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28420700000161

第161章 机械厂涂料油管质量事故追踪(二)

问题出在观念上

记者尚书权魏孔桥

机厂职工不再因等待“一题多解”而将根本问题从指缝间溜走。

厂长闫少魁一语中的:“问题就出在观念上。”

涂料油管生产线是1999年6月开始建设的。该项目选用国内最先进的自动机床、美国螺纹检测仪及瑞典螺纹梳刀,起点不低,整体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去年5月,机厂生产的首批油管经集团公司检验,各项技术参数均达到国际通用标准,今年初正式投放市场。截至目前,累计生产油管1300吨,销售网覆盖吐哈各主要油田以及青海油田、新疆宝浪油田。除丘陵外,其他油田目前尚未发现这批产品有质量问题。

一个丘陵就足以让全体职工的灵魂历经一次狂飙飓浪般的洗礼。

痛定思痛。几天来,油管车间的员工白天查问题,晚上开会讨论。他们像从眼睛里找砂粒一样,决心把质量隐患彻底挖出来。

有人说是材质问题。国产管材质量不稳定是不争之实,尤其是遇到丘陵分注井这种高频率起卸、承受内压高,要求抗压能力大的特殊井况时,其丝扣耐磨性差的缺陷就露出马脚。

有人说是过分依赖加工设备及检测手段所致。在质量管理和技术领域未进行深入研究,“以丸泥封函谷”对上下游两道重要关口等闲视之。

有人说是操作问题。卸护帽时造成丝扣拉伤和压痕,拉运过程中相互碰撞,井下作业操作不当等导致丝扣损伤……闫少魁说,不仅仅是这些。

管理上没有让人虔诚信奉的“圣经”。要想做得最好,为什么不在达到国际通用标准的基础上,制订适合本企业、本地区质量要求的具体措施?假如在材质的检验上再设一道关口;假如在制造过程中不过分赶进度,极端追求效益;假如在产品使用过程中跟踪回访,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处理,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创痛。

归根到底,还是质量兴企的观念没有深入人心。

油管车间的职工说,短短几天,他们走过了漫长的路。

质量兴企这条路,也许他们得从头走。

(原载2001年8月24日《吐哈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