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呼吸系统常见病家庭必备手册
28388700000007

第7章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虽然是气道的疾病,但对全身的系统影响也不容忽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1992年在我国北部和中部地区,对102230名农村成人进行了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为3%。近年来,对我国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怎么引起的?

慢性阻塞性肺病确切的病因不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这些反应存在个体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互相作用。

(1)吸烟:为重要的发病因素。烟草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黏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积聚容易继发感染,慢性炎症及吸烟刺激黏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流受限,烟草烟雾还可使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抑制抗蛋白酶系统,破坏肺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形成。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越高。

(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当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均可能产生与吸烟无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损伤气道黏膜,和其细胞毒作用,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

(4)感染: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是本病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病毒主要为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葡萄球菌为多见。

(5)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蛋白水解酶对组织有损伤破坏作用;抗蛋白酶对弹性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具有抑制功能。其中α1-抗胰蛋白酶(α1-AT)是活性最强的一种蛋白酶,和抗蛋白酶维持平衡是保证肺组织正常结构免受损伤和破坏的主要因素,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均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产生肺气肿。

(6)其他:如机体的内在因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气温的突变等都有可能参与CDPD的发生发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哪些症状?

主要症状:

(1)咳嗽: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标志性症状。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

(5)其他: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患者怎样判断自己可能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初期患者常无明显不适,许多患者常常等到呼吸困难严重时才求医,而这时病情已经进展到中度以上。采用以下患者自测题有助于早期发现:

(1)你经常每天咳嗽数次?

(2)你经常有痰?

(3)你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感觉气短?

(4)你的年纪是否超过40岁?

(5)你现在是否吸烟,或者你曾经吸烟?

如果有三个以上问题回答“是”,即应向医生咨询,并进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早期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得到早期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1)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

①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是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是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其变异性小易于操作。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②肺总量功能残气量和残气量增高、肺活量减低,表明肺过度充气有参考价值。

(2)胸部X线检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胸片可无变化,以后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也可出现肺气肿改变。X线胸片改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特异性不高,主要作为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肺疾病鉴别之用。

(3)胸部CT检查:CT检查不应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规检查。高分辨CT对有疑问病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4)血气分析检查:对确定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有重要价值。

(5)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细菌感染时,血白细胞增高核左移,痰培养可能检出病原菌;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白杆菌等。

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肺功能检查有何意义?

肺量计的测定对确定诊断是必要的,任何考虑可能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都应进行该项检查。应用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后,一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呼气量比值(FEV1/FVC)0.7FEV1≥80%者有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倾向;FEV1/FVC≤0.7,FEV1≥80%者为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FEV1/FVC≤0.7,FEV1在50%~80%者为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FEV1/FVC≤0.7,FEV1在30%~50%者为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FEV1/FVC≤0.7FEV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1)慢性呼吸衰竭: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时发生。其症状明显加重,发生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可具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

(2)自发性气胸:如有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并伴有明显的发绀,患侧肺部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应考虑并发自发性气胸。通过X线检查可以确诊。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病变会引起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痉挛、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生右心功能不全。

(4)胃溃疡。

(5)睡眠呼吸障碍。

(6)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支气管哮喘: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以发作性喘息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症状消失,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史。哮喘的气流受限多为可逆性,其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2)支气管扩张:有反复发作咳嗽、咳痰特点,常反复咯血。合并感染时有多量脓性痰。查体常有肺部固定性湿性音。部分胸部X片显示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高分辨CT可见支气管扩张改变。

(3)肺结核:可有午后低热、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痰检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胸部X线片检查可发现病灶。

(4)肺癌:有慢性咳嗽、咳痰,近期痰中可带血,并反复发生,胸部X线片及CT可发现占位病变或阻塞性肺不张或肺炎。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至肺活检,可有助于明确诊断。

(5)其他原因所致呼吸气腔扩大,肺气肿是一病理诊断名词。呼吸气腔均匀规则扩大而不伴有肺泡壁的破坏时,虽不符合肺气肿的严格定义,但临床上也常习惯称为肺气肿,如代偿性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Down综合征中的先天性肺气肿等。临床表现可以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和肺气肿体征,但肺功能测定没有气流受限的改变即FEV1/FVC≥70%,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何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包括早期干预、稳定期治疗、急性加重期治疗。

早期干预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戒烟。研究证明,任何年龄或烟龄的病人在戒烟后都可有效地减缓FEV1下降和病情发展的速度。所有吸烟者都需要得到戒烟教育和治疗。吸烟者的吸烟依赖性治疗包括家庭社会的支持和尼古丁替代疗法等。治疗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戒烟失败者都需要得到再教育和再治疗。即使是药物戒烟,其费用也要比治疗吸烟所致健康损害的费用省很多。

稳定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呼吸康复和肺的手术治疗等措施。药物有支气管扩张剂,如口服或吸入β受体激动剂和M受体阻断剂、茶碱类口服药和β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吸入治疗。研究发现,激素可以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性炎症的多个环节,在稳定期患者中,可以小幅度地增加FEV1,改善支气管的反应性;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可以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但不改变FEV1。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动脉血氧分压90%。

有呼吸困难或运动活动受限的患者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呼吸肌锻炼和体力锻炼。手术治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一大进展,包括肺大泡切除、肺减容和肺移植。患者平日的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程度加重被定义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又被分为Ⅰ、Ⅱ、Ⅲ级。Ⅰ级患者采用门诊治疗,而Ⅱ级患者以住院治疗为主,Ⅲ级患者是重度加重,需要ICU抢救。治疗措施遵循3级分级而有所区别,包括氧疗、抗菌治疗、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激素、无创性或有创性机械通气治疗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哪些治疗措施?

(1)祛除诱因。努力消除各种可能引起的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诱因。在非感染性诱因中,虽然某些大环境因素是短时期内或个人能力所难以解决的,但微环境中某些因素则是我们能够控制和避免的,如烹调油烟、主动和被动吸烟、屋尘、螨虫寄生与污染等。此外,我们注意到,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中部地区冬季家庭热空调或其他取暖措施使用增加,但湿化不够,室内空气十分干燥,慢阻肺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更加黏稠不易咳出,促使病情加重。故家庭取暖时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足够湿度,如使用湿化机或水壶加热以散发水蒸气。关于消除和治疗感染性诱因的基本措施是使用抗生素,但应特别强调合理用药,包括明确治疗指征、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使用适合的剂量和合理的疗程,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等。

(2)保持气道通畅。其措施包括祛痰(祛痰药和物理疗法,如翻身拍背促进咳嗽排痰),舒张支气管(即解除支气管痉挛)。有人认为,在急性加重期合理应用激素不仅有利于解痉,而且具有抗炎等多种作用,有利于较快改善症状。在重症病人痰液壅塞大气道,而自己无力咳嗽排痰,尤其是并发呼吸衰竭的病人,需要气管插管和人工吸引,以畅通气道。

(3)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4)防治并发症。在基础肺功能严重损害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时,易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其他器官功能损害,以及代谢紊乱等。预防的关键是及早治疗。同样重要的是避免其他可能加重心肺及其他器官功能负担的因素,如超过耐受能力的体力活动,饮食不当(过饱或过咸),不适当使用安眠药、镇咳药或镇静剂等。

如何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戒烟是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措施,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益于防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控制职业和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可减轻气道和肺的异常炎症反应。积极防治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系统感染,可能有助于减少以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对防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反复感染可能有益。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帮助改善机体一般状况。此外,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以尽可能早期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及时予以干预。预防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首先要提高耐寒能力和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平时要经常用冷水洗头、洗脸(有疾病的患者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身体状况很好的人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用冷水洗澡。

其次,要提高防治能力,可以用干扰素滴鼻子,提高黏膜的免疫功能,这样病毒进入体内就可以及时清除。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流感疫苗,都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最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时注意气温变化,随时增添衣物,不要受凉,即使出门游玩也要注意带好以备添加的衣物,老人、儿童和身体虚弱者不要去人群太密集的公共场所,不要太劳累,特别是儿童,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要注意休息,以提高免疫能力。

如何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冬季寒冷,为了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应注意如下八项:

(1)定时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如果是中央空调,在人流多的时候,应增加新鲜空气的百分比。居家可早晚通风两次。

(2)保暖御寒,避免受凉。人体受凉后,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细菌或病毒容易入侵,引起感染。因此,参加户外活动时,应注意保暖;锻炼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

(3)尽量少到人多、拥挤、不通风的场所。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及机体抵抗力低下者更须注意。

(4)充分休息,劳逸结合。冬季昼短夜长,夜间气温低。因此,尽量避免熬夜、开夜车,要保证充足睡眠。因为,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5)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冬季的锻炼项目有很多,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可以提高耐寒能力,加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大大减少感冒的机会。其他的锻炼有:快步行走、慢跑等等,应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情况选择。锻炼后注意及时更换衣服,防止受凉。

(6)摄入营养要均衡,热量要适度。大部分人在冬季的运动量减少,因此冬季是体重增加的季节。应根据个人的运动量,适当减少热量的摄入。否则,冬季过后,体重会显著增加,并应有意识补充维生素或者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7)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患者特别要注意室内卫生。此卫生是指室内的过敏原污染,避免使用鸭绒制品,室内不养花草及宠物。打扫卫生一定要戴好护口罩。

(8)预防接种。对于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及机体抵抗力低下者,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可以减少患者发生呼吸疾病的机会。

肺气肿患者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可发展成肺气肿,此时,患者的肺功能会下降30%以上,出现活动后,如劳动、登楼、上坡或快步走时感到气促等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在平地活动亦感气短,严重肺气肿在日常生活甚至静息时也感气短。中、重度肺气肿的形成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肺气肿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稳定或逆转肺气肿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或心理上的异常改变,有助于呼吸肌肌力、耐力的提高和肺功能的改善;对于活动受限的患者,可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坚持康复锻炼,常有良好的疗效。康复治疗的方法有:

(1)全身运动锻炼。包括以上肢为主的运动(如游泳、划船、举哑铃等),以下肢为主的运动(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登山等)。目前流行的打太极拳、太极剑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日常生活中使用上肢较多,而且有些上肢肌肉可参与呼吸,故上肢运动训练对肺气肿患者显得特别重要。试验证明全身锻炼可增加机体活动量和心肺功能负荷量,增加活动耐力。用哑铃锻炼时,开始用重量较轻的哑铃,双手进行扩胸、上举、侧举锻炼,以后逐步增加次数和哑铃的重量。肺气肿患者根据自身的状况采取适当的锻炼方式和运动量,在可以耐受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运动量,观察呼吸心跳反应,摸索出符合自己的锻炼强度。一般坚持每天3~4次,开始时5~10分钟,逐步适应后,延长运动时间。比较好的锻炼组合是:早、晚进行快走、慢跑或打太极拳、太极剑,白天用哑铃或自行车锻炼。

(2)呼吸锻炼。肺气肿患者呼吸浅快,若有膈肌疲劳可出现胸腹矛盾运动,这些呼吸模式异常可降低通气效率。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锻炼可以改善肺气肿患者呼吸模式,提高呼吸效率,降低呼吸功耗,使呼吸困难症状减轻。腹式呼吸锻炼时可采用半卧位或坐位,全身放松,均匀呼吸;吸气时有意识地鼓起上腹部,呼气时内收,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熟练后增加次数和时间,力求最后养成不自觉的腹式呼吸模式。缩唇呼气锻炼时要经鼻吸气,缩唇适当用力从口呼气。缩唇程度由患者自行调整。腹式呼吸可与缩唇呼气结合起来锻炼。

(3)呼吸肌锻炼。目的是通过锻炼增加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呼吸肌抗疲劳能力。呼吸肌肌力的锻炼(负荷锻炼),一般需要一定的装置,简易的方法可选用内经0.5厘米左右、长10~20厘米的软胶皮管,捏住鼻腔,用口含住胶皮管呼吸,以感到呼吸有一定阻力为宜,每次锻炼5~10分钟,每天2~3次。随着呼吸力量的增加,应及时增加胶皮管的长度(阻力负荷)。锻炼应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和适应情况而个体化。呼吸肌耐力锻炼的方法是采用主动深快呼吸法,既主动进行快而深大的呼吸,呼吸频率为30~50次/分,锻炼1~2分钟,休息1~2分钟,反复20~30个周期,每日2~3次。患者进行呼吸肌肌力和耐力的锻炼,最好相互配合练习。

什么是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3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和健康。

慢性支气管炎是如何引起的?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将病因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1)外因。①吸烟:国内外研究均证明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吸烟时间愈长,烟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戒烟后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缓解,甚至痊愈。②感染因素: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为病毒和细菌感染。目前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继发感染和加剧病变发展的重要因素。③理化因素:如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臭氧等)的慢性刺激,常为慢性支气管炎的诱发因素之一。接触工业刺激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人,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远较不接触者为高,故大气污染也是本病重要诱发病因。④气候:寒冷常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重要原因和诱因,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及急性加重常见于冬天寒冷季节,尤其是在气候突然变化时。寒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除减弱上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外,还能通过反射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膜血液循环障碍和分泌物排出困难等,有利于继发感染。⑤过敏因素:据调查,喘息性支气管炎往往有过敏史。在患者痰液中嗜酸粒细胞数量与组胺含量都有增高倾向,说明部分患者与过敏因素有关。尘埃、尘螨、细菌、真菌、寄生虫、花粉以及化学气体等,都可以成为过敏因素而致病。

(2)内因。①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正常人呼吸道具有完善的防御功能,对吸入空气具有过滤、加温和湿润的作用;气管、支气管黏膜的黏液纤毛运动,以及咳嗽反射等,能净化或排除异物和过多的分泌物;细支气管和肺泡中还分泌免疫球蛋白(IgA),有抗病毒和细菌作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下呼吸道始终保持无菌状态。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及免疫功能减弱,可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提供内在的条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减退,免疫球蛋白的减少,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衰退等,致患病率较高。②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当呼吸道副交感神经反应增高时,对正常人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可引起支气管收缩痉挛,分泌物增多,而产生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综合上述因素,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气道在不同程度敏感性(易感性)的基础上,有一种或多种外因的存在,长期反复作用,可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如长期吸烟损害呼吸道黏膜,加上微生物的反复感染,可发生慢性支气管炎,甚至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慢性肺心病。

慢性支气管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1)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数表现为晨起时咳嗽,白天轻微,晚上睡前可有阵咳。轻者在气候变冷或突然变化时发病。气候转暖后减轻或消失;重者全年咳嗽,冬春季加重。

(2)咳痰:以晨起时排痰较多,多为白色黏液或泡沫样,激发细菌感染时可出现黏液脓痰或黄痰;咳嗽剧烈时可引起支气管黏膜血管破裂,出现痰中带血丝。

(3)气喘:剧烈咳嗽后可出现气喘。并发肺气肿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急症状。起初为劳动或活动后气急,以后发展为动则气喘,生活难以自理。

(4)体征:早期体检检查时无异常发现。急性发作期可听到干、湿性音或哮鸣音,反复发作者可出现肺气肿体征。

慢性支气管炎如何分期

慢性支气管炎按病情进展可分为三期:

(1)急性发作期:如果一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感染表现,或咳嗽、咳痰、气喘等任一症状明显加重,则称为急性发作期。

(2)慢性迁延期: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

(3)临床缓解期:经过治疗或自然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的咳嗽及少量痰液,持续两个月以上的。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1)血常规:主要观察有无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判断最否存在继发细菌感染。血红蛋白也反映是否存在长期缺氧状态。有时嗜酸粒细胞增高,提示可能有过敏因素参与发病。

(2)胸片:单纯慢性支气管炎可无明显的胸片异常或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多、粗乱,在继发肺部感染或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时可有相应的表现。重要的是它可以起到帮助鉴别诊断的作用。除外肺癌、肺结核等疾病。

(3)肺功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做肺功能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观察有无阻塞性肺气肿,并作为以后治疗的对照。对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4)痰涂片或培养:主要用于发现致病菌,并根据药物敏感实验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如何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为:积极控制感染,祛痰、平喘。

具体措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作时多存在呼吸道感染,应根据病情轻重选用抗生素,同时针对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选用相应的止咳、化痰、平喘药。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缓解期该如何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缓解期要注意预防急性发作,可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也可服用一些能够增加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同时注意个人卫生,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避免接触和吸入各种诱发物。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何选用止咳药?

目前很多止咳药如联邦止咳露、******片等。这些药物在止咳的同时也会使痰液黏稠不易排出。因此痰液较多者、年老体弱咳痰无力者避免使用,以免痰液和细菌不能咳出,导致肺内感染迁延不愈或加重甚至痰液阻塞气道引起窒息。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何选用化痰药?

化痰药可稀释黏痰或帮助气道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排出,同时清除呼吸道内细菌、减轻感染症状。目前常用的有祛痰灵、达先片、强力稀化黏素、必漱平、沫舒坦等。

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哪些措施?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一种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经常由于各种诱因导致急性发作。每发作一次就损害一次肺组织,经常发作就可形成肺气肿,最终导致肺心病以至出现呼吸衰竭。因此,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就可减少或避免肺气肿、肺心病的发生。慢支急性发作的诱因主要有吸烟、呼吸道感染、机体免疫力下降和营养不良。针对这些诱因,要有的放矢地进行预防。具体措施如下:

(1)戒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吸烟产生的尼古丁和焦油损害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腺体,影响肺基质的修复功能。长期吸烟就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和发展,不断损害肺组织,导致肺功能下降,形成肺气肿。吸烟又可降低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一定要戒烟,越早越好。很多患者由于及时戒烟而避免了肺气肿和肺心病的发生。

(2)防寒、防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容易在冬季出现急性发作,这是由于寒冷季节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从而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秋末冬初、初春气候变化较大,冬季较寒冷,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此,这些季节要注意保暖,寒冷季节出门可戴口罩,以减少急性发作。

(3)适当的体育锻炼。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耐寒能力,有助于改善肺功能。患者应根据自身的肺功能情况进行不同的锻炼,如打太极拳、快走、慢跑、散步、骑自行车、游泳等。老年人在锻炼时要注意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时间。

(4)营养支持。许多慢性支气管炎尤其是合并肺气肿患者往往营养不良,因此要适当加强营养,多食用一些优质蛋白质如鱼、牛奶、鸡蛋等,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这对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改善呼吸肌的功能很有好处。

(5)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治疗。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急性发作。如转移因子、卡介苗、胸腺肽、气管炎菌苗片等,可酌情选用。一般连续应用3个月至1年。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进入秋冬季节应注意什么?

在一年中,慢性支气管炎发病主要是在立冬至“立春”这段时间内。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室内外冷热变化剧烈,而呼吸系统对寒冷的刺激较为敏感。寒冷导致体表血管收缩,不仅降低了皮毛的屏障功能,而且对吸入的冷空气起不到加热作用,使呼吸道黏膜受到寒冷的刺激,易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此时要加强预防,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除采用“冬病夏治”外,在秋冬前或在缓解期,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耐寒锻炼和呼吸锻炼,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2)慢性支气管炎已急性发作者,应尽早去医院诊治、以防疾病进一步发展。应注意。不论采用中西医哪种治疗措施,一定要遵守医嘱治疗,决不要半途而废。

(3)感冒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因此,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防治感冒是非常重要的。

慢性支气管炎能治愈吗?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长期、反复并逐渐加重的咳嗽为主要表现,伴有咳痰、喘息及反复感染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理特征有黏膜上皮化生,杯状细胞增加,黏膜腺体增生、肥大、分泌亢进,支气管壁纤维组织增生,软骨变薄,管腔变窄等。从而决定了本病属不可逆的器质性改变,极难彻底治愈。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程可长达几十年,若能在早期采取一些措施,如消除或减少外界的理化因素、过敏因素及微生物的慢性侵袭;戒烟,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改善环境卫生,做好防尘、防毒、防大气污染等工作,加强个人劳动保护等,则有可能避免或推迟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预后较好。反之,一旦发生严重的肺气肿及肺心病,则预后欠佳,甚至危及生命。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常咯血吗?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不常咯血,咯血的发生率远远低于支气管扩张、肺癌及肺结核等。通常情况下,慢支多在伴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由于炎症或细菌对支气管黏膜下血管的侵蚀破坏,才发生咯血。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为脓痰中带血丝,或鲜红色血丝痰,血量一般不多,经抗感染治疗后,咯血多可随感染控制而停止。因此,慢支患者若出现咯血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何预防感冒?

积极预防和减少感冒的发生,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感冒既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又是其病情加重的重要诱因。应用下述方法可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感冒次数:

(1)自我按摩。

(2)每日早晚各做一次呼吸保健操。

(3)积极戒烟。

(4)定时开窗通气,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

(5)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6)食用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并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7)睡前用热水洗脚,并按摩涌泉穴。

(8)身体素质较好者,可坚持冷水洗脸和冷水擦浴。最好从夏季开始,长期坚持下去,通过冷水洗浴,刺激血管舒缩,加速血液循环。

(9)在感冒流行季节不去人多、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并可用食醋作家庭消毒,方法如下:按每平方米住房2~10毫升食醋计算,将食醋放入碗中,置于燃具上,使食醋蒸发充满室内,同时关闭门窗。每次熏蒸0.5~1小时,每日1次,可连续数天。

(10)由每年9~10月份开始,适当应用可提高免疫力的药物,直至次年春天,可明显减少或减轻感冒的症状和次数。

慢性支气管炎为何冬季容易加重?

冬季,由于寒流侵袭及气压变化,容易导致支气管黏膜的血液循环障碍、平滑肌痉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及机体抵抗力降低,为病毒或细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寒冷的气候常使人体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数量相对减少,免疫能力随之低下,易受感染。支气管炎是冬季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因急性支气管炎未及时治愈转变而成。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往往在冬季容易发病。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病率为15%~30%。临床上常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气短、喘息等,严重者可并发肺气肿、肺心病等。老年患者则更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因此安全过冬做好保健尤为重要。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对居住环境有哪些要求?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和加重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居住环境是一个人生活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对离退休之后的老年病人来讲更是如此。因此,设计布置一个既符合卫生要求又美观舒适的居室,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具体地讲,居住环境应尽量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住址选择:应选在环境幽雅、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地势平坦,地面干燥之处。房屋周围可种些花草树木,使人感到充满生机,这些花草树木还可以起到吸附有毒气体、杀菌、隔音、提供氧气之功效。房屋的朝向也很重要,它与居室的日照、通风直接相关。按照我国的地理位置,居室以朝南为好,向南的居室冬季阳光射入室内多而夏季少,这就使室内冬暖夏凉。从风向来说,我国以南北风为主,南向又有利于通风换气,可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

(2)经常通风:这是保持居室空气新鲜的主要方法。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关闭门窗一夜之后。人会感到气闷,这是由于居室内氧气消耗很多,而由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未能及时排出的结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通常为万分之四,它对人体不构成危害,含量过高则会影响健康。据研究,空气中含二氧化碳达2%时,会使人头痛,血压升高:含量达5%时,会使人窒息;含量达10%时,可使人意识丧失,呼吸麻痹而死亡。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本来就有气道通气障碍,因而使得氧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受阻。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机体危害更大,所以,必须开窗通风,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出室外,让新鲜空气进入。清晨或雨雪过后,空气中氧气浓度高,污染物也少,是开窗换气的理想时机。关于每次开窗的时间,有人做过实验,80平方米的:在无风天气室内外温差为20℃时,室内外空气交换一遍约需9分钟;室内外温差为15℃时,需11分钟。因此,一般每次开窗20~30分钟为宜,当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掌握。在寒冷季节,居室内防寒保暖严密,室内通风换气则更重要。应养成经常进行室内通风换气的好习惯。

(3)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居室内的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温度过高,呼吸时水分丢失过多,会引起气道干燥,分泌物干黏难以咯出;温度过低则会给气道造成不良刺激,引发气道狭窄。居室内温度以15~20℃为宜。有条件的家庭可购设备。不适宜的湿度对健康影响也颇大,湿度低于30%时,咽喉会感到干燥,呼吸道内分泌物干黏,致使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下降,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湿度过高,达80%以上时,则气压增大,人会感到沉闷不适;且湿度过高易致霉菌生长,引发过敏反应,使气管炎病情加重。因此,居室的湿度,冬季应保持在40%左右,夏季应控制在50%~60%为宜。

(4)室内布置:适当的室内装修确能给居室带来几分安详宁静,但装饰材料选择不当也会带来许多烦恼与苦闷。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居室装修时应避免使用油漆和其他易引起过敏的装饰材料,以免引发过敏反应,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家具的配置要简单明了,易于清洁,只放些日常生活必需的物件,以使室内留有较多的活动空间。坐椅要舒适,最好有扶手。床铺的质地不宜过软或过硬,放置以南北方向较好,这是因为人体经络系统遍布全身,循环方向均为纵向,而地球是一个大磁场,其磁力线贯通南北,与人体经络方向一致。这样顺应自然,合乎生理特点,气血通畅,于人体健康有益。

(5)厨房消烟:厨房的空气污染相当严重,它的危害绝不亚于烟。云南省宣威县是肺癌高发区,妇女患病率与男人几乎相同,而妇女的吸烟率仅为男人的1/20。经卫生部门调查发现,其发病的“元凶”就是长期吸入厨房的污染空气。厨房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燃料在燃烧时排出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及其他悬浮颗粒;二是烹调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多种烷烃、醛、烯醛、羟酸醇、苯、呋喃等化合物。这些有害气体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使人流泪、流涕、咽喉刺痒。如******,凡是有油烟的地方都有它的存在,它对黏膜有较强的损害,可使肺功能减损,诱发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