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名网友上传的视频显示,在海淀区双安商场附近的一处天桥下面,一名初中生用手机拍摄了一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遭到私家车上三女一男集体下车“围攻”。这几个人一直在质问学生为什么要拍照,并称这名学生读书读傻了。私家车占用非机动车道以及“读书读傻了”的话题再次引发网友的讨论。这件事立刻让涂鸦想到了弗洛伊德的“口腔期”之说,并且想到了西方一位哲学家的话:“人类有一个口腔期。”我们知道,弗洛伊德的“口腔期”之说,是用来描述孩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时期,是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性心理时期中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约发生在婴儿出生后18到24个月,在此期间,婴儿专注在嘴里的事物。例如以吸取母乳来得到口唇的快感,或是小孩拿到任何东西都有一种咬的欲望。也就是说,没有人能够脱离这个阶段,我们都是从这个阶段成长起来的。但是,这应该是一个非常短的阶段,非常幼稚、天真的阶段,当然也是非常可爱的阶段。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我们延伸了这个阶段,不但会得到成长起来如此缓慢的论断,即便你的天真看似可爱,其行为也一定是滑稽的。承认“口腔期”的存在,是承认成长的过程,但绝不应该成为我们“不愿长大”或“长不大”的理由。必须承认,国人的“口腔期”都普遍比较长,大家都像一个长不大的顽童。当然说顽童是褒义了,如果追根溯源,又要扯到素质和文明程度上了。很多事例已经证明了,譬如古迹上乱涂乱画、“中国式过马路”、飞机上开打等等。至于说到汽车文化,我们真可谓是“劣迹斑斑”了。什么车窗抛物、过斑马线不让行人等,对“交通管理条例”肆意践踏的行为可谓比比皆是。银川市对这些行为都采取过专项治理行动。当然,效果也还是有的,也还比较明显。但必须承认,“劣迹”也还是层出不穷。那么究其原因为何?恐怕最根本的,还是我们的文明程度问题。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主义,然后十年浩劫中对心灵的虐杀,继而汹涌澎湃的消费主义狂潮,我们的“口腔期”的确开始延伸了,似乎也无法不延伸。其实这里最可怕的,是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负面影响。上述行为中的三女一男,不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吗?“溪之赴河,河之赴江,江之赴海。”这是一个可以多方位多角度解释的话语。一位诗人说,我们是自己的指南。你走什么路,向什么方向走,一定程度上就是取决于你自己。“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是孟子讲得比较正确的一句话,与“性本善”类同吧。但是我们还必须承认“教化”的作用,把读书视为能够读傻了的人,恐怕已经超越了能够“教化”的底线,他们的生命周期还滞留在“口腔期”中。这如果是我们的无奈,就更应该是我们的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