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法宝:宁夏“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研讨文集
28349500000022

第22章 以解放思想为动力 不断推动宁夏跨越式发展

宋建钢王学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中将“继续解放思想”突出在报告的主题之中,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宁夏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宁夏篇”,因此,完全可以说,解放思想也是推动宁夏跨越式发展的一大法宝。

邓小平曾经说过:“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同样,就宁夏的跨越式发展而言,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是解放思想、什么是跨越式发展以及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些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一、思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结果。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活动的有无意识和目的性。一般而言,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一定的人们活动的意识和目的性成正比,也就是说,人们活动时的意识越加明确、合规律的目的性越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就越好,速度就越快。反之,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落后于其他地区,除了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和历史基础等客观因素之外,人们发展经济社会的意识不十分明确、合规律的目的性不十分强烈,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和历史基础不变的条件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明确不明确、合规律的目的性强烈不强烈,就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速度的决定因素。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所说的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是思想,目的也是思想。解放思想就是使人们不明确的符合实际的意识更加明确,就是使人们不强烈的合规律的目的性更加强烈。长期以来,不少人对解放思想的认识,思想不够解放,担心解放思想会把人们的思想甚至道德引向斜路,甚至有人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将解放思想与上个世纪的“大跃进”联系起来,害怕解放思想过头,将来又要吃“低标准”的二茬苦,受“低标准”的二茬罪。用邓小平的话来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可见,解放思想有明确的意识性和明确的目的性,这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任何不能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不能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思想活动,都与解放思想无关。

解放思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1978年,以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作为突出标志的思想解放,导致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社会形态。1979年至1983年,重点围绕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所进行的思想解放,冲破了“生产关系越大越公越好”的传统观念,催生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解放,开辟了全面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纪元,孕育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的幼芽。1987年,党的十三大关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概括和思想解放,突破了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理想化、纯洁化,企图超阶段地建成社会主义并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理论和思维模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1992年,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则是我们党坚持和推行思想解放的伟大里程碑,澄清了束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许多模糊认识,创造性地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思想与实际不相符合,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既是解放思想的原因,又是解放思想的条件。每当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放思想的时候,就说明人们原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思想与实际不相符合了,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了。每当人们原来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思想,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相符合,原来不符合客观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经济社会就一定能够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人类历史的发展上是这样。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也是这样。

二、解放思想是宁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因

有人怀疑宁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其实,宁夏现在实际上已经行进在跨越式发展的征途中。到2012年,宁夏的跨越式发展主要经济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翻番,跨过1500亿元大关,人均超过200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番,超过15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达到16500元,年均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年均增长7.7%。这样的“翻番”和增长率,2002年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至2007年的五年间,已经达到甚至是超额达到: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9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加5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12%;财政收入由44.4亿元增加到144.4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由26.5亿元增加到8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6.6%和24.8%;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108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0元,年均分别增长12.3%和10.7%。

准确地说,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至2007年的五年,是宁夏准跨越式发展的五年,更是为今后五年实现真正的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和解放思想的五年。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至第十次党代会五年间宁夏的准跨越式发展,是靠解放思想实现的。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之前,宁夏的部分干部群众都普遍存在着贫困落后地区难有作为和对加快发展信心不足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九次党代会后先后提出“大银川”、“小省区要干大事业”、“不换思想就换人”、“敢闯敢干敢于为人先”、“跳起来摘桃子”和“跳起来打大枣”、“各方面掀起新的浪花”等解放思想的新观念和新提法。特别是“小省区要干大事业”、落后地区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有资格“敢为人先”和“跳起来打大枣”的思想,实际上已经蕴含了跨越式发展的意蕴,极大地树立了宁夏人的信心,使许多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从贫困地区难有作为、信心不足的思想包袱中解放出来,把压力变成动力,知难而进,自强不息,树立起了发挥优势、转化劣势的新思路;从对发展形势的保守估量和小脚女人走路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树立起抢抓机遇和跳起来摘桃子的雄心壮志;从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小家意识和怕担风险、求全责备的中庸之道中解放出来。

五年的解放思想,促进了宁夏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2007年,宁夏的工业增加值达380亿元,实现利润40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2倍和6.6倍。城市建设大规模展开,建成区面积扩大一倍以上,银川市的建设框架全面拉开,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县域经济竞相发展,12个市县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亿元,2个县级市进入西部百强。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9亿元,开工并建成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培育了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羊场湾煤矿、灵武电厂等现代化矿井和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相继建成,2007年煤炭产能和电力装机容量分别达到4000万吨和800万千瓦。“三纵六横”骨干路网形成。太中银铁路、固原六盘山机场和中卫香山机场开工建设。银川河东机场改扩建即将完成。沙坡头水利枢纽并网发电,扶贫扬黄灌溉一期、河西总排干上段等工程投入使用。大六盘生态经济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治沙化等工程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9.8%,成为全国第一个“人逼沙退”的省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年的思想解放使宁夏人在一些舆论传媒中越来越多地见到了“宁夏经验”的身影,它们是涉农补贴“一卡”到户、水权转换、编制实名制、药品“三统一”、化解乡镇债务、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少生快富”、邮政服务“三农”等等。“宁夏经验”充分证明了小省区也可以“敢为人先”等思想解放内容的正确性。当然,解放思想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正相关关系。宁夏仍然是全国落后地区的事实雄辩地说明:宁夏已经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初步的,宁夏已经解放了的思想也是初步的,要想使经济社会进一步跨越式发展,宁夏的广大干部群众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三、立足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推动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宁夏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宁夏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与宁夏需要跨越式发展的实际相符合,需要宁夏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与宁夏能够跨越式发展的客观相符合。为了不断推动宁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当前,需要立足五个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

(一)立足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构建跨越式发展的新理念。敢于发展,敢于跨越式的大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跨越式发展科学地发展,是推动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需要不断构建的新理念。宁夏的区情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深层次的原因仍在于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解放思想,就是要扫除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在以往成就的基础上,找准目标,拓宽思路,更好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更多的干部群众的思想从贫困落后地区难有作为、对于跨越式发展的信心不足的思想包袱中解放出来,统一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跨越式发展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一些干部群众觉得宁夏基础差、底子薄,没有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资本,害怕重蹈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不成功的“大跃进”带来的大灾难。这种不敢有跨越发展“非分”之想的思想状态,说到底是一种自卑意识。宁夏人有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习惯”。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科学,它不会庸俗到“头人的女儿永远是头人,恰巴的儿子永远是恰巴”的地步。中国在世界发达国家面前,确实是基础差、底子薄,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又真真切切地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就基础和底子而言,宁夏在全国的情形,犹如中国在世界面前一样。正因为基础差、底子薄,才有必要跨越式发展,才有可能跨越式发展。就跨越本身而言,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跨越越难,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相对而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更大。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到底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取决于发展的高度、客观条件的成熟度以及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度。现在,宁夏的发展高度和客观条件的成熟都有利于跨越式发展,问题就在于干部群众的思想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就是要用自信代替自卑,就是在进一步使人们的思想与宁夏需要跨越式发展的实际相符合,使人们的主观与宁夏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客观相符合。

具体而言,宁夏进一步解放思想需要不断构建这样几种跨越式发展的新理念:一是树立发挥优势、转变劣势的新理念;二是树立抢抓机遇、更好更快发展的新理念;三是树立慢发展是落后、不发展是倒退的新理念;四是树立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新理念;五是树立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宁夏的煤炭品质优良且储量丰富,总储藏量占全国第四位,省区人均煤储量全国第一。煤炭和石油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我国在世界范围而言,能源总体较为丰富,但结构不甚合理——多煤少油。因此,宁夏的煤资源优势一直不能很好地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优势,有时甚至成为劣势。煤炭和石油在化学元素方面具有同质性,尽管它们的物理形态各异——煤炭是固态,石油是液态。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把与石油同质的煤炭转化为油的技术已经成熟。进入21世纪以来,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供不应求和价格陡然上涨的趋势,10年间,世界石油价格增长了接近一倍。将宁夏的优质煤炭资源与世界先进的煤化油及其他先进的化工技术结合在一起,宁夏的煤炭资源优势就能发挥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宁夏人不会世界先进的煤化工技术,是顺利实现宁夏煤变油、煤化工的一大劣势。但是,全球化和人类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又可以克服和解决这一劣势。当然,宁夏人在引进世界先进的煤变油和煤化工技术过程中又可以学习和消化这些“先进”,以便更好、更多、更快地改变自己目前的“后进”。宁夏的煤炭资源只有等宁夏人把先进的煤变油、煤化工技术掌握的像我们西海固和盐池的农民放羊和打草那样习惯成自然的时候才能变成油、转化成色彩斑斓的各式高等化工产品的观念,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经济和小农意识。果真到那时,也许煤变油和化工技术又已经落后,落后的就像我们今天的许多宁夏人只会简单地放羊一样。因此,宁夏要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首先树立起跨越式发展的新理念。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不敢发展、特别是不敢有跨越式发展之想的干部和群众,一方面需要解放思想,积极推进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尤其是现在已经有了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的干部和群众,一定要头脑更加清醒、行为更加自觉,以人民群众反对的事情坚持不做、人民群众担心的事情坚持避免的负责任态度,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统领跨越式发展,确保跨越式发展不出现目前对跨越式发展还心存疑虑的干部群众担心的灾难和后果。这也是宁夏跨越式发展需要不断建构的新理念。

(二)立足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谋划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解放思想的过程,既是努力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思想和实际相符合的过程。所以,解放思想必须是在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围绕破解影响和制约跨越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拿出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努力取得实质性进展。

1.抢抓机遇,寻找宁夏产业发展的新跨越。当前,我国的产业正处于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转变的升级换代时代,全世界的资金和产业都在源源不断地向中国聚集,中国的资金和产业又在向包括宁夏在内的西部转移。这就为我们宁夏产业发展的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抢抓而不应坐失这一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第一,抓好煤化工(电)产业的新跨越。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装备,实现煤炭深度转化和电能的就地开发增值,尽快形成1000万吨煤化工产能和200亿元工业增加值的增量。今年,宁东基地重点建设7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200亿以上,计划年底竣工15项,确保52万吨煤基烯烃项目2009年投产。煤基烯烃项目产业链长,主导产品聚丙烯的下游产品有上百种,容易形成煤化工产业集群,对增强我区煤化工产业竞争力,大幅度增加税收和就业岗位,带动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抓好装备制造业的新跨越。抓住市场需求趋旺的机遇,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形成1万台数控机床、10万吨精工铸件、20万吨矿山自动化综产设备、1000万套精密轴承、500台风电设备等生产能力,同时着力向专用汽车、工程机械组装制造等整机化方向扩展。第三,突出培育50个大型企业集团。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旗舰”。通过资本运作、产业重组、技改扩建、创立名牌、保护商标等具体措施,推进优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尽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行业领先、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到2012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有10家、过50亿元的10家、过10亿的30家。第四,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充分发挥我区独特的区位、光热和土地优势,突出绿色、特色品牌,形成引黄灌区现代高效农业、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南部山区绿色生态农业三大板块。立足国内外大市场,调整农业结构,把枸杞、马铃薯、清真牛羊肉、牛奶、蔬菜、硒砂瓜、水产、高酸苹果、红枣、葡萄等作为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做到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上规模,上档次,力争每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第五,加快城市化和信息化建设。正确处理城市化过程中的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关系,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形成以银川为龙头,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为重心,县城为节点,深入乡村腹地的城市一体化发展格局。围绕“数字宁夏”,推广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推进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新一代互联网的“三网融通”,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

2.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寻找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新项目。要精心筹划并实施上百个关系国计民生和全局发展的重大项目:第一,以构建横穿中部干旱带、纵贯贺兰山东麓、中连宁夏平原、环绕沿黄城市的大水系为重点,力争开工建设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沙坡头南北干渠建设,实施盐环定扬水续建、青铜峡灌区履行、城乡供水等20个重大项目。第二,以提升宁夏在全国交通大格局中承东启西、连接南北、通边达海的战略地位为目标,加快铁路、公路、民航、管道等建设。开工建设宁东铁路专线和东乌铁路宁夏段,建成太中银铁路并全线通车,改造包兰铁路复线宁夏段和银川、固原、石嘴山等火车站。建成灵武至甜水堡和沿山高速公路及石嘴山、吴忠黄河大桥。完成银川机场改扩建和固原六盘山机场、中卫香山机场建设。第三,以塑造宁夏新形象、满足群众新需要为基点,突出抓好一批标志性公益工程,开工建设宁夏大剧院、亲水健身中心、吴忠和中卫体育馆、固原人民医院等11项重大项目,完成宁夏师范学院、宁夏理工学院以及育才学校和六盘山高中的扩建。第四,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区时关于“建设西部绿色屏障”的指示,抓好国家实施西部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工程的机遇,高标准建设贺兰山东麓百万亩防护林、灌区百万亩特色经济林、沿黄百万亩湿地防护林、中部干旱带百万亩枣树经济林、毛乌素沙地百万亩防沙治沙林、六盘山百万亩水源涵养林等工程,构筑生态安全的绿色长城。

3.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的魄力、更实的举措,更加有利地向前推进:第一,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推进地方企业与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力争在全国较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优化支出结构,增强民生开支。开办宁夏银行,组建宁夏黄河农村合作银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资本、土地、技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第二,构筑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增强全民开放观念,创新开放思路,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质量,探索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途径。鼓励企业“走出去”,设立境外商务机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发挥回族自治区的独特优势,构筑面向周边城市、面向全国和面向穆斯林世界大开放的新格局。第三,有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要采取更加务实的政策,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费负担,设立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力争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在今后五年内翻一番。在全区广泛开展以“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创业活动,培育成千上万、走南创北的小老板,激活宁夏经济发展的大市场。

4.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构建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新筋络。实行积极的鼓励服务业大发展的措施,设立发展引导资金,引领服务业上层次、上水平。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连锁经营业和各类专业批零市场。壮大新兴服务业,把银川口岸和惠农无水港等建成服务全区、辐射周边、联结全国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中介、会展传媒业。延伸农村服务业,大力实施“新农村、新合作、新网络”工程。发展特色旅游业,引进大企业深度开发,突出“长征故地胜利游”、“大漠长河观光游”、“回乡风情体验游”、“西夏古国探密电码游”等特点,在国外打响“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旅游品牌。

(三)立足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贯彻落实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说,发展方式能否转变,已经成为跨越式发展能否实现的关键。现在,我们尤其要把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持续地发挥作用,背后都有一定的思想和利益的驱使。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是与转变思想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研究阻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旧观念,把思想从不适应跨越式发展要求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

始终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在发展的理念上突出绿色环保,发展的价值上突出以人为本,发展的模式上突出循环经济。坚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内涵集约发展与外延规模扩张并重的路子,好字当头,又好又快,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和先进文化作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先进文化是一个地区振兴崛起的精神支柱和不可或缺的软实力。要坚持用先进文化启迪人、培育人、激励人,鼓励创造,鼓励发明,鼓励创新,把经济增长切实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

宁夏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期存在着“粗、低、单”三个方面的严重缺陷。粗放性生产根深蒂固,第一产业中南部主要“粗”在地上,北部黄河灌溉区主要“粗”在水上;第二产业除少数企业和项目外,低起点、低效益严重;经济社会发展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民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育不良,外资经济势单力薄。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都要求宁夏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四个方面的新转变。

第一产业由“粗”向“精”转变。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改善农业物质技术条件,形成引黄灌区现代高效农业、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南部山区绿色生态农业三大板块,力争发展温棚类高效现代农业100万亩、扬水补灌覆膜栽培节水农业100万亩、集雨点种覆膜保墒旱作农业100万亩“三个百万亩”设施农业工程。

第二产业由“低”向“高”转变。高起点建设宁东(太阳山)能源化工基地,进一步加快以青铜峡铝业和东方有色为代表的新材料基地建设。突出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工业的集约配套水平。深度发展化工产业,以煤化工、乙炔化工、石油化工为主体,向下延伸产品链,重点进行300万吨煤制油、120万吨烯烃、100万吨甲醇、120万吨二甲醚、92万吨尿素、100万吨乙炔化工、300万吨焦油化工等重大项目建设。超前新材料产业,围绕稀有金属、有色金属、炭基材料、光伏材料,集中力量研发攻关,提升钽铌铍,突破多晶硅,延伸铝镁钛合金及板带材,开发功能性碳化硅等新型材料。

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投资拉动阶段。没有足够的投入,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几乎不可能。丰富的投资,需要多元的投资主体。目前宁夏的所有重大项目建设,基本都以国有资本为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有资本,非常有限,而且投资主体的单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容易引发许多弊端和风险。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是人民群众创业就业的广阔天地。要放宽条件,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金融支持、土地使用等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凡是国有资本可能进入的领域,民间资本都可以进入。

(四)立足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实现区域发展的新协调。党的十七大提出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内在统一起来,以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力争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协调。

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问题,除了全国性的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共性外,最突出的个性就是如何处理好“大银川”的建设与全区其他市县发展的协调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加快沿黄城市带(群)建设的重大决策。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等10个沿黄城市建设,要力争做到“六个一体化”:一是规划编制一体化,二是基础设施一体化,三是产业发展一体化,四是区域市场一体化,五是生态环境一体化,六是市政服务一体化,推进沿黄河10个城市的同城化(向同一个城市集群方向发展),打造“黄河金岸”。沿黄城市带的建设,进一步拓展了银川的“大”——“大银川”的概念不仅局限于银川市区的“大”和繁荣,而是大到了北包括石嘴山、南包括中卫在内的广义范围,同时却有缩小银川与其他沿黄城市的发展差距(这种缩小主要是通过银川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而不是牺牲银川的发展而“等待”其他城市的发展)的协调作用。

沿黄10城市及其所属区域,从面积上说来,只是宁夏的半壁江山,从人口上来说,也仅占宁夏人口的2/3,并不是宁夏的全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不仅包括沿黄城市间的协调,更包括中部干旱带与南部山区与以银川为代表的沿黄城市带间的协调。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是宁夏在跨越式发展中经济社会实现新协调的难点所在。一是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按照“水源、特色、绿色、转移”的方针,支持有条件的农户修建集雨设施,适度扩大补灌面积;引导当地群众大力发展避灾抗旱农业和生态畜牧业,发展设施农业50万亩;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用四年时间把不具备生存条件的20万贫困人口,有步骤地整村转移到近水、临路、靠城的地方发展。二是积极发展二、三产业。新建包括太阳山基地在内的一批工业和服务业扶贫项目,建设国家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环球地震遗址公园和六盘山热电厂等,继续争取大柳树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三是加大投入和对口帮扶。建设固原东部、海原兴仁、同心东部等一系列人饮工程;进一步抓好对口扶贫和整村推进,实施“技能致富”、“少生快富”工程,确保每户常年稳定输出一名技能型劳动力。

(五)立足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突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也好,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与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决定行政效能。行政效能关系工作落实,关系发展大局,关系群众利益。顺利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深化改革,转变职能。精简审批项目,规范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凡外省区没有的审批项目,一律取消;凡审批流程于民不便的,一律重新设定;凡审批时限超过沿海发达地区的,一律向人家看齐。成立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所有行政审批、非行政许可事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项目等原则上都进入中心办理,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最便捷、最优质的服务。大量压缩各类议事协调机构,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坚决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一要规范决策。所有重大事项,特别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切实做到没有调查研究不决策、没有专家咨询不决策、没有征求群众意见不决策、没有法制部门合法性审批不决策、没有集体讨论不决策,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二要规范执法。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执法责任追究。推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审批权的做法,解决多头执法、执法不公甚至执法违法问题。三要规范政务公开。除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事项外,政府的决策过程、执行过程和执行效果全部公开,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建立效能目标考核机制,年初建账,年底交账,好的表彰奖励,差的通报批评。建立精文减会机制,建设电子政务,推行网络办公;少开会,开解决问题的会,讲短话,讲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话。建立行政首长督办机制,形成一级督办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制度。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对自治区确定的重点建设和招商引资项目,明确专人全程服务。建立行政问责机制,加强对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行政行为的监督检查;设立效能投诉中心,有诉必理、有理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

提高政府效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执政为民的现实需要,是优化发展环境的战略选择,是奋力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保证。政府效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向简政放权要效能,要向改革创新要效能,要向依法执政要效能,要向行政问责要效能,要向队伍建设要效能。

(作者:宋建钢,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校副校长;王学平,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校科研部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