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记者的感悟
28368900000068

第68章 “请家长”不能代替家访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中小学教师把亲自登门家访换成了“请家长”到校,昔日平等的交流协商做法改变了。

一些家长们反映,现在教师家访的越来越少了,而年轻教师则更少。学生不出问题,从不找家长,学生出了问题才想起找家长,把家长传唤到学校,而且不管家长是否有事,必须随叫随到。一些教师“请”家长到学校,不是平等地研究协商,而是让家长对学生的不良表现承担责任,甚至成为他们发泄不满的对象。最近,宁夏有关部门一位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在学校犯了一点小错误,爱人便被“请”到学校,一顿难以忍受的训斥,以致让她回家后大哭一场。第二天他本人去学校,也搞得很不愉快。据了解,这种状况在一些学校较为普遍。

做好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当然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密切配合。而教师要求家长配合做学生的工作,应持积极、诚恳、热情、平等的态度。只有摆正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才能达到配合默契的效果。

教师经常家访,征求家长意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也是教师主动求得家长配合的一种积极的姿态,这样做很容易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自然减少了彼此的误解、猜疑和指责,毫无疑问,会收到比把家长叫到学校更好的效果。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件不容易的事,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其中应包括恢复那些长期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许多教育工作者呼唤好的教学作风,也希望恢复教师家访的思想工作方法。

(原载1990年7月14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