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表达技巧很多,我们只讲常用的。
(一)融情于景
诗人写诗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感寄寓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画面之中。乍看诗句写的是景,而情却包寓其中,鉴赏时必须透过景物和生活画面经过分析才能看出情来。这是一种间接抒情的方式。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的后两句乍看是写景:一片孤帆的影子消失在碧蓝的天空尽头,只见滚滚的江水向天边流去。其实,我们透过这幅画面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江边伫立着一个人物,举目遥望着友人远去的孤帆,那孤帆消失在天的尽头了他却还没有离去。这人是谁呢?正是诗人自己。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去依依不舍之情。
又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这首诗描写秋夜江边的景色,把快落的月亮,乌鸦的啼叫,正降落的霜雪,渔船上的灯火等景象集中在一起,很自然地给船上愁思之人造成一种难以入眠的氛围。而半夜寒山寺里的钟声传到船上,使得船上不眠之人感到更加寂寞。诗人的寂寞之情和愁思,没有一字提到,只有对画面透析,才能看到:从傍晚乌鸦归巢,到夜半霜降和钟声传来,到天晓月将落,诗人都没有入睡。为什么没有入睡呢?是因为他有满怀愁思。诗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在景物之中能表现出人物孤寂的心情。
(二)情景交融
诗人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往往把这情感和所描绘的景物以及生活画面交融在一起,使你分不清哪是写景哪是写情,因为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这也是间接抒情的方式。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
诗的第三联一般理解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是因为感时恨别也落泪惊心。景和情交融在一起了。
又如:
量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诗的前两句写景,把落日、溪桥、轻烟、柳影缀成一幅幽雅动人的风景图。后两句融情于景:许多相依相偎的绿荷大概都有不少恨事,不然,为什么都同时回首,背着西风?
(三)借景抒情
诗人就着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和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画面和景物是抒情的依托和基石。这也是间接抒情的一种。如: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菊花》
诗的意思是:栽满院的菊花在西风中纷纷凋谢,蜜蜂和蝴蝶都不飞来了。有朝一日,我要是当上伺春之神,一定要菊花和桃花在一处开放。诗中流露出对备受冷落的菊花的同情,并为之打抱不平。诗人看到了菊花的处境,才引发了内心情感的涌动。如果描写的是桃花盛开妖艳的情景,那么,引发的就可能是诗人的另一种情感。
又如: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唐】吴融《途中见杏花》
诗人漂泊在外,途中偶见一枝杏花,触动他满怀愁绪,于是就借杏花托兴,展开多方面的联想,把自己的惜春之情、流离之感、身世之悲、故国之思,一层深一层地抒写出来,笔法极为细腻。如果不是看到杏花,诗人也就不可能涌出这么多的感慨情思。
借景抒情,关键是“借”,没有了所“借”的景,“情”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得抒发;有了所借的景,情才能够缓缓流吐和喷涌宣泄。当然,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即所借的景与所抒的情一定要有契合点,要达到浑融无间;如果二者生硬、牵强,有剥离之感,那就是所借景不当或所抒情不当。
以上三种抒情方法,有的统称为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四)虚实结合
诗人写诗并不把所见的景象一览无余地全部写进诗中,总留有一定的余地或空白,这就是“虚”。这里的“虚”是指凭直觉看不见、摸不到,只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景象和境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具象和物质。但虚实又是相对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眼前为实,身后为虚;实境为实,幻境为虚;实际为实,猜想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等。因为实,诗才有具体可感的景象;因为虚,诗的境界才显得宏阔、空灵,给人想象的空间。如: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诗的前两句意思是:在巴山下着夜雨的时候,你来信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无法确定。这是写实。后两句想象以后归来,共剪西窗之烛,共话巴山夜雨之时的情景。这是写虚。“却”字把巴山夜雨和将来共话西窗的情景结合起来,充分表现出归思之深,渴望重逢之切。全诗清晰流畅,又显得曲折蕴藉。
又如: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南宋】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词的前九句写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这些都是梦中所想,是写“虚”。最后一句写醒来之后发现自己一头白发,是写“实”。雄心壮志和人生悲戚,理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表现了诗人虽有满怀雄心,却无门报国的悲哀。
(五)寓理于事
诗人从所描写的景物和所叙述的事情中,体察出一定的事理,即诗人把事理寓含在景物和事情中。这类诗也叫哲理诗。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诗的后两句是说,人自身处在庐山之中,是看不出庐山真面目的。人们游山观景是这样,人们认识世间事物也往往是这样。这两句是含有深刻的哲理的——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也就不一样,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会带有主观片面性。要真正认清事物的真相,看出事物的全貌,就一定要超越狭小的范围,把眼界扩大,摆脱主观成见。
又如: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千寻塔》
诗人由登塔远望,浮云不能遮住双眼,悟出来这是站得高的原因。由此告诉人们:你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只要你站得高,就不会有东西能遮住你远望的眼睛。这就是其中的哲理。
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写景抒情诗中,偶尔有两句富有哲理的议论,这首诗算不算哲理诗?应该说不算。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第三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很富哲理的。但这首诗并不是哲理诗,而是一首广为传诵的酬答诗。
(六)托物言志
诗人在诗中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理想、人格、志向、观点,而把它寄托在所描摹的事物上。描摹事物和言志合二为一,使诗具有双重含义。这也是间接抒情的方法之一。如: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吟石灰》
诗的表面写出了石灰的形成过程和它的作用,而实际意思是作者借此来表达志向:不怕粉身碎骨,死而后已,一定要留下清白的人生,彪炳史册。
又如: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诗人盛年遭厄,早生白发,黑鬓已成旧影,如今面对乌黑的寒蝉的哀吟,诗人怎能承受得了?颈联以蝉喻己,以蝉所处的自然环境“露重”、“风多”,比喻自己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的恶劣;以“飞难进”、“响易沉”来刻画蝉的生态形象,也喻自己内心的痛苦。“飞难进”喻仕途受阻,“响易沉”喻有志难伸。最后说自己也和清廉高洁的蝉一样,但却不被人理解。这就让蝉与己相融合了。
(七)欲抑先扬
诗人想贬抑和否定一种事物,却不从正面着笔,先从反面褒扬写来,而后才显露出真实的写作意图。如唐代王昌龄的《闺怨》,诗人写春日里少妇打扮一新登楼眺望,一脸无忧无虑的喜庆样子,可是当她看到田野的路上杨柳青青的景色,内心却“悔”了。诗人真正要表现她的不是“不知愁”而是“悔”后的知愁。但为了更强烈地表现她内心的愁,却先从“不知愁”写起。通过这种手法,深刻表现出了少妇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突出了“闺怨”这一主题。
又如:
运锄耕斸侵星起,垅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唐】张碧《农父》
在这首诗中,诗人把一个披星戴月、辛勤劳作的老农作为描写对象。他们一家遇上了丰收年,按常理,这样的人家,这样的年景,生活应该能过得去。谁知,诗人笔锋一转,在最后道出,丰收的果实都被剥削者拿去了,老农仍然一无所获,不但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说不定还要抛弃妻子儿女呢。本来是喜悦的事情,没想到却是悲伤。以此写来,这一扬一抑,造成强烈的情感落差,使悲伤更甚。
又如李商隐的《贾生》诗的开头仿佛赞颂汉文帝求贤之切,一副贤君的样子。他和贤臣相谈,竟至深夜,甚至虚前席而听,恭敬备至。岂知问的却不是天下大事和黎民百姓,而是鬼神。贤君的形象,顿时黯然失色。诗开头一扬再扬,最后贬抑,揭示出汉文帝求贤的本质。笔力看似轻松,信手写来,而效果极强烈,议论透辟警策。
再如: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唐】杜甫《八阵图》
诗开头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在他的运筹下确立了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格局,功绩是卓绝的。第三句称赞他的军事才能,他留下的八阵图(布成的阵势),几百年来,尽管不断被大水冲击淹没,可是一旦水落石出,石堆依然如旧,岿然不动。这样的人物应该能还定中原,恢复汉室。但诗第四句一转:蜀国失策吞吴,成为千古遗恨。英雄壮志未酬啊!前三句的扬,推之极峰,最后一抑,形成千丈落差,表达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极度惋惜之情。
和这种手法相反的是欲扬先抑。
(八)直抒胸臆
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即把自己的情感直接抒发出来。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这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着名诗篇,写戍边将士们杀敌报国的豪壮气概。他们辗转边关,磨破了铁甲。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士们,同仇敌忾,发出了铿锵誓言:“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就是直抒胸臆。
又如: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唐】严武《军城早秋》
诗的前两句描写边地景象,抒发了诗人获胜后的喜悦心情;后两句说要乘胜追击,全歼残敌。表现了作者抗击外敌、保卫边疆的决心,这也是直抒胸臆。
再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零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是南宋爱国诗人。曾率兵抗击元人,因兵败被俘。后来元人逼迫他招降宋军统帅张世杰,因不从,于是就写下了这首慷慨悲壮的诗篇。由于他威武不屈,最后从容就义。诗的尾联表现出诗人抱定的决心:人生自古谁都会死,我要留取一颗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汗青”即指史册。没有发明纸之前,人们是用竹简记事的。制作竹简要先用火烤干竹子里的竹汗,也就是水分,故称汗青。这联诗表现出诗人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九)动静结合
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大多都是有动态的,有静态的。唯动则张狂,唯静则呆滞。动静结合,则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但动静有主次之分:以动衬静,静为主;以静衬动,动为主。一动一静,才能相辅以成。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唐】王维《鹿柴》
这首诗以夕照和人声来衬托深山的幽、静、空。
又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前两句写鸟鸣涧人闲、花落、夜静、山空。山间的一派沉寂,已经写出,可是诗人又在后两句里,以动写静,写被月色惊扰的山鸟,在山涧中不时鸣啼,给山涧带来一点生气。细读之,就能体会出,恰恰是后两句把前两句所描写的幽静气氛,衬托得更加浓重。
(十)乐景写哀
诗人描绘出一幅明快斑斓的绚丽画面,但却是为了抒发哀伤、悲戚的情感。情和景形成一种极强的反差。文生于情,情感于物。四时变化,万物盛衰,都会影响人的情感。秋天肃杀,草木凋零,人们往往产生悲哀的情绪;百花盛开,春和景明,人们往往产生欢快的情绪。正所谓:“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这是人之常情。但在特殊情况下,有的人则会产生相反的情绪。如: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唐】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春天的江山、花鸟极其美丽可爱,后两句却写春天转眼就要过去了,怎不令人伤怀?更何况这时诗人是流落他乡,归家无日。面对美好易逝的春景,诗人的时光易逝之感和思家欲归之情就更加深重了。
这种手法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是很细腻的。诗人因为心境不好,景色虽然美好,却非“我”有,物之美不为我设,因而感到莫大的遗憾。杜甫在《忆弟二首》中写道: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
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
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此诗写安史之乱战争仍在进行,诗人兄弟离散,天各一方,不能回归故园,更谈不上欣赏故园的花鸟。花鸟虽好,却和人不相干。
有时诗人的哀情愁绪同美景是不协调的,甚至感到同美景格格不入,以至于产生厌憎。诗人直接把这种厌憎写出来,这是乐景写哀的另一种情况。如杜甫的《送路六侍御入朝》: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
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绵。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诗人与儿时的旧友分别了四十年一直杳无音信,谁能想到忽然他们又重逢了。他乡遇故知,本是高兴的事,但谁又能想到,这重逢又是新的别离。所以对着桃红柳绿的春色,看着白于绵的柳絮,诗人高兴不起来,反而觉得这景色和别离的情景是那样的不协调,因而说出“不分(愤)”“生憎”的话来。
还有一种情况是把乐景作为哀情的衬托来写的。这种情况就是在诗中渲染和描绘出同诗中人物的心境不相协调的气氛和景象,借以突出人物的心理。如明代刘基的《宫怨》:
何处春风拂苑墙,飞飞片片入昭阳。
多情尚有池边柳,留得莺啼伴日长。
诗人描绘出一片花飞莺啼,春日融和的美好景象,但不是让人欣赏的,是用它映衬宫女寂寞无聊的心情的。在这种情境里,宫女们更显得日长无聊,度日如年。
与这种手法相反的是哀景写乐。
(十一)烘托渲染
诗的渲染烘托是借鉴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即:用周围的景物来烘托渲染画面上的中心事物,以表现画的主题。它起到深化意境、渲染氛围、突出主题的作用。这在诗中有两种常见的情况:一是以周围的景物烘托渲染中心事物,以次要的景物烘托主题。二是以周围的环境气氛烘托渲染诗人的思想情感,以景托情。如: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这是一首题画诗,我们即使没有见过这幅画,可是由诗文也可以想见出画面的内容: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春江,几只鸭子,河岸上布满蒌蒿和刚刚破土而出的芦芽。诗人还想象着:这时节河豚也该上市了吧。“鸭戏春江”是诗人着重表现的中心事物,即主要意象,其他的景物都是为鸭戏春江作铺垫陪衬的。这属于第一种方法。
又如: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这首诗写诗人送别好友。诗的第一句首先描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的江天,由此织成一片无边无际的愁网,渲染出暗淡的离别气氛。那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的寒意,也浸透在离人的心上。以此加重离别的愁绪情思。这是第二种方法,这种方法较为多用。
(十二)借古讽今
诗人常常借用古代的人、事、景、物来讽喻所处的时代,把古代的东西作为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方面的鉴戒。通过古今对照,或褒或贬,或扬或抑表达出诗的主旨。诗人常常会在题目中标明“怀古”、“咏史”等字样。阅读理解这类诗必须注意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写作时的心情。如: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州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唐】刘禹锡《金陵怀古》
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转入议论:当年六朝的繁华哪里去了?当时的权贵们今天又在哪里?国家的兴亡,应是取决于人事的,绝不是仅仅凭借险要的山川形势。六朝帝王凭恃天险沉湎享乐导致国亡的教训,后人有没有记取呢?《玉树后庭花》是公认的亡国之音,本诗含蓄地把鉴戒亡国之意寄寓在一种音乐现象之中,可谓意味深长。
又如: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三首·其一》
这是一首讽喻诗,诗人寓讥讽于再现史事的情景中。史料记载:在西安临潼骊山北麓的华清宫,是一座离宫,唐玄宗天宝六年改名“华清宫”。同年大兴土木,修建亭台楼阁,布置园林美景,于是成为唐玄宗和杨贵妃醉生梦死享乐的地方。诗人路过华清宫有感而咏史:通向山顶华清宫的一道道大门依次打开,一骑红尘飞奔而至,谁都不知道这是为杨贵妃送荔枝的。揭露了统治者的荒淫糜烂。
考查表达技巧常见题型有:
(1)本诗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2)这首诗(某联)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3)请从“情”和“景”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4)这首诗在抒情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赏析。
(1)理解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情感。
(2)分析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3)体会这样表达的艺术效果。
1.(2008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
北去南来自在飞。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解析】这是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的。虚实结合是古诗常用的表达手法。我们前面说过,什么为虚,什么为实。鉴赏这首诗,要首先弄清什么是虚,什么是实。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道而驰、波浪互击的实景,虚写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心和无奈。后两句实写南北自由飞翔的鸥鹭,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们自由来往的渴望。
2.(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断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解析】这也是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这是一首怀古诗,前六句描写眼前所见情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考题说的已经很清楚,这首诗写的有景有情,只让我们分析景和情是什么关系。从以上讲的内容来看,情、景关系有三种: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答案】寓情于景。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可以想见秦国当年是何等强盛。回头再看而今的大唐,国势已经衰颓,怎不叫人悲从中来。诗人把悲情寓于景物描写之中,显得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1)准确指出是什么修辞手法或表达技巧。
(2)结合全诗(或诗句)说出这种修辞手法或表达技巧表现的内容。
(3)指出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或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
1.指出的修辞手法或表达技巧不正确。
2.没有结合诗句说出修辞和表达技巧的内容。
3.忘记指出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春日登楼怀旧
【宋】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近日横。
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解析】题目中的“怀旧”二字揭示了“思乡盼归”之意。诗歌由“聊”到“惊”,是由写景到抒怀。
【答案】此诗运用了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诗人无聊而远望,却望见和家乡一样的景色,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便由此引出。这样使得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更加隽永,意味深长。
对一首诗作全面细致的鉴赏,虽然能使我们获得详尽的了解,但却不易把握整体,更不易作对比关照。对一些诗篇作提纲式介绍,既能节省篇幅,又能把握轮廓,有利于诗与诗的对比。如,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而那首诗的语言“飘逸豪放”,通过对比体味,加以区别,能使我们形成较深刻的语感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