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28368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关于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人们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把古代汉语语法现象和现代汉语语法现象割裂开来,油是油,水是水;要么用现代汉语语法理念硬套古代汉语语法现象,古今混杂。《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反映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变化研究的成果,该书从语言的历时变化出发,既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一脉相承之处,又重点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的变化,总结出了古代汉语语法有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些特殊现象,融入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流”和“变”的研究心得。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并不是简单的语法变化,而是一个“流变”过程。“流变”就体现出了循序渐变,体现出了“源”和“流”的关系,体现出了动态的变化。《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涵盖了汉语名词的变化、动词的发展、形容词的演变、数量表达法的变化、代词的变迁、古今虚词的差别、古今常见句子的变化、古今句序的变化、复句的变化等一般结构的流变以及词的兼类、转类、活用和句子的特殊结构等特殊现象的流变,试图比较全面地概述出古今汉语语法的变化过程。

总体上说,对汉语语法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较早的语法研究专著,是元代学者卢以纬的《语助》,它标志着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开端,但只是零珠碎玉,缺乏系统。真正比较系统地研究汉语语法的,应该是清代学者****忠的《马氏文通》。《马氏文通》以后,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许多学者沿着《马氏文通》的路径,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语法研究专著,比较著名的有章士钊的《中等国文法》、刘复的《中国文法通论》、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黎锦熙的《比较文法》、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等。但也有一些学者试图依照西方语法理论模式为汉语语句结构搭建一个语法框架,这就造成了语法理论和汉语实践的脱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学者们开始运用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解决汉语语法的实际问题,形成了汉语语法理论新的定向时期,人们主要依据词语结合能力区分词类,根据句式变换研究句子结构,这是比较符合汉语语法规律的一条研究方向,至今仍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主要方法。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一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教学研究心得。因为书稿内容大多为教学笔记,引例难免陈旧了些,也有不少疏漏和不足,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但本书毕竟为教学所得,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教材或参考资料,果真能如此,就是作者最大的愿望。

作者

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