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法国小住过一个月,有三件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是过马路,不论红灯绿灯,只要有人,驾车者就一定会放慢速度,示意路人先过,确保安全才继续行驶。二是走在街上,只要路遇,不论相识与否,他们都会停下来点头颔首,互问“你好”。三是在餐桌上,哪怕两三岁的孩子,父母也会让他们自己端着餐盘取餐,然后像成人那样彬彬有礼地坐在餐桌上进餐。
那时就觉得,法国是一个非常文明的国家,并且十分注重对子女的礼仪培养。那时我才刚结婚,发誓将来有了小孩,一定也像法国人那样从小就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然而,遗憾的是,如今我的女儿已经12岁了,礼仪在她身上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见到长辈勉强能问声好,恐怕就是她礼貌的最大体现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想,正如《晏子使楚》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归根到底,人是环境的产物,礼仪的培养也需要土壤。
孩子放学回家,常常会向我反映,路上被疾驰的汽车险些碰到,却反遭司机粗口谩骂。从小教育孩子果皮纸屑扔进垃圾箱,然而,孩子看到的却是包括他父亲在内的成年人在大街上随意飙痰,乱扔垃圾。到自助餐厅,孩子看到的却是多数人多抢多占,恣意喧哗,诸如此类,数不胜数。试问“土壤”何在?成长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里,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受各式各样无礼行为的熏陶,又怎能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榜样固然能够促动良好,然而坏榜样的危害性往往更大。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对无礼的行为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反而对偶尔出现的有礼行为不太适应了。
前几天我过马路,路上车辆不少,竟然有辆挺高级的车在我面前停下了,后面的车就堆住了几辆。我和几位路人都愣了一下,足有一秒钟不敢迈步,然后猛地觉悟,人家这是在让行啊!走了过去,感觉真是受宠若惊,不习惯啊!
有位朋友迷上了《礼记》,读后跟我讲,读了《礼记》才知道,中国原来是真正的礼仪之邦!这就说明,许多优秀传统,早已被我们丢在了一旁。作为中国人,我们许多人已经根本体验不到礼仪之邦的味道了,差不多也就忘了我们原来竟然是一个礼仪之邦。
传统文化的丢失,让许多人感到了深深的遗憾和不安。近几年国学大热,学校和社会行动起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让孩子背诵经典,试图通过学习国学,找回礼仪,回归传统。于是,许多孩子摇头晃脑,将《三字经》《弟子规》背得滚瓜烂熟,乃至熟练到能够作为突出才艺登台展示。然而,在娇生惯养和重知识轻德育的教育理念之下,他们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唯我独尊;在家庭里,不懂得敬孝长辈,刁蛮任性;在社会上,不懂得礼让,处处以我为先。这样的孩子,纵然能将国学经典倒背如流,又有何益?
“礼者,履也。”礼仪的意义重在实践,并非纸上谈兵。礼仪的树立需要环境。俗话说:一代就能闯出个富人,三代才能培养出贵族。也就是说,改变一个人的格调绝非易事,不是短期之内造就,而是长期的栽培和教育,尤其是优秀文化教育环境的熏陶。
(2012年3月22日发表于《都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