可能我这话说得有些突然,记得当时父亲脸上有点愕然,但笑容很快就跟了上来,好,儿子有志气!来,干杯!说这话的时候,父亲冲着母亲兴奋地眨了眨眼。

当晚的酒父亲喝得很高兴,我的那番话成了父亲最好的下酒菜。父亲也许当时高兴,过后就忘了,但我却把这个愿望牢牢地记在了心底。

大三的暑假我没有回家,和同学一起去了打暑期工,回到学校还找了两份家教,寒假回家的时候,同学都只剩回家的车票钱了,我却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我本想留着下学期用的,突然间,我想到了茅台酒,于是决定给父亲一个惊喜。

放假前的一个星期,我跑到学校所在城市那个最大的商场买了一瓶茅台酒,在抱着酒回学校的路上,我不止一次地设想父亲看到它时的情景,越想越兴奋,以至公共汽车过了好几站才发现自己忘记了下车。

回到家的那天晚上,父亲刚要倒酒,我说,老爸先等一等。我转身进了房间,麻利地从背包里拿出那瓶茅台酒,回到桌上,我对父亲说,老爸,今天我们喝这个!我晃了晃手中的茅台。

父亲显然很意外,这酒要好几百块呢,你哪来那么多钱?怕父亲多想,我把打工,做家教的事都告诉了父亲,说的时候我一脸自豪,母亲在旁听得直心疼,那得多辛苦呀。

瓶盖打开了,浓浓的酒香刹时溢满整个客厅,茅台果然名不虚传。

我把父亲的杯子倒得满满的,甚至给母亲也倒了小半杯,然后才给自己倒了半杯,我举起杯,老爸,我的愿望提前一年实现了!父亲小心地拿起杯子,三个酒杯轻轻地碰在了一起。母亲说这酒可真香。父亲欲言欲止,似乎想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他试探地嘬了一小口,许久才说了一句,真是好酒。我说,以后我天天给你买茅台,父亲在说好字的时候,声音竟有些哽咽。

当晚酒没有喝完,父亲说好酒要慢慢品。后来,母亲告诉我,我走了以后,父亲再没有喝那瓶茅台,只是常常会把那瓶酒拿出来把玩,闻闻瓶盖,却不打开,听着母亲叨叨的叙述,我的眼泪爬满脸庞。

米溪的茅台酒

刘国芳

米溪有一个人在抚州打工,这个人叫贾能。开始的时候,贾能只是在城里做泥工,帮人砌墙。后来,贾能就做了小包头。米溪离抚州不远,只有二十里,贾能每天早上骑摩托车出去,傍晚或晚上骑摩托车回来。这贾能好酒,每天回来都醉醺醺的。下了摩托,走起路来还歪歪倒倒。村里人见了,就问贾能说:“又喝了酒呀?

贾能说:“喝了。”

有一天贾能说过,还问着村里人说:“你知道我喝的是什么酒吗?”

村里人摇头。

贾能说:“告诉你吧,我喝的是茅台。”

村里人很惊讶,问着贾能说:“茅台,就是电视里说的国酒茅台?”

贾能说:“就是。”

贾能再醉醺醺地回来,村里人会看着他说:“又喝了茅台呀?”

贾能说:“那当然。”

村里人就吸了口气,很馋的样子,村里人说:“哪天带点给我们尝一尝吧?”

贾能说:“没问题。”

其实,贾能天天喝的根本不是什么茅台,他喝的是抚州产的临川贡酒。贾能喜欢说大话,所以告诉人家他喝了茅台酒。村里人让他带点给大家喝,贾能也答应了。这天,贾能就去废品收购站花二十块钱买了一个茅台酒瓶子,然后把酒桌上喝剩的半瓶临川贡酒倒了进去。回村后,贾能就跟村里人说:“看到吧,茅台酒。”

几个人眼睛都直了。

那时候正是吃晚饭的时候,几个人凑到一起,一人倒了一杯,喝起来。一个喝过,眨眨眼,然后说:“这茅台真好喝。”

另一个人说:“这茅台跟别的酒就是不一样。”

贾能说:“那还用说,要不怎么叫国酒呢?”

也有一个人,他喝过后眨巴眨巴着眼睛,然后说:“我怎么觉得这酒有点像临川贡酒呢?”

贾能就不高兴了,贾能说:“你喝过茅台吗?没喝过不要在这里胡言乱语?”

那人笑一下,陪着笑脸说:“我哪里喝过呢,我这不是说有点像吗?”

贾能后来还如法炮制了一回,用一个空的茅台瓶子,灌进半瓶临川贡酒,然后拿回来,让村里人喝。一回一个人喝过,跟贾能说:“这茅台喝起来也一般呀?”

另一个人说:“不错,真的一般。”

贾能又是不高兴的样子,贾能说:“你们知道什么好坏?”

这以后不久的一天,村里张旺娶媳妇。这张旺是村里种粮大户,一家六口,种了200多亩田。不仅种粮,张旺还栽了各种瓜果蔬菜。他家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瓜果蔬菜卖。这样勤劳,张旺就成了村里最有钱的人。有钱人娶媳妇,当然漂亮。张旺酒桌上放的烟是中华,酒就是茅台。开酒时,满屋飘香。一个人迫不及待喝了一口,然后说:“真香。”

又一个人也尝一口,也说:“真好喝。”

再一个人尝一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