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结稿,搁笔之际,心下仍有犹疑。
总觉得还是有缺省,还是可以再补充,却又不知道空缺在哪里。这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又是来自于哪里。
于是,不断地回头寻觅,不断地再三检索。可是无论如何修改增添,那种怅然依旧,患得患失依旧。
后来方明白,这种“忧患得失”,只来自于她。
来自于她,无法用简单字句概括的身世以及作品赏析。更来自于她“明明无心唱歌,却又生生拨断琴弦”的清淡深刻。
她仿佛,总在漫不经心间,便营造了让人沦陷的无限缠绵。
这般纠结,便如同后人对她所评论的那般“词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而到了千百年后,同样敏感的执笔女子心里,便又缠绕了一层。
于是,终不能尽心。
关于这本书,它还有许多不足。
比如,现在公认的易安作品系年难的问题。在写作过程中,亦让小女感觉到无比的纠结。遂搜集了无数的资料,几乎览阅了所有能够找得到的易安研究集、漱玉词集,以及各个版本的校注本,希望能够以此求得最详尽的作品以及身世背景资料。
其次,就是因年代久远,易安词中的某些字节,亦因各收录集而有所不同。在本书中,多采用现今最通俗流传的版本。并尽量对其中争议较大的字句作出附注,以使赏析更为全面。
还有一点便是,因了各研究者的研究观点不同,使得原本就争议颇大的作品系年及背景更显扑朔迷离。于是小女在参阅过程中,对易安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无数次的校对思考,以寻得最接近真实的系年背景。
为了对作品能够进行更深入的解读,更反复地翻阅了《宋史》、《李格非传》、《赵挺之传》等史料。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尽量多的,有关于李清照生时那一段年月的历史,以及从她身边人的一些作品及事迹中寻找哪怕点滴丝迹,以便能够将她的生平详列得更为精准,更为接近史实。
同时,在阅览了如此多的史料年表以及赏析传记之后,小女深感前人们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纰漏与偏见。
比如,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只将眼光停留在了漱玉词的表面,或者史实提供的背景表面,却少有人深入到她的生平,真正地去感知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欲,有爱恨亦有计较的李清照。
自绍兴二十六年之后,相继问世了收录易安居士生平事迹及作品的诸多集著。这些集著中,多收录了易安负面的一面,并且评论也极其失之偏颇。尤其对于“易安再嫁”之事,许多人都站在卫道士的立场对此进行了批判与贬损。
也许是“文人相轻”,又或许是因了“男尊女卑”的思想作崇。总而言之,在她逝后,与她的盛扬词名相伴的,往往是这些带着强烈贬意的流言蜚语。
其实在宋代,再嫁之事并不如同这些记述中那样如此不堪。真正通情达理的宋人,亦并不以女子再嫁为非。如范仲淹的母亲便是再嫁之身,其母子依旧受到人们的尊重爱戴。
然而在这些后人记述中,不但没有对易安后期遭遇的不幸给予公正的记述及评论,许多人还对易安“再嫁非类”出言不逊,冷嘲热讽。更有甚者,以声讨的姿态来记述之。
他们多是身负盛名抑或才华横溢的才子,但他们对于易安的认知却未及对待她的作品那般清醒深入。他们从未理会及探讨过这玲珑女子柔软干净的内心,却只一味以陈旧腐朽且坚硬冰冷的“卫道士条约”来对其严加苛责。而他们的言论,也影响了后来见得他们记叙的人对易安的看法,以致惹起更多争议。
也许易安也从未想过,自己身后除了万千盛名,还有如此多的是非纷争。
幸而,她不用再去身受。她所有的封藏,都只留给心有灵犀之人。只有懂得,探访才能发生。
因此,这不仅仅是一本书。
它是一场探访,是一场灵魂与灵魂的交流。来自于无限,来自于永恒。来自于心与心的敞放与接纳。
它来自于一个千百年前的女子,与一个千百年后的女子之间,一场静谧的心灵对话。
那是一瞬间的火花乍现,碰撞,而后消逝。开始于虚无,结束于虚无。
但是它来过。默然而欢喜。
于此书的最后,希望广大读者能够抱着客观而平和的心态,来善待这些记述中美丽珍贵的诗词与字节。
在这里,还要诚挚地感谢,所有撰著易安研究文献的各位前辈们。正因了你们的诸多用心,才让小女能够得到如此多的宝贵资料。如此,这本书才得以面世。
并谨请原谅,书中某些任性的观点及用字。如书中有小女及出版社未能发觉的错漏处(如错别字及标点符号,或有争议的史实及引用出处),请多包涵。
小女于此静候大家的批评指正。
是为记。
壬辰秋末,雒尘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