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茅台故事365天
2831700000066

第66章 巳卷 酒功之二 (11)

1988年茅台酒厂厂长邹开良到日本考察,日本人一听说中国茅台酒厂的老板来了,不少同行都赶来相会,十分热情,提出“全部包销茅台酒”的意见。邹开良婉言谢绝了这个要求。

翻译一字不漏地把报上的内容都说给左田听,左田满是期盼的面容慢慢就布满失望了。原来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前人做过的啊。怪不得自己会失败啊。左田显得有些尴尬的朝邹厂长一笑,站起身正要向邹厂长告别。

邹厂长忽然想起了什么,说,等等。邹厂长按了下桌上的电话,说,小刘,拿两瓶茅台酒上来。

一会儿,秘书小刘就拎了两瓶精装的茅台酒进来。邹厂长接过酒,径直走向左田,左田满是疑惑的看着邹厂长。

邹厂长把酒递到左田手上,说,左田先生,感谢您对茅台酒的关注,虽然我们不能提供给您技术要领,这两瓶酒,送给您。虽然我们不能成为合作伙伴,但我们永远都是朋友。希望您以后能常来中国,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喜爱中国的茅台酒。

翻译把话一译,左田的眼圈顿时就红了,左田满是感激地握住邹厂长的手,激动地说,中国,朋友……

茅台香酿酽如油

叶仲健

这是一个在茅台集团人中流传甚广的故事。故事的初始令人忧心,结局却有点让人忍俊不禁。故事发生的时间,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末。

1976年6月30日,我国同塞舌尔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78年5月,塞舌尔总统勒内访华,我国向该国提供了600万元人民币的援助,重点是帮助其建一所可容纳600人的中等学校。1980年春天,我国第一艘载着建校物资的轮船抵达塞舌尔。

塞舌尔是位于非洲东面印度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被称为“旅游者的天堂”。按照港口及海员制度的规定,完成工作任务后,船员在不当班的前提下可以到港口附近购买一些日用品。于是,在卸完货物的当天晚上,我国的一名船员便出了港口,兴致盎然地来到塞舌尔的街道上。闲逛中,我国船员被路边废汽车堆里的一样东西吸引了。那是一个旧收音机,很精致,看起来像一个古老的音乐盒。出于对异国事物的好奇,船员将这个布满灰尘的收音机捡起,擦拭干净,准备带回国去留个纪念。

回到港口,遇到港口门警做例行检查。很自然地,门警发现了船员手上的收音机,便用克里奥尔语问船员这东西是怎么来的。中国船员听不懂塞舌尔话,以为门警要查看他的证件,便悉数奉上。门警查看了他的证件,拨了一个电话。稀里糊涂中,中国船员被他们关进了警察局。原来,港口门警以为中国船员手上的收音机是他在港口外偷来的。在诸国的港口及海员法律中,偷窃和倒卖物品是十分严重的违法行为!

轮船上的其他船员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为这名被误会的船员担忧不已。但他们不懂克里奥尔语,无法对门警解释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无奈之下,他们只得拨通了中国驻塞舌尔大使馆工作人员的电话。

听说了事情的经过,大使馆工作人员也十分焦急,但因为事情发生在晚上,警局领导都下班了,因此只能等到第二天上班的时间去处理此事。

次日一早,大使馆的人来到警局拜访了该警局的警察总监。那是一个看起来十分友善的中年人。大使馆的人对他说:“在我们中国,每个海员都经过严格的考核,都具备很高的素质,我愿以我的人格担保这名船员不存在偷窃行为……”警察总监听完中方人员的解释,友好地请他稍待片刻,然后,他叫来负责这起案件的经办人吩咐了几句。

约摸20分钟,出去执行命令的经办人回来了。总监听完他的汇报,转过头来对大使馆的人说:“对不起,都是一场误会,但我们也是依法办事。现在事情调查清楚了,那不过是一个早已损坏、毫无价值的旧收音机,我们决定立即放人。”

事情就这么很顺利地解决了。为表谢意,也出于礼尚往来,大使馆的人送了一瓶茅台酒给这位警察总监。至此,事情似乎是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令大使馆工作人员意料不到的是,第二天,这位警察总监竟然手执茅台酒来到大使馆。他笑嘻嘻又略带腼腆地问工作人员:“这里面装的是什么,是酒还是油?”大使馆的人听了,告诉他:“这是酒,不是油。这是中国最好的酒,贵国总统勒内先生访华时,喝的就是这种酒。”总监一听,做了个很惊讶的表情:“天啊!这东西浓稠得看起来就像油,而且很香,简直跟油差不多嘛!我差点儿拿它来煎鱼!”原来,在这位率真的总监眼里,中国的植物油是十分珍贵的东西。

大使馆的人一下子被他逗乐,为使他更加了解茅台酒,就指着酒瓶上的说明对他解释了一番。总监听了,频频点头,却似懂非懂。最后,高高兴兴地抱着茅台酒回去了。过了两天,大使馆工作人员收到了警察总监的电话。电话里,他十分赞赏地说:“那瓶‘油’真好喝,醇香无比呵。”

大使馆的人把这位警察总监的话传达给我国的船员,船员又把些话带回了中国。于是,这个初始令人忧心、结局却有点忍俊不禁的故事便在离塞舌尔十分遥远的中国人中流传开来。

作为中国人,应该为此事感到骄傲;作为茅台集团人,更应该为塞舌尔官员中多了一位中国茅台酒知音感到自豪。?

新大使送出的第一份礼品

龚宝珠

那一年,中科正式建交已经五年了。

作为中国的新任大使,你去了非洲大陆的西部。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你受到了朴实、好客的科特迪瓦人的热烈欢迎。

这天,一位特殊的朋友请你去家里做客,你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当你到达朋友的官邸时,他已立在门口,等候你的光临。

朋友热情地迎着你,并亲切地握住你的手说,蔡先生,你好!你很得体地笑着说,威年先生,你好!

是的,他是科特迪瓦共和国总统府典礼局长威年先生。

看见你手中提的礼品——珍品茅台酒,威年先生的眼睛一亮,像看见多年的情人,激动地说,太好了,谢谢!

进了门,威年先生还一直抚摸着精美的包装盒,兴奋地说,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品!然后,威年先生为你沏上咖啡,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为自己也沏上一杯,说,蔡先生,请!你满面笑容地说,威年先生,请!

品着浓香的咖啡,你们愉快地进行着交谈。

谈了一会儿,威年先生的话题一转,饶有兴致地向你讲述他五年前的第一次中国之行。他说,那是1983年3月,我到北京签署中国与科特迪瓦共和国建交公报,当时的天气比较寒冷,还刮着西北风。天气虽然不是很好,但是我的心情格外激动,因为经过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多年努力,我们终于正式建交了。

你没有说话,微笑着点头致意。

谈到第一次访华的经历,威年先生接着说,贵国外交部长为庆祝两国建交,设宴招待了我们。在接待宴会上,我第一次喝到了茅台酒。刚开瓶,空气中就弥漫着一股股国酒的芬芳。这芬芳香而不艳、纯而不淡、丰满醇厚、绵软悠长。酒香由五官渗入,浸润六腑,随毛孔发散,舒筋活络,嗅罢通体怡然……宴会结束后,茅台酒的醇美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是的。你呷上一口咖啡,说,威年先生,想不到你还是品酒的行家啊!茅台乃是我国的国酒,品饮也是比较讲究的。

哦?威年先生来了兴趣。

品饮讲究三式:一曰抿,将酒杯送到唇边,缓缓呷上一口,在口腔里细细抿品。二曰咂,乃轻咂嘴巴,于慢慢品评中将酒咽下,自然发出“咂”或“嗒”之声。三曰呵,乃在“咂”的基础上迅速哈气,让酒气从鼻腔中喷香而出。一杯酒饮罢,将酒杯移近鼻息,先凝神屏气,轻吸慢嗅,然后深深吸气入肺腑,整个人便仿佛进入了另一番全新的境界……

太奇妙了!威年先生听得如醉如痴。

那天的氛围很随意,你和威年先生交流得很融洽。

后来经过几次的接触,你和威年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时间快进到1990年,中国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市举办出口商品展销会。一天,威年先生拉上你,说请你帮忙选购地毯。那天,威年先生满载而归,心里十分高兴,说无论如何都要请你到家里喝杯酒。

到了威年先生的官邸,他拿出七八瓶酒请你品尝。其中有一大瓶白酒,泡着一条近一尺长的蛇。威年先生说,这是朋友送的,中国酒,只有中国人才懂得酿造这种世界罕见的滋补酒。今天不给你喝茅台酒,那可是我的珍品,在你这位中国大使面前,我没有必要拿出来炫耀。你笑着说,科特迪瓦买不到茅台酒,你就留着吧,今天我们品蛇酒。

宴毕,威年先生邀请你参观了他的官邸。

你留意到这所布置精美的官邸颇有东方之色彩:客厅里摆放着一些中国的工艺品,有些家具是中国式的。

你感受到一种来自异国的温暖,问威年先生为何这样布置自己的官邸?他深情地说,我喜欢喝茅台酒,喜爱中国文化。说着,威年先生的眼中充满着憧憬。

过了一会儿,威年先生突然问道:“威年”的中文怎么写,中国字是什么意思?你半开玩笑地说,意思是你的权威年年增高。威年先生非常高兴,连连说,好名,好名。

回国休假的时候,你特意请人刻了一枚“威年之印”的印章,然后亲自送给了威年先生。收到你送的印章,威年先生高兴地盖在几张纸上,说,我也有中国姓名的印章了,谢谢你,我的大使朋友!

是的,你是中国的优秀外交官蔡再杜先生。

你和威年先生以茅台酒为媒,加深了两国的深厚友谊。

塞舌耳的茅台

邢庆杰

塞舌尔共和国是1976年6月29日宣布独立的非洲群岛国家,位于印度洋西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中心地带,距非洲大陆约1600公里,是亚非两洲的交通要冲。塞舌耳虽然是一个仅有约8.5万人口的小国,却是个多民族国家,居民主要为班图人、克里奥尔人(欧洲人和非洲人混血)、印巴人后裔、华裔和法裔等。

塞舌耳的华裔,大多是在二十世纪初叶,从我国香港和毛里求斯等地移民来此的。初到塞舌尔时,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很多人以做苦力和小本生意为生。但吃苦耐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侨胞虽然身处异地,身上依然流淌着中华儿女的优良血液,多年来,他们顽强地同命运做着不懈的抗争,很多人在数年之后成就了一番事业,从而使华裔成为塞舌耳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塞舌耳的首都维多利亚市拥有2.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在市中心,有两家生意非常火爆的中餐馆,老板分别叫邓轩和邓俅,他们不但都来自广东顺德,还是叔侄关系。经过数年的辛苦打拼,两人各自经营的中餐馆不但在维多利亚,在整个塞舌耳也小有名气。维多利亚有很多华侨,侨胞们虽然远离祖国,但对祖国的热爱却矢志不移,他们来往密切,非常团结,经常三五成群地聚在邓氏叔侄的中餐馆饮酒,畅谈祖国、亲人,回忆自己的故乡。而酒桌上常喝的,就是我们的国酒茅台,借国酒寄托对祖国亲人深深的思念。

1979年10月,中国足球队访塞,侨胞们像对待亲人一样,把队员接到家中吃住。一位老华侨拿出多年珍藏的茅台酒款待住在他家里的队员,队员们感动万分,从茅台酒的香气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从而激发了顽强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