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终结追杀
2840400000124

第124章

通讯设施没有,有了电台又没人会用。中央对这支队伍已经了解,派去的信笺早该收到,为什么还没有回声?难到说自己的建议没被采纳?”

高清远大伯,起来很早。他虽年事已高,还保持农民生活习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家里青壮年儿女们,早些时弃家躲避杀人不眨眼的关东军,结伙逃难。如今下落不明,老汉忧心忡忡,觉,也自然少了许多……

近几天前指一号,将指挥部安排在他家大院。每天兴奋的高老汉改变了一些生活规律。睡的很晚,和新来的大官王宇聊不够的聊,每天都至深夜。

高大伯只有和王宇聊天时,才会忘去儿女们临行前的争吵。儿子不愿把二老扔下不管,带走吧,老人也不愿遭那份流离失所、颠沛流离之苦。

不走吧,儿媳害怕关东军到来时烧、杀、淫、抢之苦。儿子也是出于万般无奈,一步三回头离开了生养他的二老、四合院、曲柳坡村。

女儿们和儿子的情形一样,都是;逃走吧,不忍心二老。不逃吧,又怕传说中关东军如畜牲一样的到来时,要忍受非人之苦。

接着说前线指挥部驻地高清远大伯的事。老两口守着祖业大院子、四合院大宅子。至于那些田产,老两口并不怎么上心。兵荒马乱岁月,有谁还有心思租种农田。既使有个好收成,那也该是土匪、小鬼子等畜牲口粮。

高大伯老夫妇俩觉得人已入花甲之年,来日无多,死也应该死在故土上。和儿女们痛苦的离别有三月余,心中苦和王宇诉不尽、说不完。

清早起来的高清远大伯,又来到王宇身边说:“王同志,你每天比我睡的还晚。早上又起的这么早,总共也不到两个时辰的觉,能够睡吗?

王同志,百姓看到你们,还真象有点盼头。王同志,您就是为了百姓的安宁,也应该注意健康啊!象您这样常此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

王宇发现高清远又在和他唠叨,他回过头,面带微笑。但那样的笑,多少参杂一点点苦味的微笑说:“高大哥,上点年岁人,睡两个时辰也足够了。

象您白天要上山砍柴,又要张罗着磨米磨面,早晨多睡一会儿比较好。高大哥,早晨这阵的觉,可香了。

只从我们来这里以后,打扰您吃不好,也睡不好。高大哥,真对不住了。……”

高大伯动情地说:“王同志,有你们在这里,我们睡的踏实。没有任何忧虑的了,怎能说打扰呢?

王同志,我和老伴啊,真怕某一天你们要离开曲柳坡,那时才是忧心的……”

高清远大伯一早起来,推开房门伸开双臂运动一下。他走近在院心独立双手掐腰的王宇身旁。两人昨夜聊到三更天,五更刚过又凑在一起说的没完。

两人正谈笑风声时,从大门外传来咕噜噜、咕噜噜一声鹧鸪叫。

王宇听罢有些怪异,怎么不摇货郎鼓了呢?鹧鸪叫声是应急暗号啊?

唉,是不是我提的建议被采纳了啊?也许又有什么变动吗?真是多事之秋,昨天的事可以确定,今天和明天的事、事事难略啊!

王宇站起身来,和高大伯说:“老大哥,真对不起!老哥哥,我表弟在门外找我一定有事,您先坐一会儿,我去去就回。”

高大伯点头示意明白,但心里也在纳闷。“这个季节怎会有此类鸡鸣?王同志表弟?他不是说他老家武汉人吗?表弟怎会在东北呢?

唉!不去想了,爱啥就啥吧。王同志是好人,他表弟一定也错不了,反正都是好人。”

来人是在京城里的地下组织、派东北配合王宇工作交通员老赵。

老赵多年以货郎身份做掩护,从京城上完日用小百货,绫锣绸缎等精品布匹。

一路往北,往北走时,走村串户去销售他肩上挑的小百货绫、锣、绸、缎,一直到锦州一带。往南行时走村窜户收锦俏皮张,一直到京城。

把山海关以北可靠信息收集起来,存在心里。到京城中共地下组织一汇报,再把京城地下组织指示传达到东北地下基层。这是一个往返的工作。

王宇给上级的信笺就是老赵带进京城的,这次老赵从京城返回东北,又给王宇带来一条新指示。

老赵凑近王宇身边说:“一号,你的****大队已经驻扎在下面那片平原里麻祝家庄。为什么领导不是汤国祥?

怎么会是宋九妹和叶云飞、张劲龙、马仲汉呢?原来的汤国祥,赵成虎也一直没露面。难道说****大队内部发生了政变?

我是大前天晚去祝家庄的,宋九妹的队伍盘查进出人员很严,两天都没能出祝家庄。我差点急病了,最后没办法,趁黎明前那段时间混出村口……

老王,中央对你部有新指示,可能要离开这里,集体到哪去?你自己看吧。”

“老赵同志,一路上辛苦您了。万水千山的奔波,您可千万要多加小心。世道太乱了,东北的胡子又多如飞蝗,他们没难为你吧?”

“没有哇,我不走官道,走的是乡间小路。躲得开他们的,让您挂念了。”

“老赵,你说的宋九妹,昨天已经来到这里,正等独立纵队那里的林夕乔和王世朝两人呢。老赵,今天怎没带道具呢?您的货郎鼓呢?我就盼的那一串鼓声,听起来格外亲切。”

“哈、哈,我也是以那个为生啊!皮货收的把银两全占上了。

货郎挑子里也没有什么货了,我再挑空挑子,那就是明告诉人家了吗?那可真就成了道具了,反而会被维持会那些人怀疑。

好了,信您收好。我今天还要赶路,这次上级要求我七天回京,在祝家庄活活耽搁两天。所以呀!五天必须到京城,老王,咱回来再联系……”

老赵把内衣贴身夹层撕开,从中拿出用牛皮纸缝制的一个信封取出来。

他把中共驻京城地下组织给王宇一封加密信递过去,又行个拱手礼说:“一号,我告辞了,您多保重!”

“老赵,一路多加小心,祝你生意兴隆,货郎挑别再空了……”

老赵是以货郎身份的交通员,在没有通讯器械的抗日救国初期,上下级异地传递消息、命令,也只能靠坐骑和脚夫。进东北骑马目标太显眼,容易遭到土匪袭击。地下组织和王宇的一些重要文件,都是老赵往返传递……

王宇被指派到东北宁南地区初期,是在京城等待老赵收皮货进京到来。又晚了半个余月,才由京城组织将老赵引荐给王宇。晚的半个月不要紧,这支来之不易的绿林好汉队伍,和千差万错被逼上抗日队伍的县衙卫队,险些当了日军炮灰。

老赵在东北宁南地区很吃得开,门路宽,交往广泛。很容易走进达官显贵深宅大院,更容易混进各村乃至各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