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叔叔爹
28406200000012

第12章

上班的第一天早上,药店开晨会,店领导还把他们新来的五个人一一向大家作了介绍,他们还拍巴掌儿表示欢迎嘞!

散会后,有好几个人主动跟他们打招呼,真没觉得谁有欺生的感觉。

新来的四个男同志住在同一间平房里。屋里放着四张床,全都是用木板搭成的,可木板床上都有厚墩墩的草垫子,铺的、盖的、床单、被褥都写着“招待所”的字样,尽管都是旧的,可拆洗得都很干净。

据说,这也跟赵斌的为人有关嘞:低标准瓜菜代时,招待所里有几个职工的家属得了浮肿病,招待所领导派人来找到赵斌,看他能不能生法儿弄点儿补品。为此,赵斌一趟一趟找有关领导反映情况,说看起来情况很严重,要不然人家也不来找咱,谁不知道张嘴容易合嘴难嘞!就这样药店领导为他们特批买了几袋葡萄糖粉。这在当时,那可算帮了大忙。

之后,赵斌药店这儿有了啥困难事儿,只要不违背原则,他们总是鼎力相助。那些旧木板床,就是招待所不用的,给他们拿来钉钉补补也不耽误职工使用。

他们房间里四张床一摆,还挺整齐。

李逢雨和王河家就在城里,平日也不常在宿舍住,最多值班时临时歇息会儿。实际也就李富贵跟王土山在宿舍住,俩人又没多少东西,别看就一间房,一点儿也不显得挤。

他们四人都两班倒,早八点上班,晚八点下班,晚八点上班的第二天早八点下班。

一般情况都是一个人值班,如果遇到节假日或进了贵重药品时,会临时派人加班,平时,上班忙时也可听后勤的调配去打些别的零杂儿。

他们都是二十出头儿的壮小伙儿,值一回夜班不仅不觉得累,还感到挺新鲜,白天只睡几个小时,照样挺精神。他们值夜班,也就是在药库周围巡逻,比起干庄稼活儿是轻巧了不少,有时候下夜班就上街逛逛。

王土山就趁下夜班的空儿,去城里城外看历史传说中的旧址,如穆桂英生孩子的红水桥,宋朝跟辽国打仗时摆的迷魂阵等等。

有时他想叫富贵也去看看,富贵就说:“你去看吧!回来讲给我听。不是有句话说,看景不胜听景。”

其实,是富贵不好闲逛,尤其他知道秀妹悄没声儿地读了那么多书,这对他影响挺大。

富贵一有空儿就到药店北边的新华书店去看书。

有一天他在书店里碰巧遇见了刘九菊。她主动对富贵说,她就住在富贵房间后两排的一间平房里,也说了屋里住几个人,都叫啥,等等,富贵都没在意听。

平常一日三餐他们都在单位的食堂里吃,说实在的,那时吃饭油不了衣裳,红(高粱、红薯)、黄(玉米)面锅饼就块咸萝卜菜,能吃饱饭已经不赖了。每人每月四两油,有时还号召节约一两,当时吃顿炒菜可能比今天吃大鱼大肉还香嘞。

那时,单位食堂有位姓鲁的厨师,人挺好,只是东西太缺,他既想多给大家盛点儿菜,又怕把炒菜盛脱喽后边来的人吃不上,所以他给大家盛菜时有个特点:狠下勺子满舀菜,再将勺头儿一“哈撒”(抖搂),勺头儿里的菜又一大半儿掉回到菜锅里。当时有人编了个顺口溜儿,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鲁师傅的勺头儿一哈撒,一时间被传为趣谈。

一开始在食堂吃饭时,都是李富贵、李逢雨、王河和王土山他们四个或其中两个、三个一起吃,后来不知从哪天起,刘九菊也主动过来跟他们坐在一个桌上吃,还时常把她吃不完的红黄面饼或炒菜给他们分着吃。总归是同时来上班的走得近点儿也正常,他们几个男孩子也不客气,你掰一口锅饼,他叨一筷子菜,很快就吃完了。

慢慢的,李逢雨看出了门道儿,他发现,让别人吃,都是为最后真叫李富贵吃打掩护嘞。一开始富贵也没注意,往往是拿过来也就吃了,后来他发现,原本在一起吃饭的室友们都悄没声儿地去别的桌儿了,有时就只剩他和刘九菊及不太熟悉的其他人,这叫李富贵感到不自在。有好几回他都有意挪走,刘九菊再让他吃锅饼时,他也不吃了。再给,他就说:“胃口不好,吃不下。”

第二天吃饭时,刘九菊悄悄地来到富贵跟前,低声说:“给!山楂糕,打食气的。”

富贵冷淡地说:“我不吃这个,怕酸!”说着端碗儿起身挪个地方。这些在别桌上吃饭的室友们都看得清楚。他们不说话,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多是低下头相互挤眉弄眼儿地做个鬼脸儿。

晚上回到宿舍,睡之前富贵和王土山有时好躺着聊会儿天。

他俩都从农村来的,心里原本有一份亲近,加上王土山挺欣赏佩服李富贵的为人,他跟富贵说话从来不藏着掖着,有啥说啥。

那晚,王土山说:“李富贵,你运气不错呀!”

“咋的啦?”

“甭装洋蒜了啊!”

“啥事啊?”

“哈事儿?人家刘九菊长得挺好看嘞呀!”

“我没说人家不好看哪!”

“那人家对你有意思,你作啥待答不理的呀?”

“对谁有意思啊?”

“像我这傻子都看出来了,你不知道?”

“不知道。”富贵好好躺了躺,准备睡觉。

“装吧你。”王土山趴在床上问,“哎!你家不是没媳妇吗?”

富贵停了一会,认真地说:“我家里还没媳妇,我心里有。”

王土山关切地说:“那你可得把这事儿办利索喽!可甭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落个脚踏两只船的坏名声。”

富贵笑了笑说:“咳!没看出来,你懂得可真不少。”

“不是,”王土山语气有点儿严肃地说,“给你露个信儿,刘九菊的舅,是民政局的干部嘞!”

李富贵心里激灵一下,这么巧?

他还没想起来说点儿啥嘞,就听王土山又说:“不过人家舅是对自己要求挺严的干部,刘九菊来这儿上班,是公事公办,从人家村儿上招工招来的,据说,咱这儿的官儿都不知道这层关系嘞。”说着,王土山也平躺到了床上。

富贵问:“王土山,你咋啥也知道啊?谁给你说的呀?”

“吃饭的时候,李逢雨说嘞。”

“他咋知道的?”

“李逢雨的大爷在民政局当伙夫嘞,他听他大爷说嘞。”王土山说着话儿,很快就睡着了。

李富贵想到民政局的马干部,别看只是短暂接触,富贵对他的印象确实不错。包括刘九菊,他也没觉得她人哪儿不好,只是这跟相亲之类的事没有半点儿关系。

可近些日子,刘九菊的一些做法儿叫李富贵有些不悦。

李富贵在城里上班后,只要不值班,每个周末他都回家,觉得有这个离家不太远的条件,可以回去帮爹娘干点儿活,陪爹娘说说话儿。

可是最近想回家,却又多了一个因素:逃避刘九菊。因为她越来越不加避讳地,好像有意识地想让大家都知道——刘九菊跟李富贵好了。这让富贵心里甚至有些烦。

又一个周末,富贵早早儿吃过晚饭回来。

在离他宿舍不远的拐弯儿处,听到后边有人小声叫他:“富贵!富贵!”他心里一惊,谁呀,咋连姓儿也不带呀!他们才去上班时,喊谁都是带姓的。

回头一看,是刘九菊。

看样子她也有点慌张,低着头儿,快步走过来小声说:“给!我给你纳了双鞋垫儿。”

富贵没停脚儿,冷冷地说:“我不要!”大步流星地走进宿舍。

王土山前晚上值夜班,睡觉才起来,正在洗脸,他从脸盆里捧起水,往脸上一捂,随即扑扑扑一阵响,只知道富贵回来了,压根儿没听见门外有人说话儿,更没注意到富贵烦躁的情绪。

待他擦干了脸,才对富贵说:“走!吃饭去呀!”

“我吃了。”

“吃了?今儿人家又给你吃啥好吃的了?”

富贵不回应,蹲在床前,从床底下拉出纸箱子,从里边儿拿出给秀妹买的《林海雪原》。

王土山不好看书,没理会富贵拿书的事儿只笑着问:“哎!又给你的啥吃物儿啊?也没给留点儿!”

“没工夫给你扯闲篇儿,我回家了!”

王土山听富贵要回家,便不再耽误他工夫儿了,一边数饭票,一边对富贵说:“开路吧!别价打黄昏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