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箴言
1.不论什么人,倘若要活动,必须自信他的活动是重要的、有益的。[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2.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英国]爱默生:《随笔集》
3.世人的承诺多半是空洞虚伪的。要相信自己,并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这样才是安全可靠的。[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引自爱默生《社交与孤独》
相信你是天生的赢家
一个人的自信心,可以决定他是否会成功——你是否想过自己必须赢得多少胜仗才得以降生人间?“想想你自己”,基因专家亚伦·史奇菲德说:“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和你一模一样,未来也不可能会有另一个你。”
想想看,数千万个精子竞逐,唯一的优胜者造就了你。受精卵比针尖还小,必须经过无数次细胞分裂,才能长到肉眼可见的大小,这是攸关你生死存亡的重要战役。
你是这场轰轰烈烈的空前战役中,唯一的胜利者。具备先人所有的潜能和力量,你是天生赢家,不论你的人生遭遇多少阻碍和困难,都不及受孕时的十分之一。每个人都是与生俱来的胜利者。
自信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一个人是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但是,我们的境况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
一次,英国首相皮特在任命沃尔夫将军统领驻守加拿大的英军后,刚好有机会领略了一番沃尔夫将军的自我吹嘘。这个年轻的军官挥舞着佩剑,不停地敲着桌面,在屋子里手舞足蹈,吹嘘着他将要建立的功勋。皮特非常厌恶他,忍不住对坦普尔勋爵说:“上帝啊,我居然把整个国家、整个政府的命运都托付给这样的人了?”
但这位首相大概想象不到,就是这么一个喜欢自我夸耀的年轻人,会不顾自己重病在身,从病床上起来指挥部队在亚伯拉罕高地赢得了辉煌的胜利。其实,他的自夸是对他未来所能达到的高度的一种预言。
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在科罗纳,斯蒂芬将军被俘后,对手看着他,以嘲弄的口吻说道:“现在你在哪里还有要塞?” “这里。”将军用手指着自己的心口,凛然作答。
“一种成熟的、经过训练的天赋不愁没有用武之地,”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告诉人们,“但它不能坐等别人为它创造机会。我们常常听人说,一些大胆鲁莽的人如何获得了成功,而真正拥有才能、很稳重的人却常常被人遗忘,这当然未必完全符合事实。不过,有时候胆子较大的人确实拥有一些优秀的品质,他们做事果断,不犹豫。而离开了这一点,所谓的才能不过是纸上谈兵。会叫唤的狗要比一只总打瞌睡的狮子有用得多。”
约翰·弗里蒙特曾经是美国政坛上的一位要人,他的得意之作是让加利福尼亚成为了美国的领土,但后来他就渐渐不为人所知了,最后他仅仅是靠着在科学方面的成就,在欧洲的一些大学担任了由于洪堡去世而空出的教职。他的一位政治对手在评价他时说:“他所以被人们遗忘,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缺乏一种强有力的个人意志。他倒是有一种让人忘记他的才能。”
马尔比·巴布科克说:“最常见同时也是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可是成功的要素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成功是正确思维的结果。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其他因素,而是由他自己的态度所致。我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败:
1.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
2.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
3.我们在一项任务刚开始时的态度决定了最后有多大的成功,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
4.人们在任何重要组织中地位越高,就越能达到最佳的态度。人的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取决于支配他的思想。消极思维的结果,最容易形成被消极环境束缚的人。
最后记住托马斯·卡莱尔的一句话:“人有没有信念并非取决于铁链或任何其他外在的压力。”
成功之路是信念与行动之路
一般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你却肯向它挑战,这就是成功之路了。然而这是需要信心的,信心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产生的。因此,想要成功的人,就应该不断地去努力培养信心。
信心要如何培养?其中的一个方法是,多读一点有关那方面的好书。然后,利用从实践中得来的无限的能力,使事情变成可能。另一个方法是,提高自己的欲望。借着提高自己的欲望来培养自己的信心;也就是要抱着欲望去挑战,而从经验中培养信心。这时候如果能配合着读一点好书的话,效果会更好。
以“可能”这种信念为种子,播在你的意识中,然后注意培养、管理。不久,这个种子会慢慢生根,从各方面吸收养分。如果能热心又忠实地继续培养信念的话,不久所有的恐惧感就会消失殆尽,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出现在软弱的心中,自己也就不会再成为环境的奴隶。但是你必须站在高塔上去面对环境,并且发现自己能有对环境指挥若定的伟大力量。
培养“可能”这种信念,也就是把自己的力量,提高到最大的程度。
只要有强烈的意志和努力,一定可以突破一切障碍,尤其能和实际连在一起的话,你就可以得到非常大的力量。
但我们都很容易认为:“反正我是不可能再升级了”,或“从自己体力看来,我想我的能力只能到达这里为止了”。这种用理性所画出来的界线很不容易突破,其实那条线是可以突破的,只因为自己在无意识中画了那条线,所以才会把自己的能力,一直压制在低限度的地方。
信念和想象力是阻止人们内心无限发展的唯一限定。也就是说,设立自己能力界限的,就是自己现在的意识和信念。
但对于想要做就马上去做的人来说,这种界限是不存在的。他所前进的地方,社会的意识是无法限制的。
如果常被社会意识所过分限制的话,什么事都无法有成就。
精神的强弱决定人生的成败
现代许多人都充分了解“外界包围着自己”的道理。不!我们应该说,他们了解得太过了,然而他们却忘了“外界乃是自己的意识内容”这一面,因此他们失去了对外界精神的主体性,毫无选择地被外界牵着鼻子走。虽然个人与个人之间有某些差异,但是我们大致可以说绝大部分的现代人是过着这种日子的,他们虽然感觉快被外界压垮了,但是仍能接受痛苦,勉强地活下去。这样的人着实不少,对他们除了感觉悲哀之外,实在也无法更恰当地形容他们了。
有人时时感到外界给予自己的痛苦和压迫,这种情形与其说是错误,不如说这是本来不可能之事。虽是如此,但这两者却不得调和,世上哪有比这更奇怪的事呢?说得坦白些,这是一种精神的错乱,当一个人丧失了身为认识者的主体性时,就会发生这种不可能的事。
在此我们并非用命令的口吻叫你去包容,因为事实上人本来就是能包容外界的人。
如果外界的实况正在压迫你,要你忍饥挨冻,此时的情形则可另当别论,因为这是肉体上的痛苦,使你不得不抵抗外界。可是只要你今天有了食物和住处,你就只好去包容外界,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态度。如果还会对外界感觉痛苦,这就是个人本身有问题。
请你做一次瞎子,并假定你要一直瞎着眼终此一生,你能对外界产生抵抗感吗?你会和外界产生摩擦吗?相信你就是再怎么努力去做也做不到,除了调和之外,没有别的方法,也就是不管愿意与否,你都不得不保持自我的主体性,这才是人的自然面目。
“明眼人”也一样,能在睁开了眼睛之后,还能保持瞎眼的精神状态,这种人就叫做精神健康的人。因为明眼人所看到的外界较广,所以一旦丧失了主体性,便会觉得眼花缭乱,受外界的影响随波逐流,尤其是在现在的这个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发达迅速,使得外界的范围亦因之而扩大,所以才产生了大量的精神虚弱者。
“我不能”是精神虚弱者的借口
能力的母胎在于宇宙的能源,人不过是自然界中的一小部分,岂有能够计量自己能力的原理,计量这个意图,本身就是不逊,也是一种滑稽的行为。简而言之,“自己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能力这才是真理”。
人的一生中没有一件事情不是无经验的活动,既然如此,任何事情都“非做做看不可,不能说不能”。换句话说,除了“做”外,另无其他方法。如果做都没做,就要提出能或不能的概念,这就是一个人精神虚弱的表现。
无论年纪有多大,一个人的经验都是微不足道的,若欲以此为资料,构成其能力意识,本身就是滑稽的,人必须遭遇未知的体验,才能引发出潜能来,所以生存的真正喜悦在经常能够发现未曾自知的新力量,并惊讶地说出“原来我竟具有这种力量”,这才是人生最大欣喜,这种情形并不限于工作上的能力,例如爱的能力、被信赖的能力、统帅部下的能力等,举凡人类的能力都不出此范畴。难得生而为人,最少也要有一次惊讶地说“原来我竟然有这种爱一个人的力量”,否则不是虚度了此生吗?
那些拥有所谓能力意识者,其实都该发觉他们是限制了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夸耀自己“能做什么什么事”,反过来看,他其实是在说自己“只能怎么怎么做”,这就是忽视自己的潜能,亦是冒犯自然的言辞。说这种话的人,自以为是自夸,其实是自贱。其他如“不能” “不会”之类的话,就算是有人威胁你,也不可说。因为这些字眼都是不想做的人,也就是精神虚弱者偷懒的借口。
自信乃成功之祖
什么人最值得我们称颂呢?根据大多数人们的意见,唯有“能说能行”的人,是最最难能可贵的。
“能说能行”的人,有的是一颗“坚决的心”。
说到“坚决”,那是接近“真理”的“美德”之一,如果人们能够好好地应用它,它便可以成为“生命”表现的指导力。
当年曾有一位皇帝,问过一位哲学家:
——谁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呢?
哲学家的回答真出乎皇帝的意外,他说:
——谁能这么想,便能这么做到的人,是最快乐最幸福的。
爱默生教授说:
这世界只为两种人开辟大路:一种是有坚定意志的人,另一种是不畏惧阻碍物及滑石的人。
他又说:
那些“紧驱他的四轮车到星球上去”的人,倒比在泥泞道上追踪蜗牛行迹的人,更容易达到他的目的呢!
的确,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是不会恐惧艰难的。尽管前面有阻止前进的障碍物,它可阻止他人,却不能阻止我。意志坚定的人排除这障碍物,然后继续前进。也尽管路上有使人跌倒的滑石,但它只能使他人跌倒,意志坚定的人,行进时脚跟步步踏实,滑石也奈何不得他。
自信是成功之祖!只要我们有自信,便能增强才能,使精力加倍。
你应该训练你的思想,使你具有坚定的意志、自决的力量以及自信的能力。要是你这些都软弱了,那么,你的思想也将软弱,以致你的工作,也将因此脆弱。
许多人不能具有坚强而深刻的信念,他们往往注重表面,忽略了实际,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不论谁的意志都可以使他们转变态度。
其中“骑墙派”的思想,是最最危险不过的。当左边得势的时候,你就归向左边,等到右边风行的时候,你又附和了右边——你以为这是最圆滑的手段吗?可惜,你已成了一个没有主见、没有思想的人,这是何等的可怜啊。
所以,你不可“骑墙”观望,你必须肯定地决定:在左边,或是在右边。不过,决定以后,你就得坚决地维护你的主张,不管遇到何种阻挠与艰难,你都不可转移你的志气。能够具有这么始终贯彻的思想,就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反过来说,要是你决定了某一个方针,等到一遇到阻碍,就将你的决心动摇了,或者是游离不定,结果常常受反对方面的支配,以及被不赞同你的意见的人所操纵;不用说,你的事业就此全盘失败了。
因此,凡是浮动不可靠,缺少决断力,没有确切决定的人,往往失败的时候多,成功的机会少。
请你们想吧!一个人要是没有力量与决心,这还有什么用处呢?如果他只有表面的自信,却一点主见也没有,那还有谁能再信任他呢?尽管他是一个好人,但是,他决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这样每当有重大事情发生,或者正当危急的时候,也不会有人想到去请教他。因此我们应像丘吉尔先生所说的那样“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
一个人的自信力,要是不能控制他自己,那么他最多仅能在生命上获得极小的成就。
一个人的自信力,能够控制他自己的生命的血液,并能将他的“决志”坚强地运行着,就不愧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能够担负起艰巨的责任,这样的人才是可靠的。
如果一个人能够了解坚定的力量,能够把他们所希望的,在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