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春在云坊
28348800000031

第31章 石头的启悟

让诗书臻于内敛,叫文字吐气若兰。或许,眼神就会幻化成柔和轻拂的微风,去牵挽不近的行走,去追赶不远的心迹。

山花

不能饶恕狂虐的风沙凌乱了苏醒后的阳坡一束山花往往取决于鸟的位置与角度而大地的温湿则来自天空太阳和彩虹不是上帝就是魔鬼只有旁边的石头充满了含义———李永清

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头上的天空、周围的景致、身边的气候,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来去互动或高下尊卑,却常常忽略了我们自己脚下的一切,包括很多大小不等的石头。

在我看来,人之为人其实不在于嘴,也不在于心,而在于腿和接触地面、承载身体重量的那双脚。它们高兴了,就会大步流星、脚下生风地带着你踏遍四海、云游八方,让你饱览胜境、阅尽风光。

一旦出现性情,它们就会消极怠工、偷懒成性,让你前栽后仰、瘸瘸拐拐!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在下班回家的一段石子坡路上,我的腿和脚让我重重地滑了一跤!

当我深入剖析腿和脚为什么偷懒的原因时,却发现让自己摔倒的既不是深不可越的沟壑,也不是高不可攀的陡坡,竟然是一块很小很小的石头!

我捡起这个石头,仔细地凝视了很久,也想了很多。

我不知道石头诞生于何时,也不知道它们按照什么规律成长,但我却知道地球上存在着许多类似恐龙化石、昆虫化石和鸟类化石等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石头。

动物和生物能够成为化石的,估计至少也需要千百万年的时间吧?!况且石头一经形成不论它深埋于地下,还是裸露于高山,不论它存在的时间有多长,经历的时世变迁有多少,都能够始终做到表里如一、心口不二。

聪明的人们啊,看到了石头的这种耐久性和诚心如一,自然联想到自己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急促,也就在石头上遐想了许多、用心了不少。于是,产生了洋洋洒洒的墓碑石雕,产生了流芳千古的摩崖石刻,以及许多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故事。因此,石头也就被人们赋予了许多寄托、许多纪念和许多得以永恒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石头是人类生命的延续,石头是人类思想的拓展。

石头是平凡的,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几乎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对待石头的心态有时是极不公允的。走路不慎摔跤了,就会抱怨石头是“绊脚石”;开路架桥遇到石头了,就会信口开河曰“拦路石”。

于是,石头的名声一直颇具争议。有人说石头太圆滑世故,人们千万不能效仿;有人又说石头棱角分明,做人一定要敬而远之。其实,石头就是石头,它追求的境界该怎样就怎样,是什么就是什么,能怎么就怎么。

喜欢文房四宝的朋友都知道,石头之中有寿山石、鸡血石、青田石、贺兰石……它们都以细腻、润泽而传世,以名贵稀少而流芳,更有钻石、玉石和翡翠,它们从古至今一直代表着富贵和荣耀,也象征了财富和权力。

当然,最平凡、最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还是那些说不上名字的各种石头。当你在田野间放牧的时候,可以捡一块石子扔出去,它就能帮你让四散的羊只聚拢起来,让啃吃庄稼的听话起来,让调皮捣蛋的安静下来;当你在心情压抑、郁郁寡欢的时候,顺手捡起一块石头向池塘里、河面上扔出去,一连串欢乐的圆圈就会帮助你释放掉许许多多的惆怅和压抑,叫你即刻就会心平如镜、心胸坦荡。

假如你对石头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的话,那么请你再看看,人们脚下的道路、桥梁,身边的茅草小屋哪个能离开站立的石头呢?每当石头献出自己的全部,被煅烧成一袋袋轻若粉尘的水泥后,你又会想到什么呢?

假如你再把目光投向地质学的深度,就会发现整个地球的岩石圈都深埋于土壤下面,默默无闻地承揽着地心岩浆的喷发给人类带来的不尽的灾难!当人们正在鼓足力量向前猛冲的时候,有多少人关注过支撑着我们脚下的东西呢?有多少人能像石头那样不以高贵而张扬、不因粗陋而自戕呢?

石头也是颇具文化气质和灵动内涵的。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不再停留于过去人文的永恒里。相反,永恒的自然却成了当今人们的文化追求。大自然的天造地就、神工鬼斧,形成了许多让人们咋舌的石头。

比如:黄山的石猴,雄立天空,傲视苍穹,其形逼真、其态神似,象征了华夏儿女不畏列强、不惧艰难的进取精神。又如:贺兰山睡佛,以巨石松涛为元素,以峰峦叠嶂为气质,绵绵横亘,浩浩仰卧,神采奕奕,佛光焕发,昭示了塞上朔方的安宁祥和,护佑着苍生百姓的幸福安康。

还有那些浑然天成的肖形肖字石:麒麟一跃,风雨俱来;凤凰展翅,神州如意;四块石头放一起,“华”、“夏”、“腾”、“飞”展眼前,经历了亿万年的孕育,再见天日于时下当今,真所谓时遇昭物象,昌茂共天心!

石头还被赋予了许多人生的重要意义。比如:做人,不能虚情假意,要像石头那样沉稳厚道、“真心实意”;办事,要干脆利索、立竿见影,不能拖拖拉拉、“石沉大海”。最具典故意义的当数《孙子兵法》上所说的“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就是给石头以一定的速度和力量,它就会在水面上漂飞起来。

当我们把这个道理再延伸一下就会发现,如果给某个人以一定的思想和情感,那么即便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常的人,也完全可以使他忽喜忽悲、神采飞扬,使他浑厚激昂、抑扬顿挫,在古今的时空隧道中穿行,在广袤的宇宙太空中翱翔,在心灵的大海里澎湃激荡,在思想的殿堂里奏响感人的乐章!

也许历经了太久的沟沟和坎坎,或许受到了太多的磨难和挫折,还可能因为见到了更多的尘世纷繁和灾祸苦难,石头一直在不断地成长着。

这种千百万年以来的成长和阅历,叫石头养成了沉稳持重、遇事弥坚、摧折不屈、不事造作的耐性,造就了大智若愚、坚忍不拔、雅俗共赏的气质,发挥着或渺小或伟大的作用,为自然、为人类,奉献着自己的全部。

这,不就是我们生生不息、自强不止的民族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