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法宝:宁夏“继续解放思想推进跨越式发展”研讨文集
28349500000033

第33章 进一步解放思想 运用理论创新成果促动银川经济跨越发展

王志岚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整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党的文献中属于首创。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些创新成果,并积极将这些理论创新成果运用于银川市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对促进银川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不间断的进行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品格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执政的长期历史过程中,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理论创新,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懈的努力探索,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从而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之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目前为止,属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所开辟的中国民主革命已经完成,而属于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30年前开始,至今仍在继续探索。相对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基础比较差的我国,即要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要搞市场经济;没有任何一个方面现成的理论可以拿来直接做行路的指导,也没有任何来自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在这样的前提下,邓小平理论作为开山之斧,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独特见解,由此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得以大踏步前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得以大胆探索,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也因此而得以很大的改观。在国际经济迅猛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在面临新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情况下,我党需要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彼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时提出,集中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对于我党长期执政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刻剖析,进而对党建的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实践,使党的执政能力又一次面临全新考验。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社会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适应了这一阶段的要求。在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新部署。

综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和集中回答的问题,可以看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索和创新。如果说毛泽东思想引领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的话,上述理论的相继形成则正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局面。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给予这个理论以很大的发展空间,表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理论无止境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二、创新理论指导下的经济改革实践,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党建理论的创新,对解除意识形态领域束缚人们思想的条条框框的作用不可低估,正是因为突破了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化、片面化理解,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基本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拓展才得以放开手脚大胆进行。而有关经济理论的创新,可以基本看出中国共产党在创新理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也因为如此,才得以调集改革开放的一切应有活力。

伴随着邓小平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定位的回答和创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过程,也充满了创新精神,其中最具有突出意义的是有关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的探索,其意义在于它引导了理论认识上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但也正是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属性曾经是识别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鲜明标志,具有极强的甄别性和敏锐性功能,因此有关所有制结构的探索过程也显得尤其冷静和谨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首先摒弃了公有制“越大越公”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下的适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这种提法因为其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在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关系问题上,无可避免地没有摆脱传统所有制理论的束缚,无法完全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到了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为补充”的论断。党的“十三大”则提出的是“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补充”;对于传统理论中关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关系的对立理解有很深的触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也作出了理论创新指导下的很具体的实践操作。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后,党建所解决的首要课题就是党的先进性问题。而党先进与否,体现在经济领域就是带领群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样的任务定位必然要求大力发挥来自各方面的创业活力,非公经济当仁不让和责无旁贷地又一次被历史选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正是因此,有关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关系的探索更加大胆。党的“十四大”期间,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存,共同发展”的论断。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则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已经充分认识了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也就是在“十五大”报告中,突破了前几次已经认识到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仅存在于过渡时期的观点,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将长期存在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作为一项长期的、稳定性和刚性的制度安排,进一步表达了我党对这一改革进程的充分肯定和继续改革的决心。非公经济体制中所蕴涵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等因素,对我党最终达成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目标,无疑是注入了极其鲜活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党建的任务更加全面。坚持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理念深入人心。此时对非公经济作用的肯定已不是探索的重点,重要的是对其社会地位进行提升,据此,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十六大”报告从根本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性质做出来清晰而明确的界定。和前几次不同,以往只是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潜意识中似乎认为到必要时就要正本清源发展公有制经济,在观念和认识深处,仍然认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相互对立的。十六大报告则明确指出,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完全可以统一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这是十六大报告的创新之举。这一创新对于确立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的剥削性质问题至关重要。至此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关系的探索和创新达到巅峰。由于对非公有制经济作用和性质的重新认识,十六大报告中重新分析了资本的作用。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认为只有劳动力才创造财富,资本不仅不创造财富,而且还具有剥削性质,甚至是压榨人的劳动的工具。十六大报告不仅承认了资本在财富创造上的作用,同样也承认了资本在财富分配上的作用,这是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剥削问题的。而且从实际情况看,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显示,非公经济的资本不仅创造了归自己所有的资本收入,而且还为人们创造了就业机会,为政府创造了税收,为社会创造了产品和服务。因此超越传统理论中鄙视资本、否认资本作用的认识,对提高当时我国经济运行效率,鼓励多方投资是非常及时,因此也是意义重大的。与肯定资本的作用相适应,十六大报告也突破了传统理论中有关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评价。传统理论中更多的强调劳动收入,不注重甚至歧视非劳动收入,把非劳动收入划入剥削收入的范畴之中。但是经济运行中非劳动收入大多存在于非公经济的现实,实际上使这种看法等于在遏制非公经济的发展、歧视非公经济。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样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贡献,”这些论断对于收入大多数表现为非劳动收入的非公经济来说,起到了鼓励作用,同样也使非公经济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拥有了完整的法律和社会政治地位。十六大也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各种劳动价值认定的论断。传统理论只注重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不注重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因而忽视知识、技术、管理的作用。十六大报告指出:“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这些论述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而这对于主要从事非公经济管理、经营、技术、承担风险等非劳动收入和非简单劳动的非公经济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说,起到了为其正名的作用。

经济理论方面一系列的创新激发了发展的活力,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目前为止,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理念已在全党全民的意识深处得到深刻认同并大力贯彻。所有这一切无不显示着中共在理论探索道路上不懈地冷静思索和积极行动。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提法,就是对中共执政多年来理论创新的一系列成果的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为银川市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理论创新在激发创造活力方面的作用无论怎样估量也不为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目前全国各地正在、争先恐后的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银川市各界领导和群众当然也毫不例外加入又好又快的建设大潮中。2006年初,银川市委、市政府明确确定了把银川建设成西北地区“两个最适宜”城市的发展目标。2006年年底的银川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又围绕这一目标做出了工业“一强五优”、农业“两强多优”、服务业“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的发展战略部署。这是在充分分析了银川市具体实际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地区特色结合而制定的一个发展规划和方略,显示了新一届领导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方面的谋略。其意义也在于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银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该说银川市提倡并实施的经济发展的新跨越方略,就是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运用在建设银川美好家园方面的最好体现。

崔波书记曾在《在迎接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动员暨“五创”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对经济发展新跨越的三层含义进行了准确的描述:一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质的提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二是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总量和整体实力不断壮大;三是发展的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充足。依次,银川市对一、二、三产业进行了很好的部署:工业发展方面,集中力量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和“铸龙”工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2008年1月银川市专门召开会议对进一步完善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对推进“兴工强市”战略的实施进行部署。其中特别强调要加大对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扶持力度,技术改造与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循环经济、节能降耗与清洁生产扶持力度等。强调要大力实施“铸龙”工程,全力铸造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加快推进奶产业化进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加快银川市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做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提升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重点工作包括做强龙头,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带动龙身,强化部件配套能力;激活龙尾,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农业发展方面,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不仅为城市提供新鲜、营养、多样化的物质供给,还具备生态环境、科学实验、绿色文化、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的多元化功能。目前银川市立足都市型现代农业进行的产业布局为六个产业带:沿艾伊河四水产业带;沿山沿河瓜果产业带;沿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河东长枣产业带;城郊花卉产业带;沿山草畜产业带。服务业发展方面,完善“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的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由兴庆物流市场带、西夏物流园区、银古物流园区、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和宁东物流园区组成的物流配送中心框架,部分物流企业已由传统仓储运输业向现代物流配送转变。兴庆区物流市场带和西夏区物流中心已成为周边地区农副产品、建材、家具等商品销售的集散地和中转站,极大地增强了银川商贸物流的辐射力。

在积极进行产业发展部署的同时,银川市也没有忽视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和控制、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因此,城市核心竞争力可以看作是城市所特有的、难以被模仿的、与其他城市相比能够聚集更多生产要素、实现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一种综合能力和素质。城市核心竞争力实质上是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所独具的能够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是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对于银川市而言,目前大力倡导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企业制度设计、设置良好的激励机制、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等措施,都会通过提升企业竞争力来增强城市竞争力。

理论创新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气魄,理论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为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开辟了新天地、新境界。深刻领会这些理论创新的闪光点,跻身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大潮,银川市正当其时。

(作者单位系银川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