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教育随笔
28350500000001

第1章 古老而又年轻的学校

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和孩子们一起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度过了一个令人鼓舞的、若干年后都难以忘怀的节日。今天,旭日当空,和风吹拂,我们又喜气洋洋,在卫中校园里举行1984年高中、初中毕业典礼。请允许我代表中卫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对不辞辛苦前来参加我校这一盛典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深切的敬意。我代表学校行政和全体教职员工,对本届高、初中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祝愿。

同学们,我们的母校———中卫中学,是一所古老的学校,也是一所年轻的学校。

说她古老,是因为她成立于1932年,是宁夏校史最长的学校之一,她的第一届毕业生,有的已年逾古稀,多数人已年过花甲。中卫中学建校至今已跨过了半个世纪,半个世纪,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我们的母校,从他诞生起,就不同凡响地担当起了创造中卫县乃至邻县的文明和文化的重任。至今,我卫中校友遍布宁夏各地,有行政、文教、工交、农业、财贸、卫生、科研、体育、新闻以及解放军各部门,担任着重要的任务,是建设四化的中坚力量。中卫中学在宁夏的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这是我们每个校友为之自豪的。众所周知,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卫中被迫停办,一些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相继离开了本校。在“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下,一些同志受迫害含冤去世,更多的同志至今疾病缠身,但还带病坚持工作。

说她年轻,是因为粉碎“四人帮”以后,被解散了的卫中又恢复建立了。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大批老、中年教师重新焕发了青春,为人民的教育事业,竭尽忠诚,呕心沥血,勤奋工作。在我校,各教研组一个以老带新、新老团结的局面初步形成。经过拨乱反正,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中卫中学正向着“四化”的目标,和着时代的步伐,充满着青春活力,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在党、团组织和学校老师的教育下,在广大家长的支持配合下,我校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年3月,第三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我校同学学雷锋,学张海迪,学华山抢险英雄集体,思想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全校共做好人好事3235件。例如,初一(1)班同学雍采霞,保持了在小学形成的良好风尚,三年如一日帮助五保户做家务活;高三(3)班同学郭建群路遇小孩落水,他不顾个人安危,奋身跳入水中救起遇险儿童;高三(3)班段海河同学在商店偶遇不良分子偷摸顾客钱包,他义无反顾,当场抓住小偷;高三姬学海等5名同学,组成理发小组,义务为同学理发。在“文明礼貌月”当中,我校先后有12个班的同学走出学校,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受到群众好评;初一(2)班同学王淑芳、刘芳,初三(6)班同学张若华拾到手表,当即交公寻找失主,表现出拾金不昧的崇高风格;由高三(3)班发起,全校师生响应,为抢救国宝大熊猫捐款397元。这一桩桩一件件爱国家、爱人民,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行动,在卫中校园开出了精神文明之花,响彻了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崇高思想的凯歌。在“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推动下,我校绿化初见成效,校园面貌大有改观。这些情况是非常振奋人心的。

我校同学怀着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勤奋学习,各科成绩不断提高。在去年全国数学竞赛中,我校有数名同学获得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其中高三王建龙同学获得全区第五名,王伟获得第八名。在地区演讲比赛中,高一(4)班同学高居红、高三(2)班同学王勇荣获一等奖,另外还有3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在地区物理竞赛中共有7名同学获奖。在今年全县数学竞赛中,高二同学周岚、冯运灵得分占前两名。在去年全区沙坡头青少年生物科技夏令营科技论文比赛中,张虹同学荣获第一名。高三学生李斌,在我校四届“鸣钟奖”作文竞赛中几次获奖,这次又得第一名。我们为同学们学习成绩的提高感到欣慰,也为我校拥有一批出类拔萃的尖子学生而深受鼓舞。

在体育方面,我校也不同往年,由于正确贯彻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同学们的体质有了增强,体育达标率进一步提高。在今年全县中学生运动会上,我高中学生打破县纪录7项,获得11项第一名;参加运动会的17名队员全部获奖;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区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上,我校代表队共获得银牌1枚、铜牌3枚,初三学生丁辉打破少年乙组100米赛跑的全区纪录;高三学生王中科获得两个项目的奖励。这些运动健儿的成绩,表明了中卫中学的体育运动水平。同学们,体育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我们争三好,创先进,绝对不可以轻视体育工作。

中卫中学在前进!目前的中卫中学,尽管领导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难免还存在某些认识不一致、方法不相同、步调不协调的现象,然而在办好卫中、振兴卫中、振兴中卫县的教育事业,为祖国“四化”多做贡献方面,我们是完全一致的,因而我们的力量也是不可低估的。尽管困难还有,困难还大,但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的指引下,一个朝气蓬勃的、兴旺发达的、能够高质量、大面积培养合格人才的新卫中必将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同学们,当你们走上社会,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新的贡献的时候,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卫中学的校友,我们的母校是中卫中学。”当然,母校也以有你们这些优秀的校友而增添光辉。

但是,我们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把目光放远,向先进学习。在区内,要向其余7所重点中学学习;在中卫县,要向一中、二中及其他农村中学学习,而不能闭目塞听,妄自尊大。值得一提的是,中卫一中是1959年从中卫中学一分为二成立的一所新的学校,是我们的兄弟学校,而且是名副其实的亲兄弟,他们具有许多我们所不及之处,兄弟学校之间的友好竞赛,对于大家的不断前进都是有益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我可以这样说:一个兴盛的中卫中学的形成,有赖于一个强大的中卫一中的存在。因此,我们要力戒骄傲,携起友谊之手,摒弃门户之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春去秋来,寒暑交替,中卫中学年复一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毕业生。今天,559名同学要与母校分手了,我的心中充满着惜别的心情,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你们祝福,希望你们继续学习,不断进步。考上学校的,要努力修养品德,刻苦钻研科学,积极锻炼身体,沿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向,走又红又专的道路;考不上学校的,要在新的岗位上做好工作,并且一刻也不放松学习,走自学成才之路。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为振兴中华而奋勇前进吧!

(本篇为在中卫中学1984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