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励志故事
28349000000023

第23章 鉴真六次东渡传佛法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广博的内容和深邃的韵味,还在于其广泛的影响力。在中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两条主线值得注意,一条是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另一条是中华文化向外国的传播。前面提到过的玄奘西行求法,就是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的典型事例;而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鉴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经过了六次艰难的东渡历程,为中华文化传播到日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鉴真出生于唐代的前期,俗家姓淳于,扬州(今江苏扬州、泰州一带)人。他的父亲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居士,因此他从小对佛教就感兴趣。14岁那年,经父亲同意,他在大云寺出家,法号鉴真。后来他又跟随师父道岸禅师去到洛阳与长安进行游学。在这一时期,年轻的鉴真对接触到的各门各派的佛家学说加以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佛学修为日益长进。与此同时,他意识到佛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密切相关,因此他广泛涉猎语言文字、工艺技术、医学、建筑等各个方面的学问与知识,这也为他后来到日本传播中国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26岁的鉴真学成归来,成为扬州大明寺的大师。由于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在这一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后来还成为扬州地区的佛教“宗首”。在这一时期,他除了进行讲授佛学、印刷佛经、剃度僧尼、修寺造佛之类的佛门活动之外,还积极参与救济贫苦百姓,创办了许多慈善事业,拯救了许多老百姓的性命。许多百姓都对他感恩戴德,称赞他“江淮之间,独为化主”。

在鉴真生活的时代,唐代的国力得到很大发展,达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顶峰。许许多多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人竞相来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毗邻中国的日本,在学习中国文化方面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会定期派“遣唐使”来到中国。在唐代初年,日本天皇进行了一次“大化改新”,其中对国家制度的设计基本上就是按照唐代的制度来进行的,其中的许多谋划,都是出自于曾经担任过遣唐使的人之手。

除了制度外,中国的佛教也是日本学习的重要对象,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十月的一天,有两个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前来拜访鉴真。在交谈中,荣睿说:“僧人众多,但是因为佛门制度不够完善,许多僧人都是被私自剃度的,没有经过严格的程序,管理起来十分困难。”“这个不难,”鉴真说:“只要有完整的受戒制度就可以。老衲也是先从沙弥做起,然后先后通过了菩萨戒和具足戒,才成为正式的佛门弟子。”

普照叹了口气说:“大师所言甚是。我国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派我们二人跟随遣唐使来到大唐访求高僧。我等听说大师您佛法高深、慈悲为怀,所以这次特地前来,希望能够劳烦您跟我们去一趟日本,教授受戒事宜,弘扬佛法,普度众生。”鉴真看两人态度诚恳,想了想之后说:“此事功德无量,老衲怎能推辞?只是此事干系甚大,请容老衲与弟子们商量一番,等有了结果,再告知二位。”两人非常高兴,千恩万谢地告辞了。

很快,鉴真将自己的弟子们召集起来,将两位日本僧人的请求告诉了他们。他说:“日本国与我大唐一衣带水,而且笃信佛教,据说有个日本王子就是南岳的慧思禅师转世而生。为师还听闻日本的长屋王子崇敬佛法,还曾经亲自向大唐的僧人赠送袈裟。为师今年已经54岁,按理说应该守着青灯古佛,不应再饱受风尘之累。但为了弘扬佛法,为师还是决定东渡日本,你们谁愿意跟随为师前去?”听了鉴真的决定,徒弟们半天没人说话。过了很久,弟子祥彦说:“师父大慈大悲,弟子五体投地。但是日本远在海外,只能乘船前往。而海上波涛汹涌,而且随时会有大风,情况实在是变化莫测,一不小心就会船毁人亡。弟子听说之前有许多高僧也曾经东渡日本,但是绝大部分都葬身鱼腹。望师父三思!”“师兄说得对,”另一个弟子也说:“而且据弟子所知,现在朝廷严禁私自出国。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师父声名远播,实在不值得为此毁掉自己一世清誉。”

面对弟子们的劝阻,鉴真回答道:“你们说的困难,为师何尝不知?为师觉得,人只是一具躯壳,早晚要归于尘土,而佛法无边,可以长存人间。只要能够弘扬佛法,性命何足为惜?为师已经决定了,无论如何,一定要去日本。就算你们谁也不愿意跟随,为师也要一个人独行!”鉴真的决心打动了许多弟子,连祥彦都改变了态度,共有21名弟子表示愿意跟随前往日本。

虽然东渡日本的决定已经作出,可是鉴真还是得应对私自出海的风险。为了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鉴真假装要坐船去天台山(今浙江天台境内)的国清寺参加供奉活动,暗地里准备远航的物资。另外,鉴真还通过与荣睿、普照一起前来的中国僧人道航的关系,得到了当时炙手可热的权相李林甫的哥哥李林宗的介绍信。就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突然发生了意外的变故。原来,与荣睿、普照同来的高丽(今朝鲜)僧人如海与道航发生了矛盾,道航认为他不适合去日本弘扬佛法就建议他留下。如海怀恨在心,就连忙跑到官府,诬告道航勾结海盗准备谋反,结果荣睿、普照等人被捕。幸亏道航有李林宗的介绍信,并费了不少口舌,他们才被释放。但是官府仍然以海上航行不安全为借口,不许鉴真等人从海上去国清寺,并没收了他们的船只。虽然东渡日本的意图没有被发现,但是第一次东渡的计划宣告失败。

紧接着,鉴真又进行了三次东渡。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十二月,鉴真在17名弟子的陪同下,还带了85名画师与工匠,又雇用了18名水手,满载各种佛经、佛像等佛教用具前往日本。不料船没开多久就遇到了大风,被迫返航。在接下来的一次东渡中,船一直开到了舟山群岛附近,结果又遇到了大风,船不小心触到了礁石,鉴真等人被迫逃到了一个荒岛上,忍饥挨饿三天三夜之后,才被路过的船只救回明州(今浙江宁波一带)的阿育王寺。在这里待了一段时间的鉴真决定剑走偏锋,从朝廷不甚注意的福州(今福建福州一带)出发。谁知这里的僧众们担心鉴真东渡会发生危险,出于好心将他的计划报告了官府。结果鉴真等人在前往福州的路上被官府拦下并被遣送回扬州。

连续四次的失败,并没有动摇鉴真的意志。经过精心的准备,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六月,鉴真率领着僧众、水手等30人从扬州出发。一开始还算顺利,可是进入大海不久就遇上了大风,船只只能随风漂流,完全失去了控制。当时又没有指南针等导航仪器,对于方向的判断全靠经验,鉴真他们也只能听天由命。很快,船上的淡水用完了,鉴真等人只能接雨水来喝。而且许多人严重晕船,恶心呕吐,有的人忍受不了折磨而被夺去了生命。但是鉴真毫不气馁,鼓励大家要坚持活下去。到了十一月份的时候,船居然不知不觉地漂到了振州(今海南岛西南部)。鉴真在这里待了一年多,他在这里主持修寺造像,弘扬佛法,深受当地民众的拥戴。

但是在鉴真重返扬州的路上,各种打击接二连三地到来,先是在经过端州(今广东肇庆一带)的时候,荣睿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在经过韶州的时候,普照不堪忍受辛劳,离开了鉴真的队伍。而南方的湿热气候则对他的视力造成了很大的摧残,经过各种方法医治也不见好转,他最终不幸失明。而在经过吉州(今江西吉安一带)的时候,鉴真最得力的弟子祥彦又染病身亡。此时已经63岁的鉴真老泪纵横,不住地感慨命运的无情。

一次次重重的打击对鉴真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回到扬州后,有的弟子劝他说:“我们五次东渡,都以失败告终,是不是佛祖不同意我们的做法,而一再给我们以警示呢?”鉴真坚定地摇了摇头说:“不!佛祖曾经在树林中苦修六年,饿得奄奄一息,又在菩提树下思考七天七夜,方才大彻大悟。这是要告诉我们,不管成就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会屡遭困顿与折磨。为师的选择没有错,如果现在半途而废又怎么对得起死去的荣睿、普照与祥彦呢?”“可是,”那位弟子说:“您现在已经双目失明,还如何出海呢?”鉴真厉声喝道:“为师虽然失去了双眼,但还可以走路,还可以说话,还可以写字,照样可以弘扬佛法!只要为师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实现东渡的愿望!”

就在鉴真积极准备再次东渡日本的时候,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十月的一天,日本派出的遣唐使藤原清河前来拜访鉴真。藤原清河恭敬地说:“听闻大师十年来为了能够来到我国弘扬佛法,屡经艰险,我国朝野上下,莫不感激不尽。我国多年来也一直在请求大唐的皇帝能够允许大师造访我国,可是都没有得到批准。如果大师愿意,这次可以悄悄混进我们的使团,与我们一起去日本。”这么好的机会,鉴真当然不会错过他当即同意,并约定好几天后在黄泗浦(今江苏张家港西北长江边上)与日本遣唐使团的船队会合。

由于鉴真此前多次谋划东渡,所以这次日本使团的来访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鉴真虽然没有公开自己东渡的想法,但是有些僧众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他们实在不愿意鉴真再去冒这样的风险,因此对他严加看管。眼看着时间一天天邻近,鉴真心急如焚。碰巧在这个时候,鉴真的一个弟子仁婺从婺州(浙江金华)来到扬州。他一贯支持师父东渡日本的壮举,这次听说师父的困境,便决定将鉴真接到自己来时乘坐的船上再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他送出扬州,与日本使团会合。等到扬州的僧众们发现后,为时已晚。但是麻烦还没有结束,扬州的地方官们也听说了鉴真要去日本的传闻,就紧急搜查日本使团的船队。多亏日本的遣唐副使大伴古麻吕技高一筹,早已秘密地将鉴真安排到了自己所在的船上。官府做梦也没想到鉴真会藏在那里,在搜查其他几艘船无果之后,空手而归。

经过几十天的航行之后,鉴真终于踏上了日本的国土。当得知已经来到日本境内后,鉴真激动万分,忍不住痛哭流涕。是啊,为了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他先后花费了十二年的时间,共航行六次,航海三次,不知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而在这一次次伟大的征途过程中,先后有36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200多人退出了东渡的行列,就连鉴真自己也失去了宝贵的视力。如今,多年的宏愿终于完成,他怎么能够抑制自己的兴奋之情呢!

鉴真来到日本的消息,在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争相拜访这位饱经磨难却又矢志弘法的高僧。除了受到日本佛教界的热情款待之外,日本天皇也派人加以慰问,并将他接到京城奈良,封他为“传灯大法师”,后来又封他为“大僧都”,负责统领日本全国的僧尼。在鉴真的努力下,日本逐渐建立起了一套正规的戒律制度,对僧尼的管理逐渐完善起来。此外,面对日本佛经谬误颇多的情况,鉴真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将在中国读过的佛经背诵出来,校订了日本佛经中的许多错误。他还将中国的佛教学说带到了日本,丰富了日本佛教的内容。他所开创的日本律宗也成为日本佛教中的南都六宗之一,一直流传至今。后来日本天皇下令,日本僧人在受戒之前必须前往鉴真居住的唐招提寺学习,唐招提寺也成为当时日本佛教徒的最高学府。鉴真为日本的佛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鉴真还将中国其他方面的文化传播到了日本。鉴真东渡时带来了许多名人名家的书法作品,而他自己就是一个书法家,留下了许多的墨宝,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日本书法的发展。而鉴真对于医道还颇为精通,虽然此时他已经失明但是通过自己的嗅觉就可以辨别药材的种类。在日本期间,他大力传播中医知识,留下了一部《鉴上人秘方》,还引进了许多中药,促进了日本医学的发展,被誉为“日本汉方医药之祖”。此外,鉴真还用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建筑技术,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这座佛寺中的大堂不仅美轮美奂,而且异常坚固,经受过多次地震的考验,至今完好无损,成为日本古建筑的杰出代表。

日本天平宝字七年(公元763年),已经76岁高龄的鉴真溘然长逝,临死前,他端坐在唐招提寺中,面向着祖国的方向,以示自己至死不忘祖国。时至今日,鉴真在日本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直到1963年,日本还与中国方面共同举行了纪念鉴真去世1200周年的活动,日本佛教界还将该年定为“鉴真大师显彰年”。而在1980年,在中日两国的合作下,唐招提寺中的鉴真雕像还被迎接回扬州“回乡探亲”,为中日两国交往写下了新的篇章。而直到现在,在整个东亚地区乃至东南亚地区,中国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形成了地域广大的“中华文化圈”,这离不开千千万万像鉴真这样为传播中华文化而百折不挠的人。他们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