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上消化道出血教程
28341000000003

第3章 病因

一、依据出血发生部位的病因分类

(一)胃肠道疾病

1.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糜烂性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溃疡、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Mallory-weiss综合征)、食管裂孔疝、食管化学及机械性损伤、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息肉、Crohn病食管炎、AIDS病食管炎、Barrett食管。

2.胃部疾病胃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癌、胃粘膜脱垂、胃息肉、胃平滑肌瘤、胃平滑肌肉瘤、转移性黑色素瘤、胃手术后残胃炎、吻合口炎、残胃癌、胃粘膜横经小动脉畸形、胃结核、胃Crohn病、胃血吸虫病、门脉高压性胃病、胃底静脉曲张、胃石症、西瓜胃、胃憩室。

3.十二指肠病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憩室、十二指肠钩虫病、十二指肠肿瘤、十二指肠神经鞘膜瘤、十二指肠粘膜下静脉曲张、十二指肠Crohn病多发性溃疡、十二指肠息肉、十二指肠多发性毛细血管扩张。

4.空肠疾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术后吻合口溃疡。

(二)上胃肠道邻近器官病变

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癌、胆总管引流管及各种内支架造成的压迫坏死、肝癌、肝脓肿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等。肝外伤性破裂肝动脉与胆道瘘。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壶腹癌、****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胰管结石、胃内异位胰腺组织。

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入上消化道。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三)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淋巴瘤、凝血酶原缺乏症、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2.尿毒症

尿毒症性胃炎。

3.血管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海棉状血管瘤、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RenduOslerWeber综合征)、弹性假黄瘤(Gronbladstrandberg综合征)等。放射性血管扩张。

4.结缔组织病结

节性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其他血管炎。

5.应激性溃疡

严重急性感染、外伤与大手术后、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烧伤、神经系统损伤、脑血管意外或其他颅脑病变、肺气肿与肺原性心脏病、重症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应激状态。

6.急性感染性疾病

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炎。

二、依据是否静脉曲张分类

(一)静脉曲张性出血

1.肝内型

肝硬化:肝炎后性、门脉性、混合性、血吸虫性、胆汁性。其它: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素沉着症、肝肿瘤与肉芽肿。

2.肝前型

先天性门静脉闭塞、脐部感染后门静脉狭窄、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动脉-门静脉瘘。

3.肝后型

Budd-chiari综合症、缩窄性心包炎、心包钙化、左心衰竭。

4.特发性

门静脉高压症Banti综合症、肝脏门脉硬化症、某些热带性脾肿大。

(二)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略)

三、依据出血机制分类

(一)炎症与溃疡性疾患:各类炎症可致胃肠粘膜糜烂或溃疡形成,这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如急性糜烂性食管炎、霉菌性食管炎、出血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洒精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类固醇性胃溃疡、卓-艾氏综合症。

(二)血管性疾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肠粘膜血管栓塞、血管瘤、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Dieulafoy病、门脉高压性胃病、主动脉肠瘘、放射性血管扩张。

(三)肿瘤性疾患:息肉、平滑肌瘤及癌肿、淋巴瘤、类癌、脂肪瘤、卡波西肉瘤、平滑肌肉瘤。

(四)全身性疾患: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尿毒症、胶原性疾病。

(五)机械性疾患:食管裂孔疝、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胆结石胆道出血、胃柿石症、胃内异物、肝创伤胆道出血、胃肠吻合口术后出血。

(六)内镜治疗并发症:胃息肉电切术后出血、套扎术后溃疡形成并发出血、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括约肌切开致出血、食管癌性狭窄扩张术后出血、贲门失弛缓症扩张术后出血、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四、成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

(一)最常见病:

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胃癌、食管癌;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贲门粘膜撕裂伤综合症。

(二)次常见病

出血性胃炎、糜烂性胃炎;食管炎;术后吻合口溃疡;胃息肉、食管息肉、十二指肠息肉;食管溃疡;Dieulafoy病;胃平滑肌瘤;胃平滑肌肉瘤;残胃癌、残胃炎;十二指肠壶腹癌;十二指肠****癌;尿毒症胃炎;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胃粘膜脱垂;食管裂孔疝;胆道出血;消化道憩室。

(三)少见病

Crohn病食管炎;AIDS病食管炎;Barrett食管;胃石症;胃间质细胞瘤;单纯性胃底静脉曲张;胃憩室;西瓜胃;胃结核;胃克罗恩病;胃血吸虫病;胃十二指肠异位胰腺;十二指肠粘膜下静脉曲张;十二指肠神经鞘膜瘤;胃淋巴瘤;血友病;十二指肠Crohn病;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主动脉瘤破入消化道;纵隔肿瘤侵入食管;纵隔脓肿破入食管;结节性大动脉炎;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素沉着症;门静脉狭窄;布卡氏综合征;缩窄性心包炎。

【反流性食管炎】

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组织损伤。可因胃食管反流病、系统性硬化症、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急性胰腺炎、妊娠呕吐、胃手术后、留置胃管等引起。患者常有反酸、烧心等症状,重者可有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误吸入气管可引起呼吸道症状,反复出血可引起贫血。长期的胃食管反流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等。

【Barrett食管】

Barrett食管指食管下段正常的鳞状上皮被类似于胃和肠道的柱状上皮所取代的病变。巴来特食管的形成包括:

①先天性异常,胎龄5~6月时,鳞状上皮从食管中段替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断,柱状上皮形成岛状或片状存留;

②获得性异常,常继发于反流性食管炎。反流物质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可引起柱状上皮化生,反流的胆汁、小肠液和胰液也起一定作用。Barrett食管可引起狭窄及溃疡,溃疡多在食管后壁,可发生恶变。

Barrett上皮是一种桔红色柔软的粘膜,呈不规则的指状突起或呈岛状,从胃向上延伸至食管的下1/3~1/2段。如不伴有反流性食管炎,则病变处与光滑的鳞状上皮有鲜明的对比。

Barrett食管可分3型:①全周型:位于食管下端括约肌以上(在正常齿状线以上2cm)环绕食管内壁伸展;②岛型:在齿状线以上的食管下段形成稍突起的斑状桔红色粘膜,与粉红色的鳞状上皮分界明确,单发或多发;③不确定型:呈伸向食管的长“舌形”,介于全周型和岛型之间。病灶区可见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溃疡较深,底部覆黄白色苔,周围明显充血、水肿、糜烂,反复溃疡不愈合者可因瘢痕化而致食管狭窄。

【食管霉菌病】

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食管炎性病变。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最多见,该菌是口腔中的正常菌群,当应用广谱抗生素和患糖尿病、营养不良、食管癌、肿瘤晚期、艾滋病等免疫功能受损时念珠菌增加,进而累及食管。其他少见的真菌感染有曲霉菌属、组织胞浆菌属、隐球菌属、放线菌属、芽生菌属等。霉菌性食管炎的病变常位于食管中、下段。食管放线菌病一般是在食管先有炎症或微小损伤的基础上,食入被放线菌污染的食物所致,少数亦可经血行或邻近组织放线菌感染侵入食管。

主要表现为食管性斑片状或弥漫性充血、水肿,组织脆弱,糜烂或溃疡灶常被黄白色渗出物所形成的膜状物覆盖,形成食管散在的黄白色或乳白色斑块,其下为红斑状质脆粘膜。伪膜完全剥脱时,食管内壁光滑,呈灰色,质脆,与病毒性或反流性食管炎不易区别。食管放线菌病的内镜检查特点是食管粘膜有许多小脓肿及由此形成不整溃疡和炎性肉芽组织。

【门脉高压性胃病】

门脉高压性胃病亦称为充血性胃病,其内镜下特点为以细小的白色网状条纹分隔粉红色粘膜(蛇皮征),组织学上可见粘膜下的血管广泛水肿,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并延至粘膜层。粘膜质脆,如扩张的血管破裂则可出血。有推测认为,硬化治疗增加了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的可能性,因其使回流的压力增加,但尚未被证实,然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与门脉高压的程度无关。

在诊断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时必须除外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在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并非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

【西瓜胃】(胃窦血管扩张)

西瓜胃或胃窦血管扩张的内镜下特点为以胃窦为中心,放射状纵形分布的粘膜红斑。这种红色条纹代表着囊性扩张的粘膜血管,类似西瓜表面的条纹。根据典型的内镜特征即可诊断。患者表现为便潜血阳性及缺铁性贫血,且需要反复输血。患者偶尔也会发生急性或大量的失血。

【Dieulafoy样病变】

此病最早于1884年由Gallard首次报道2例,以后Dieulafoy于1898年又报道3例。直到1988年被公认为Dieulafoy病。它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原因。发病率仅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0.28%,占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的1.3%~0.3%。

该病变为扩张、畸变的粘膜下血管,为粘膜下层曲张的小动脉瘤,其表面覆盖的上皮被损伤,而非原有溃疡存在。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其表面的薄层粘膜缺血有关。当穿过粘膜的粘膜下动脉被腐蚀后可发生大量出血。出血可能为自限性的,但易复发且出血量大。最好于急性出血时作内镜检查,内镜下可见在无溃疡和肿物之处存在活动出血的动脉。如无活动出血时,可见有症状突起的血管,但无溃疡存在,有时畸变的血管不易被发现。Dieulafoy样病变常位于胃体上部小弯侧,距食管—胃交界6cm以内。

诊断要点:①大量上消化道出血,多次内镜检查未获诊断。②内镜下有可见的血管(可有或没有活动性出血),但无明显溃疡。

【主动脉肠瘘】

主动脉肠瘘为主动脉和胃肠道间直接相通。以前,腹部主动脉肠瘘的最常见原因为主动脉瘤和继发于梅毒和结核的感染性主动脉炎。而目前的常见原因为移植的修复动脉感染并侵蚀破入肠道内。可导致主动脉肠瘘的其他原因包括穿透性溃疡、肿瘤浸润、创伤、放疗及异物穿透等。瘘管的发生也与压力过大导致坏死及移植物的感染有关。

主动脉肠瘘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少见病因,但若不能诊断及治疗则死亡率极高。十二指肠第三及第四部分为好发部位。空肠及回肠也可发生。多数患者有先兆性的出血,表现为呕血和黑便。此后可出现大量消化道出血乃至失血性休克。如血凝块能暂时封住瘘管则可有间断出血现象。大约一半患者有腹部或背部疼痛,不到一半的患者有发热或败血症的表现。少数情况下,可触及腹部包块或听到血管杂音。如高度怀疑则需除外此诊断,病情稳定,无活动出血的患者,可用胃镜或肠镜检查以排除其他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内镜偶尔也可见到腐蚀进入肠道内的主动脉移植物。腹部CT和主动脉造影可确诊,但并不可靠。如怀疑有主动脉肠瘘并有急性出血则应开腹探查。

诊断要点:①严重上消化道出血,有主动脉修复及移植物植入史,或主动脉瘤病史。②如无活动出血或移植物穿透则内镜下很难诊断。③内镜下可能见到移植物、血凝块粘附或十二指肠远端有搏动性的包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是由于系统性或节段性的门静脉高压而导致的静脉侧支开放。门脉静脉高压的病因较多,包括肝前的血管栓塞(门静脉或脾静脉)、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窦后病变(血吸虫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乙型和丙型)是肝内门静脉高压的常见病因。脾静脉血栓形成(如急性或慢性胰腺炎或胰腺肿瘤时)情况下常出现胃的孤立性静脉曲张,此时为节段性门静脉高压。对食管静脉曲张进行硬化治疗后,可继发胃底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出血的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呕血、黑便及头晕。严重肝病患者可有因肝性脑病导致的精神异常。肝硬化的皮肤表现有黄疸、蜘蛛痣、脐周静脉曲张(海蛇头)、肝掌以及掌挛缩病。门静脉高压的体征包括痔、腹水、脾大。存在脑病的患者可发生精神异常并可出现扑翼样震颤及肝昏迷。有肝细胞破坏的患者可有高胆红素血症。肝功能减退的患者可有高胆红素血症。肝脏的合成能力下降者导致血白蛋白的减少、血胆固醇下降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脾功能亢进或因酒精导致的原发性骨髓抑制可使各种血细胞计数减少。肝衰竭和肝肾综合征患者可见进行性的低血糖和尿素氮、肌酐升高。

内镜是首选诊断方法。超声内镜可用于鉴别胃的静脉曲张,并通过胃的皱壁粗大提示胃的静脉曲张,但其敏感性较差,门静脉造影和腹部CT可显示与脐静脉沟通的侧支开放。在诊断静脉曲张出血之前,应除外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可能性。消化性溃疡、食管炎及硬化剂注射导致的溃疡形成等合并出血均可能发生在既往有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

诊断要点:①严重上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低血压、心动过速)。②有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病史。③既往有静脉曲张出血病史。④存在黄疸、蜘蛛痣、脾大、腹水、脑病、扑翼样震颤。⑤肝酶升高、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

【MalloryWeiss综合征】

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贲门粘膜撕裂占第四位,为总数的6%。多数撕裂很容易愈合,甚至在24~48h之内即愈合,如内镜检查过晚可能无阳性发现。

MalloryWeiss综合征(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发生于食管远端、胃和食管交界处,由于剧烈呕吐和干呕导致,然而,有时并无前驱症状。如撕裂累及该部位的静脉或动脉则可引起出血。有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发生撕裂时,其出血要重于无门静脉高压的患者。

典型的贲门粘膜撕裂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青年或中年患者饮酒后出现呕吐或干呕,继而出现呕血。一般无其他全身的症状和体征。如有伴发的胸痛、腹痛、发热或呼吸困难,则应除外食管穿孔。内镜急症检查,可见胃食管交界处的椭圆或纵形溃疡,也可发生于食管裂孔疝的疝囊内或胃-食管交界的胃侧。X线上消化道造影的诊断意义不大。诊断要点:①先有恶心、呕吐或干呕,继而出现呕血。②有饮酒、化疗或服药史。

MalloryWeiss综合征应与其他食管溃疡性病变鉴别,如反流性食管炎、感染性食管炎或药丸引起的食管溃疡。撕裂造成的病变一般为局限性的,其周围粘膜大致正常。相反,反流性和感染性食管炎通常为下段食管的弥漫性炎症。药丸诱发的溃疡有病史提示,且这类溃疡常位于食管的相对近端。撕裂的部位可再出血,如仍有反复呕吐或在内镜治疗后又出现自发性食管穿孔(Boerhaave综合征)。

【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在各类膈疝中最为常见。食管裂孔疝主要由右侧膈肌脚的肌纤维组成,肌纤维与食管壁之间为食管韧带,此处组织比较松弛,薄弱,易形成食管裂孔疝。形成食管裂孔疝的原因既有食管裂孔发育不良,解剖结构上具有弱点的先天因素,又有体质肥胖,多次妊娠、慢性便秘以及其他引致腹腔内压力长期增高的后天因素。

食管裂孔疝多见于40岁以上的病人,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减弱,经常胃液反流,食管粘膜长期接触酸性的胃液和胃蛋白酶,可产生食管炎,形成溃疡,出血和食管下段括约肌狭窄。根据贲门及胃疝入的状况,可分为滑动性食管裂孔疝和食管旁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症状轻重不等,主要取决于疝的大小和胃液反流的程度。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极少发生嵌顿,梗阻或绞窄。食管旁裂孔疝则可能并发疝入的胃部形成溃疡、出血和并发嵌顿、梗阻、胃扭转、坏死和穿孔。食管裂孔疝常见的症状有胸骨后或上腹部饱胀、胃灼热感,恶心、体位性胃液反流、嗳气。平卧、弯腰俯伏或入睡后症状加重。胃液反流入呼吸道可引起呛咳、吸入性肺炎。食管粘膜糜烂和形成溃疡可引起食管炎,呈现呕血、便血和贫血,历时较久者可形成下段食管瘢痕狭窄,呈现吞咽困难。

诊断主要依靠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也可发现病变。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再障的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药物如阿糖胞苷、甲氨喋呤、白消胺、亚硝脲类、氯霉素、氨基比林等。②化学毒物如苯。③电离辐射:X线、γ线、中子等。④病毒感染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丙型、乙型肝炎病毒。⑤免疫因素:胸腺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⑥遗传因素。⑦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⑧其它因素。

急性再障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几乎均有出血倾向。65%以上有内脏出血,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皮肤、粘膜出血广泛而严重,且不易控制。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和血管壁的形态和功能改变。血小板质地也有异常,血中出现类肝素,蛋白C抗原含量及抗凝血酶III活性增高。

【淋巴瘤】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瘤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有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的大量增生,恶性程度不一。临床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发热、肝脾肿大也常见,晚期有恶病质、贫血等表现。

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结外淋巴细胞发生淋巴瘤病变最多见于胃肠道,在非霍淋占13%~25%,霍奇金病仅2%,临床表现有食欲减退、腹痛、腹泻、腹块、肠梗阻和出血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但大多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80%~90%病例的血清或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脾脏无明显肿大。

急性型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例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骤,可有发热畏寒,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或血肿,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粘膜出血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疱。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颅内出血少见,但有生命危险。脾脏常不肿大,血小板显着减少。

慢性型常见于年轻女性,女性为男性3~4倍。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可持续数天到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数<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10×109~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皮肤紫癜以下肢远端多见,可有鼻、牙龈及口腔粘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唯一症状,也有颅内出血引起死亡者。

【白血病】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主要表现为异常的白细胞及其幼稚细胞(即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进行性,失控制的异常增生,浸润各种组织,使正常白细胞生成减少,产生相应临床表现,周围血白细胞有质和量的变化。

由于正常造血细胞生成减少,导致发热感染、出血和贫血,也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其它器质病变。约1/3以上患者起病时伴出血倾向,在未并发DIC者,出血发生率约67%~75%,死于出血占38%~44%。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患者,几乎全都有出血,其中死于DIC者占20%~25%。

出血机理有:①血小板减少。②血管壁损伤,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感染内毒素以及大量化疗引起。③凝血障碍,内脏出血多见,如消化道、泌尿道、颅内出血。④抗凝物质增多,由于细菌感染释放有抗凝作用的多糖体,故感染可使出血加重。

【胃平滑肌肉瘤】

胃平滑肌肉瘤是胃恶性肿瘤的一种。胃恶性肿瘤包括胃肉瘤、胃癌。胃肉瘤包括:胃恶性淋巴瘤、胃平滑肌肉瘤、神经纤维肉瘤、粘液肉瘤、血管肉瘤、恶性神经鞘瘤。胃平滑肌肉瘤较少见,约占胃肉瘤的20%。大部分由良性平滑肌瘤转化而来。

病变多半位于胃的近侧部,可以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由于早期无明显症状,临床发现已较大,直径一般在4cm以上,有可超过20cm,甚至有重达数公斤。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可分为胃内型、胃外型、胃壁型。肿瘤外观多呈球形或半球状,也可以呈分叶状,质地坚韧,肿瘤内常可发生出血,坏死、囊性变,表面粘膜也可发生溃疡及出血。肿瘤的扩散方式以血行转移为主,转移多见于肝、其次为肺、也可种植播散,淋巴结转移者较少见。

早期常无症状,生长较大或出现并发症时可有上腹痛、上腹不适、呕吐、上消化道出血及贫血。上消化道出血常是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有时为首发症状,常为急性大出血。

胃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钡剂及胃镜检查。

【胃癌】

指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病变,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影响胃癌的外界因素有:环境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饮食盐腌菜、熏制食品,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等。内部因素有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癌前疾病如胃溃疡、胃息肉、恶性贫血、残胃、慢性萎缩性胃炎。

早期胃癌是指癌肿浸润仅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无论有无远处转移。根据内镜下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可分为I型早期胃癌,II型早期胃癌(表浅型),III型早期胃癌(凹陷型)。

进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胃癌,指癌性病变浸润深度达到或超过固有肌层。Borrmann分四型:BorrmannI型(隆起型),BorrmannII型(溃疡型),BorrmannIII型(溃疡浸润型),BorrmannIV(弥漫浸润型)。

本病多发生40岁以上成人,男多于女2:1。主要临床表现,早期不明显,中晚期有上腹不适、纳差、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黑便、贫血、消瘦,严重时有呕血、便血等。胃癌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之一。

【十二指肠壶腹部癌】

壶腹癌始起于十二指肠****,****附近的粘膜,壶腹内粘膜、胰腺大导管或胆总管十二指肠壁间部粘膜上皮的癌肿。大多数是腺癌,少数是平滑肌肉瘤和类癌。

本病好发于老年人,男女比为2:1,临床症状以无痛性梗阻性黄疸为主,伴有右季肋区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发热等表现。肿瘤表面易溃烂,常出血,可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BuddChiariSyndrome】

是指肝静脉和(或)邻近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1967年命名为BuddChiari综合征,又称肝静脉血栓形成,肝静脉闭塞等。病因有:①先天性发育异常。②血液凝固异常或血栓的蔓延。③邻近脏器病变引起肝静脉或下腔静脉压迫而导致狭窄或阻塞。

男女发病相等,年龄多在21~50岁。由于肝静脉回流障碍,引起门静脉高压,可出现肝脾肿大,食管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腹水和下肢肿。

【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由分泌胃泌素的肿瘤(胃泌素瘤)或胃窦G细胞增生所致的胃液、胃酸分泌过多,高胃泌素血症,多发、非典型部位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和或腹泻等组成的综合征群称为ZollingerEllison(ZES)综合征。

胃泌素瘤80%~90%发生在胰腺,以胰头部(65%~90%)和胰尾部多见。另外约10%~20%发生在十二指肠,其中以十二指肠降部多见。也可发生在胃、肝、脾门、空肠、网膜、肠系膜及其附近的淋巴结。由于胃泌素瘤可分泌大量的胃泌素,这种具有生理活性的胃泌素并不受胃内pH的负反馈调节,从而使大量的胃泌素释放入血,引起大量非生理性胃泌素作用。

本病可发生于7~90岁患者,中年多见,男稍多于女,90%以上的患者可发生消化性溃疡,所以上腹部疼痛是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3/4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和胃窦小弯侧,1/4发生于非典型部位,如食管下段、十二指肠球后、空肠上段和回肠等处。并易出现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胃大部切除术后迅速复发等。

【胃息肉】

息肉系指粘膜面突出的一种赘生物,而不管它的大小、形态及其组织学类型。息肉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肿瘤等。息肉与肠壁的连接方式(有蒂、无蒂)、部位、范围、单发或多发、大小、形态和颜色等对判断其性质,有无恶变倾向及治疗有关。

胃息肉中75%以上为增生性,10%~25%为腺瘤性,后者是一种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胃平滑肌瘤。直径自1mm至1cm,也有4cm者,单发多见,有蒂或无蒂。胃息肉表面可恶性变,多发性息肉的恶变率比单个息肉高。有人将息肉的表面发生重度不典型增生称这为“原位癌”,这时异常细胞仅局限于上皮的表面而未侵犯腺体的基底膜。其癌变率的高低依次为****状腺瘤、管状****状腺瘤和管状腺瘤、癌变率与息肉体积大小也有关,2cm为50%。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约半数患者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因其它原因而手术时意外发现。症状以上腹不适与隐痛最为常见,偶有恶心和呕吐,带蒂的幽门部息肉脱垂可产生餐后中上腹痉挛性疼痛或暂时性幽门梗阻,贲门部息肉可向食管脱垂引起暂时性吞咽困难,息肉可因溃烂而出血。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RenduOsleweber瘤)是一种血管壁有发育及结构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的病理变化为部分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血管壁变薄,仅由一层内皮细胞组成,周围缺乏弹性结缔组织支持,引起血管扩张扭曲,形成小血管瘤,且血管无收缩能力,故容易引起出血。多见于手、足、颜面、****、鼻、口腔、消化道等。病变处可见成簇的红色或紫色斑点、或呈圆形,散在或孤立的小血管瘤,稍微隆起于皮肤,直径为2~7mm大小,用玻片加压即褪色。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同一部位的反复出血,有人报道,在同一家族中出血部位亦往往相同,出血症状常在幼年即出现,但亦有在中年或老年以后才首次出现者。常随年龄增长加重。除****外,皮肤的血管扩张一般不发生出血,故部分患者可终身无出血症状。反复鼻衄为最多见的症状,其次为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月经过多、咯血、血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慢性失血引起贫血,如并发肺动静脉瘘,可引起血氧过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发现,甲皱毛细血管镜检查可发现高度扩张与扭曲成团的血管攀,且对针刺无收缩反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病因有遗传因素、药物、感染、生理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异常等。基本病理变化是结缔组织的粘液样水肿,纤维蛋白样变性和坏死性血管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男女患者之比为1:7~9,发病年龄以20~40岁最多。临床表现有:①皮疹:多形性水肿性红斑最常见。颜面蝶形红斑,甲周红斑和指(趾)甲远端红斑具有特征性。②发热。③骨关节疼痛。④肾功能损害。⑤心血管损害以心肌炎、心内膜炎、动脉炎、静脉炎多见。⑥呼吸系统以干性胸膜炎多见。⑦神经系统可呈现各种精神障碍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⑧淋巴网状系统常表现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⑨造血系统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贫血。⑩眼部主要继发于小血管闭塞引起的视网膜神经变性。

40%病例有消化道症状,常见有食欲减退、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水、便血等,腹痛可能与腹膜炎、肠炎、肠系膜炎或腹膜后结缔组织病变有关。多为脐周隐痛,严重时类似外科急腹症。胃肠道病变主要是血管壁病变的结果。

【血友病】

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

血友病包括:①血友病A,即因子VIII促凝成份(VIII:C)缺乏症,也称AHG缺乏症;②血友病B,即因子IX缺乏症又称PTC缺乏症,凝血活酶成份缺乏症;③因子XI缺乏症,即XI因子缺乏症,又称PTA缺乏症、凝血活酶前质缺乏症。

出血症状为本病主要的表现,终身有轻微损伤或手术后长时间出血的倾向。出血的程度与患者血浆中VIII因子活性水平有关。出血可在创伤后数小时或数天后发生,也可在创伤或手术后即渗血不止;单纯的皮肤出血点极少见,多为淤斑、皮下血肿,且多位于较深的组织,这是血友病等凝血因子缺乏所致出血的一个特点。深部组织内严重出血,可形成血肿并压迫附近血管发生坏疽,压迫神经可产生疼痛、麻痹等症状。口腔、喉、舌或颈部的严重出血甚为危险可引起窒息。腹腔内及腹膜后出血,甚至腹壁肌层出血,有腹痛。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便血及黑粪。泌尿道出血发生血尿,如有输尿管血块形成可产生肾绞痛。颅内出血及硬脊膜下血肿不常见,多发生于外伤后,病死率高。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也称为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或许兰-享诺紫癜属于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可能与血管的自体免疫损伤有关。广泛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炎症为本病的基本病变,引起皮下、粘膜下及浆膜下组织的血管周围浸润及血浆样渗出。主要累及皮肤、肾、浆膜、滑膜等。肾脏可呈弥漫性或局灶性肾小球肾炎改变。

本病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年,6岁以上占多数。春秋季节好发。起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有倦怠、乏力、低热、纳差等前驱症状。

首起症状以皮肤紫癜最常见。多在前驱症状1~3d后出现,常对称性分布,以下肢及臀部多见,分批出现,紫癜大小不等,呈紫红色,略高出皮肤,可互相融合,常伴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及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偶有痒感。严重的紫癜可融合成大疱,发生中心出血性坏死。约50%病例有腹痛,常发生在出疹的1~7d,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呈阵发性剧痛,可有压痛但无肌紧张,严重者可合并呕吐及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等)。

【尿毒症】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变化。慢性肾功能衰竭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诸如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盐和酸碱平衡、分泌和调节各种激素代谢等,从而呈现氮质血症,代谢紊乱和各系统受累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四期:①肾功能代偿期,指内生肌酐清除率(Ccr)>50%,血肌酐5mg/dl(442umol/L),常出现各种尿毒症症状,如明显贫血、严重恶心呕吐以及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等。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明显紊乱。

尿毒症时胃肠系统表现:纳差、恶心、呕吐常为尿毒症之首发症状。且常随病情进展而加剧。由此造成的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及负平衡加剧,反过来又加重尿毒症症状。

【消化性溃疡】

从病理学角度看,溃疡是指胃肠表面上皮的缺失,其深度达到或穿透粘膜肌层。从临床角度看,溃疡是粘膜表面缺失,可被内镜或影像学检查所发现,不仅需符合上述的深度标准,其直径还应至少不5,阻断H+的逆弥散,多能使出血停止。如有致命性出血可行手术,缝合溃疡,幽门成型为主,一般不作胃切除术。

4.新生儿出血性小肠结肠炎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缺氧、人工喂养、感染及早产等因素有关。临床除便血症状外,并有发烧、腹胀、呕吐等全身症状。腹部X线平片以肠管积气、肠壁气囊肿为特征。以保守疗法为主。

5.肠旋转不良中肠扭转多发生于出生后3周内,70%出现高位梗阻。典型症状有呕吐胆汁及腹部膨胀、呕血或便血。可有肠缺血坏死,大量便血,是新生儿危及生命的急腹症。应早期诊断,如怀疑肠旋转不良,即行钡餐及钡剂****,观察十二指肠和回盲部的位置有无异常。肯定肠旋转不良且伴有肠梗阻时,应早期手术探查。

6.肛裂大便表面带血,很少引起大量便血。调节饮食,防治便秘,****裂口可涂金霉素软膏或石蜡油。

7.小肠重复出血是由于异位胃粘膜炎症或溃疡所致。

8.Meckel憩室多位于距回盲瓣60cm以内,憩室粘膜80%是胃粘膜,20%是胰组织,因异位胃粘膜分泌胃酸损伤肠粘膜而导致胃肠道出血。

9.血管畸形属先天性血管畸形,50%病例同时有胃肠道多发性血管病,弥漫性多发性内脏血管瘤较少见。海绵状血管瘤易在皮下及胃肠内发生。常可造成致命的消化道出血。

七、幼儿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

1.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由沙门氏菌、梭状芽胞杆菌、志贺菌引起。多发生于早熟、低体重、低体温的幼儿,常并发于窒息、呼吸道疾病、败血症、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主要表现有明显腹胀、呕血、腹泻、鲜血便、发热及饮食不耐受。治疗以抗感染为主。

2.牛奶不耐受是幼儿对牛奶的一种过敏反应。与喂牛奶或停牛奶密切相关。可表现为含血呕吐物或含血粪便。

3.胃食管反流性食管炎常并发于反复肺炎、中耳炎、气喘、窒息、喂食不当的儿童。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后又加重上述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有①顽固性呕吐;②胸骨后痛,幼儿烦躁不安;③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④肺部并发症;⑤营养不良。

4.淋巴腺体增生10岁以下幼儿出现胃肠道出血,应怀疑胃肠道粘膜是否淋巴腺体增生。

5.肠套叠肠套叠好发年龄为3~12个月,男女童发病率约为3:1。典型的症状是突发腹部绞痛,呕吐及葡萄汁样血便,腹部肿块,常出现昏迷、瞳孔缩小、烦躁不安。血便多在发病后8~12h出现,为果酱样或与粘液混合,X线荧光屏下空气或钡剂****复位率高达90%左右。

6.过敏性紫癜又称Henoch紫癜,是一种皮下及全身小血管炎。多发于3~7岁之间,男多于女,皮肤受累最明显,胃肠道次之,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及胃肠道出血为主要表现。

7.先天性胆管闭锁常于5~10年后,并发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8.Meckel憩室Meckel憩室可引起大量便血,为鲜红色或暗红色,不伴有腹痛或偶有轻微腹痛。由于Mecket憩室内有异位胃粘膜,引起憩室内溃疡出血。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可以再次复发出血。用99mTc扫描,确诊率>90%,确诊后即应手术治疗。

八、老年性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

老年患者合并出血的危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以溃疡病为主,其次是胃癌,再次是肝硬化失代偿食管静脉曲张,药物性胃炎和急性胃粘膜病变。老年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①癌肿;②血管发育不良;③憩室;④息肉;⑤缺血性肠炎;出血可以是间断的或周期的,隐性的或显性出血,常伴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