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教育随笔
28350500000055

第55章 《关羽———关帝及关庙楹联》序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诗句。鲁迅先生也说过:“死人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永远死掉了。”说的都是一个意思,是提倡人们怎样做人,做一个真正的人。

在老百姓看来,为人民谋利益的人,虽死犹生,而那些搞腐败的官们,如成克杰、胡长清之流,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失去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于是一个人怎样活着,怎样面对大众,怎样面对历史,就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坏人似乎不怕历史,其实是愚不可及的,因为他们不懂得历史是无情的,无论你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都无法逃避历史的检验。包公戏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崇敬清官,赞扬清官,讴歌清官的缘故。关羽之所以在死后地位越来越高,是因为他诚信的品格,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而终于升到了神的地位。去年高考中,南京一名考生写的作文“赤兔之死”,由于联系关羽的诚信与吕布对照,写出人们对关羽的崇敬而获得满分,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人们生活中的小说、戏剧,以及近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电影等艺术,无不讴歌道德高尚的人,而那些无视历史胡作非为之徒,都只能沦为历史上的小丑而受到人们的鄙夷。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法则。

如何面对历史,就要实事求是,敢于讲真话。前些年魏君育银不畏权势,讲了关于我县教育滑坡的真话,就曾显示了他的卓识,到后来有人提出“重振雄风”、“再创辉煌”之类的口号,并把它镌刻在石头上用以传之久远,这又证明了口号提出者们的历史远见。事实也正是如此,这几年中卫县的教育确是重新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势头,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魏君才思敏捷,文笔流利,很想在有生之年写点什么,这是值得庆幸的。他将自己写的第一本书拿给我看,我认为题材很好,值得一写。在江主席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之后,研究关羽之品格,继承和发扬他的诚信作风,这对于今人养好品性、做好工作,肯定是有一定启迪作用的。

这本书中收入的对联,对于研究我国楹联的写作技巧也是有益的。因此本书有很强的可读性,值得人们在茶余饭后阅读赏玩。限于个人水平不高,魏君要求我为本书写序,拒之不恭,写了以上一些话,权作交账而已。

(2001年10月于中卫中学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