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叔叔爹
28406200000021

第21章

赵斌的家在城里南大街,他平日里对政治方面的事儿不多过问,就按照规章制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事们谁若有了困难,他都是尽力相助。可他并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空闲的时候,他就看科室订的那份市报,白天要没空儿看,下班就把报纸带回家看,第二天上班时再带回科室。

这天晚上,他正在家光着脊梁看报纸嘞,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打开门一看,吃了一惊,是李富贵满头大汗地站在门外,他忙问:“李富贵同志,咋这会儿来了?”

富贵直截了当地说:“赵科长,我想问问,还能不能推荐我去铁路啊?”

赵斌吔了一声,随即从椅背上拿起他那白色圆领儿针织衫儿,边穿边轻轻地叹口气,不无担心地说:“这,就怕晚喽,我听说,明儿个招工组就可能撤啦!”

富贵失望地看着赵斌,呆呆地站着不说话,好像在问:“那咋办?”

这次铁路来招工,多少个临时工盼着能去,好有个转正的机会,那样工资福利都能得到保障。

赵斌想,要昨儿个给你说时你就去,兴许就中了嘞!

可赵斌也没有说埋怨富贵的话,只对他说,根据指标还推荐小孟去了。小孟比冯雪来高一点儿还显瘦,招工人员说他身体太单薄,可他嘴儿好使,会说话儿,他对招工人员说家里饭食斤两不足,到铁路上粮食指标一增,吃不了多少天就胖了,至于身高,这不才二十五啊!二十五努一努,还正努嘞!后边还有三十三蹿一蹿嘞!说得招工的同志都笑了,还不知道最后咋定的嘞。

赵斌说着话儿穿好了汗衫,套上黑色塑料凉鞋,一只鞋带儿也没顾得整理好,就大步流星地出门了:“我到孙局长那儿问问去,孙局长就住这儿不远的院里,你等一下。”

这一等富贵可等了个工夫儿,连赵斌家人都有些惦记了,正说去孙局长家看看嘞,赵斌回来了。

他说孙局长开会回来得晚,好在带来的是个有希望的消息。

第二天一大早,富贵急匆匆地赶到县招待所6排6号,招工组住的房间,果然,他们正在打点行李,准备收工。

富贵向他们做了自我介绍,并拿出赵斌带给他的单位推荐信。招工组看了信,又见富贵一米八的个儿,模样俊朗强壮,阳光洒脱,又是退伍军人,觉得这样各方面条件都好的年轻人,确也不可多得。便招集全组工作人员,到里间屋商量。

个头不高,脸膛黑黑红红的招工组负责人最后一个从里屋走出来,对富贵说:“李富贵同志,我们就这么定了,准备晚走半天,等你体检并办理其他手续,至于粮证和迁移证等手续,我们留人负责和你们单位配合办理……因为还有其他县的招工组,全部订的是当晚八点的火车票,火车票已由昨儿到市里的其他招工组的人买好了。这意味着,他们须在晚上七点半前赶到市火车站,还得早点儿到站,看咋得给富贵补张票。

时间确实够紧的。

即便顺利,半天办事时间,也真够富贵忙活的喽。临走之前,他爹娘见个面儿的时间怕是也抽不出来,他只得决定晚会儿托王土山帮他给爹娘捎个信儿,告诉他们时间实在太紧,来不及回家了,只有等他到了铁路后,给家里写信吧!

富贵怀着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情,离开家乡,再一次踏上一个崭新的岗位和领域。

富贵觉得,去铁路当工人,毕竟是让他上进的机会。可事情竟又是这样的阴差阳错,却还能够帮他这个临时决定的忙,也算是件天遂人愿的事。虽然还有很多事情他说不清,可是他极需出去闯一闯,至少让自己能感到宽慰或超脱。

他眼含着泪,默默地望着家的方向,祝福爹娘健康、长寿,祝福他深爱着的人和深爱着他的人一生平安!

正在这时,有人捎信儿来,说爹娘在药店门房等他嘞!

富贵乍一听,有点儿不信,一路大步流星地走过去,很快看到爹娘迎面走来。

“爹,娘!你们咋来了?”富贵上气儿不接下气儿地说。

娘拧着小脚儿还没站稳就说,今儿大清早马驹儿就去家赔不是去了,说昨个儿晚上不是不帮大侄子拿钥匙,实在因为跟那个生瓜蛋差点儿磕起拳捶。一开始还以为马驹儿又扒瞎话嘞,见他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看来是真的,可昨儿一晚上也没见富贵的面儿,挺不放心,就早早儿地往城里赶嘞。

爹娘对富贵说,其实,也打算着今儿进趟城嘞,主要是看看儿子的手伤长得咋样儿了,拆线了没,还有,无论如何也得说说秀妹娶了上门女婿的事儿,也想借机好好劝劝富贵对刘九菊好一点儿。要不是马驹儿大早起去,他们两口子可能来不了这么早,但今儿还是会来。

要说李发青夫妇这一趟进城真是值当嘞,啥事儿一举两得已算不错,可他们这次城里之行何止两得,三得也有了。

尤其看了儿子的手伤已好,很是高兴,拆了线儿的伤口,虽然颜色稍发紫红,但伤口长得平平展展的。想着一定要把秀妹娶了上门女婿说给富贵,觉得兴许对富贵下一步尽快成亲能起个作用嘞!

富贵娘是个直性儿,依着李发青或先问问儿子现如今得不得空儿说话儿,儿子没在药店是值夜班了,还是出去办公事儿了。富贵娘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臭子啊,你秀秀妹妹那儿算是过去了一宗大事儿,听你王姨说吴章……对,他改名换姓了,叫王纪成了,说他来的时候带了七十五斤全国通用粮票,一辆半新不旧的飞鸽牌自行车,还……”

“娘!”富贵实在忍不住了,“俺不想听这!”

娘所以给他说这些,也是爹娘的良苦用心,是想用这件事儿强化富贵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观念的认识。

从富贵爹娘的角度讲,这样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见富贵有些不耐烦,便缓了一下说:“中——不说这,那就说说你自己的事儿,看看跟刘九菊啥时候下占贴儿?”

李发青看了富贵娘一眼,意思在说,说好的不着急,咋还这么心急火燎地催孩子呀?她也会意的没再言语。

富贵没有回答娘的问话,而是急于说出自己要说的话:“爹,娘,你二老今儿来得是真巧,俺正好有要紧的事儿给你们说嘞。”

李发青夫妇乍一听,还当是跟刚才问的给刘九菊下占贴的事儿有关嘞,心里觉得还有点儿稀罕,这么顺当?

可仔细听富贵一说,才知道,是富贵被铁路招去当正式工人了。

自然这也是件大好事儿。李发青一向主张好男儿志在四方,更何况能去铁路上当正式工人,这可是所有临时工梦寐以求的事。

只是富贵娘觉得太突然,说儿子该事先跟他们商量商量。

李发青眊了她一眼说:“你也不想想,有工夫没?”

是,她想到昨个晚上,儿子八成儿是回家跟他们商量去嘞,可他们俩都去秀妹那儿了,不是没见着嘛!

其实,娘这么想也挺好。

富贵昨儿晚上的事儿,他没有多说,只说:“时间实在太紧!”

李发青心里也那么想:怪不得儿子那么急着又回城里嘞,是时间赶着嘞!要不然,兴许真办不成嘞。

事情就这么说起来,倒是实情,李发青夫妇的想法儿着实也没啥不好。只是感情上给富贵带来的遗憾与无奈,伤悲和绝望,只有富贵自己知道,也只能独自承担了……富贵想,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如果没有秀妹出嫁这件事,那事情又会如何?此时的他又将怎样?

可世界上真的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是因为有些如果是毫无意义的空想,富贵便不再多想。

李发青夫妇各自怀着满意和宽慰的理由,解释着儿子昨儿回家又回城的事情,可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儿知道,富贵在回家回城的路上内心所经受的折磨和煎熬……富贵看时间不早了,就领着爹娘去了趟药店宿舍,把自己床底下那个纸箱子拿出来,连同里头几件换洗衣服一起叫爹娘拿回家,也好腾出这儿的地方。他又给赵科长写了一封简短的告别和感谢信,放到桌子上,请王土山转交。

办理停当后,差不多也到了往市里赶的时间了。临上车时,富贵对父母说,从县飞轮厂也被推荐了一个小伙子,是邻村武家庄的小武,也算有个认识的老乡,叫爹娘放心。

富贵已经上车了,李发青还执意把随身带的一点儿零钱和三斤全国通用粮票硬塞给了儿子,并一再嘱咐他要好好干,要跟老乡勤联络点儿……富贵从车窗给爹娘挥手时,看见娘已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