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28420700000018

第18章 内部保护十年贴补 推向市场一朝扭亏

钻井公司“断奶”半年盈利13.8万元

生产经营质的变化,钻井公司有信心把一个真正意义的企业带入21世纪

本报讯(记者尚书权通讯员方木生)

“断奶”仅180余天的钻井公司,上半年盈利13.8万元,从而摘掉了连续十年箍在头上的亏损帽子。

7月5日,进尺攻上11万米、创近几年最高水平的消息从钻井公司调度会上传开。这则过去要披红戴花、杀猪宰羊的喜讯,这一次钻井工人的脸上却写满了问号。

“进尺11万,效益怎么样?”职工都在这样问。

“这次真的盈利了?”许多人似乎不敢相信。

初次盈利,个中滋味的确令钻井人百感交集。从1989年进疆打井以来,他们多打多亏、少打少亏、不打也亏,连续十年亏损近两个亿,最多的一年亏损超过了4000万元。

残酷的现实,使他们下死决心在年初指挥部“断奶”——取消贴补之后全面实行单井总承包。今年第一轮11口井兑现。8个队受奖,3个队被罚。45164队承钻的丘东10井,因成本超支,当月队干部仅拿到基本生活费。

在丘陵9-23井,45155队职工自己制作了液面报警器。各井队类似的“穷捣鼓”一年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要赚钱就要进市场。32650队双机作业,盘活了资产,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公司领导首次动用经理奖励基金,对工程质量全优、取芯收获率100%的技术人员予以重奖,保证了质量,赢得了信誉。上半年,公司承揽了吐哈市场96%、玉门市场100%的钻井工作量。

全新的机制使职工积极性空前高涨。技术员席英玉、钻工潘忠青等人为赶在开钻之前到达井队,有的乘飞机,有的花数百元从“口内”“打的”到井队。他们说:“进了市场就不能和过去一样。”

公司经理杨盛杰对盈利13.8万元并不乐观。他说:“可以认为这是生产经营上质的变化,但根基还不牢靠。不过,有了这个变化,我们就有信心在剩下的180余天时间里,把一个真正意义的企业带入21世纪。”

(原载1999年7月12日《吐哈石油报》)