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一个宴会上,一位尼泊尔客人特别喜欢喝茅台酒,边喝边赞叹这酒真是好酒,而且还说有机会一定要买几瓶茅台招待比较尊贵的朋友,可谁想他多贪了美酒,竟然喝醉了,醉了还不住地重复说,我要买几瓶茅台,招待我的朋友!我要买几瓶茅台,招待我的朋友!我要买几瓶茅台,招待我的朋友!他连续反复地说。大使只好派人将他送回了家。送回家,尼泊尔客人的妻子很惊讶地说,我先生怎么醉成了这样?要知道他是十分能喝酒的,还从没有醉成这样!是喝了什么酒?我闻到他喝的酒和以往不同,为何呼出的气如此之香。尼泊尔客人醉意十足地说,是茅台!是中国茅台!大使派出的人对尼泊尔客人的妻子说,你先生说的不错是中国茅台。“茅台?”尼泊尔客人的妻子摇了摇头说,“没听说过,不过我倒很想品尝一下。”“没问题,”被派人员回来说了这一趣事,大使就让他送去了两瓶茅台。没想到,后来大使又见到那位尼泊尔客人,顺话谈起茅台。尼泊尔客人说,他妻子对中国茅台酒赞不绝口,因为送去酒的当天,两人就坐下来品尝,因其过于好喝,两人贪杯,竟然喝了一瓶茅台酒,烂醉如泥。说到这里尼泊尔客人和大使都开心地笑了。
1961年马亨德国王访华时,在北京中方用茅台酒招待他,谁曾想从那以后,他就爱上了茅台酒。1962年中国大使宴请马亨德国王和夫人,当时用的是茅台酒。在晚宴上马亨德饮了几小杯,对茅台赞不绝口。他非常高兴地说,“记得第一次我喝到这种酒时,一下就被它完全给迷住了。”从来少喝酒的他,那天竟然喝了好几杯茅台。由于又喝到了茅酒,他很兴奋,谈了很多他访华时的趣闻,大多和茅台有关。宴会后中国大使送了4瓶茅台酒给马亨德国王,第二天中国大使便收到了马亨德国王让秘书送来的感谢信。
马亨德国王有两位贴身侍从官,一位是拉纳上将,一位是沙姆拉吉上将,他们也非常喜欢茅台酒。拉纳说,中国朋友很讲交情,很好客,爱喝酒。他也很喜欢茅台酒,时常和中国朋友在一块品尝,这种酒简直是百喝不厌。他认为世界上只有茅台酒最好喝,可以说茅台酒是酒中之王。
尼泊尔外交部礼宾司长库尔玛先生为人豪爽,喜饮茅台酒。他和中国大使馆的关系极好,而且特别热情,有事必应,有忙必帮。他说自从喜欢上茅台酒以后,茅台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里有一瓶别人送来的茅台,他存着,总是舍不得喝。
尼中友协主席哈杜尔先生作为文学泰斗,不但喜欢喝茅台酒,还对茅台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他认为茅台酒可以提神,有茅台酒相助,文章一定写得很好。因此他在写作时会先喝上一小杯茅台酒,写出心底的祝愿,愿尼泊尔和中国友谊长存。
给宫廷大臣送茅台
莎仁托娅
1955年的一个夏天,中国驻阿富汗大使的翻译杨冠群提着4瓶茅台酒,走过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条大街,然后走到了阿富汗大臣马茂德家门口。
杨冠群此次前来身肩重任,所以在敲门之前再三犹豫,反复地在肚里打腹稿,要怎样和马茂德交谈,才能完成大使交给他的这个任务。
在来之前,他就和大使商议过,要送什么样的礼物给阿富汗大臣马茂德,才能更具有典型意义,又能顺理成章地使大臣接受中国的友好。最后经过再三斟酌,决定送国酒茅台。
他敲开阿富汗大臣马茂德家的家门,刚好是马茂德本人为他开的门,问他找谁?干什么?他就自报家门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并简略地说明自己的来意。
马茂德微笑着把他迎了进去。
他本来有点拘谨,没想到马茂德大臣很谦逊,绷紧的神经也就松弛了。
进门后,马茂德亲自为他沏上了一杯中国龙井茶,然后两人坐下来交谈。
杨冠群见马茂德用龙井招待客人,就猜他对中国茶文化熟悉。他就从龙井说起,果然马茂德对中国的茶道有一定见识。接着自然而然地说到中国的酒文化,又很快把话题转到了茅台酒上。
杨冠群简明扼要地向他转达了中国大使对他的敬意。
接下来他说,“茅台是国酒,只送尊宾贵客,望您笑纳。”
马茂德大臣喜不自胜地接过茅台,拿到鼻前闻了又闻,连说:“香、香、香。”
其实,在杨冠群没有送他茅台酒之前,他就耳闻了中国茅台的盛名,只是没有机会品尝,这次杨冠群一下送来4瓶,他高兴之极。
杨冠群笑着对他说了1915年巴拿马拿了金奖的故事。
马茂德很认真听完之后对他说,他就是听了这个故事,才知道茅台酒的名气。
那个年代,阿富汗查希尔国王很会治国,执行和平中立的政策。国泰民安,一片和美。那时所有的礼仪、呈递国书到同国王谈话,都由马茂德安排。所以此次的任务就是能和马茂德交上朋友,这条外交通道也就打开了。
这次来,杨冠群不负大使的重托,完美的完成了任务。
从那以后,杨冠群和马茂德大臣多次会晤交谈,使两国的外交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杨冠群和马茂德接触之后,觉得他这个人很不错,为人热情豪爽,肯帮忙。那时遇到交流困难时,就请来马茂德为中国大使当翻译,可谓功不可没。
查希尔国王讲法语,而在当时翻译上还有一定的困难,一时把他和马茂德大臣给难住了。与中国大使间的交谈如何进行?幸好马茂德大臣在关键时刻出了个主意:让国王讲普什图话,由他译成英语,再由杨冠群译成汉语。
马茂德大臣的友好,一直在中国大使馆传为佳话。
越南朋友爱茅台酒
乔树森
自从我国建国以来,几乎每年都在国外设大使馆,到了八十年代后更是每年以几个或十几个大使馆的速度递增,到了九十年代更是以几十个大使馆递增,这说明国家强大了,外国朋友愿意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到目前,我国在国外已经设立了238个驻外使领馆和团、处,而这些外交代表机构经常要举行宴请活动。然而只有宴席作媒介,国与国之间才能谈得拢,关系更为融洽完美。所以说没有酒的宴席就不是一个完美的宴席,那么负有国酒盛名的茅台酒自然是首选。
1950年我国和越南建交,在当时越南朋友对茅台酒知之甚少,喝过此酒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后来我国的外交大使每次在宴请越南朋友时都上茅台酒,越南朋友品尝了此酒,感到十分好喝问这是什么酒,当大使告诉越南朋友这就是中国的国酒茅台,越南朋友不甚惊讶!万万没想到中国还有这样的好酒。就这样,茅台的名声在越南传开来。越南朋友以能喝到茅台酒为骄为傲,所以十分喜欢茅台酒。
茅台能在越南出名,这份功劳应该记在中国驻越南大使李家忠头上,因为是他为茅台酒作了不少宣传和推广。
有一次,李家忠和越共中央对外部常务副部长范文章就两国的合作事宜商谈的很完满,他就设宴招待范文章。范文章十分喜欢茅台酒,宴席上肯定不能少。当茅台酒上桌之后,他和范文章的话题就一直离不开茅台。
他极为兴奋地说,“每次只要有茅台出场,两国之间必然要有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你说是不是?”范文章觉得他的话说的不错,接起话题就说,“是啊!茅台酒在其中扮演了很好的角色。”
两人边喝边聊显得很是尽兴。他们喝到酣处,李家忠十分感慨地吟出两句诗来,“风来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香”。吟完这两句诗之后,他对范文章说,“可以这样说,我们在中国大使馆喝茅台酒,与我们只有一街之隔的罗马尼亚就可能有人醉倒。”
“是啊!这两句诗形容茅台酒再恰当不过了。”范文章极为赞同,并且在宴席上反复吟诵此诗。后来在许多次在宴会上,他都给别人背诵这两句诗,成了茅台酒的义务宣传员。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外交部副部长唐家璇多次到越南访问,在每一次的宴会上,他都不失时机向越南朋友宣传茅台酒。他说,中国驻外使馆的茅台酒都是真货,大家尽管放心。
1998年,越军总政副主任黎海中将在中华大地走了一圈之后,他很兴奋,觉得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确不同凡响,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国富民强,让他感慨万千。更让他感慨的是,中国生产世界上最名贵的酒——茅台。于是,他请中国驻越使馆人员一同吃饭,还特意要了茅台酒。
席上,他端起飘香四溢的茅台酒说,这次到中国访问收获很大,其中有一个收获就是又喝到了茅台酒。
代表团在中国的最后一场活动是出席广州军区的宴请。主人说,一周前朝鲜军事代表团也在这里出席宴请,双方兴致很高,喝了12瓶茅台酒。中方同志开玩笑说,希望越南同志超过朝鲜同志。结果那天果真喝了14瓶,十分尽兴。
大使夫人“造反”喝茅台
刘振华
1998年,中国驻文莱使馆参赞潘正秀移交了工作,收拾好行装,准备离任时,菲律宾大使拉蒙和夫人维诺卡为他即将回国设宴饯行。
拉蒙夫妇在文莱外交团中最为活跃,他们虽然已是六、七十高龄的老人,但是他们神思敏捷,善于言辞,深懂交际,极会沟通。这对夫妇在文莱外交史中堪称典范的一对,他们对文莱的外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谓劳苦功高,功不可没。
当天被邀赴宴的还有法国大使夫妇、印尼大使夫妇和日本大使夫妇,共同为潘正秀饯行。拉蒙夫妇安排好了,宴席只上葡萄酒和香槟,不上烈酒。因为在文莱一般不上烈酒,即使上也是给男士享用。然而那天潘正秀却带去了茅台酒,一经打开,那绝伦的芬芳香飘四座。潘正秀为每位男子都斟了茅台酒,给女士们斟了葡萄酒或香槟。
尽管男士们隔三差五的就能喝上烈洒,可如今一见茅台酒就垂涎三尺,按捺不住心头的兴奋。男士们喝上了茅台酒谈笑风声,津津乐道,纷纷称赞中国茅台酒香味很醇。
法国大使说,茅台酒列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我看茅台酒居首位,也是说得过去的,你们说呢?
日本大使说,你就干脆说茅台酒世界第一就行了吗。
拉蒙大使说,我赞成。
印尼大使说,我虽不喝烈酒,但是只闻酒香,就可断定他是天下第一酒。
男士们你一言我一语,活泼俏皮,说的全是赞誉茅台酒的话题,反而冷落了旁边的大使夫人。大使夫人们似乎被男士们的话题有所引诱,也想喝上几盅茅台和男士们一比高低。
果然法国大使夫人耐不住性子了,首先站了起来,并颇带挑战口吻地说:“不能歧视女士哟!男女应该一视同仁。”然后她大声提议:“夫人们今天也喝茅台酒好吗?”女士们纷纷响应。
法国大使掩着嘴说:“夫人们要造反了。”
潘正秀没想到夫人们想喝茅台,于是就安排了酒盅,倒上茅台酒,首先和夫人们干了一杯。然后全体人员也干了一个。更让人惊叹的是,夫人们喝起酒来也不比男士们差,干起酒来也是一口一杯。
这些夫人们一边喝着茅台,一边会意地笑着。她们从心里感谢法国夫人的提议呢。
印尼大使是位穆斯林,禁饮烈性酒。他说,我们虽不能和你们共饮茅台,但闻一闻酒香也是一种享受。说着还故意用鼻子嗅了嗅,把在座的人都逗笑了。
日本大使忽然乘着酒兴提议说,“潘大使夫妇和拉蒙大使夫妇喝一杯茅台交杯酒,怎么样?”在席的人都鼓起掌来。
于是开始交杯,四人交臂共饮交杯酒时,拉蒙即兴朗诵了一首诗。题为《致永恒的朋友—潘和刘》。
朋友,朋友/人人都有/从儿时到永久/啊,朋友/你可知道什么叫朋友/同甘苦,共患难是朋友/同情趣,共喜怒是朋友/可对我来说最珍贵的是永恒的朋友/她和他不久将离我而去/她和他就是潘和刘/拉蒙和维诺尼卡/永恒的朋友。
听了拉蒙当场构思并朗诵了这样动人的诗,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拉蒙说,这要感谢茅台酒给我灵感,它让我诗兴大作。
玉液飘香引来四方宾客
马克斯尔扎布
埃及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我国在1956年,与埃及建立了外交关系。此后,两国经济贸易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多年来一直保持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
中国首任驻埃及大使陈家康,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家。
在他任驻埃及大使期间,除了竭尽全力为国家干好本职工作之外,只要有了闲遐,他就会阅读从国内带来的大量线装古书。一本一本的线装书内的知识,使他学问大增,对他从事的外交活动,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国内的名画和茅台他也带去不少。有时他还边喝茅台酒边欣赏他带去的名画。就此他受益不浅,因为在每次宴会中,他都能谈古论今,有说不尽的话题。他的博学和优雅的谈吐,无不使中外人士叹服。茅台酒和名画更是他在酒席上的谈资。
在中国大使举行的外事宴请活动中,茅台酒是不可缺少的高级饮品。
在一次宴会上,男士们见了茅台酒很是喜欢,开怀畅饮,谈笑风生。而夫人们在一旁觉得甚是无趣,面前不含酒精的饮料,引不起她们的兴奋。
有一位夫人没有喝过茅台,想品一下,但想到酒辣嘴,不敢饮用,可又经不住诱惑,就动起了脑筋。忽然她眼前一亮,看到了桌上的冰淇淋,她就把茅台酒倒进冰淇淋里,搅拌起来,不一会功夫就成了一种酯,吃起来香醇可口,还不失茅台酒的味道。她就把她的发明介绍给在座的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