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记者的感悟
28368900000092

第92章 会,都“货真价实”吗?

现在,社会上打假之声不绝于耳,假烟、假酒、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很多东西一与“假”沾上边,就害人不浅,理当在“打”之列。于是,有识之士便借题发挥,揪出社会生活中各种有“假”的现象,呼吁这也要“打假”,那也要“打假”。但似乎仍有应列入被打之列的“假”,还未引起广泛关注:假会,便是一例。

某地在瓜果飘香的“黄金季节”开了个有数省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或称协作会议)。“会议”安排6天时间,只有一天是在室内进行,其余时间均在户外———“考察”风景名胜,所有与会人员都吃得好、玩得乐、拿得多。至于“会议”成果,谁也没有闲心去关心。这样的会,难道还能叫“会”吗?

如今,我国每年要开数以万计的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会遍地开花。有些会越开越走样,越开越离谱。人们有理由问一句:会,都开得“货真价实”吗?有没有人在会议中塞了许多私货?有没有假借开会之名行营私之实?有没有“假会”?

如果仔细考察一些会议就会发现,有些会议正在“蜕变”:会议没有多少实质内容,也不是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名义是开会,但并不以开会为主;筹会者注意力不在会上,入会者兴趣也不在会上;接待上形成相互攀比,开支也远远高于由党政机关召集的工作会;一些轮流坐庄会变成公费旅游的代名词。种种现象表明,有些会正被各种不正之风所利用。这种现象应该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会议,也要“货真价实”。对“货不真价不实”的假会,就要“打”。当前,特别要注意有些会议的“会下”和“会后”,坚决挤掉会议的“水分”,清查那些名不副实的会,不给不正之风以藏身之地。对开假会而大慷国家之慨者,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决不留情。

不正之风,无孔不入。它总是借各种机会各种活动,寻找自己的藏身之地,而且一有条件就恶性膨胀,迅速繁殖,危害社会。对此,要保持应有警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我们并非笼统地反对开会,也不能断定某类会一定不好,更不是说不能借会议之便走走看看。开会,仍然是交流、协作、推动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问题在于开什么样的会、如何安排会,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会后适当走走看看,应该是可以的,但不应列为会议内容,更不应挥霍公款。开会,就要像个开会的样子,决不能弄得会不像会,把本来正经八百的会搞得不伦不类。

会议打假,现已不是危言耸听的口号了,应当尽快变成具体行动。

(原载1998年7月20日《宁夏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