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28407100000005

第5章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概述

当代人权制度和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权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但国际社会对文化认同权的认识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1982年墨西哥城世界文化政策大会通过的《墨西哥城文化政策宣言》才正式宣布了“文化认同的权利”。会议认为,无论就个人或就群体和国家而言,对文化认同权的肯定,对文化包括少数文化的相互尊重和日益增强的意识已经成为一种永久的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反映了一个民族、群族、社区和国家对自身特征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是维系一个群体或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毫无疑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助于维护少数人的文化权利,可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和文化同一化过程中的竞争力,为维护少数人群体的文化认同权起到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包括三方面:继承人(文化宿主)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相关的精神与经济权益的保护。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传统医药、农业、技术技能、生态知识以及传统音乐、故事和设计等文化表达形式,往往是特定人群的集体性文化创造,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的经济价值,这必然产生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权益进行保护的内容。数年前中国东北赫哲族某乡因《乌苏里船歌》著作权归属问题起诉著名歌唱演员郭颂案就是一个因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和经济权益而引发的法律事件。

从国际视角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已经出现了一股掠夺潮。一些西方人在世界各地民族地区或村寨大肆收集文化资源,然后制成文化商品或申请专利,再凭借着知识产权的保护,反过来向文化资源原产地倾销,在大肆破坏文化资源和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原产地沦为其文化殖民地。这是后殖民主义时代的一个内容。

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要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权利。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一种智力成果,对它的保护应该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行动计划要点》强调:制定保护和开发利用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特别是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和战略,反对文化物品和文化服务方面的非法买卖。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权观与文化权利观。根据马克思主义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关系的理解,人权结构中经济权利是基础,政治权利是保障,文化权利是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要达到真正普遍的人权,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途径。人权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促进人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和追求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先进和优越的一个重要标志。1985年******第一次非常明确地肯定了社会主义同人权有着本质的联系。中国政府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没有生存权、发展权,其他一切人权均无从谈起。这是中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人权事业的发展。1997年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98年签署了《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4年中国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写入宪法。中国以宪法为核心已经形成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的法律体系,制订的有关确定和保障人权的法律法规已经达到了1000多件。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斯德哥尔摩《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明:“鉴于享受和参与文化生活是每个社区中所有人的一项固有权利,因此各国政府有义务创造一个有助于充分行使《世界人权宣言》第27条规定的这项权利的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的一种积极义务。作为人权和公民文化权利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有义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主动保护”,有义务通过积极的行为增强人们获取非物质文化资源和享有这种权利的能力。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的共同实现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民的权利意识有了明显增强,这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少有的“权利意识”是个补充,也促进了文化现代化。当前中国政府正致力于建立一个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现在国家法律层面上将包括三个方面,即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法是现阶段立法工作的重点。随着将来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尤其是民间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益保护将有更多的保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重视和保护好文化遗产各种权益在中国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国内一些地方或部门为了眼前利益或为了建设所谓形象工程,在经济建设和建设中无视文化遗产和文化空间的存在,强行拆迁,对文化遗产和文化空间加以肆意的人为破坏或改造,使得许多有价值的文化遗产或文化空间毁在推土机下,令人叹息。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因为过度发展旅游经济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和艺术表达方式失去原真性和完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没有获得很好的保护,反而受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这两种情况在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中普遍存在。文化遗产和文化空间被破坏必然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各方的各种文化权益受到侵犯。这些现实情况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使命相悖离。因此,努力提高全社会尤其是行政部门的文化权利意识,重视在实践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各方所具有的文化权益,对维护和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和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宁夏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深厚,有历史继承渊源。其中,宁南山区六县,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宁夏极具代表性。随着宁南山区城镇化建设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因此,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势在必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的重要表现形式,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对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人类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因此,构建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对宁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一)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存在问题

宁夏南部海原、西吉、隆德、彭阳、泾源、固原原州区六县(区)地处农耕和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是丝绸之路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必经之地,文化遗产丰富,民族特色突出。这里自古以来是戎、狄、羌、匈奴、鲜卑、羯、氐、柔然、敕勒、突厥、吐蕃、党项、蒙古、回等族徙居、融合、发展的地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遗留下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宁夏南部六县位于陕、甘、宁三省交汇处,少数民族众多,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和风俗民情。不同民族和地域的饮食、居住、节日、音乐、舞蹈、戏剧、信仰、民俗、建筑、技艺、礼仪个性鲜明,地域、民族特色浓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2009年流传于西海固地区的花儿与甘肃、青海等省区联合申报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回族民间器乐、回族服饰在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中宁南六县占有5项,占总数的50%;在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名录中宁南六县总共有25项,占总数的46.3%。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吸收不同地域文化,使得宁夏非物质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多元融合趋势,内容丰富而意蕴深厚。

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中以秦腔为代表的戏曲文化,宁南回族的歌舞花儿文化、工艺美术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以六盘山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书法文化、剪纸文化;以须弥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山水文化、养生文化等16种文化形态特色鲜明,影响范围较大。宁南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丰富,但是现状令人担忧。一些地方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深远意义认识不足,或采取简单的市场化的保护方式,依托旅游过度开发,随意滥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及工业化的影响,宁南地区人文生存环境也出现巨大改变。一些口头文学、民歌、古歌、乐曲、乐器等在原流传地区无人继承而濒于失传;一些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如隆德县农民绘画的领班人荆守恭先生说他现在由于种种原因都放弃了绘画。荆老先生已年近七旬,多才多艺,剪纸、绘画样样精通,曾获得过全国“民间绘画艺术开拓者”称号。就是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老人没有传承人,女儿在县城里开着一间字画裱糊店,偶尔也有剪纸类作品,但仅为生计而已。儿子从事教育工作,精力和心思也不在这方面。服装、建筑、习俗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由于外来文化的渗入,逐渐改变着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当前宁南部分地区的传统服饰、建筑、舞蹈等文化遗产也逐渐失去其原生态面貌。因此,构建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势在必行。

(二)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建设

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个别部门和单位就能完成,需要集合社会力量,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使宁南山区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1.建立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体系。

按照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定义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需要人们去发现、发掘并且进行必要阐释的遗产。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就需要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通过大量的调查,了解其存在的范围、表现方式,提交本地保护项目清单,建立分级保护名录,建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和数据库;绘制出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状况地图集;收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加强保管,有条件的可在博物馆建立专门的展示中心;开展学术探讨,产生一批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严谨的评定,建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为保护工作提供最基础的资料支持。

2.建立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的传承就是保护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一种民族民间文化,其根基在民间,这就容易受当地自身条件的影响。宁南山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等各方面条件不发达,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方面面临一系列问题,年轻人迫于生计等各方面因素,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无人。要使这些民族民间文化得到真正的、可持续的保护,必须使民众能积极、广泛参与这是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的立足点。因此,应当特别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及整个文化环境的保护,宁南山区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承活动,加强对传统文化生态保存较完整的村落或特定区域的动态保护。但与此同时,还应扩大传承面,让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任务。这种学习和传承,将对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3.建立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

一是要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对重点文化遗产项目经费的投入;二是要大力引导社会资助,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三是要健全法律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工作,制定出台相关保护政策,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四是健全监督保障机制,包括保护工作定期通报机制、专家咨询机制、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三个方面,有利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五是健全人才队伍保障机制,有利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有利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研究、运用和推广,从而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水平。

4.建立宁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功能转化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体现,对其保护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需要。通过各种新形式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出来的功能,是其重新获得生命力的途径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创造性的资源,通过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来转换,可以唤起人们集体情感和心理力量。如回族舞剧《月上贺兰》,就解构了的非物质文化传统元素,以现代形式重新组装起来。

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种类繁多,因而对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因地制宜,构建最能适合自身环境和发展的保护体系,使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适应环境持续保存下来。

三、生态移民视角下的宁夏南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宁夏南部地区经济落后,生活环境恶劣,为改变宁南山区经济落后局面,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生态移民工程涉及不同民族和人群,持续时间和地域范围较为广泛,涉及移民群众达35万。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对宁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笔者结合移民实况和实地调查,对宁南山区生态移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初步探索,以求教于学界。宁南山区六县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宁夏具有代表性,随着宁南山区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作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各种挑战。因此,在生态移民背景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人群独特思维方式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地域文化重要表现形式,宁夏南部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伴随着宁南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保护和利用宁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宁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一)非遗项目保护区内的移民措施

为改变宁南山区落后的面貌,1983年,国家对宁南山区实施了“三西”扶贫计划。宁南山区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活动。针对宁南山区土地承载过重,自然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政府采取了移民搬迁的扶贫措施,将宁南山区群众迁移到交通便利,有扬黄水利灌溉条件的沿黄地区,进行开发性建设,创建新的家园。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共搬迁、安置群众80.95万人,约占贫困县区现有农业人口的1/3。按不同时期组织移民的不同方法和政策,宁夏的移民扶贫开发经历了移民吊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大型移民区、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和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程四个阶段,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落后面貌。2011年宁夏“十二五”期间最大的民生工程,35万人生态移民工程开始实施,绝大部分涉及宁南山区。生态移民的措施主要是:一是给移民配套耕地、大棚等生产设施,强化对移民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移民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二是给移民建房的同时,配套建设自来水、沼气、学校、卫生室、农家店、科技服务站、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移民生活条件。三是对移民迁出地实施生态恢复工程,使贫困人口从中南部地区转移出来,从而让迁出地的生态得到彻底的“休养生息”。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宁南山区经济状况和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生态移民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大规模的移民开发势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一定的影响,毕竟作为一个特定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文化,在随着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变化,势必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和发展。如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地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相协调发展成为当前急需探索的问题。

(二)生态移民对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1.自然环境变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身存在的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地理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外部条件,每一种文化都是有选择地从所在的地理环境向外空间发展的过程,地理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在宁南地区影响极为突出,成为当地群众与大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媒介和反映。宁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民族性等特点与宁南六县(区)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关系密不可分,更与当地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连。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开展,宁南六县(区)将有几十万之众的当地百姓离开世代生活的故土,分批迁往宁北和沿黄灌溉地区,这样可能使诸如六盘山花儿、秦腔之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原生态的那种意味和氛围,能否继续在迁入地继续发展面临着挑战。

2.生活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移民分批搬迁中出现一个村落的人可能迁往不同的地方,这样对譬如隆德县高台马社火之类的需要众多艺人协同完成的活动随着移民分批搬迁,到移入地后能否继续开展值得探索。同时,生态移民的移入地的房屋,以及配套设施齐全,建设自来水、沼气、学校、卫生室、农家店、科技服务站、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趋于现代化程度。但是随着移民地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及工业化的影响,宁南地区存在的一些口头文学、民歌、古歌、乐曲、乐器等在原流传地区已经面临无人继承而濒于失传境况,到移入地境况更加严重;此外移出地的一些富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随着移民的搬出可能面临荒废,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诸如服装、建筑、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移入地,将面临各种文化的渗入,逐渐改变宁南地区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3.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伴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宁南山区群众生活将得到彻底改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将有很大提高,另一方面是伴随而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尤其是对一些传统技艺、方法方面的影响。在宁南山区这种传统技艺有存在的空间,随着迁移到新的地区,将面临新的活动空间,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或多或少的冲击到古老的传统技艺,越来越的移民群众在新的环境和思想观念影响下将传统的一些技艺当做落后或者不时尚的东西遗弃,或为生计不知不觉的丢失,这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要面临的问题。即便是原产地也面临这种情况。

(三)图书馆在生态移民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保护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能继续发挥应有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建设,使之与移入地文化相互结合,不断创新和繁荣,这就需要借助图书馆自身人才、设备、资料优势来开展工作,使宁南山区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态移民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1.借助图书馆做好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工作。

按照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定义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是一种需要人们去发现、发掘并且进行必要的阐释遗产。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就需要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通过大量的调查,了解其存在的范围、表现方式、移入地区、在移入地区的影响等,提交本地和移入地保护项目清单,建立分级保护名录,建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和数据库。而宁南六县(区)县(区)级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与非物质文化保护相关的文献资源,直接面对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就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资料,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口传文学;婚丧祭祀等仪式庆典、宗教、民俗疗法等。民间美术、民间饮食、民间服饰、民间建筑资料也在其中,这对参与非物质文化的发掘、保护及进一步研究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可以借助图书馆做好生态移民过程中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文献,搜集一批载体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民族特色突出、研究价值更高的地方文献,同样也促进了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延伸与发展。

2.借助图书馆做好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一种民族民间文化,这就容易受当地自身条件的影响。到移民搬迁的移入地,更需要文化保护,使传统的技艺不至消失。这就要求图书馆发挥信息保护技术的特长,将诸如口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录音的方式作为语音资料记录下来;将传统表演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田野调查方法,用摄像、口述访谈等技术手段,将原始资料全面记录下来。由于目前宁夏县级图书馆都配有一定数量的电脑、数码相机等设备,可以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加工、数字化、存储等技术处理,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库,使人们可以方便地从文字、照片和录音录像中看到那些消失了或存在消失危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使其在生态移民过程中能整村搬迁不致于因为分散而导致部分功能丧失。

3.借助图书馆做好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工作。

宁南山区县级图书馆拥有相对专业的人才资源,对本地区情况较为熟悉,了解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特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和后续的资料整理、数字化管理、保护、开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播,具有叙事场景重现和传播个体的零散性、多样性、模糊性等特点,县级图书馆可利用本地人才优势,对其进行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立体方式、准确地阐释、记录,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形式记录下现场考察成果,并将其转化为光盘、磁带进而数字化永久保存,使得这些非物质文化得以生动鲜活的方式保存。将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展现出来,在尊重真实性和完整性基础上以现代形式重新组装起来。这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现代转化的自觉态度,是宁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功能转化体系值得学习之处。

总之,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种类繁多,在生态移民过程中,既要注重保护,又要通过发挥自身有利条件的同时,结合移入地文化特色,创造出更具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文化,使移民群众不仅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而且使其文化和精神生活得到满足。因而,探索生态移民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整个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也对宁夏文化多样性和宁夏文化繁荣具有长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