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风衣里藏着的爱
28420600000052

第52章 巧救憨儿

在南河附近有一个脾气暴躁的父亲,特别爱拿他的那个憨小子出气,那天,他酒喝多了,回家说了儿子几句,儿子顶了一句嘴,便遭到父亲的一顿毒打,被父亲打急了,他就用手去挡,没想到用力过大,一下子便碰到了父亲的牙齿,更没想到的是把父亲的两颗门牙给碰掉了。父亲气极了,就跑到县衙告状,控告儿子打了老子。按当时的律法,儿子打老子是有大逆不道之罪的,于是邻居们就给憨小子说,如果罪名成立,他将要被大打五十大板,还要进牢房,憨小子一听,顿时吓得大哭起来,于是就有人给他出点子,叫他去找“智多星”于温求救。

憨小子连忙找到了于温,向他说了这件事。于温沉思了好一会儿才说:“好吧,你回去,明天正午时到我家来,我再给你说。”憨小子就回去了。

第二天,憨小子按时来到于温门前,朝屋里一望,屋里空荡荡的只于温一人,他头戴毛皮帽,身穿翻毛大皮袄,独自坐在屋里。憨小子一看惊呆了,酷暑炎夏,他穿着单衣还觉得热汗淋漓,于先生却穿着皮袄,他莫不是疯了?

就在这时,于温站起来,走出门一把拉住憨小子,一气跑到水深不到一米的池塘,然后衣服都没脱就跳进池塘里,还不停地扑腾着,大声喊着救命。憨小子吓坏了,赶紧伸手把于温从水中拉了起来,不解地问道:“于先生,你这是怎么了?”于温连忙说:“你把耳朵伸过来,我给你说。”这憨小子急忙把耳朵凑到于温的嘴边。谁知于先生竟然毫不客气地把他耳朵咬了一口,当时鲜血直滴,疼痛难忍。憨小子捂着耳朵说:“于先生为啥咬我耳朵?”于温不慌不忙地说:“血不要洗,就这个样子快去找你父亲。”又在他耳边如此这般交代了几句,最后又强调了说:“你在县官面前,不管他怎样问,你就照我说的这样说,不要乱讲。”见憨小子连连点头,于温就说:“好了,你回去吧。”憨小子就走了。

当憨小子来到县衙的时候,看着左右整整齐齐地站着那么多人,心里紧张极了,害怕把于先生交代的话忘记了。就在这个时候,县太爷把惊堂木一拍,厉声问道:“不孝之子,快如实交代你的罪行,为什么要打你的父亲?”憨小子虽憨,但此时居然镇静起来,他知道,如果不按于先生交代的去说,就会挨板子的,在心里从头到尾把于先生交代的几句话背了一遍。然后怯生生地说:“县官要问你,你就说你犟嘴,父亲拉着你的胳膊,说你不听话,咬你耳朵,你疼的难忍,把头一摆,碰掉了父亲的两个门牙,实出无意,回去一定向父亲赔礼,请求免罪。”

憨小子果然,在大堂上依照于温的话一一说了,真的起了作用。县官对父子俩各数落几句,打发回了家。

到了家里,父亲总感到闷闷不乐。心想:自己的儿子傻乎乎的,是想不出这种鬼点子的。就盘问儿子:“你老实交代,是谁给你出的主意,不说实话我就打断你的腿。”这憨小子哪经得住父亲这般吓唬,早已经两腿发软,像筛糠一般,结结巴巴地说:“是……是……于……于……先生,让……让我这样说的。”父亲一听,一下子恼羞成怒,他恨于温插手管了自己的家务事,让他丢了脸,很不服气。

第二天他又到县衙击鼓告状。县官升堂,问明了缘由后,就传讯于温。这是于温早就料到的事情。他毫不慌张,不紧不慢地走上了公堂。县官问道:“于温,你是读书之人,为何挑拨别人家庭关系,咬伤别人耳朵?从实招来。”于温说:“老爷的话,我不知是何意?”县官就让憨小子上堂对质。谁知憨小子一见于温,就又怕被咬耳朵,说起话来颠三倒四,结结巴巴。等憨小子讲完,于温哈哈大笑起来,说:“老爷做官是懂情理的,我又不是疯子,为何要在炎热的夏天头戴皮帽,身穿皮袄呢?此其一也;我不会游泳,为啥要自己跳进水里,不要命了呢?此其二也;我乃读书明礼之人,怎么会咬人耳朵?此其三也。况且这是他自己的家务事,儿子判罪也好,老人无靠也好,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老爷今天竟然听信这个憨小子无凭无据,颠三倒四的话,传讯于我,我真不明白。”这一番话说得这个县官哑口无言。

这会儿,憨儿子的父亲转念一想:“儿子只是傻一些,并非不孝,更非有心打我,要再告下去,儿子真的判了罪我怎么办呢?”想到这儿就急忙说:“于先生的话对,我儿子是个憨小子,刚才他颠三倒四的话,我也有些不信,我们的官司不打了。”县官听了也正好趁此收场。

从此,父亲再也不敢打自己的憨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