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众文化的概念
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是一个民族独有的东西,是这个民族得以继续存在的基础,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或者被其他的文化形式所代替,失去了民族存在基础的时候,那么即便它的人民仍旧存在,这个民族的存在和消亡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推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但真正开始使用“群众文化”这一专有名词是在1953年。群众文化,是指人们除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群众文化的主体是群众,客体是活动;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内容是以文化娱乐活动为目的,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等方面。
(一)群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从文化现象层面讲,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按照美的规律,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
从文化建设层面讲,群众文化是中国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包括群众的文化生活形态、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机构、设施等各种要素的集合体。
(二)群众文化发展的三种形态
群众文化形态的发育、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历史阶段性,大致划分为三种历史形态:原始社会的群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胚胎形态,阶级社会的群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自在形态,社会主义的群众文化是群众文化走向成熟的自觉形态。
(三)群众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因素
社会存在是群众文化生存的基础因素。社会变革是群众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因素。人的社会需求是群众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内部因素。
二、群众文化的功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但由于竞争激烈,尽管法定节假日越来越多,但大部分闲暇时间不得不用于补充新知识和新技能,使真正能够用于文化娱乐活动的时间相对减少,人们的幸福感不足。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人们急需文化权益的获得,包括群众文化在内的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已经成为现代人渴望追求的目标。现代化的生活、紧张的节奏,使得现代人更需要交流和娱乐。群众文化作为一种集体性的娱乐活动,其艺术要求不必很高,男女老幼皆宜,且可多人同时参与,可凝聚一大批兴趣爱好相同的人。这不仅能够为大家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而且由于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参与,而非被动地接受,使得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带给人们真正的欢乐。
群众文化活动来源于生活、源自于实践,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群众文化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就是娱乐和交流。
(一)整合功能
群众文化是能够实现地区资源整合,增强地区凝聚力的最有效的活动之一。例如湖南的白羊田的天狮、聂市的十样锦打击乐、羊楼司的蚌壳竹马、忠防的板凳龙、江南的渔鼓、桃矿街道办事处的大鼓表演、桃林镇的宗教吹奏乐表演以及聂市的农民健身表演等,“一乡一品”的形成,主要是广大群众在活动中进行整合的结果。群众文化管理部门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体育等活动来活跃文化的氛围,扩大和提高了活动的参与率,为群众之间搭起了友谊的桥梁。
(二)传承功能
有效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提高群众的文化品位,还可以传承文化遗产,打造文化品牌。
(三)导向功能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活动,它还能起到宣传、传播、导向等作用,培养群众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社会公德。
(四)沟通功能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还能活跃群众生活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活动,可以增进群众之间的感情,加深相互间的了解、沟通,为社会的安定团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群众文化的形态
(一)主流文化
1.主流文化的概念。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每个时期都有当时的主流文化,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直到清末,历代帝王多崇尚儒学。西方中世纪以来一直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中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国家提倡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无疑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概念太大,马克思主义文化才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
2.主流文化的特点。
主流文化由于具有历史性民族认同,经常凭借认同优势,采取固守阵地手法,思想观念僵化、内容虚化、表现形式居高临下,传播手段粗暴单一,发展方式上呈现出权利化、内卷化的自残走势。面对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趋势,主流意识形态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应付,大有阵地丧失之感。
大众文化强大的、快捷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正是在广大消费者感到热闹、好看、刺激、过瘾的文化享受过程中实现的。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是没有意识形态性的,而它所承载的文化传播功能却担负着凝聚人心、感召民众和传承文明的重载。我们不能因为其传播与主流文化相左的思想观念而阻断其传播通道,更不能因其对主流文化形成冲击而遏制其发展,主流文化只有深深地扎根于大众文化鲜活的土壤之中,汲取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营养,才能成为文化融合、文明传承的中坚力量。
3.主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方向。
主流意识形态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是一种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的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的文化形式。现代高新科技革命对人类当代文化的发展正在产生着以往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
文化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主导传媒形式的革新和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引起了原有文化艺术生态格局的变化,封闭的、落后的、狭隘的文化和缺乏竞争力的文化,都将在文化市场中被文化消费者遗忘。一些曾经居于主导地位深受群众欢迎的、十分红火的文化艺术形式将逐步失去主导地位并********。一些传统的文化形式经过现代技术的改造获得了新的生命,而另一些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将主要依靠国家保护以维持人类文化资源的生态平衡。
在现代社会里,一切关于思想文化的有效传播、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经济的实现,都只能通过或借助于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手段才能实现,因此,文化经济的竞争背后实际上是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民族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文化敌视到文化融合,从文化输入到文化输出,实现文化双赢的过程。
(二)精英文化
精英文化是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草根文化、山寨文化相对立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即不适应嘈杂的物质社会,是人们内心渴求却常常被世俗生存需求驱逐时才能感悟到的,是在人们静心思索或遭遇物质失利而需要情感慰藉时才冉冉上升的。
1.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思考。
不少人认为“精英文化”就是“高雅”的,而“大众文化”则是“低俗”的。这是一种误解。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分。
对文化的“雅”和“俗”有两种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取它们的价值评价含义,就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说一种文化现象是“雅”还是“俗”,与它“是谁的文化”不同,而是适用于一切人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判断。它的前提是承认:文化文化,就是要以“文”为上,以“雅”为上,不“文”不“雅”便是缺少文化,便是蒙昧、落后和野蛮。比如:我们把精美的艺术成果、深刻的学术著作、文化品位极高的行为和思想、崇高的社会人生理想等称为“高雅”和“优秀”,而把与之相反的判断为“庸俗”和“低俗”。
这里的“雅”和“俗”意味着评判一种文化现象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等,总之一句话:是“好”还是“差”,意味着褒贬评价。社会文化的建设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扶持高雅文化,反对庸俗文化。这种理解,应该说是“雅俗”概念的本义。但是,在日常的语言和应用环境中,人们却还是要给“雅俗”加进另一种含义。即是取它们的主体性含义,就是“根据什么人来占有和享用”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样,“雅文化”是指以社会上层人群为主体、满足有较高地位人群需要的文化,就可以和“精英文化”“贵族文化”“君子风度”等联系在一起,而“俗文化”自然也就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乃至“市井文化”相联系,指以社会下层人群为主体、满足一般大众需要的文化。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如果不加进身份等级歧视和阶级偏见,应该说其中并不包含褒贬的含义,并不意味着“高低、优劣、贵贱”之分。
“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大众文化”不总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也不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中国千古名篇《诗经》,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此外如《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京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原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是一种“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成了雅文化。不论大众的还是精英的文化,都有自己“俗”和“雅”,都有自己从低向高、从浅入深、从粗到精的发展提高过程。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才能产生精品。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说来,都是如此。
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往往不大注意对“雅”和“俗”的两种含义加以区别,由此造成了一些误解,甚至偏见。例如在某些潜意识中,一味地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以静为雅、以动为俗,以庄为雅、以谐为俗,以虚为雅、以实为俗,等等。在这些观念中存在着一种片面化、表面化、简单化的倾向,实际上是以少数人的口味为准,把他们所欣赏的文化风格当作唯一的标准,无形中已经预先地包含着脱离现实、轻视群众的成分,从而忽视了大众世俗生活的文化权利。
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2.对“文化世俗化”的现象的思考。
“雅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精英或大众)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同时,在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上,则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而在涉及根本文化立场的问题上,我们更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人民主体论的马克思主义宗旨。
就中国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而“精英文化”却在市场上受到某种程度的冷落。一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文化重心下移”应该说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进步,是我们的文化“为人民服务”之必须。每一个不把自己同大众对立起来的人,都不应该视之为“危机”和“失落”,而应视之为一种“归位”和“落实”。因为多年来,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乐于和便于参与的文化形式和活动并不丰富、并不充分,实际上还有些简单和贫乏。至于“雅文化”的“失落”,则应该从其他方面找原因。
(三)大众文化
这里所说的大众文化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
大众文化有八个特点:(1)商品性。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2)通俗性。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3)流行性。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4)娱乐性。大众文化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获得轻松的满足。(5)依赖性。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6)大众媒介性。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7)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8)类型性。
(四)民间文化
1.民间文化的概念。
民间文化是指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从社会分层上看,民间文化是一种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的、由平民自发创造的文化。民间文化还是一种具有农业社会生活的背景、保留了较多传统色彩的文化。
2.民间文化的种类。
民间文化立足于民众具体的生产生活中,以一种通俗活泼的形式,自发创造出来的用以娱乐民众自我的文化形态,是一种“自娱自乐型”的文化。
民间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四种类型: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
民间文学的种类很多,我国各种类型的民间文学形式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它们构成了中国口继文学的历史,对过去人们的道德思想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民间表演艺术包括民间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它们是从上古时代产生、发展并传承下来,历史悠久。中国的民间戏剧发源于原始劳动歌舞,是世界戏剧三大源流之一。
民间美术包括瓷器、泥塑、玉雕、年画、剪纸等种类,也是很珍贵的一笔遗产。而传统工艺美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遇到了新的挑战,许多工艺美术行业都处于后继乏人的困难境地。例如年画、剪纸过去在民间都很流行,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木版年画,除专家、学者、外国人外,很少有人问津。而目前学习剪纸的主要是农村妇女,年轻人并不重视它的传承。
民俗文化反映了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各种习俗,如庙会和春节等。这些传统节日中有着大量的民族文化内涵,然而随着西方大量节日的到来,中国的很多节日却在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3.民间文化的特点。
一是自发性。从民间文化作品的创作过程来讲,自发性体现在其创作的任性而作、随处可作的特点上。从作品的写作目的来看,民间文化大多是一种无名无姓的人们在其生活过程中制作的,因此,它时常是在自我娱乐、自我消遣的轻松前提下随口道来、信手作来的;并在流传过程中,率性而作、随心而改,不必顾虑人们是否接受、作品内容是否成熟、是否有吸引力等。
二是传承性。传承性首先体现为一种言传身教。其次体现在口口相传。在民间文化作品的散播和接受过程中,“面对面”是其重要特点。诸如民歌、传说、谚语、戏曲、评书等民间文化作品,都需要实地表演、亲身展示或者付诸行动等,这些艺术形式散播于村坊市井、街头巷尾,也出现在庭院房中、流传在欣赏者自己的口里和手上。
三是俗化和程式化。喜闻乐见的形式秉承着一定的民族文化的传统形式,往往在长期的民间文化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便于民众接受的程式化的审美形式。
四是实用性和娱乐性。民间文化大都产生于农耕时代,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实用性”使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例如过去,春节要贴门神,家家户户少不了要买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也就应运而生了。一到春节,民间文化就迎来了一年中的‘黄金期’,那时人们把当地的民间文化当作过年精神狂欢的重要方式。因而说民间文化具有娱乐性。
4.民间文化的现状。
中华文化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半是精英和典籍的文化,一半是民间文化。两部分同等重要,相互不能代替。民间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五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以及综合国力中不可或缺的坚实的精神内涵。
民间文化常常承担着“下里巴人”的角色,这是一个文化的盲点。也正由于这个原因,中国的民间文化常常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而这个文化价值论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它们的生存危机,特别是在外来文化入侵的情况下,它们更是难以持久。
由于民间文化长期不被重视,也没有从文化上、从全球化的背景上来看待这个“中华文化的一半”,因而至今我们对于民间文化的整体状况认识不清、心无底数,加之民间文化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存方式,与经典文化以及典籍文化相比,它从没有像它们一样用各种方式进行加强。并且民间文化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的传承一般都是口口相传,并且还有很多“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禁忌,传承的范围也很窄,大都是师傅传给徒弟、父亲传给儿子等传承形式,一旦出现断线,这种形式很快就可能消亡。因此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刻不容缓。
四、群众文化需求与群众文化
(一)群众文化需求
群众文化需求是群众文化本原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实践主体在自我完善过程中与以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之间建立的依赖—适应关系。群众文化需要时社会实践主体生命过程的固有属性,是客观必然的社会存在。
公民对群众文化的需求,是指人们在职业外的主要闲暇时间里为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开展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完善方面的社会性文化需求。
群众文化追求包括三个层次:娱乐休息的生存追求,审美愉悦的享受追求,表现创造力的发展追求。群众文化需求的三个层次紧密相连,成为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系统,呈现群众文化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不同渠道:群众文化需求是通过自发的群众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包括群众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来满足的。群众文化的基本职能是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二)群众文化需求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群众文化需求是群众文化的第一要素,是群众文化的动力与前提。群众文化的一切生成物,都仅仅是为了满足这一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群众文化工作必须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
群众文化需求与实现这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群众文化的基本矛盾。群众文化的客观需求是广泛的、多样的、不断发展的,而实现群众文化需求则是具体的、受一定条件限制的,所以群众文化需求与实现需求的矛盾构成了群众文化的基本矛盾。这是群众文化要素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内在原因。
当群众文化需求处于自在状态时,会产生盲目性和从众性。群众文化需求是可以诱导的,文化环境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改变群众文化的性质和指向。
现阶段,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空前提高,其需求面之广、量之大、质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群众的文化需求成为当前群众文化蓬勃兴起的最重要的内驱力,是群众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
1.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与群众文化的群众性。
群众性是群众文化所固有的显著特征,群众性表明群众文化是群众所应拥有和享受的精神文化,是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这一基本权益,表现在群众享有充分发挥文化才能的机会,条件和享受文化生活的权益,不仅有享有日益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生活的权益,还有不断提高自身文化艺术素质、直接参与各种形式的旨在表现自我价值的文化艺术活动的权利。
群众在群众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具有自我性和自主性。
群众性要求社会的群众文化供给、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群众,要求社会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要求社会的一切群众文化活动必须符合群众的意愿,要求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实践能力和占有水平。
2.群众文化生活的直接目的与群众文化的自娱性。
娱乐是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最直接的目的。自娱性是群众文化的外在特征。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文化的一个外在特点,就是自娱性。人们在求乐心理的驱使下,怀着满足自身乐趣的期望,通过群众文化活动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群众文化的主客体以娱乐为中介构成紧密的联结。
群众文化活动中“娱乐”与“教化”的内在联系:“乐”是群众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是人们的期望所在;“教”是群众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是潜在的效力;“寓教于乐”,“乐”和“教”是和谐的统一。
3.群众文化需求的引导与群众文化的倾向性。
群众文化的倾向性是指反映在群众文化中的阶级立场、政治思想和审美意识所表现的方向,是从思想内容上反映群众文化本质的一个内在特征,是群众文化的灵魂所在。群众文化的倾向性具有必然性和多样性。
群众文化的倾向性是由群众文化需求的倾向性决定的,群众的文化需求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当群众文化的主体对客观需求处于自在状态时,其对于群众文化的需求也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具体表现,有正确的、积极的、进步的和理性的需求,也有错误的、消极的、落后的甚至盲目的需求。
群众文化的倾向性包括:阶级性倾向,人民性倾向和民族性倾向等。
群众文化需求的可诱导性是指在群众文化的客观需要向主观心理要求转化的过程中,文化环境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改变需求的倾向,成为需求的可诱导性。需求的盲目性越大,可诱导性越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一切工作既要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前提又要对其需求进行积极诱导。
4.群众文化生活的创新与群众文化的传承性。
群众文化的传承性是指群众文化独特的发展方式通过不断传承形成其群众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创造出新的群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是群众文化不间断的连续存在的特性。
传承的机制与意义:传承性是一种历史的联系和循环的过程,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一种永恒的方式,“承传”有别于“继承”,包括继承和下传,是指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历史联系,其中包含着创造的成分。
群众文化的创新:承传性中的创造性在群众文化的承传过程中具有关键的作用群众文化就是在不断地创新过程中得到继承和发展的。
承传的三个历史阶段:口耳承传阶段、文字载体承传阶段、文字和实况录制相结合。远距离传播,数字化高密度和高容量储存阶段。
(三)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群众文化的基本职能
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包括文学艺术欣赏、文学艺术参与和文学艺术学习三个方面。而群众文化是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包括文学艺术鉴赏、文学艺术的创作与展示、文学艺术培训、文化艺术活动。
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自我满足,即通过群众自我组织、自我参与、自我娱乐的群众文化活动来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
政府提供的群众文化服务,属于基本文化服务范畴,包括:政府直接提供群众文化服务,政府通过设置群众文化服务机构向公民提供群众文化服务,政府通过政策鼓励和扶植社会兴办群众文化机构向公民提供文化服务,政府通过购买社会资源向公民提供群众文化服务。
群众文化服务的主要特点:普及型服务,即面向广大群众开展的文化艺术普及活动;提高型服务,即面向业余文艺骨干和业余文艺团队开展的培训和辅导活动;保障型服务,即面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和培训等;个性化服务,即为群众的特殊文化需求提供的个别性、对象化、深度增值性质的文化活动和培训等。
(四)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与群众文化的作用
1.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与群众文化的精神调节作用。
群众文化的精神调节作用是指群众文化在调控参与者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方面所产生的效能。主要表现在娱乐休息效能、宣泄情感效能和审美效能三个方面。
娱乐休息是群众最低层次的文化需求,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准备,娱乐休息贯穿人类生活的全过程。人们通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从而在娱乐中得到一种积极性的休息,为劳动力再生产提供必要条件。
人类的情感需要宣泄,情感的宣泄是人类自我调节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为情感的宣泄提供了表现方式和途径,即为参与者提供尽情表现自己的舞台,为参与者发挥才能、沟通社会关系、表现自身价值提供多种机会和方便,群众文化是宣泄情感的渠道。
美的享受的需要是处于人类本性的一种特殊需要。群众文化的审美效能是通过人们对自然事物或艺术品的美的感受和领悟,激发人们认识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生活情趣和理想,给予人们以情绪上的激动、感觉上的快适以及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2.精神文明建设与群众文化的宣传教化作用。
群众文化对奢华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是由群众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群众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通过群众文化的传播,在感化育人方面发挥特殊的宣传教化作用;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先进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它为群众文化灌注生气,是体现群众文化价值的依据和内容。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群众文化的宣传教化作用通过三个效能来表示:传播效能、陶冶性情效能、规范行为效能。
群众文化活动是信息传播的媒体和载体,也是精神文明传播的媒体和载体,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宣传教化途径。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通俗性和趣味性,有强烈的吸引力,让人民群众在娱乐和享受中受到教育与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
群众文化陶冶性情效能的特点是“寓教于乐”“自我教育”。群众文化将娱乐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用饱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群众自娱和娱人、自育和育人;用时代的、新颖的、进步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心智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振奋,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群众文化的规范行为效能是指人们通过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使品德行为自觉地接受社会准则的规范。群众文化的规范作用是在不自觉的状态中发生、并在自觉的状态下得到强化的。人们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时,对其所包含的文化精神、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也就不自觉、无意识地接受了。通过群众文化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导并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3.学习型社会与群众文化的普及知识作用。
群众文化具有普及知识的作用,它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包容其间;它在活动对象上具有广泛性,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可以从中学习知识、发挥才智、获得教益。在学习型社会中,群众文化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们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
群众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经验承载体,蕴涵着一代代人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人们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互相交往、相互学习,不断充实、丰富自己。
群众文化的社会教育效能具有广泛、业余、灵活、方便、通俗的特点,对当前中国社会大众的文化启蒙、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拓宽了教育途径扩大了教育内容,降低了教育成本,深化了教育的影响力,是中国社会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群众文化的普及知识作用是通过各种引起人们兴趣的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实现的。通过群众文化活动来激励参与者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启迪智慧、增强智能,就是群众文化“乐中求智”的效能。
4.和谐社会建设与群众文化的团结凝聚作用。
群众文化以其特有的团结凝聚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人们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起到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加深理解、加强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众文化的沟通效能、吸引效能和激励效能。
群众文化是沟通人们心理的桥梁。它符合人们的审美娱乐的心理特点,有特殊的感染力,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促使人们积极参与,黏合各种裂痕,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通过群众文化中具有审美意义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刺激,激发人们认识和谐、热爱和谐、追求和谐、创造和谐、享受和谐的生活情趣和思想。
五、群众文化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根本目的。国家保障公民平等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并大力倡导人民群众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按照“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的要求,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健全群众文化工作网络,加强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建设,其基本建设布局是:在地级市以上城市建立群众艺术馆,在县级建文化馆,在乡镇建文化站。经过长期努力,形成一个遍及城乡的群众文化工作网络;创造多种形式,活跃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异常活跃。传统的民俗文化和新兴的地区性节庆文化的结合,文化活动和经贸活动的结合,大大地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热情。城市的假日文化、休闲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除传统的吹拉弹唱、书画文学之外,歌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艺厅等消费型活动和扭秧歌、跳交谊舞等自娱型活动也吸引了广大群众。由一些文化主管部门组织的有专业文艺团体参加的“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热点;以奔小康为目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大力推进与小康经济相适应的小康文化建设,是当前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文化部要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以小康文化建设总揽农村文化工作,认真制定规划并切实做到组织、任务、资金、政策四落实,积极进行农村文化基本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影放映队伍,扩大农村电影市场。
为了加大群众文化工作力度,文化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协调配合,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文化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城乡基层文化建设。
六、全国性的群众文化重点工程
(一)文化先进县
文化先进县计划于1991年提出,旨在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先进县,以点带面,促进以农村为主的地区性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万里边疆文化长廊
1992年,由文化部发起,******、教育部、国家民委、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等20个部委和人民团体共同建设的“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经过10年建设,分3个阶段完成,到2002年已经在我国18个沿边、沿海边疆地区形成了一条有较大密度的文化设施网络,并各具民族文化特色,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廊”形文化地带,这条环形的文化长廊总长度达到了3.9万公里,堪称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它的建成,大大丰富了边疆人民的文化生活,对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社会文化大工程,从一开始,共建就是它的一个重要特色。从实施开始至今共建设了大量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文工团排练场、文物点、乡镇文化站等文化设施。
(三)蒲公英计划
蒲公英计划是一项在全国推广创建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的活动,旨在为广大农村提供示范性的儿童文化园区,丰富和活跃农村儿童文化生活。
(四)文化下乡
文化下乡工程是一项由各级政府通过组织城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下乡为农民服务,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活动。
(五)知识工程
知识工程是一项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倡导以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工程。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全国和地区性的读书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文化、道德、法制教育,传播精神文明,引导人们爱书、藏书、读书、用书。
(六)国际艺术年
国际艺术年是为了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让国内观众欣赏到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作品,文化部从1996年开始,相继举办了中国国际交响乐年、中国国际歌剧舞剧年、中国国际美术年等活动,并将继续举办中国民族音乐年、中国民族歌舞年等国际艺术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