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不一样的天空
28419700000005

第5章 童年琐记

看露天电影

这两年,国内有一首《露天电影院》的歌曲很流行,被拍摄成MTV在全国播放,歌曲写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电影的实情。那时我还小,对电影好奇,也常去看露天电影。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文化生活非常匮乏,根本没有听说过“夜生活”几个字,也不知道怎么“休闲”。那时报刊较少,没有电视机,也谈不上看电视节目,广播却很普遍。因此,一遇有看电影的机会,大人小孩都非常珍惜。

目录0

目录

目录目录0

当时,县城无电影院,只有下河街城隍庙有一川剧团,若是看电影多在露天坝子里看,记得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城郊粮站仓库坝、县汽车站停车场、苍中校和人武部操场。

如果晚上哪里要放电影,大家都一传十、十传百,很早就知道了。天一黑,家家户户吃完饭,大人小孩男男女女就端上木凳,挤在坝子里,围着放映机,等待看电影。小孩子爱跑来跑去,常坐在前面靠银幕处,盘地而坐,若人多了,有时就到背面去看。电影一般开映很晚,主办单位要先讲话,然后才放电影。先是放《新闻简报》,后才放正片。看电影的人去得早,不怕等一两个钟头,就怕晚到了找不到好一点的位置。夏天,看露天电影,蚊虫很多,大家也不在乎。

回忆那时看过的影片,大多是戏剧片,像《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红灯记》《白毛女》《龙江颂》等样板剧都看过数遍。特别是《南江村的妇女》,每年一到三八妇女节就演这部电影,每次放映都会去看。到了70年代,样板戏少了,抗日题材的片子增多,像《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等。那时,国外片子也很多,有南斯拉夫、朝鲜、印度、越南、罗马尼亚等国的。小孩有趣,编了顺口溜:中国的《新闻简报》,越南的飞机大炮,朝鲜的又哭又笑,印度的莫名其妙……基本上反映了各国影片的特点。

捉“屁巴虫”

我家住在嘉陵江边,因此,对嘉陵江畔的一草一物都特别有感情。在河坝捉“屁巴虫”,就是童年时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屁巴虫”是俗称,我没有专业生物学知识,只听说这虫有一个挺好听的雅称,叫“九香虫”。“屁巴虫”的称呼,是我从长辈那里得知的,可能是这虫排出的气非常臭的缘故。

捉“屁巴虫”一般在夏季,条件很简单,有一个装虫的大塑料袋子即可。

那时候,我所居住的县城朝西北方向有一个叫肖家坝的地方,我们常到那里去捉“屁巴虫”。三五个小朋友一路,步行到肖家坝,一个紧接一个地翻开鹅卵石,便会发现伏在石头下面的“屁巴虫”。弯腰,用手一捉,“屁巴虫”就放出一股熏鼻的臭气。虫子捉多了,手指也就变成了淡黄色,像是一个老烟客吸烟的手。捉“屁巴虫”要选好时辰,一般在一早一晚,若太阳出来了,虫子便会飞走,极不容易捉到。

听大人讲,“屁巴虫”经过烫和炒后,给小孩子吃了,可以不尿床。我们小时候去捉虫来炒着吃,不是因为尿床。主要是由于那时家里孩子多,父母工资低,家境生活困难,口粮都有限,更谈不上吃水果、零食等物。于是,闲暇之余,便下河坝捉虫子。

虫子捉得差不多了,便收装回家,找一个大木盆,盆里盛着温热水,将虫子放进去,让虫把臭气全部排掉。这时的工序很讲究,水不能太热,水太热,会把虫烫死,虫的臭气也排不出。水也不能太冷,冷了,虫在水中不动,臭气也排不出。水要不冷不热,让虫子在木盆中攒动,并不时地用木棍搅动,边搅边加热水。让虫展开翅膀,亮出背壳,排出臭气。等大部分虫子排完臭气后,再用清水清洗两遍,然后将虫放入锅中,用火炒。炒虫时,臭味冲鼻,眼睛很不好受。等虫子的水分炒干了,再往锅里放些盐、油、味精等作料,虫子便会变得很香了。拾上几颗丢入嘴中,香脆可口,连壳都不吐就可全部吞入肚中。

当然,这种虫只能当零食食用,不能当主食上桌子。大人也吃得较少,多是我们小孩子吃,味道十分爽口。

(1996年10月23日《广元时报》明月峡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