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教育随笔
28350500000052

第52章 对《别撕毁爱戴您的心》的点评

文章作者通过一段难忘的往事来讲述她对集邮的爱好,写得情真意切,真实感人。同时,作者对邮票能使人增长知识、热爱祖国、陶冶情操的作用有一定的论述。作者说,邮票已成了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这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众所周知,集邮是一种文明的、高尚的、健康的文化,不仅作为学生的爱好应当受到鼓励,就是对于任何人都是值得提倡的。然而不幸的是,作为这位同学过去的老师,竟是一位集邮盲,甚至还是一位教育盲。尽管作者本人对老师还不乏崇敬的感情,而且信中的措辞始终是毕恭毕敬、彬彬有礼的,这是今天作为一名学生难得的好品质。也许作者所写的这位老师是虚构的,她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描述来强调集邮的重要性,认为对于学习繁重的学生来说,爱好集邮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愿如此!而如果不幸,今天中卫县还存在这种对集邮、教育“双盲”的教师,那只能是中卫教育的悲哀。

别撕毁爱戴您的心———有关我的集邮册的一段往事初二年级张继萍

王老师:

您好!

我曾是您的一名学生,名叫张继萍,您还记得我吗?

那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我由于生病差了两个周的课,妈妈为了让我把成绩赶上去,请了您———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给我补课。

那是一个天气非常好的星期天,万里晴空,湛蓝湛蓝的,一丝云儿也没有,不时还有一缕轻风拂过,我的心也随风荡漾着。今天您要给我补《南京长江大桥》这一课,我高兴,我欣喜,不仅因为今天的好天气,也因为我辛辛苦苦积攒的邮票终于能派上用场了———如果我把集邮册上的邮票拿给您看,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我还可能得到您的一句表扬呢!

于是,在您给我讲解长江大桥的建筑风格时,我忍不住打开了随身携带的集邮册,小心谨慎的递给了您,我本想您看到后一定会十分赞同我的行为,可谁知您看到后却先是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紧接着沉下了脸,一把夺过了我的集邮册,放进了自己的包里。

当时,我的心都快蹦出来了,那可是我几年的心血呀!于是,我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脱口而出:“老师,还给我!”可谁知,就因为我的这句话,我的邮票遭到了灭顶之灾,您撕碎了它们,一张张的撕碎了它们,同时,也撕碎了我的心……后来,您给了我一天的时间写检讨,可我却只写了四个字:还我邮票!

老师,您知道吗?当您撕毁我的邮票时,我是什么感受,我心痛,我难过,可我却没办法阻止您,因为您是我的老师,我绝不能冲撞您。后来,我在检讨上写出了“还我邮票”四个字,也是由于我的气愤。老师,对不起,我不该那么莽撞,如果我能心平气和地跟您谈谈,那么事情也不会那么糟了,父母给我的钱并不多,为了买邮票,我甚至连每天的早点也不吃。可是,当您撕碎它们的时候,我的感受您考虑过吗?

老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可是我必须说一句:当您没有弄清事实之前,千万不要武断地责怪学生。你那样做,就使同学失去了一颗爱戴您的心,因为一个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老师的不理解。

如今,我的邮票又攒成册了,我也不再怨恨您。可是,每当我看着邮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观看世界奇珍异宝的时候,第一件印上心头的,便是那件令人心酸的往事。我有故宫的邮票,有天坛的邮票,每当上有关这些知识的课的时候,我便拿出珍藏的邮票,联系课本,加深我对课文的理解。当然,在此同时,我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赞扬,有同学的,也有老师的。可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邮票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邮票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老师,当您看完这封信后,您还想撕我的邮票吗?

愿您

多多保重!

您的学生张继萍

(本文刊于《鸣钟文学》第13期,曾获得中卫集邮征文一等奖,又分别被《吴忠日报》《宁夏集邮》转载,后代表宁夏中学生作品参加全国集邮征文比赛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