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绍兴名人传略
28371300000002

第2章 大禹

禹,史称夏禹、夏禹王、禹帝,通常尊称为大禹(伟大的禹的意思),与尧舜并为中国历史上的古圣王。大禹在华夏大地洪水泛滥、民不聊生之际,率领民众疏江河,治水患,“居外十三年(一说八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平洪水,使百姓安居,成为把华夏先民从洪水浩劫中拯救出来的伟大领袖;大禹征服三苗,划分九州,确立贡赋制度,参与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修筑城堡,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基础,完成了中华大地从原始的部落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飞跃;凭此说其为中华立国始祖也未尝不可。大禹一生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化身,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大禹的事迹在《尚书》、《史记》等古籍中都有所记载。

绍兴禹庙内的大禹塑像

大禹,《史记·夏本纪》说他名文命,西晋皇甫谧所撰的《帝王世纪》说他字密。大禹治水使“天人和协,一切都很有秩序”,帝舜对此十分满意,“赐姓曰姒,氏曰有夏”,但一般称作夏禹,这是先秦时期以国为氏的习惯。

大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因而大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大禹的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都没有登临帝位,而是给天子做大臣。由此可见,大禹的家世是很显赫的。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传说的上古时代的圣王。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就起于黄帝。在先秦时代,黄河流域,大江南北,到处流传着黄帝的故事。百家书籍也记载着黄帝的事迹。司马迁根据这些传说和记载,写了《五帝本纪》,即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本纪》说,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关于黄帝的出生地有种种传说。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传说中的寿丘,在今山东曲阜东北,姬水为关中岐水支流,轩辕在今河南新郑县北。而《水经注》又说黄帝生于轩辕谷,则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关于黄帝出生地的种种传说,表明黄帝影响之大。位于今陕西黄陵县西北的桥山上有黄帝陵。这象征着全民族的认同。古史认为黄帝按五行是以土德为王,土为黄色,故号黄帝。

颛顼帝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沉静稳练而有机谋,通达而知事理。他养殖各种牲畜庄稼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仪,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他往北到过幽陵,往南到过交阯,往西到过流沙,往东到过蟠木。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全都平定了,没有不归服的。

大禹的母亲名叫脩(xin)己,《竹书纪年》卷上“帝禹夏后氏母曰脩己,出行,见流星贯昴(mno卯,二十八星宿之一),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脩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三国志·蜀志·秦宓(m,密)传》:“禹生石纽”,裴松之注引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鲧纳有莘(shen,申)氏之女曰志,是为脩己。”以上史籍的记载既说明了大禹的母亲叫什么,也显示了大禹出生的神话意味。

大禹出生在哪里?这至今还是个争论的话题。《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兴于西羌”,《孟子》说“禹,西夷人也”。《吴越春秋》记载:“禹家于西羌”,《后汉书》说,“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公元116年,汉武帝在征服西南夷后,设置汶山郡广柔县,北川当时就是汶川郡广柔县管辖。北周时代,设立北川县。贞观八年,唐朝在北川县的基础上设立石泉县,从那时起,几乎所有有关大禹的文献都载明,大禹出生在石泉县。《蜀志》记载:“蜀之石泉,禹生之地。”《禹庙记》说:“石泉之山曰石纽,大禹生焉。”明代杨慎《升庵外集》:“广柔隋改汶山,禹产地也。”乾隆《御批通鉴》注:“石泉属龙安府,山下有大禹庙,相传禹以六月六日生此。”《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四川通志》、《龙安府志》等历史典籍都记录了大禹出生在北川之事。1914年,因与陕西省石泉县同名,大禹的出生地在经历一千四百年后又恢复为北川县。20世纪80年代,陕西石泉县与四川北川县结束了几百年的争论,肯定北川才是真正历史记载中的大禹出生地。北川县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的西北部,羌族聚居地,羌族人口占50%以上,古属西羌,也称西夷。综上说明大禹出生于石纽,即今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但也有学者认为,大禹是越地土生土长的人物。有的学者则对以上说法都表示怀疑。

根据历史传说和有关史籍,我国远古的洪水,主要发生在伏羲、女娲时期,炎帝少女女娃时期,以及尧、舜、鲧、禹时期。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洪水泛滥成灾,为患下民。《孟子·滕文公上》所载对洪水时期的叙述生动逼真:“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由于洪水为害,人们生存极其艰难,故而满目荒芜,荆榛遍野,野兽出没,人烟稀少。

尧对此非常关切,寻找能治理洪水的人,征询四岳(四方诸侯之长)的意见,问谁可以治理水患,四岳推荐了鲧。尧觉得鲧这个人靠不住,经常违抗命令,会危害本族的利益,不适宜承担这项重要的工作。四岳都说:“比较起来,就治水这件事众大臣还没有谁比他更强,希望您让他试试。实在不行,再免去他的职务。”于是尧听从了四岳的建议,任用鲧治理洪水。

尧说:“唉!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说:“我们的德行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尧说:“那就从所有同姓异姓远近大臣及隐居者当中推举吧。”大家都对尧说:“有一个单身汉流寓在民间,叫舜。”尧说:“对,我听说过,他这个人怎么样?”四岳回答说:“他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得很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

尧说:“先考察一番,然后再行决定”。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gui,规)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尧认为这样做很好,就让舜试任司徒之职。舜谨慎地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臣民们都乐意遵从不违,普遍依照“五典”行事。尧又让舜总管百官,处理政务,百官都服从舜的指挥,百事振兴,无一荒废,并且显得特别井井有条,毫不紊乱。尧让舜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四门处处和睦,从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恭恭敬敬。最后,尧又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经受大自然的考验,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显示出很强的生活能力。

经过三年各种各样的考察,尧认为舜十分聪明,很有道德,无论说话办事,都很成熟可靠,而且能够建树业绩。于是,把他叫来说道:“三年来,你做事周密,说了的话就能做到。现在你就登临天子位吧。”舜推让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便接受帝位。尧决定将帝位禅让于舜。正月初一,舜在文祖(文祖也就是尧的太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尧让舜正式接替自己,登上天子之位。尧退居避位,二十八年后去世。

舜被举用,代行天子的政务,到四方巡视。舜在巡视途中,看到鲧治理洪水干得不成样子,治水已九年,洪水仍然泛滥不息,治水没有取得成效。于是,舜就把他流放到羽山,结果鲧就死在那里。天下人都认为舜对鲧的惩罚是正确的。

鲧治水失败,据史书记载是治水方法———堵,不适合当时洪水的实际情况。《尚书·洪范》说:“昔鲧堙洪水。”《山海经·海内经》中有个神话,说鲧偷窃了天帝的宝物“息壤”,这是一块长生不止、能堆山成堤的宝土,鲧用它去堙塞洪水,但不见成效。从此中可以推测,鲧治水患的方法很成问题,主要是用壅塞的办法,水无处可去,东堵西决,此堵彼溢,仍然为患,所以治水九年,“绩用弗成”。

舜执政后,对四岳说:“有谁能奋发努力,建立功业,光大帝尧的事业,授给他官职辅佐我办事呢?”四岳都说:“伯禹为司空,可以光大帝尧的事业。”舜说:“嗯,好!禹,你去负责平治水土,一定要努力办好啊!”大禹跪地叩头拜谢,谦让给稷、契和皋陶。舜说:“好了,去吧!”于是,大禹继承他父亲鲧未竟的治水事业。

有史以来,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历来传颂不绝。大禹受命治水后,在益和后稷的辅助下,他“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故“劳身焦思”,发愤治好水患。

大禹为人聪敏机智,能吃苦耐劳,他遵守道德,仁爱可亲,言语可信。他的声音就是标准的音律,他的身躯就是标准的尺度,凭着他的声音和躯体就可以校正音律的高低和尺度的长短。他勤勤恳恳,庄重严肃,堪称是百官的典范。

大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与益、后稷一起到任,命令诸侯百官发动那些被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他一路上穿山越岭,树立木桩作为标志,测定高山大川的状貌。大禹在外面治水十三年(一说八年),几次从家门前路过都没敢进去。他节衣缩食,尽力孝敬鬼神。居室简陋,把资财用于治理河川。他走遍天下,在地上行走乘车,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沼中行走就乘木橇,在山路上行走就穿上带铁齿的鞋。他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还装载着测四时定方向的工具,开发九州土地,疏导九条河道,修治九个大湖,测量九座大山。他让益给民众分发稻种,可以种植在低洼潮湿的土地上。又让后稷赈济吃粮困难的民众。粮食匮乏时,就让一些地区把余粮调剂给缺粮地区,以便使各诸侯国都能有粮食吃。

大禹治洪水接受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制定了新的治水方略。采用疏导为主的方法。正如孟子所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就是说不是用人力去与大自然对抗,而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给洪水找出路。

大禹治水及考察是从冀州开始的。先完成了壶口的工程,又治理梁山及其支脉。治理好太原地区,一直到太岳山之南。修治好覃怀之地的洪水后,又继续修治了衡水和漳水。常水、卫水疏通了,大陆泽也修治完毕。

济水和黄河之间的(兖)州地区的九条河都已疏通,雷夏蓄积成了一个大湖。雍水和沮水汇合流入泽中,土地上种了桑,养了蚕,于是民众都能从山上搬下来定居在平地上。

平治了大海到泰山之间的青州地区的堣(yu,禺)夷之后,淮水、淄水也得到了疏通。

治理了大海与泰山到淮水之间的徐州地区的淮水、沂水,蒙山、羽山一带也可以种植作物了。大野(水泽名)成了一个蓄水湖,东原的水也都退去。淮河与大海之间的扬州地区的彭蠡(li,里)汇成了湖泊,成了鸿雁南归时的栖息之地。松江、钱塘江、浦阳江在那里入海,震泽地区也获得了安定。竹林密布,野草繁茂,树木高大。

荆山到衡山南面的荆州地区有长江、汉水注入大海。长江的众多支流大都有了固定的河道,沱水、涔水业已疏导,云泽、梦泽也治理好了。

荆州和黄河之间的豫州有伊水、洛水、瀍水、涧水,都已疏通注入黄河,荥泽也汇成了一个湖泊,还疏浚了荷泽,修筑了明都泽的堤防。

华山南麓到黑水之间的梁州地区的汶(岷)山、嶓冢山都可以耕种了,沱水、涔水也已经疏通,蔡山、蒙山的道路已经修好,在和夷这个地方的治水也取得了成效。

黑水与黄河西岸之间的雍州地区的弱水经治理已向西流去,泾水汇入了渭水。漆水、沮水跟着也汇入渭水,还有沣水同样汇入渭水。荆山、岐山的道路业已开通,终南山、敦物山一直到鸟鼠山的道路也已竣工。高原和低谷的治理工程都取得了成绩,一直治理到都野泽一带。三危山地区可以居住了,三苗族也大为顺服。织皮族居住在昆仑山、枝支山、渠搜山等地,那时西戎各国也归服了。

大禹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一条从汧山、岐山开始一直开到荆山,越过黄河;一条从壶口山、雷首山一直开到太岳山;一条从砥柱山、析城山一直开到王屋山;一条从太行山、常山一直开到碣石山,进入海中与水路接通;一条从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一直开到太华山;一条从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一直开到负尾山;一条从嶓冢山一直开到荆山;一条从内方山一直开到大别山;一条从汶山的南面开到衡山,越过九江,最后到达敷浅原山。

大禹疏导了九条大河:把弱水疏导至合黎,使弱水的下游注入流沙(沙漠)。疏导了黑水,经过三危山,流入南海(青海)。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龙门山,向南到华阴,然后东折经过砥柱山,继续向东到孟津,再向东经过转而向北经过降水,到大陆泽,再向北分为九条河,这九条河到下游又汇合为一条,叫做逆河,最后流入大海。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向东流就是汉水,再向东流就是苍浪水,经过三澨(shi,誓)水,到大别山,南折注入长江,再向东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北江,流入大海。从汶山开始疏导长江,向东分出支流就是沱水,再往东到达醴水,经过九江,到达东陵,向东斜行北流,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中江,最后流入大海。疏导沇水,向东流就是济水,注入黄河,两水相遇,溢为荥泽,向东经过陶丘北面,继续向东到达荷泽,向东北与汶水会合,再向北流入大海。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水,向东与泗水、沂水会合,再向东流入大海。疏导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往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疏导洛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与涧水、瀍水会合,又向东与伊水会合,再向东北流入黄河。

绍兴大禹陵

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都城会盟和朝觐了。

大禹在治水的同时采取生产自救的措施,叫益组织民众在卑湿的地区种植水稻。各诸侯国贫富不均,有的粮食充裕,有的缺粮难以为继,禹令后稷负责“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大禹的这种策略,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古代,也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不仅使各路诸侯感恩,而且也为同心协力治水增加了凝聚力。

《国语·周语下》对大禹治水也有详细的记载:“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汩九川,陂障九泽,丰殖九薮,汩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故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燀,神无间行,民无淫心,时无逆数,物无害生。帅象禹之功,度之于轨仪,莫非嘉绩,克厌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意思是说大禹治水主要是依据水流的自然规律,采用了“高高下下,疏川导滞”的方法,使洪水各循其轨道畅流无阻,最后归入大海,九州之内皆可人居,使大环境良性循环,天不下冰雹,地不散阳,水不积厉气,火不成灾,神无奸神,民无贪心,四季正常,无虫害伤害庄稼。天人和协,一切都很有秩序,帝舜十分满意,对大禹“赐姓曰姒,氏曰有夏”。大禹的治水成就不仅得到万民的爱戴,而且也得到了帝舜的首肯,不仅赐姓,而且把禹族命名为“有夏”。大禹的祖族是“崇伯鲧”,其族名或说是国名为“崇”,这时的大禹可以称“夏伯禹”,禹的族名称为“夏”了。舜帝还赐给他一块代表水色的“玄圭”,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

大禹因治水功业卓著,舜荐禹为自己的接班人。

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考察了各地的土质物产情况,规定了应该向天子交纳的贡赋物产和等级,还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一是利于治水,二是便于弄清诸侯朝贡时的路线,交通是否方便,以利各地诸侯及时地把贡赋物产上缴。

《尚书·禹贡》记述了大禹划分九州的传说。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各州的山川方位和走向、土壤性质、物产分布、贡赋的等级和物品等情况,以及进贡经行的路线,也都有记载。这是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建立的又一件伟大业绩。九州是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无论其可信程度如何,人们总是习惯把中国称为九州。因为是大禹划分九州,故古代人又常把中国称为禹域。

冀州的土质色白而松软,这里的赋税属上上,即第一等,有时也杂有第二等,田地属于中中,即第五等。东北鸟夷部族的贡品是皮衣。其进贡路线是绕道碣石山向西,进入黄河。

兖州的土质发黑而且肥美,草长得茂盛,树木高大。这里田地属中下,即第六等,赋税属下下,即第九等,经过十三年的整治之后,才能和其他各州相同。这一地区进贡的物品是漆、丝,还有用竹筐盛着的有花纹的锦绣。进贡时走水路,由济水进入漯(tu,踏)水,然后进入黄河。

青州的土质色白而且肥美,海滨一带宽广含碱,田地多是盐碱地。田地属上下,即第三等,赋税属中上,即第四等。进贡的物品是盐和细葛布,有时也进贡一些海产品,还有泰山谷地生产的丝、大麻、锡、松木、奇异的石头,莱夷地区可以放牧,所以,那里进贡畜牧产品,还有用筐盛着用来做琴弦的柞蚕丝。进贡时,走水路,由汶水转入济水。

徐州的土质呈红色,有黏性而且肥美,草木丛生,渐渐繁茂。田地属上中,即第二等,赋税属中中,即第五等。进贡的物品是供天子筑坛祭天用的五色土,羽山谷中的野鸡,峄山南面生产的可用以制琴瑟的孤桐,泗水之滨浮石制的石磬,淮夷的珍珠和鱼类,还有用竹筐盛着的纤细洁净的黑白丝绸。进贡时,走水路通过淮水、泗水,然后转入黄河。

扬州的土质湿润。田地属下下,即第九等,赋税居下上,即第七等,有时可居第六等。进贡的物品是三色铜、瑶、琨等美玉和宝石,以及竹箭,还有象牙、皮革、羽毛、旄(mao,毛)牛尾和岛夷人穿的花草编结的服饰,以及用竹筐盛着的有贝形花纹的锦缎,有根据朝廷的命令进贡包好的橘子、柚子。这些贡品都经由大海、长江进入淮河、泗水。

荆州的土质湿润,田地属下中,即第八等,赋税居上下,即第三等。进贡的物品是羽毛、旄牛尾、象牙、皮革、三色铜,以及椿木、柘(zhe,蔗)木、桧木、柏木,还有粗细磨石,可做箭头的砮(nu,努)石、丹砂,特别是可做箭杆的竹子箘(jun,郡)簬(lu,路)和楛(hu,户)木,是汉水附近三个诸侯国进贡的最有名的特产,还有包裹着和装在匣子里的供祭祀时滤酒用的青茅,用竹筐盛着的彩色布帛,以及穿珠子用的丝带。有时根据命令进贡九江出产的大龟。进贡时,经由长江、沱水、涔水、汉水,转行一段陆路再进入洛水,然后转入南河。

豫州的土质松软肥沃,低地则是肥沃坚实的黑土。田地属中上,即第四等,赋税居上中,即第二等,有时居第一等。进贡漆、丝、细葛布、麻,以及用竹筐盛着的细丝絮,有时按命令进贡制玉磬用的石头,进贡时走水路,经洛水进入黄河。

梁州的土质是青黑色的,田地属下上,即第七等,赋税居下中,即第八等,有时也居第七等或第九等。贡品有美玉、铁、银、可以刻镂的硬铁、可以做箭头的砮石、可以制磬的磬石,以及熊、罴、狐狸。织皮族的贡品由西戎西倾山经桓水运出,再从潜水船运,进入沔(mian,免)水,然后走一段山路进入渭水,最后横渡黄河到达都城。

雍州的土质色黄而且松软肥沃,田地属上上,即第一等,赋税居中下,即第六等。贡品是美玉和美石。进贡时从积石山下走水路,顺流到达龙门山间的西河,会集到渭水湾里。

大禹把金、木、水、火、土、谷六库的物资治理得很好,各方的土地美恶高下都评定出等级,赋税的等级都是根据三种不同的土壤等级来确定,各地诸侯也能按照规定认真进贡纳税。还在华夏境内九州之中分封诸侯,赐给土地,赐给姓氏,并告诫各地诸侯说:“要恭敬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不要违背我天子的各种措施。”

大禹下令规定:天子国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甸服,即为天子服田役纳谷税的地区;紧靠王城百里以内要交纳收割的整棵庄稼,一百里以外到二百里以内要交纳禾穗,二百里以外到三百里以内要交纳谷粒,三百里以外到四百里以内要交纳粗米,四百里以外到五百里以内要交纳精米。

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侯服,即为天子侦察顺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区;靠近甸服一百里以内是卿大夫的采邑,往外二百里以内为小的封国,再往外三百里以内为诸侯的封地。

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绥服,即受天子安抚,推行教化的地区;靠近侯服三百里以内视情况来推行礼乐法度、文章教化,往外二百里以内要振兴武威,保卫天子。

绥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要(yao,腰)服,即受天子约束服从天子的地区;靠近绥服三百里以内要遵守教化,和平相处;往外二百里以内要遵守王法。

要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荒服,即为天子守卫远边的地区;靠近要服三百里以内荒凉落后,那里的人来去不受限制;再往外二百里以内可以随意居住,不受约束。

这样,东临大海,西至沙漠,从北方到南方,天子的声威教化达到了四方荒远的边陲。

“禹征三苗”,是五帝时代华夏族对黎苗族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上由原始公社制度解体到国家产生的过渡时期的重大事件。这个过渡时期是从神农氏之后开始的。

“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氏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内行刀锯,外用甲兵。”(商君书·画策》)神农氏之后,炎黄之间的阪泉之战和黄帝与九黎之间的涿鹿之战就是“以强胜弱,以众暴寡”的战争局面的开始。《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黄帝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而蚩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诸侯都来归从轩辕。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貔(pi,皮)、貅(xiu,休)、貙(chu,初)、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几仗,才征服炎帝,如愿得胜。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

蚩尤是九黎部落的酋长。蚩尤,“九黎之君”,九黎即后来的苗族。当时其部落大概分为九派,故称九黎(九夷)。九黎部落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在远古之时,最初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是苗族,后来,以炎帝、黄帝为代表的华夏族从今中国西部迁来(他们可能是仰韶文化的创造者),两族发生冲突,苗族战败,逐渐被迫南下,到了长江流域。”但像九黎这样强大的部落集团,不可能因一次失败就被消灭,“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帮皆为称服”。说明天下“万帮”仍然奉蚩尤为首领,黄帝还继续跟他们进行着战争。

在颛顼、帝喾时代,炎帝的支流共工族先后与颛顼、帝喾争帝位,彼此激烈冲突。华夏族的内战给了三苗以发展的机会,三苗势力这时再次强大起来。颛顼之后,九黎改称三苗。颛顼又一次征伐三苗。“九黎之君于少昊氏衰,而弃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变九黎言苗民者。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居于西裔者三苗,至高辛氏(帝喾)之衰,又复九黎之悲。尧兴又诛之,尧末又在朝。舜时又窜之”。颛顼战胜三苗,采用诛其首领,“分流其子孙”的办法来处置失败者。

尧时,共工族发生内战,舜时“流共工于幽州”。而在当时,三苗仍然是华夏族的劲敌。先是“尧战于丹水之浦”,后来又是“舜却苗民”,并请命于帝尧,“迁三苗于三危”(甘肃敦煌市附近)。这次迁徙收到了实效,改变了一部分苗族的风俗,《吕氏春秋·召类》:“舜征三苗,更易其俗。”“三危既宅,三苗丕叙”等就是对这件事的记载。但是,这犹同颛顼分流三苗子孙一样,不可能将全部苗民迁到三危之地,被迁徙的只能是其中之一部,亦即反抗最烈的那些部落。所以,三苗于“尧末又在朝”,它跟华夏族仍然有联盟关系。到了舜登上天子位之后,“于是乎虞有三苗”,直到这时,讨伐三苗仍然是华夏族的头等大事。正因为此,帝舜命禹出征三苗。

据《竹书纪年》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来朝。”这次大禹征有苗的战争胜利了,有苗归顺来朝贡。《尚书·大禹谟》中也记载了大禹征有苗,会集了各路诸侯的首领,在誓师大会上说:“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这次战争许多诸侯国都参加了,大禹是总指挥。接着,《尚书·大禹谟》还记载了大禹采用伯益的建议以德政降服三苗的故事。舜派大禹前往讨伐,三旬过后,三苗仍然不服。伯益建议说:“唯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诺。至诚感神,矧兹有苗。”伯益的意思是说,只有德才能感动老天,有德,无论多远的人都会来归服。自满会招致损害,谦虚会得到益处,这是自然规律。当初,舜帝在历山耕作,来往田间,每天对着天空大声号啕哭泣,对于父亲和继母宁可自己背着不孝的罪名,招来邪恶的名声。舜恭敬地侍奉父亲瞽叟,有事见他时,一副恭敬畏惧的样子,瞽叟也确实和顺了些。至诚能感动神灵,何况这个三苗呢!于是大禹接受了伯益的建议,撤回军队。“舜帝广施文明德治,舞干羽于两阶”。

上述记载这次与有苗的战争,只是大军压境没有真正大动干戈,而是在武力威慑下采取了感化政策,即恩威并施,“七旬,有苗格”,即用了七十天的时间,最后有苗归服了。

《墨子·非攻下》载有《禹誓》,即大禹征三苗时的誓师之词。其中的说法与上说有些不同:“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高阳乃命于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苗师大乱,后乃遂几(几,义为衰微)。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这次大禹征三苗没有提到帝舜,而且确实是刀兵相见,战败三苗。记载尽管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大禹曾率师征伐过三苗。禹亲临战阵,勇武神威,战功卓著。这样的记载,使大禹的形象更富有立体感,而不仅仅是“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勤劳为民的一个侧面了。

《吕氏春秋·召类》:“禹攻曹、魏、屈、骜、有扈,以行其教。”大禹征服三苗之后,按照舜的政策“更易其俗”,使其与尧舜族的风俗习惯上融为一体。禹征伐曹、魏、屈、骜、有扈各方诸侯,也取得了胜利,并令其遵从联邦的教化。虽然没有谈到战争的具体情况,但是接连征服了五个诸侯国,也反映了大禹在军事上所取得的成功。

从上述的情况可以看出,大禹已掌握了部落联盟的军事大权,征三苗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树立了军事上的很高威望。

大禹不仅通过治水和征三苗在政治上、军事上树立了崇高威信,而且无意或有意中为奠定奴隶制国家的基础做了不少工作。

洪水退去以后,按地域划分部落联盟的百姓,而不再像部落联盟那样主要是按血缘关系来划分其居民,禹按照自然区域把中国划为“九州”,即所说的“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已经冲破了血缘的界限。《尚书·禹贡》与《史记·夏本纪》叙述九州的次序都是: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国家政权机构要运转就需要贡赋。《尚书·禹贡序》:“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史记·夏本纪》:“自虞夏时贡赋备矣!”仍然在《史记·夏本纪》中,大禹治水时确定田地和赋税等级以及进贡的物品;遗憾的是记载简明,具体的贡赋形式还不得而知,按孟子的说法大概是以五十亩为单位向奴隶征收贡赋吧。

国家需要建立常备军,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和官吏等。禹征三苗时,他的部队已是“济济有众”(《墨子·兼爱下》,引《禹誓》)。

舜为天子时已有刑法,《史记·五帝本纪》(舜说):“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禹伐三苗时“苗民弗用灵(命),制以刑”;启在讨伐有扈氏时向他的部队宣布严厉的军纪:“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尚书·甘誓》);《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大抵是启及其后继者根据氏族晚期习俗陆续积累的习惯法,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奴隶制法典。夏代已设有监狱,叫“夏台”、“圜土”。启的“军纪”和“禹刑”及其监狱应是对其父的继承和发展。

绍兴禹庙

尧帝执政时,还没有官职分工;史记·五帝本纪》所载,禹、皋陶佗(yo,姚)、契、后稷、伯夷、夔(ku侏,奎)、龙、倕、益、彭祖,从尧的时候就都得到举用,却一直没有职务。舜帝执政时,就有了官职分工,而且有了考核制度;《史记·五帝本纪》有很生动的记载:“舜对四岳说:‘有谁能奋发努力,建立功业,光大帝尧的事业,授给他官职辅佐我办事呢?’四岳都说:‘伯禹为司空,可以光大帝尧的事业。’舜说:‘嗯,好!禹,你去负责平治水土,一定要努力办好啊!’禹跪地叩头拜谢,谦让给稷、契和皋陶。舜说:‘好了,去吧!’舜说:‘弃,黎民正在挨饿受饥,你负责农业,去教他们播种百谷吧。’舜说:‘契,百官不相亲爱,五伦不顺,你担任司徒,去谨慎地施行五伦教育,做好五伦教育,在于要宽厚。’舜又说:‘皋陶,蛮夷侵扰中原,抢劫杀人,在我们的境内外作乱,你担任司法官,五刑要使用得当,根据罪行轻重,大罪在原野上执行,次罪在市、朝内执行,同族人犯罪送交甸师氏处理;五刑宽减为流放的,流放的远近要有个规定,按罪行轻重分别流放到四境之外、九州之外和国都之外。只有公正严明,才能使人信服。’舜问:‘那么谁能管理我的各种工匠?’大家都说倕可以。于是任命倕为共工,统领各种工匠。舜又问:‘谁能管理我山上泽中的草木鸟兽?’大家都说益行。于是任命益为朕虞,主管山泽。益下拜叩头,推让给朱虎、熊罴。舜说:‘去吧,你行。’就让朱虎、熊罴做他的助手。舜说:‘喂,四岳,有谁能替我主持天事、地事、人事三种祭祀?’大家都说伯夷可以。舜说:‘喂,伯夷,我任命你担秩宗,主管祭祀,要早晚虔敬,要正直,要肃穆清洁。’伯夷推荐夔、龙,舜说:‘那好,就任命夔为典乐,掌管音乐,教育贵族子弟,要正直而温和,宽厚而严厉,刚正却不暴虐,简捷却不傲慢;诗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歌是用延长音节来咏唱诗的,乐声的高低要与歌的内容相配合,还要用标准的音律来使乐声和谐。八种乐器的声音谐调一致,不要互相错乱侵扰,这样,就能通过音乐达到人与神相和的境界啦。’夔说:‘呣,我轻重有节地敲起石磬,各种禽兽都会跟着跳起舞来的。’舜说:‘龙,我非常憎恶那种诬陷他人的坏话和灭绝道义的行为,惊扰我的臣民,我任命你为纳言官,早晚传达我的旨命,报告下情,一定要诚实。’舜说:‘喂,你们二十二个人,要谨守职责,时时辅佐我做好上天交付的治国大事。’此后,每三年考核一次功绩,经过三次考核,按照成绩升迁或贬黜,所以,不论远处近处,各种事情都振兴起来了。”

考核的结果是:“这二十二人个个成就功业:皋陶担任大理,掌管刑法,断案平正,人们都佩服他能按情据实断理;伯夷主持礼仪,上上下下能都够礼让;倕担任工师,主管百工,百工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益担任虞,主管山泽,山林湖泽都得到开发;弃担任稷,主管农业,百谷按季节茂盛成长;契担任司徒,主管教化,百官都亲善和睦;龙主管接待宾客,远方的诸侯都来朝贡;舜所置十二州牧做事,禹所定九州内的民众没有谁违抗。其中禹的功劳最大,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浚了九条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各地都按照应缴纳的贡物前来进贡,没有不恰当的。纵横五千里的领域,都受到安抚,直到离都城最远的边荒地区。”

当时的政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那时,南方安抚到交阯、北发,西方安抚到戎、析枝、渠廋(sou搜)、氐、羌,北方安抚到山戎、发、息慎,东方安抚到长、鸟夷,四海之内,共同称颂帝舜的功德。于是大禹创制《九招》乐曲歌颂舜的功德,招来了祥瑞之物,凤凰也飞来,随乐声盘旋起舞。舜帝开始了天下清明的德政。

大禹执政时继承了舜帝的行政体制,已逐渐形成行政管理机构和官僚集团。《世本》称“夏后氏百官”,《礼记·明堂记》记有六卿、牧正、庖正、车正等官职名称,《尚书·立政》还将夏代官吏分为三大类:宅事(中央官)、宅牧(地方官)、宅准(祭祀官),而且认为三宅是夏、商、周三代相沿的制度,而这些制度当是从舜、禹那里继承和发展来的。

大禹本是“禅让制”产生出来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私有财产的出现,并形成私有观念,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都在日益扩大。为了巩固权力,扩大势力,大禹曾在涂山(今安徽蚌埠西郊,或说在绍兴,还有其他说法)和今浙江的会稽山大会夷夏诸部落首领,“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史记·孔子世家》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韩非子·饰邪》也有类似的记载:“大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大禹斩之。”《述异记》卷上说:“昔禹会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防风氏后至,禹诛之。”则把两者合而为一。参加会议的要“执玉帛”向禹进贡,迟到的要被杀头,说明万国首领都受大禹严厉纪律的约束,可见他的权势已发展到比尧舜二帝还要大的地步,对诸侯的生杀予夺之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其执政地位大大超过了尧舜在部落联盟中当时的情况。大禹会诸侯执玉帛者能有万国,这显然是君临万国之上的国王式的权威人物了;所以有论者认为“涂山之盟”是夏王朝建立的标志。

禹死,其子启继位并用武力剪除了维护“禅让制”的伯益和有扈氏等旧势力,在首都阳翟钧台(今河南禹县北门外)举行了盛大的享宴来招待众多的氏族部落首领,所以“钧台之享”意味着众多“诸侯”完全屈服于世袭王权的统治,中国历史上“父传子、家天下”的局面正式确立。后经“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历三四代人,一百多年时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才稳定下来。

一次重要的朝会谈话或许是对大禹精神的很好诠释。

一天,舜帝上朝,大禹、伯夷、皋陶一块儿在舜帝面前谈话。皋陶申述他的意见说:“遵循道德确定不移,就能做到谋略高明,臣下团结。”大禹说:“很对,但应该怎样做呢?”皋陶说:“哦,要谨慎对待自身修养,要有长远打算,使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同族人亲厚稳定,这样,众多有见识的人就都会努力辅佐你,由近处可以推及到远处,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大禹拜谢皋陶的善言,说:“对。”皋陶说:“哦,还有成就德业就在于能够了解人,能够安抚民众。”大禹说:“呵!都像这样,即使是尧帝恐怕也会感到困难的。能了解人就是明智,就能恰当地给人安排官职;能安抚民众就是仁惠,黎民百姓都会爱戴你。如果既能了解人,又能仁惠,还忧虑什么驩(huan,欢)兜,何必流放有苗,何必害怕花言巧语伪善谄媚的小人呢?”皋陶说:“对,是这样。检查一个人的行为要根据九种品德,检查一个人的言论,也要看他是否有好的品德。”他接着说道:“开始先从办事来检验,宽厚而又威严,温和而又坚定,诚实而又恭敬,有才能而又小心谨慎,善良而又刚毅,正直而又和气,平易而又有棱角,果断而又讲求实效,强有力而又讲道理,要重用那些具有九德的善士呀!能每日宣明三种品德,早晚谨行努力,卿大夫就能保有他的采邑。每日严肃地恭敬实行六种品德,认真辅佐王事,诸侯就可以保有他的封国。能全部具备这九种品德并普遍施行,就可以使有才德的人都居官任职,使所有的官吏都严肃认真办理自己的政务。不要叫人们胡作非为,胡思乱想。如果让不适当的人居于官位,就叫做扰乱上天所规定的大事。上天惩罚有罪的人,用五种刑罚处治犯有五种罪行的罪人。我讲的大抵可以行得通吧?”大禹说:“如果按你的话行事,一定会作出成绩的。”皋陶说:“我才智浅薄,只是希望有助于推行治天下之道。”

舜帝对大禹说:“你也说说你的好意见吧。”大禹谦恭地行了拜礼,说:“哦,我说什么呢?我只想每天勤恳努力地办事。”皋陶追问道:“怎样才叫勤恳努力?”大禹说:“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下民都遭受着洪水的威胁。我在陆地上行走乘车,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沼中行走乘木橇,在山路上行走就穿上带铁齿的鞋,翻山越岭,树立木桩,在山上作了标志。我和伯益一起,给黎民百姓稻粮和新鲜的肉食。疏导九条河道引入大海,又疏浚田间沟渠引入河道。和稷一起赈济吃粮困难的民众。粮食匮乏时,从粮食较多的地区调剂给粮食欠缺的地区,或者叫百姓迁到有粮食的地区居住。民众安定下来了,各诸侯国也都治理好了。”

皋陶说:“是啊,这些是你的巨大业绩。”

大禹说:“啊,帝!谨慎对待您的在位之臣,稳稳当当处理您的政务。辅佐的大臣有德行,天下人都会响应拥护您。您用清静之心奉行上帝的命令,上天会经常把祥瑞降临给您。”

舜帝说:“啊,大臣呀,大臣呀!大臣是我的臂膀和耳目。我想帮助天下民众,你们要辅助我。我想要效法古人衣服上的图像,按照日月星辰的天象制作锦绣服装,你们要明确各种服装的等级。我想通过各地音乐的雅正与淫邪等来考察那里政教的情况,以便取舍各方的意见,你们要仔细地辨听。我的言行如有不正当的地方,你们要纠正我。你们不要当面奉承,回去之后却又指责我。我敬重前后左右辅佐大臣。至于那些搬弄是非的佞臣,只要君主的德政真正施行,他们就会被清除了。”大禹说:“对。您如果不这样,好人坏人混而不分,那就不会成就大事。”

舜帝说:“你们不要学丹朱那样桀骜骄横,只喜欢怠惰放荡,在无水的陆地上行船,聚众在家里干****之事,以致不能继承帝位。对这种人我决不听之任之。”大禹说:“我娶涂山氏的女儿时,新婚四天就离家赴职,生下启我也未曾抚育过,因而才能使平治水土的工作取得成功。我帮助帝王设置了五服,范围达到五千里,每个州用了三万劳动力,一直开辟到四方荒远的边境,在每五个诸侯国中设立一个首领,他们各尽职守,都有功绩,只有三苗凶顽,没有功绩,希望帝王您记着这件事。”舜帝说:“用我的德教来开导,那么凭你的工作就会使他们归顺的!”

皋陶此时敬重禹的功德,命令天下人都要学习禹的榜样。对于不听从命令的,就施以刑法。因此,舜的德教得到了大发扬。

这时,夔担任乐师,谱定乐曲,祖先亡灵降临欣赏,各诸侯国君相互礼让,鸟兽在宫殿周围飞翔、起舞,《箫韶》奏完九通,凤凰被召来了。群兽都舞起来,百官忠诚和谐。舜帝于是歌唱道:“奉行天命,施行德政,顺应天时,谨微慎行。”又唱道:“股肱大臣喜尽忠啊,天子治国要有功啊,百官事业也兴盛啊!”皋陶跪拜,先低头至手,又叩头至地,然后高声说道:“您可记住啊,要带头努力尽职,谨慎对待您的法度,认真办好各种事务!”于是也接着唱道:“天子英明有方啊,股肱大臣都贤良啊,天下万事都兴旺啊!”又唱道:“天子胸中无大略啊,股肱大臣就懈怠啊,天下万事都败坏啊!”舜帝拜答说:“对!以后我们都要努力办好各自的事务!”这时候天下都推崇大禹精于尺度和音乐,尊奉他为山川的神主,意思就是能代山川之神施行号令的帝王。

虽然这是一次朝会上的谈话,但实际上说出了执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即要以身作则,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要谋略高明,有远见;要能够了解人,能够安抚民众,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要勤恳努力,公而忘私,踏踏实实地把事办好;要施行德政,顺应天时,谨微慎行,执政为民。这些就是传承至今的大禹精神。

由于大禹勋劳卓著,“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受到普天下人民的爱戴和拥护,舜帝把禹推荐给上天,让他作为帝位的继承人。十七年之后,舜帝逝世。服丧三年完毕,据说,大禹也像舜帝一样,为了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躲避到阳城。但天下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来朝拜大禹。大禹这才继承了天子之位,面南接受天下诸侯的朝拜,国号为夏后,姓姒氏。大禹的都城,传说不一。晋代皇甫谧说,禹“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平阳是尧时旧都,即今山西临汾市,晋阳为今太原市,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人多信大禹都安邑之说。但据考古工作者对当地禹王城旧址的调查和试掘,则系战国时代遗迹。夏都究竟在何处,又是史家争论的问题,尚待考古界的努力。

《史记·夏本纪》说,禹帝立为天子后,举用皋陶为帝位继承人,把他推荐给上天,准备把国政授给他,但是皋陶没有继任就死了。禹把皋陶的后代封在英、六许等地。后来又举用了益,把国政授给他。过了十年,禹帝到东方视察,到达会稽,在那里逝世,就葬在那里了。因为是在考核诸侯功绩时死的,所以,把埋葬禹的苗山(又叫茅山)改名为会稽山。会稽就是会计(会合考核)的意思。

大禹把天下传给益。伯益在大禹死后已是实际上的部落联盟领袖了。服丧三年完毕,益又把帝位让给禹的儿子启,自己到箕山之南去躲避。禹的儿子启贤德,天下人心都归向于他。另一种说法是经过一场夺权斗争,启杀伯益自立,禹子启代益登上天子位,于是启就继承了天子之位,这就是夏后帝启。由此天下从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家天下”从此开始。司马迁说:禹是姒姓,他的后代被分封在各地,用国号为姓,所以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诸称。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成果,夏代基本年代框架的估定,自禹代舜时算起,暂以公元前2070年作为夏的始年,也就是《史记·夏本纪》所载“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始。十七年后帝舜崩,三年之丧后帝禹立,又十年后禹崩,三年之丧后启杀伯益自立,因而估算伯益当死于公元前2037年。启继禹位,禅让制终结,表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基本结束,奴隶制国家形成。禹是部落联盟阶段的最后一位英雄人物,也是世袭王权时代的第一位君主。几千年来,大禹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具有很强的感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