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28406900000003

第3章 纠错要讲方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无过”的“圣贤”是不存在的,有位伟人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会犯错,那就是尚未出世的和已经去世的人,也就是说过错与人的生命共存。

但是,作为亲友、同事、领导或组织,遇到一个人犯了错误时该如何对待呢?笔者认为方法很多,比如或听之任之,隔岸观火,任其发展;或推波助澜,错上加错;或阳奉阴违,口是心非,明哲保身等等。但最应该的还是抱着对人负责的态度,及时提醒和纠正他的过错。

如何才能达到提醒和纠正的目的?笔者认为,要把握好“度”,也就是根据过错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方法。其一,过错较小,刚刚走上错路,干错事情,为防止铸成大错,就要“拉拉袖子提个醒”,及时纠正方是“度”;其二,过错较大,误人歧途较远,陷人泥潭较深,“拉拉袖子提个醒”也无济于事,就要“在他的背后猛击一掌”,使其悟然悔悟,改邪归正,该批评的批评,该处分的处分,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防止走向深渊也是“度”;其三,当过错太大,已走向深渊,已经严重触犯党纪国法时,要严明法纪,该撤职的撤职,该法办的法办,才能达到惩治邪恶,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目的,这同样是“度”。总之,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关键是如何对待一个人的过错,尤其是如何及时恰当地纠正过错,不断拨正人生航向,针对过错的程度把握正确的方法,才能一往无前驶向理想的彼岸。

1997年9月6日刊登于《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