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教育随笔
28350500000011

第11章 在中卫县评课反馈大会上的讲话

1995年,已是我从中卫中学校长岗位上退下来的第二年。这年12月上旬的一天,接银南地区教育处教研室王田玉主任来的电话,说教育处准备对全地区的教育工作做一次检查评估,有意请我参加对化学教学的检评工作,问我身体怎样?能否参加?我说可以。于是在该组一行10多人到达中卫后,我便参加了其中的工作(中卫是检查的第一站)。之后,中宁、青铜峡、灵武……最后一站是吴忠,历时10天左右,共听了10堂课,作了9次讲评(在中宁听了两堂课,合在一起讲评)。工作程序是听取县上汇报,接着是查看讲课老师的教案、作业批改情况等,然后是听课,最后是讲评,工作节奏极其紧张(饭后顾不得休息,得挤时间写评课讲稿)。下面便是我听课后评课的讲话。

同志们:

我代表化学评议组就今天早上听的一堂化学课发表意见。我们听的是西园中学焦老师的一堂课,课题是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年级是高一。本来,易校授课本身就给讲课增加了难度,碰巧又遇上一个慢班(所谓慢班,就是把成绩差的学生编在一起的班,成绩好的学生编在一起的班叫快班),课堂气氛显得不够活跃。尽管如此,焦老师仍然较好地完成了讲课任务。当然,作为教学评优,以优质课的角度要求,应高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在这种意义上,如果说这堂课的质量不算很优,也是可以理解的,授课本人也能愉快地接受这一点。我们已向教者本人在课后随即进行了反馈,交换意见,达成了共识。下面,我读一下对这堂课的评语。

课堂设计基本合理;教学方法基本得当;重点难点认定准确;教学目的基本达到。在演示实验,普通话讲课,板书计划,用彩色粉笔标明重点,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旧知识过渡到新概念,温故知新,使学生获得的知识逐步深化,以及面向大多数学生施教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得体;在怎样书写离子方程式及学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方面,思路新颖,尤有独到之处(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步骤,并以四个字来概括其要领,即写、拆、删、查。)按照教者所授办法,学生基本上会写离子方程式而不感觉困难。足证教者具有合格学历所应有的教学水平,是胜任高中化学的合格教师。

同时,这堂课也存在一些重要的缺陷:

1.备课考虑不够周密,表现为教案中一些字句值得推敲(无知识性错误,只是从精益求精的角度,那样写比这样写更确切、更严密、更得体、更完善而已)。

2.对于学生难以感知其是否发生的化学反应,应由教师拿出相应实验以释疑,但教师的演示实验恰恰缺少了这方面的内容。

3.教师怎样教的问题解决得较好,学生怎样学的问题解决得差些,学生“知其然”解决得好些,“知其所以然”则稍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