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作物群落育种学
28343600000023

第23章 航天育种技术

1975年,我国研制成功返回式卫星。并于1987年在世界上首次开展航天育种。这是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培育优良作物新品种的技术。太空有着其特有的宇宙射线、高真空、重粒子、微重力、弱磁场等与地面不同的诱变因素。经过20年的试验研究,搭载品种2000多种次,培育出60种新品种,如Ⅱ优航1号超级稻,单产1449.7kg/667m2(再生稻),太空5号小麦,单产达636kg/667m2,太空南瓜单个重达91kg,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航天育种的优越性在于突变多、变异大、稳定快、时间短,并且对人畜无害。但是发射一次成本高,机会少。这是一个有前途的植物育种的新领域。进行太空诱变程序如下。

一、种子筛选

由于航天育种的机会少,对种子要求必须严格,以免不合格的种子上天,浪费时间和精力。先确定作物种类及品种。要求其种子纯度高,遗传性稳定,千粒重,容重以及饱满度良好。并且在地面有相应的种子作对照,以便与太空诱变的种子一起种植,进行比较试验。

二、太空诱变

经过精细筛选的作物种子,可以由卫星和宇宙飞船携带升空,经过太空所特有的环境因素的作用,在分子层次上对种子起到诱变作用,促使产生基因突变,性状变异。

三、地面试验

经过太空物理环境影响,种子返回地面后,随同留在地面未经诱变的同样种子作对照,全部种植,对比观察试验,选出突变单株,年年种植所有繁殖的种子,并且自交留种,保留优良的或所希望的性状,一直达到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系,参加区域试验,经过作物品种审定机构审定命名,才能成为太空诱变育种的品种。

航天育种是一个新兴作物育种领域,育种理论需要探讨,技术方法也需要创新,并且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加强合作,开展综合研究,成为航天育种的迫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