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淖还是那个样子不曾改变,然而物是人非,所以即便是地方还在,人和故事却不一样了。改变的是人,所以故事就不一样。可是似乎又没有变化,因为不同的故事又依旧感人至深。
大淖还是一泊水。
人住在水边,是十八子和巧云的后人。傍晚时分走在大淖边上的小巷子里,穿梭而过的人群和老街古旧的味道,依旧是那种烟火的深情味道。卖烧饼的在收拾着案板上的杂物,因为大淖这个著名的名字,这里的烧饼特别好卖,来迟了一点排队也只能是落空。卖猪头肉的熏烧摊是祖传的手艺,根本不要去招揽客户,自然会在日落之后被抢购一空。他世世代代卖熏烧,与祖上不同的是心里慢慢地多了一种风雅,喜欢去翻一本旧书,那是汪曾祺的《梦故乡》,那里面有自己的先人卖熏烧的场景。这成为他的一种骄傲,他觉得自己卖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块肥而不腻的猪头肉,用时髦的话说,“吃”的是一种文化。
大淖也在这本书里,并且活在小城的现实里。
小英子家本来并不在大淖,她是湖滨人,湖滨是大湖旁边的一个村落,世代为渔民的人家也逐渐地上了岸。但大概因为是水美人也美的缘故,这个村落的女孩子都出落得水灵灵的。小英子并不是最出众的,但也是一朵花一样的姑娘了。她的名字叫于英,但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叫她小英子,大概这个城里的人都读过汪曾祺的小说,都觉得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就不该叫那种刻板的名字,家里人这么叫,邻居们也这么叫,同事也受了感染这么叫,就连她教的那些孩子当面叫她于老师,背地里也叫她小英子。她也不生气,她觉得这样也蛮好的,这个名字本来就没有任何的恶意。她在一个小学里教书,这所学校不大但是沾染了这老街的气息,古旧的校舍像是一座园林一样。关键是那种闹中取静的环境,就像是老街上的一个大户人家,庭院深深之中书声琅琅,这种状态唯美得有些不真实。
小英子分配到这里来的时候,一进这所小学校的门就满心地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1
小英子放学的时候不骑车,她喜欢慢慢地在街上走,闻着那种夹杂着煤烟和各种食物味道的气息,她觉得这种味道比昂贵的化妆品还要让人舒心。她有时候傻傻地想,要是有一天她也能够在这条叫作北大街的老街上安家落户,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院落,这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想到这些她的脸就面若桃花般地红,她真觉得自己应该找一个可以依靠的人了。可是,眼下的情形并不那么简单。对于这个没有恋爱过的孩子来说,她更不想草草地去开始自己的恋爱和生活。况且学校里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这些年很多男孩子并不愿意做教师,所以在哪个学校男教师都是抢手的,更何况这样的女孩子还想找一个和自己心意相投的人呢。但是,她也没有到那种着急的时候,更不是为了找那样大富大贵的人家,就是想等一个合适的如自己心里所愿的男孩子。她常常想到《大淖记事》里的巧云,当年在读书的时候,老师讲到这文章,虽然不是教材里的必修课,但是从老师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对于这个地方的向往。现如今自己就在大淖边上,也并没有那种特别的情绪,但是对于故事里小巧云和十八子的爱情她还是很向往的,她想自己要是遇见一个像十八子这样的小锡匠也不错,她也不希望对方有什么显赫的家史,就这么傻傻的也不错。
再说,在北大街这片被城市发展慢慢遗忘的街区,不会有什么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之类的人家。她就这么胡乱地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想着,一直走到家门口,一直到太阳落下山头,她都会这么想。有一回,她大概是想得入神了,走成了斜线,被后面骑车的人撞了一下,穿着高跟鞋的她没有站稳,一下子扭到了,顿时脚踝疼得要命。她抓着那车站起来,看见骑车的是一个小伙子,吓得脸通红。她走了两步,看来是扭到了,走得并不顺当。有些人上来围观,认识这个男孩叫汪明,是北大街上的孩子,就过来搭腔说:“你这个姑娘,走路也不知道想什么事情,也不朝路边走走!”这一帮腔很明显是为小汪开脱,可他倒并没有顺竿往下爬,而是说:“要不要去医院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小英子走了两步稍微缓解了一些,感觉也没有大碍,就继续往前走,这小汪倒也老实,就推着车子跟着她往前走。走到同益堂药房门口的时候,汪明说,要不要让医生看一看?
这家药房正是汪明家开的,这店是老店,原来就是北大街的一家药铺,岁月变迁现在已经是以经营西药为主了。店是住家店,老板是汪明的父母,店堂的后身是一个小小的院落,再后面是住家的三间屋子。两间卧室一间堂屋,这是小城里典型的民居。小英子倒不是想讹他什么,的确觉得脚踝有点隐隐的不舒服,便走进药房坐了下来,揉自己的脚。正在忙碌着的母亲一看这孩子说:“这不是小学校里面的于老师吗?这是怎么了,脚不舒服吗?”
汪明连忙解释事情原委,汪明母亲赶紧跑出柜台埋怨道:“你这个冒失鬼,这么大了还到处闯祸,整天就不知道做点正经事。”她半蹲下来,捋起她的裤脚,看了看她的脚踝,又轻轻地揉揉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换双平跟的鞋走两天就没有事了,说完又轻轻地帮她揉了几下。小英子也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年轻人,就这么崴了一下,能有什么大问题呢?
她坐了一会儿穿上鞋子准备走,汪明的母亲了看看她的脚,朝院子里喊了小汪一声说:“你送送于老师吧,骑着你爸爸的电动三轮车。”汪明的母亲认识于老师,她娘家的一个小侄子正是在这个学校上学,她帮着去接过几回。县城就这么大的地方,北大街的这所小学校就这么几个孩子和老师,抬头不见低头见,总是会熟悉的,至少也是脸熟。再说这些做生意的人家,每天看着街上人来人往的,看也看熟悉了。
汪明跑出来要去拿钥匙开车,小英子有些为难,坐在这车上回去被人看见了不要笑话?她说自己能走,没有问题的。可是拗不过他母亲的好意,就这么别别扭扭地上了车子,坐在了三轮车的后面。老街上这种电动三轮车很常见,后面有个座位,可以接孩子或者是老人带着老伴去逛逛街,她坐在后面心里总是觉得有些别扭。可是既然已经上了车,又没有跳下来的道理,于是就把脸往前面倾,尽量不要让别人看见,一直别扭到家门口,这才赶紧下车。她连谢谢都没有说,就径直上了自家的楼道,上楼的时候她看见自己的母亲正在阳台上收拾衣服。
太阳似乎一下子就落下山去了。
一进门母亲就问:“谁送你回来的?”小英子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就说:“被一个冒失鬼撞了一下,他给送回来的。”母亲连忙问:“伤到没有?”母亲刚才的问题就这么被自然地忽略了。倒是小英子心里想,自己有点不礼貌,连声招呼都没有打就上楼了。
她又有些生气,管他呢,谁叫他撞了我的,冒失鬼。
2
第二天早上醒来,小英子摸了摸自己的脚踝,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她穿了一双平底的鞋子下楼,依旧是慢慢地走在老街的人群里。她家自从渔村搬迁到老街的西边之后,她似乎已经忘记自己的老家,她那种安闲俨然就是一个城里的大家闺秀,从内而外有一种这样的气质。
走到同益堂门口的时候,她往里面瞟了一眼。那汪明的母亲眼睛尖,在里面问了一句:“于老师,你的脚不碍事吧?”她转过来朝她笑了笑说:“不碍事的,没有受伤。”汪明的母亲已经走出柜台,手上拿了一包枸杞,硬是塞在她手上说:“这个冒失鬼,整天就是横冲直撞……”小英子自然不能接受这份东西,可是汪明的母亲很是坚决,这个叫许四娘的女人可是北大街上有名的女人,做事干练,待人有一套,这药店开了有些年头了,没有人和她红过脸,虽然没有发什么大财,日子过得还算是滋润的。
这一推搡,路过的人看到觉得奇怪,小英子也不想难堪,只好勉强地接过这包枸杞。药店里的枸杞,自然要比商店里的东西品质好。不知道怎么的,小英子竟然一到办公室就泡起枸杞,并且对同事说:“这是同益堂的枸杞,品质就是好。”同事没有理会她什么,简单地应付她,可她就觉得这枸杞是好,泡在水里被重新生发起来,显得很润,就连折射其间的阳光似乎也那般的柔润悦目。
小英子看得太入神,那目光有些迷离,男同志看了调笑她说:“哎呀,纯情的小姑娘目光都水灵灵的。”小英子这才坐正了身体,她是有点坠入迷梦的感觉。春天,本来就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一个女孩子想一点个人的心思也是很美好的事情。尽管小英子的心思里并没有实际的对象,有点不着边际,可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想着想着,就像是做梦一样,她居然看见汪明那高个子的小伙子走进办公室来。肩上扛着一桶纯净水。她有些诧异,原来他是个送水工,可平日里都是老王师傅送水的,今天怎么换成他送了呢?还没有容她多想,他已经将水桶换了上去,纯净水瓶口的塑料塞发出轻微的响声,一下子从瓶口上升到水面,水哗哗地流进了饮水机里。汪明拍了拍自己的衣服,有点掩饰不住自己的紧张,朝着她走过来问:“于老师,你的脚没有事吧?”
小英子比他更有些紧张地说:“没有事,没有伤着。”
汪明说:“真是对不起。你看,我们这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今天也是巧合,老王有事情忙了,我是帮他来送水的。”
小英子觉得他的解释有些勉强,天下哪里有这么巧的事情,一定是他故意的。但是这种故意也没有什么恶意,她觉得面前的这个健康的小伙子还真是有心,这点小心思还真就有点让人感动。小英子本来也并没有怪罪他的意思,他又这样来关心一下,更让她觉得这个人还真是不错的。因为要上课,小英子抱起了自己的书,没有再说什么就跟着上课的铃声去教室了。她步履轻盈地走在春风里,觉得今天的阳光真是不错,心里也撒满了春光。
但是令她有些不安的事情是,晚饭的时候母亲居然和她说起了婚事,说起了汪明的母亲转弯抹角地来打听话音的事情。她觉得这家人真是有点唐突,真有些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意思。只是态度好一点,他们竟然误会到要来打听亲事,这真是有点让人觉得好笑。可是父亲的意思并不那么反对,他知道汪家在北大街上的为人,一家子的忠厚老实,这在街上是有名气的,家底子也算是殷实。
小英子笑了笑没有出声。她压根就没有想到父母将自己的婚事想得这么简单,自己也是一个大学毕业生,虽然不是名牌,但也做了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一个女孩子做个老师,算不上是什么显赫的事情,但也总算是自豪的工作,她还从来不会觉得自己会嫁一个工人,嫁给一个送水的男人。当然她也并不是看不起汪明的工作,靠力气吃饭并不是什么不光荣的事情,但是自己从来没有想到会找这样一个人家。她自己的心气也并不那么高,但想着至少找一个从文的人或者是办公室工作的,这样以后生活可以相对安逸一点,不需要多少钱,但也不需要风里来雨里去就好了。她以微笑否定了父母的建议,他们也没有一定要闺女这么做,也只是说出了让她考虑一下。父母当然都是希望子女幸福,希望女儿找个好人家,而他们觉得汪家门风很好,那小伙子又憨厚。其实,汪明并不是一个送水工,他是北大街一家纯净水代理点的小老板。这又印证了她早上的想法,汪明果然是刻意去送水的,他还真是个有心的人。
小英子笑了笑对父母说:“我忙了一天有点累,下午去跑步有点受凉,早点睡了。”父母也休息去了,她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关了灯屋子里也不那么黑。月色从窗户照进来,老城的月光似乎比城区的月光古旧,看上去就那么有感觉,大概月光也会像古董那样会有包浆,老城的月光也是古色古香的。她倚在松软的被子上,在恬静的春夜里睡去了。
醒来的时候还是凌晨,她感觉自己浑身发烫想喝水。大概是白天受了凉气,晚上又没有盖好被子,受凉发烧了。她打开灯,灯光刺得她睁不开眼,她用手捂着眼睛,从手指的缝隙里看着脚下,去厨房里倒点水喝。手上像是也没有什么力气,一不小心将杯子掉在了地上,尖锐的响声吵醒了父母。母亲跑过来问怎么了,她无精打采地说:“我有点发热了。”母亲伸手到她额头上一摸,吓得叫了起来:“老头子,赶紧去医院,丫头发高烧了。”
父亲迷迷糊糊地走出卧室,小英子连忙阻拦说:“不要去医院,喝点水就好了,不要大惊小怪的。”母亲在满屋子地找感冒药,偏偏老头子前几天感冒,将感冒药吃完了。母亲就一个劲儿地埋怨,嘴里骂着:“这个老东西,什么东西不好吃,偏偏把个感冒药给吃完了。”父亲就只有苦笑,这个女人不讲理什么事情都能说得道理来,谁没事要有意把感冒药全部吃了,那不是没有事找死嘛。
小英子说不要吵了,喝点水就好了。父亲已经在母亲的催促下穿上衣服,这才夜里十二点多,她让老头子去街上买点退烧的药回来,尽管心里一百个不愿意,父亲还是叹着气出门买药去了。这个时候上街买药,除了医院也就只有同益堂的药房,医院不在老城区,只有去药店。小英子的父亲觉得有点大惊小怪,年轻人受凉喝点热水被子捂一下就好了,哪里用得着打针吃药。
同益堂的玻璃窗户透出灯光来,店堂里的一切一览无余。他敲了门,里面有人应答。汪明的母亲值班和衣而睡,开了门见是小英子的父亲,似乎要多很多热情,问明原因知道是小于老师发热,坚持要上门去给她打针。汪明的母亲虽是老板,其实也是医院的护士出身,后来跳槽单干,自己考到医师执照之后,街坊邻居们有些小病小痛也找她。小英子的父亲觉得不要这么麻烦,可是她坚持要去,说就是两步路的事情,女孩子都娇气,马虎不得。小英子的父亲心里自然也明白,白天才转弯抹角的要去他家谈孩子的亲事,人家也是一片热心想要讨好。
伸手不打笑脸,没有道理别人这么热情,自己还好意思拒绝。管她究竟是怎么想的,毕竟孩子生病了,这种关心也未必就全那么俗气。于是汪明的母亲就跟着小英子的父亲出诊,说是出诊也还真就是几步路的事情。说起来这北大街是当年的城市中心,其实也就一公里长的范围,几步路的事情并不遥远。
到了小英子家,孩子已经喝了点水,有点倦意了。见到汪明的母亲来,只好钻出被子坐起来,小英子对这种好意内心觉得有点不安。大家心里都明白,这种情形之下各自都有着盘算。汪明的母亲摸了摸小英子的头,就像是母亲慈爱的抚摸,这让小英子感到很温暖,也有些不安的感觉,汪明的母亲说:“还是打一针再吃点药比较好,不然夜里睡觉也不踏实。”
汪明母亲走的时候,小英子的父母连声说谢谢,一定要给她钱,汪明的母亲笑笑说:“什么钱不钱的,谈钱这么晚还不一定愿意出来呢。”门关上之后,小英子觉得累,依旧是关了灯,看着月色安静地照进来。
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睡着了,这几天有点闹腾,但总归还算是没有什么不妥的。日子就是这样子的,这样也才热闹,不至于一潭死水。好些事情并不是人能回避的,经历了这些,生活才真正有滋有味,坏也好,好也罢。
3
这个城里有句老话叫作“好女怕个痴男”,天下的男女哪个不是这个样子呢。于英老师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这么落入了汪明的情网。也许是自己情愿的,不然不管汪明怎么用她一看就破的小伎俩,也不会打动自己。加上家里人的撮合,汪明这个卖水的小老板还真就得到了小英子甜美的笑容。这天他邀请她去家里吃饭,她也没有拒绝。她也许是想去看看,那个同益堂后面的老宅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她想着自己以后真的要成为这处老宅的女主人了。
想到这里她的脸就红,但是她不害羞,她觉得想到这些事情心跳的感觉很好,这让生活有滋有味。汪明和小英子的恋情不胫而走,这也在北大街引起了一些议论。老年人都笑着说:“汪家的婆娘到底是‘大好佬’,把这么好看的姑娘骗回家做媳妇。”当然这种有点醋意的话语也没有什么恶意。和小英子一般年龄的女孩心里就真是吃醋。人就是靠一张脸,干得好不如长得好,这么好的一个家庭独独就被这么个水蛇腰占了便宜。最为醋意的是那些汪明的发小们,咬着牙当面就骂道: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这么好一个姑娘就被他骗到手了。当然,这些都是大家各自的心思,不至于是什么怨恨,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人家的幸福是人家自己的,这一点只能是认命了。当然有一个人的议论似乎是有点邪恶的,那就是竺家巷子里的“小辣椒”。“小辣椒”是她一直以来的外号,她现在可不小了,但是那张嘴还是和辣椒一样,说起话来不饶人,从小就有“小辣椒”的外号。小辣椒的儿子小钱和小英子也是相仿的年龄,家境一般,孩子自己努力混到县里的医院做医生,她几次跑到小英子的母亲那里拐弯抹角地想探探口风。小英子的父母对这孩子倒没有什么意见,再说汪明家里虽然厚实点,但汪明的工作自然不如小钱做医生这么好,可是他们夫妻两个就是不愿意这门亲事。他们知道孩子出嫁不仅仅是小两口过日子,以后还要和公婆相处,小辣椒这张嘴以后自己的姑娘哪里有安生日子过,想来想去还是没有松口。
小辣椒见到没有希望了,还是酸溜溜地和邻居们说,到底是看重了人家这几间老房子,以后拆迁估计想捞一笔。我跟你们说,这老房子可不是那么好住的,同益堂的房子是清朝的旧房子,这老屋子阴气重,没有那种红光的人恐怕不一定有这个福气住下去。邻居们见她这话说得有点恶毒,也不去理会这个长舌的婆娘,实在说多了就回她一句:“你家的屋子好,可是人家姑娘不愿意有什么办法呢?”
小辣椒是没有办法,只能埋怨这个世界太现实。
小英子和汪明谈恋爱,汪明的时间多的是,他这个小老板有几个伙计帮忙,自己手上事情也不多。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放在小英子的身上,他每天下班的时候都去接小英子。一开始她不愿意,但是时间长了觉得也很享受。以前自己是在北大街上走,现在是坐在自行车上看,一样的安闲自得。汪明说他们这是碰撞出来的爱情,亏得这辆自行车,这可是他们的红娘呢。小英子说:“亏得是自行车,要是汽车一撞说不定我都成残疾人了,你还能要我吗?”
汪明使劲踩了一脚说:“你什么样子我都喜欢你。”
小英子捏了他后背一下说:“油嘴滑舌的,说得好听。哪个人能对自己一辈子好,都是哄人的话。”
汪明停下车子说:“我说的是真的,真会一辈子。”
小英子连忙说:“赶紧走,不要在大街上闹了。”
汪明没有看到,小英子坐在后面,头仰起来看着蔚蓝的天空,明亮的阳光照在她的脸上,她满心的欢喜。她觉得这老街上的天空就是蓝,阳光就是美,就像他们的好日子一样,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她想,要在秋天的时候结婚,在天空依然这么明净的秋天,她要穿着洁白的婚纱在这热闹的老街上走进汪家去,她要让老街上所有的人看到她阳光满天一般的幸福。也许,自己就是当年《受戒》里的那个小英子,而眼前这个愣头愣脑的家伙,就是那个不开窍的小和尚,他们甜美的爱情终于在老城里有了一个圆满的续集。小英子想想心里就有点得意,又去掐他,掐得他浑身是力气,一口气骑到家里去了。
夏天的阳光那么的炎热,在他们看来却一点都不讨厌。
在汪家吃过晚饭,汪明送她回家。晚上回家的时候就不再骑车子了,两个人手拉着手,俨然是老夫老妻出来散步一样的自在安闲。汪明给她讲北大街上的故事,讲自己小时候做的那些调皮捣蛋的荒唐事情,讲到她开心得笑个不停的时候,汪明就知道自己又要被掐了。这天汪明觉得自己要甜蜜地反击一下,他也掐了小英子一把。也许是自己的力气太大的原因,掐得小英子叫了起来。
这叫声当然也是甜蜜的,她狠狠地踢了他一脚,怪罪他一点儿都不知道温柔,到底是一个搬水工,就是浑身的蛮力。汪明就得意地笑,意思非常的简单,就是我这个搬水工也就赖上你这么个小女神了。走到家门口一阵甜蜜的吻别,汪明要看着小英子上楼之后,在自己房间的窗户和他招一下手他才会安心地走开。他走的时候是连蹦带跳,北大街的青石路被震得发出急促的声音,这家伙就是这么的莽撞,他的心里满是力气。
洗完澡浑身的清爽,小英子的母亲发现了她手臂上的青斑问她这是怎么了,小英子只是笑笑,母亲心里就明白了,想着自己这个未来的女婿也真是个小孩子,这么大了还像个淘气包一样掐人。小英子觉得有点累,便又躲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和汪明发信息。
月光依旧照进窗户来,她每天都能安然入梦。
第二天早上,小英子走在老街上去上班,经过同益堂的时候朝里面望了一眼。汪明的母亲看来早就在等着她了,见她经过连忙走出来,把她拉进来。现在小英子已经不再不好意思了,街坊邻居都知道他们的事情,她也早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想想这份家业以后都是自己的,她常常会在心里有点小得意,这是自己的福分。
夏天,汪明的母亲怕她热,看她的气色不怎么好,一定要拿点黄芪让她带着泡水喝,就当喝茶一样也不错。她欣然接受,伸手过去拿的时候,手臂上那块青斑又被汪明的母亲看到了。问怎么回事,小英子脸红红地说,要问你的儿子呢,这个冒失鬼。汪明的母亲听着脸上乐开了花,这个长不大的孩子就知道胡闹。
小英子最近很忙,要期末考试了,学校的事情特别多。她带的是毕业班,更是忙得焦头烂额,天气又更加燥热,她每天除了和汪明在一起的时间是轻松一点的,一到家就觉得浑身乏力,洗完澡躺在床上连看月光的力气都没有了。她想好在暑假里可以好好地休息一阵子,或许可以两个人一起去北京旅游,她一直想去北京不是想去天安门,也不是去看万里长城,她想去看看颐和园,那里的夏天据说很别致。皇家的夏天能不别致嘛,不管是哪个季节都是好的,不过她就是想在夏天去北京。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她又觉得自己的头迷迷糊糊地疼,她又发热了。母亲让她不要去上班了,赶紧请个假去医院看看。她想着拖一下到下午忙完事情再去,上午要拍毕业照,少一个老师可不行,小孩子上了六年的学,毕业照里少一个老师会遗憾一辈子的,更何况是人见人爱的小英子老师呢。
但是,她的坚持没有扛得过高烧。她在拍完照片后,在明晃晃的阳光下倒了下去。大家都以为她是忙得中暑了,连忙把她送到医院去。急诊正好是小钱当班,家里人又都急急忙忙地赶过来,汪明的母亲门都没有来得及关上,请邻居给照看一下。
她的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检查下来也没有大碍,说是天气热,又操劳过度,女同志的身体素质本来就差。小英子本来就是弱柳扶风的身体,晕一下自然也不足奇。但是汪明的母亲却坚持要认真地检查一下,她似乎觉得小英子的晕倒并不简单。小钱觉得既然都是熟悉的人,不需要再绕这个圈子,也不必要这么过度医疗,先吃点药观察一下就是。
汪明的母亲说:“既然来了就不要怕麻烦,查一下也放心。”小英子的母亲不知道汪明的母亲为什么一定要小题大做,但也拗不过她的好意。汪明的母亲带了钱了,让小钱给她把血象什么的都查一下,毕竟是高烧。看来她还是懂得不少的,小钱也不好再推脱,毕竟是患者自家的要求,他心里还想,有钱的人家就是有这股矫情的劲头。
4
小英子没有住院先回家了,化验的结果汪明的母亲拜托小钱帮拿一下。他们也没有多想就带着小英子回家了,汪明骑着那三轮车来接小英子,她坐在后面觉得好有安全感。但是她现在一点儿力气也没有,甚至掐一下这家伙的力气都没有。闷热的六月真是煎熬,开了空调就都感觉没地方待的感觉。
好在下午一声炸雷,下起瓢泼大雨。天真是说变脸就变脸,满世界的大雨像是倒下来一样。这在小城也不足为奇,水乡的六月本来就是水的世界。可是,炸雷的还不是这天气,还有小英子的检验报告。小钱倒也聪明,把这单子送到了同益堂。汪明的母亲看到这个单子的时候,脸都青了,她喃喃自语道:“我就想到这孩子的病不是什么好征兆,她总是发热,身上掐一下好久都不退淤血。”她说的时候几乎已经是带着哭腔,汪明像是个傻子一样地问道:“这个检查准吗,还是要去大医院查。”他的母亲抹抹眼泪说:“县城的医院水平再差,也不至于查不出白细胞这点指标来。”
雨停了,汪明的母亲打电话请小英子的父母来同益堂。小英子在家歇着,她不想来也不想她来。屋檐还滴滴答答地流着残余的雨水,汪明的母亲眼睛红红地站在柜台后面,见到小英子的父母进来,扭过头去擦自己眼角的泪水。汪明说:“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小英子的病有点复杂,还要去青城州检查。”她的父母一听似乎还有些糊涂,本来他们被叫来就心生疑窦,他们不明白这复杂究竟是什么意思。汪明的父亲叹了口气说:“县城的医院查下来初步判定是白血病,要到省城的医院复查,暂时还不能确诊。”
这一说,就像是又一个惊雷在天上炸起。小英子的母亲听到这话,扶着店堂里的桌子几乎站不住了,她的父亲也带着哭腔说:“怎么会这样呢?这好好的孩子怎么会得这样的病?一定是弄错了,一定是弄错了,要去省里复查……”看着他们父母悲痛的样子,汪明心里明白复查这件事情肯定是要去的,但是这看来已经不重要了,这么重大的病情医院断不可能开玩笑的。现在,他们要面对的是怎么给她看病,关于这种病的报道已经是屡见不鲜,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钱,有钱还不一定有希望,没有钱根本就是绝望。
不知道怎么的,汪明突然说了一句:“你们放心,我会对小英子负责的。”这话说出来,他自己觉得很沉重,他不是孩子,他知道这句话的轻重。父母们都不说话,他们的沉默各有不同的原因。汪明的父母沉默是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很重,但是自家是不是有能力或者说有必要承担?小英子的父母自然也是知道这句话的分量,他们想的是眼前这个家庭是不是真的能承担起这句话来。说句内心话,他们还没有结婚,他们要是不承担小英子的一点责任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说对于汪明说的这句沉重的话他们确实也没有什么话要说。
但是,小英子的父母对于汪明能这么说还是很欣慰的。
但是欣慰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省城的化验报告出来,汪明告诉小英子没有什么问题,小县城的医生就是学艺不精,那个什么小钱也真是新手没有什么本事。小英子说:“你这是瞧不起人家,我一路颠簸也累了,我要回家休息。”汪明说:“既然来了省城,小病也要治好了,这里的条件也好。”小英子的父母也劝孩子,小英子眼泪涟涟地说:“我知道我的病很重,你们就不要骗我了。”这话一说,一家子在病房里抱头痛哭。住院的手续办好了,汪明就连夜坐车回县城去,小英子家没有什么积蓄,二十万的巨款对哪个家庭来说都不是轻描淡写的。
他要卖自己的那套房子。为了他们结婚,父母为他们买了一套一百平方米的房子,也是为了堵小辣椒到处说老屋子不好的嘴,汪明第一件事情想的就是卖房子,他觉得这房子既然是买来给他们结婚的,就应该是他们两个人的财产。汪明的母亲知道这个小子很执着,她红着眼睛说:“你卖了房子我也不拦着,可是这是个无底洞,你管得了一时能管得了一世么?”他理解母亲的担忧,但是他心意已决,这房子一卖二十多万就可以维持一段时间,这是救命的钱。
大家都听说了他的事情,店里的员工也为他叹息,劝他不要着急,他们会把送水的事情都安排好。可是汪明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要辞退掉两名送水工。工人有些意外,这个时候正是用人的时候,怎么还回掉两个人?人家也理解他心里乱,没有说什么结了账就走人了。留下来的不解“为什么”?难道他是要关了门?那这以后哪里有收入?汪明沉默了半天哽咽着说:“以后送水的事情我自己做,可以省两个人的工资,我吃点苦就多了两份收入。”
和他合伙的人被他这话说得直摇头。他本来是要劝他适可而止,毕竟小英子的病也不是他家的责任,他能这样已经仁至义尽了,这县城里谁不知道他的事情,就是小英子的父母也不会怪他的。可是,汪明攥紧了拳头说:“我要对她负责到底,听说骨髓库里可以找到配型,那就有希望了。”小英子被留在省城化疗,她的父母照顾着,他每周去看一次,其余的时间都在马不停蹄地送货。白天送水,晚上那送水的三轮车也不停着,有送货的生意都接,他的母亲看到孩子这么辛苦直掉眼泪。
她虽然掉眼泪舍不得,但也是一个明理的人。她对汪明说:“小子,做人就要有这点良心,将来她就是没有命过,你也会有一辈子的福报。”二十几万花下去,小英子的一头乌黑的头发已经稀稀落落,因为暂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小英子转到县城里来治疗。回到县城的时候,小英子突然变得脾气暴躁,到处挑他的毛病。汪明默默无言地听她发脾气,等她闹完了说:“等你好了,我们还要去北京颐和园呢。”小英子知道自己是赶不走他的。她突然想起来以前问他会不会一辈子对自己好,小英子现在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和他一辈子在一起,但是他对自己已经是几辈子的好了。
最后一次手术安排在北京做的,小英子眼睛已经失明,做了二十四次穿刺才清醒过来。她不要去颐和园了,她一定要回家,回到北大街上看看那些曾经给她温暖的人群,那些看着汪明骑车撞了自己的街坊邻居们。
她还要去看看大淖,那一泓水依旧是波澜不惊,尽管它其中藏了很多的故事,有旧的,也有新的,可是它就是波澜不惊,连死水的微澜也没有,更不要说能看到巧云如花一样的笑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