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狗吃羊
28379800000003

第3章 乡村收费站兴亡记

在去县城的路上,有一个收费站,小车8元,大车10元。最近收费标准有所调整,小车10元,大车15元至20元不等。许多车辆为省过路费,宁可绕个远,多走十里八里三里五里。这一绕,就绕出了个民间收费站。

这个民间收费站最初是由花马山庄村民杨飞发起的。绕收费站而过的那条乡间土路,有一段临着杨飞的稻田。有天,杨飞在田里锄草,口渴得厉害,将锄头往土里一扎,钻出来透透凉。这时候,一辆红昌河蹦蹦哒哒开过来。走到杨飞面前,红昌河给杨飞鸣了鸣号。杨飞见是村里运输户骡子。以前骡子从没正眼瞧过杨飞,甚至乘乘车都不容易,今儿竟给他鸣了号。杨飞心里很受用,得意得像个乡长。骡子的红昌河七拐八拐,最终拐上通往省城的柏油公路。杨飞猛然明白什么,汪在脸上的笑意渐渐收起来,呆愣了半晌,之后钻进玉米地,将锄头“嚯”地拔出来,咬咬牙,气哼哼坐在地边上“守株待兔”。

整整一上午,土路上过了六七辆车。杨飞每辆收2元“过路费”。开始车主不愿掏,杨飞锄头一横,一副不掏别想过我家田埂的无赖架势,他还说呢,我们好端端的地头被糟蹋成这个样子,我们不该收点维修费?国家还收费还贷呢。司机纷纷掏钱过路。但绕道而行的司机大都是熟悉路线的本地车,外地过路车很少绕行。为了扩大财源,杨飞让老婆到公路边,专为不知路线的车辆向导。

杨飞这样一搞,群众也红了眼,横一根木头把守在各自的地头。如此一来,出现了重复收费现象。你2元我2元他2元,绕来绕去还不如走收费站。司机们怨声载道,绕的车越来越少。杨飞觉得不是办法,可自己又处理不了,只好把问题反映给村长。村长一听就发了脾气:简直是胡去的哥——胡来!每寸土地都属国有,过路费理应由村里统一管理统一收。

花马山庄是有名的贫困村,收过路费是一项不用投资即可立马见效的致富项目,村干部作为大事给予研究,最后决定:本着互惠互利、薄利广收原则,收费标准每车次统定2元,不开票,将所经自然村闲散劳动力组织起来,轮流上岗值班。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采取“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以及“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奖勤罚懒”等激励措施,村里按比例收取30%管理费,并将此纳入扩修农业生产路规划目标。为防不测,这项工作由杨飞牵头,村民称之为杨所长。村上的意思一旦上面追究啥责任,明里杨飞顶缸,村里另外给杨飞一些岗位津贴。做梦都想当官的杨飞自然乐此不疲,恪守职责,每天按时查班查岗,把个“收费站”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使很多外地车相互介绍绕此而行。

这个“花马山庄民间收费站”运营了两年多,后来上头抓“优化”查“三乱”才发现,并取缔了这个“三乱”窝点。

据“花马山庄道路管理所所长”杨飞统计,该“收费站”两年多来,所经车辆全部都是出租车或个体货运车,没有一辆是公车和政府车。

在被取缔时,杨飞所长对上头的人说:我们这个收费站,没占国家一分钱便宜,真的。

发表于2010年2月9日《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